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已经开展P2P网络借贷业务的需于2016年3月底前将自查自纠情况书面报告市金融办。
2、以前未开展P2P网络借贷业务的机构和新设的网络平台机构,在国家有关部门关于P2P网络监管办法正式发布前,继续停止开展P2P网络借贷业务。
“十不准”与P2P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负面清单基本重合,显示这一政策借鉴了征求意见稿。重庆市金融工作办公室还要求,开展P2P网络借贷业务的机构应该主动自查自纠并实施业务报告制度:
10、不准从事非法集资和吸收公众存款等违法违规活动。
9、不准非法买卖或泄露客户信息;
8、不准从事股权众筹业务和股票配资业务;
P2P全国大摸底 这些平台遭重点排查7、不准销售理财、资产管理、基金、保险或信托产品;
6、不准将融资项目的期限进行拆分;
5、不准进行不实宣传、强制捆绑销售和设立虚假标的;
4、不准向非实名用户推介项目;
3、不准代替客户承诺保本保息;
P2P,P2P全国大摸底 这些平台遭重点排查2、不准直接或间接归集资金和发放贷款;
1、不准进行自融自保;
《投资快报》记者注意到,早在去年底重庆就率先出台了地方版《关于加强个体网络借贷风险防控工作的通知》。渝版风险防控通知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了P2P不能参与的负面清单,列出了十项“军规”。《通知》强调,P2P平台应坚持信息真实、分账管理不得设立“资金池”、风险自担原则,网络借贷合同须明确提示风险。开展P2P网络借贷业务的机构应坚持平台功能,为借款方自行发布借款信息和借贷双方自由撮合成交提供便利,严格执行“十不准”。
首个地方版细则 十项“军规”
有行业分析人士提醒,由于监管的缺位,此前很多平台都抱着“法无禁则可行”的心态冲业绩,对合规性思考得并不多。在目前监管大幕开启的背景下,首先是诚实的开展自查自纠,先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整整清楚。另外,打擦边球的事情别做了,过去是“法无禁则可行”,现在是一抓一个准。此外,做好危机预案,黑天鹅事件随时发生,企业在心里和实操层面都应该有所准备。
P2P全国大摸底 这些平台遭重点排查一位熟知内情的金融业内人士透露,高收益营销的平台、销售理财、资产管理、基金、保险或信托产品的平台、涉嫌参与非法集资的平台都是排查重点。
什么样的平台是重点排查对象?
此外,报送的材料中,还包括自查自纠表,要求各家平台汇报是否设立资金池或参与非法集资、是否有利用本机构互联网平台为自身或者具有关联关系的借款人提供融资、是否存在拆标行为、是否代销、是否有股票配资业务、是否有线下业务等。
从机构报送材料看,各家平台向上述部门提交的报告内容包括经营数据表、基础信息表以及自查自纠表内容。其中,经营数据要求报送的内容除了平台的资金托管(存管)机构、交易量外,还要求报送单笔借款平均金额、投资收益率、融资成本以及风险准备金计提额等数据。
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平台项目的真实性、资金流的合法性等。
P2P,P2P全国大摸底 这些平台遭重点排查摸底调查主要涉及哪些内容?
怎么查:各家平台首先要向相关主管部门提交自查自纠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经营数据表、基础信息表以及自查自纠表等内容。此外,专项工作组还将组织人员对开展P2P业务的平台进行逐一现场走访,查看业务办理模式和流程,并进行高管谈话,以摸清P2P平台的底数。在金融业内人士看来,摸底排查有助于监管部门摸清行业的基本情况,把握风险点和风险传播途径,为今后制定相关政策或是风险的预判提供很好的基础。
去哪儿查: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比如高风险企业集中的写字楼、商务中心等案件多发区域的P2P平台将进行逐一摸排,对短期内有大量中老年人聚集的公园、农家乐、礼堂等场所进行定期暗访和巡查,掌握第一手资料。
谁牵头:区县政府对辖区无主(监)管部门的企业进行全面排查,行业主管部门对主(监)管行业进行专项排查。
《投资快报》记者了解到,自今年3月以来,重庆地区相关主管部门已成立专项工作组,开启了对全市P2P的大摸底行动。这摸底怎么“摸”?
P2P全国大摸底 这些平台遭重点排查摸底排查“组合拳”怎么打?
事实上,在全国性专项整治正式启动之前,地方政府部门主导的“P2P大摸底”排查活动一直在进行中。比如深圳,就由公安牵头进行网贷平台摸底排查。
据报道,在这份统领性文件之下,按照“谁家孩子谁抱走”的原则,共有七个分项整治子方案,涉及多个部委,其中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将分别发布网络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和互联网保险等领域的专项整治细则,个别部委负责两个分项整治方案。由于此次整治涉及打击非法集资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公安机关将密切配合参与其中。
“P2P大摸底”由地区至全国
近日媒体报道,4月14日, 国务院组织14个部委召开电视会议,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有关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专项整治,为期一年。当日,国务院批复并印发与整治工作配套的相关文件。据悉,文件由央行牵头、十余个部委参与起草。这标志着一场力度空前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正式拉开大幕。哪些类型的P2P平台可能成为重点排查对象被监管紧盯呢?《投资快报》记者为你揭秘。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