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P2P已成为“狡兔死”和“良狗烹”的牺牲品。在跑路的爆发之下,票据、保理、担保相继出现问题令劣币驱除良币,P2P平台狡兔三窟仍逃不了洗牌的命运。另一方面P2P模式正走向细分,合规的P2P平台开始转型,有两种趋势:一种是抱团取暖,没有监管的情况下成立网贷协会,另一种是将行业细分,衍生出汽车、房产、环保等行业细分,白领、学生等用户细分等多重组合模式。
现在,P2P创新已走入误区,一方面无视监管红线,做资金池的创新主打随时体现,另一方面在创新的路径上,用规模去降低风险,拆东标补西标的方式在资金链的刀尖上跳舞。在金融创新面前,同质化的平台不断涌入,让“走向细分,以小为美”成为必然趋势,差异化竞争成为更多平台的选择,PP金融就是立足于环保产业的典型案例之一。
狡兔为什么被死?良狗为什么会被烹?
在经营风险的金融行业里,可怕的是追求规模,更可怕的是追求速度。P2P分为两种,一种是狡兔,另一种是良狗。根据某第三方数据披露显示,2014年全年P2P行业成交额达到3291亿元,而倒闭、跑路、提现困难等各种问题平台高达287家。这两个数字分别比2013年增长了268.83%及282.67%。在行业泡沫面前,一个巴掌拍不响。狡兔在去中介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优质平台却躺着中枪,成为狡兔之死的替罪羊。
对于任何一个新兴行业而言,出现小范围的乱象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可以包容的。从监管的角度来说,先是设定四条红线,然后确定同归银监会监管的方向,进而确定底线监管等原则,最后成立普惠金融部,直接给P2P定性。所以,P2P行业“无门槛,无监管,无准入”的帽子很快被摘下,随着洗牌加速行业两极化趋势愈加明显,P2P门槛之争演变成行业之争,不同行业与P2P联姻,旨在建立本行业的护城河。
P2P拐点逼近如何避免良狗成为替罪羊?
一年一度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对于处于上升期的P2P行业也是如此。作为一种国外先进的融资服务理念的舶来品,P2P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多样化的变异。
第一,纯线上只是“一厢情愿”,O2O连接的玩法产生差异。目前,国内的信用建设还不完善,线上的电商消费习惯虽然慢慢成熟,但是线上开展征信以及以此为依据进行借款、放贷的流程还尚未完全成熟。在移动化面前,物理的连接方式被化学式的连接方式所取代,PP金融100多家线下店成为O2O战略的一部分。物理式转化的是流量,化学式转化的是信任。以线上资金匹配线下传统类信贷资产项目,然后通过线下抵押、担保来降低风险。
第二,点对点本是P2P的本质,但现实却走向了P2B。不肯沉下心来做点对点的服务,一个是线下地推和营销获客的成本太高,而且这部分是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不愿意去啃的客户,有更大的风险敞露可能;二来是国内的P2P行业过早地进入了规模化和平台化的比拼阶段,P2B引发的机构线上搬家带来客户和流量。在这两种风气下,画饼越大,实际上最后吃到的概率变低。
第三,从期限一一匹配,到更为灵活的债权转让、分包模式。整个行业走向细分,只是一个过渡形态。从业务流程上,已经出现了从P2P到P2B2P/P2P2P的趋势。从行业上,专注做环保行业互联网金融服务的PP金融敢于“吃螃蟹”。因为P2P大多是有一定期限的固定收益类投资,投资者需要临时变现,就出现了资产交易、转让的需求。如果是平台承诺提供债权转让的服务,那么对平台自身的流动性管理就有更高的要求。
由春秋入战国,P2P平台如何乱中突围?
从纯线上到O2O,从P2P到P2B,从简单交易到债权转让,P2P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的同时,也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螺旋式上升,逐步由春秋时代进入战国时代。
首先,在战国时代,P2P的作用是鲶鱼,加速产业转型。PP金融作为首家环保行业互联网金融平台,作为产业链延伸的一部分。未来环保行业三大趋势,1、由市政公用领域向环境治理全领域转型。2、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转型。3.由项目拓展向企业并购转型。这种转型带来的资金流一部分由政策扶植,另一部分靠P2P模式来解决。在小贷、担保与P2P搭桥的风险来看,对接国家扶植的环保项目降低PP金融的风险投入。
其次,战国时代的市场靠的绝对不是烧钱取胜。结合业内竞争情况,目前比较常规的做法是继续融资,继续完善IT支撑体系,扩大市场品牌和宣传,烧钱圈客户(据说现在最高的一个获取单个客户的成本高达500元,远远高于一般银行的获客成本)。P2P平台的运营投入也是很大的,从高薪招聘专业人才,到市场推广,再到线下获客,还有风险计提和覆盖,统统算下来,能够保持盈亏平衡就很不错了。
最后,战国时代需要的是小鲜肉,而不是空中楼阁。像PP金融这样结合具体的细分产业和可控风险的行业性融资服务模式,第一,细分市场具有自身的行业规范和服务标准,风险管控与客户资源都有一定的行业门槛,因此第三方很难轻易介入;第二,对于一般的平台而言,垂直平台客户忠诚度与金融服务的黏性更高,合作更为持久;最后,整体上符合国家的民间金融服务政策,以互联网工具和风控手段服务细分产业,走入实体,完善现有融资需求服务的漏洞。
走入细分,背靠优势产业,才是新风口?
如何做细分呢?一种从行业出发,一种是从用户出发。这是端对端的理解问题。传统金融,制作端与渠道端,用户端是剥离的,牌照优势以及线下流量转化用户的效率很慢。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本质就是解决端与端的信息不对称性,首先要学会的就是掰手腕。
第一,掰手腕第一个对手是市场。不论是上市公司、风投公司、大型国企还是企业集团都开始进入P2P行业,或者是战略合作,或者自创P2P,或者是收购,“拼爹”、拼后台在P2P行业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但一般平台已经很难拥有这样“找爹”的机会,因此重点就更应该明确下来,找到自己独特的市场价值定位。
第二,掰手腕第二个对手是用户到达。从用户到达的角度而言,第一层找靠山。PP金融在环保领域有自身的特色,并以绿色金融服务的概念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第二层找模式,PP金融首届环保互联网金融论坛,将环保的产业金融和P2P的投资金融结合了起来。第三层找成绩, PP金融自身专业的风控和技术团队,在环保等细分市场取得了很好的品牌和市场效果,短短几个月成交额已突破亿元。
未来,P2P行业将会进入市场竞争更为激烈的客户争夺战之中,P2P平台提供的投融资服务也会从单一走向深层次,从全面走向细分行业的专业化运作,而这才是2015年P2P行业的新风口。
战国风气,行色潇潇,各路资本,群情激昂。P2P要立足风口,就要多找自身特色,有亮点,重模式,寻找符合“国家战略”的业务路径来实现自身的弯道超车,曲线飞上风口。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