三、事实上,银票之所以难以成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资金出口,其根本原因仍在于银票的正常变现通道是银行贴现,资金来自于银行间同业市场,其性质大都为银行闲置的头寸性资金,其成本是极低的。P2P网上吸收的资金,要与银行拼成本来获得稳定的银票来源,是无法长期实现的。因此银票类P2P产品,从设计上就存在先天不足,它违背了低风险、低收益的原理(当然,银票本身也存在克隆风险、背书风险和延迟兑付风险)。即使能够产生一些业务,终无法规模化。银行承兑汇票的先天的属性,决定了其无法成为P2P产品的一个主流资金出口。
二、关于瑕疵票据。其实不用多说,既然是银行不接受的瑕疵票据,其顺利兑付的难度就会加大,易形成风险。当然,现在相当一部分票据由于缺少真实的贸易背景及相应的增值税发票,导致无法进入银行贴现通道,这部分所谓光票会进入P2P网络借贷平台。光票兑付没有太多的风险问题,但是,由于民间又存在大量的贴票公司,利用众多注册的贸易壳公司或大企业平台,进行合同与增值税发票的包装后,再进入银行贴现,因此这部分票据也在减少。
一、随着票据市场的正常化,前几年由于银行在发放中小企业贷款的同时强制要求企业派生开具的银行承兑汇票,随着中小企业的贷款量下降而大量减少(很多银行给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时候并不直接发放现金,而是要求其将贷款作为保证金再开一轮至两轮银行承兑汇票,银行可以一方面产生与贷款等额的派生存款,另一方面又收取一次贴现费用),导致银行一是不停下调贴现利率,二是在收不到更多银票的情况下将以前不愿意贴现的小额票据也收入囊中(或集中收取企业小票来帮助企业换取等额大票)。与此同时,随着中小企业借款的风险增加,民间资金大量涌入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市场,小额票据贴现的利率也随之一路走低,民间票据贩子大小通吃,且价格普遍低于银行贴现利率。一些小企业也互相买卖或通过贩子买卖小额银票来支付货款。事实上,现在能够收到高于一年期贷款利率银票的机会非常之少。
事实上,上述原因正是P2P银票产品的致命硬伤。原因有三:
原因在于,一是这些票据大都是银行不太愿意接受的小额票据,二是这部分票据有瑕疵,无法通过银行进行贴现(例如无真实贸易背景,无法提供增值税发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风险票据等),三是极少部分由于票据价格信息不对称、贴现效率问题而被客户推送至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这也是当前票据类P2P供应量不足的原因。
P2P网络借贷平台银票产品风险分析再看互联网金融集聚资金的特点,高收益是P2P网站吸引投资人的最重要法宝,如果开出4-6%这个价格来吸引资金,一是几无可能,二是参与方均无利可图。但为什么仍有6%-8%的银行承兑汇票类产品在P2P网站销售呢?
由于银行承兑汇票的安全性(中国目前基本上不可能产生破产银行),因此,一般情况下,其贴现率、再贴现率均低于银行贷款基准利率。只有在银行承兑汇票(以下简称银票)急剧泛滥、银行同业间市场资金又特别紧张的情况,才有可能出现偶然的倒挂。按照低风险、低收益的商业规则,其实是不应该出现贴现率高于贷款利率现象的。近期的汇票市场行情也真实反映了这一原理。目前一般银行开具的银行承兑汇票的贴现利率基本上在4%-6%之间波动,大概位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与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之间,甚至有可能低于银行保本的理财产品收益率。
随着股市大热,P2P股票配资产品火爆异常,甚至出现了将其他类型P2P网贷产品给比下去的势头,这其中就包括P2P票据理财产品。回顾2014,P2P票据理财产品时常成为互金投资的热门货,由于不少P2P网络借贷平台推出的票据产品基本都是银行承兑的汇票,所以一当上线就常遭秒抢。但商业(承兑)汇票由于无法保证到期承兑成功并未进入公众视野。笔者认为,对于互联网而言,没有银行刚性承兑保证的商业承兑汇票,恰恰才应是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首选。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