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从炙手可热到目前徘徊不前,经历了大量的商业模式尝试,在鱼龙混杂的队伍中大量的平台开始敛财,以高利率开始,自融和资金池运营,平台跑路为标志。导致网上投资者对P2P平台信任度降到最低,很多创新的互联网模式无疾而终。 曾一度,网络疯狂抨击资金池和自融,好像它们才是始作俑者,好像不做资金池,不搞自融便是一个好平台,殊不知宜信便是最大的资金池和自融平台,它活的依然很好。 又有人开始抨击资金监管,第三方支付也应声而起,有了P2P资金托管模式,并且宣称有大量P2P平台采用了托管模式,不采用托管模式的平台,其资金安全难以保障,实则斐然,托管真的很重要么?看看投资者的习惯便知道了,大多数投资者不会将大量资金存放在平台账户里,而利息提现也是非常及时。看多了觉得这也是一场作秀,不是没有作用,只是作用有限,只能锦上添花,并不能雪中送炭。且资金托管模式非常死板,只能简单投资和还款,不能支撑多样交易,比如债权的流转,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知名的平台不采用资金托管模式,宜信至今用的还是唐宁的账户,有利网、爱投资、人人贷等平台也没有一个采用第三方支付托管模式。看来第三方支付公司每年3至5万的使用费也不能这么简单赚到。 投资者厌恶的不是资金池,不是自融,而是它们没有第三方的独立性,采用欺诈的手段经营。资金池是银行的产物,自融则似债券市场的产物,这两种商业模式是最为主要的金融模式。 P2P平台做不好资金池是因为资金管理能力不够,金额和期限错配导致挤兑风险;投资品单一,均投资在“民间高利贷”上,系统风险大。宜信的资金池做得如鱼得水是因为它有专业的金融团队和线下机构,所以并非资金池模式不好,是要和平台自身定位和能力相结合。试想在国际投资资金的支持下,有一批互联网和银行的从业者创业,采用资金池模式,以点至面,逐步扩张,将资金配置和风险管控合理,我们为什么不投资它们呢? 自融其实更为贴近互联网,目前直接融资支付高额的通道费,这些成本都积累到融资成本中。互联网精神追求的是什么?自由、平等、简单,那么在互联网金融为什么不行呢?为什么不能实现企业和投资者直接对话,去掉中间所有的成本?这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趋势,不管是自融还是在其它平台上融资,实现企业和投资者平等自由的沟通才是目的。目前,互联网和金融发展没有到这个阶段,企业和个人的违约成本并不高,当企业和个人的信用高度依赖互联网,且高度影响企业经营和个人生活的时候,企业便可能实现自由自融。目前有一些平台帮助企业融资,并对接其它机构进行担保增信,有的是担保公司,有的是小贷公司,便是一种过渡状态。 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路在何方呢?一头是资金需求方,一头是投资者,中间是风控手段,传统金融的直接和间接成本过高,互联网的介入减少了信息成本和间接成本,但是直接成本仍然很高,不管是担保公司和小贷公司等机构,还是自有线下机构都承担了过高的运营和风控成本。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是莫大的进步了,那么怎么进一步降低直接成本?目前有两种趋势:其一,采用大数据挖掘的手段进行风控;其二,等待征信体系的完备。 对于大数据挖掘,兹认为不太靠谱,个人认为阿里敢给小商户贷款,从大数据中看的是这个人敢不敢违约,而不是会不会违约。“敢不敢”违约是一个利益平衡的事,如果违约带来的收益足够大,为什么不敢?“会不会”违约是品德的事,从过去的行为看未来。而“会不会”才是大数据挖掘的核心,“敢不敢”是传统金融思维。 相比之下,完备的征信体系更有价值,毕竟欧美国家已经实现,这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效率,想必也不是十年之内的完成的事情。但拥有完备的征信体系也不是完全就能控制风险,因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并非完全社会化和透明化,企业往往会铤而走险,比如某一个企业面临着倒闭,它可能就不会考虑未来的征信问题,虽然不具备融资条件也要试一试,这就给不知情的投资者带来很大的风险了。 真正的社会互联网化,所有的风险都能通过互联网构建成的社区暴露出来,这可能是个乌托邦,在人性的阻挡下无法真正实现,但趋势无法阻挡。那么,结合大数据、征信系统和互联网社区是不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呢?值得期待。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