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P2P成为国内互联网金融的主要金融模式,我看其实不是任重而道远的问题,而是根本走错了地方,着力点出了问题。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P2P按照目前的业态发展下去,成功的可能性都很小。
所以,我的判断是,如果P2P无法解答核心的风控问题,那么国内所谓的互联网金融就是个泡沫,经不起推敲。互联网的极大外延扩展性,会让金融的泡沫起来越来越快,引发的问题越来越多,从而让互联网金融陷入一个伪命题之中。如果纯粹地通过互联网来吸引资金和发放贷款,风控没有任何创新,仍然采取传统金融机构模式,那么无论以P2P为主流的互联网金融喊得多响亮,模式如何变化,互联网金融其实都无从谈起。
阿里金融的风控革新
在我看来,目前中国的互联网市场上,阿里巴巴应该是惟一一家建立在风控革新基础上的金融公司。不过,阿里金融的核心风控金融模式,其实是一条量化放贷的道路,如果阿里巴巴不能建立起很好的系统性风险应对机制,却大规模地量化放贷,可能会很容易在某一个区间里出现大面积坏账,系统性风险或成为阿里金融量化交易的噩梦。
阿里金融的实质是互联网金融,在风控革新上进行革命性的突破。虽然阿里金融采取的是小贷公司和担保公司的外衣,但却恰恰反映的是互联网金融本质。因为它用互联网的思维在对金融进行革新,因为理论上只要阿里的风控革新能够成功,它可以随时摒弃这些机构(小贷公司和担保公司),因为核心竞争力在于它构建的风控本身,拥有了这个核心风控,就意味着资金融通的最大障碍得以清除。
阿里金融的核心风控金融模式其实是一条量化放贷的道路,就是阿里巴巴依托自身在网络体系内的巨大客户数据优势,进行有效的数据整合,它将自身网络内的客户的一系列有利于进行风险判别的数据例如交易数据、客户评价度数据、货运数据、口碑评价、认证信息等等,进行量化处理,同时也引入了一些外部数据例如海关数据、税务、电力、水力等方面的数据情况加以匹配,从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风控标准,意图建立起纯粹的定量化的贷款发放模型。同时,建立中小企业贷款的数据库模型,进行数据库跟踪管理等等。
这个量化贷款模型的好处在于,不但大大提升了放贷效率,更关键的是让金融机构在其中的作用弱化,从而为去除金融机构在体系内构建了基础的可能性。从一些媒体报道可以看到,阿里巴巴的户均放贷数额在7000元人民币,一共发放贷款130亿元,每天处理一万笔左右的贷款额。这个数字如果采取的是传统金融机构的审核标准的话,投入产出明显不成正比,相信没有银行能做这样规模和数字的交易。而阿里巴巴依托贷款模型和网络化处理很好地实现了。这就是网络优势,也是量化交易的优势,它排斥了对单个人的定性化分析,通过标准的筛选,大大降低纳入范围内客户的违约概率,保证贷款的质量。
在这个逻辑体系上,阿里巴巴做足了功夫,也投入了非常庞大的资金和人力。从全球范围内来看,做这样定量化标准放贷模型的尝试一直就有,但到目前为止,还真找不到特别成功的模型。所以确切的效果有待观察,而且也有点期待。事实上,短期来看,阿里金融这个模式成功的可能性还是很小的。
之所以这么说,一个原因是,量化交易需要有逻辑基础,长期稳定的交易环境和交易规则是量化的基础。在贷款层面,贷款需求和意愿需要长期稳定的基础。
量化参数设置方面需要考虑到很多因素。我自己感觉,没有很长时间的相关经济数据的系数研究,很难有稳定的量化交易标准出现。这期间,还会付出极大的代价。
从金融发展历史来看,任何一套良好的风控体系其实是在市场金融实践中不断碰撞出来的,期望通过闭门造车的方式实现,难度很大。阿里金融需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以面对可能大面积出现的贷款坏账率。
另外,贷款标准设置容易,但修正很难。这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如果设置过严,就会发现找不到符合风控标准的客户,导致出现无贷款可放。如果贷款标准过于宽松,坏账一堆的情况也必然可见。这个度的把握,要在市场中不断碰撞才能产生。虽然可以做各种精算,模型测试,但具体实践的数值肯定是不断积累的。只有形成了极为庞大的实践数据,才可能具备一定合理性。
我对淘宝网研究不多,但我有个感觉,淘宝网看上去有浩瀚的客户群体,但由于网店开设成本日益增加,很多时候维护好一家网店的成本已不低于开一家实体店。以天猫为代表的B2B对网店冲击也很大。这种情况下,淘宝网就日益分化成两个层级:好商家越来越好,同时越来越少。不好的商家越来越不好,数量越来越多,淘宝网变成大象跳舞时,就已演变为几只大象和一堆蚂蚁聚集的地方。
这种情况下的贷款难题就是,你可能找不到符合你想要发放贷款标准的客户。风控标准过严,会淘汰掉大量的客户群体,大量蚂蚁被挡在了门外,而大象却又不需要你。如果风控标准过松散的话,你在蚂蚁之中,又无法清晰地找到你想要的,因为它们都差不多。
“量化交易的风控参数难以化解系统性风险”
对于阿里金融,还有一个需要担心的地方,就是系统性风险。量化交易很害怕系统性风险,因为会让所有数据设置在系统性风险面前都失去意义。例如经济形势大面积下滑时,很多作为参数的数据值都没有意义。本来可能信用度很好的客户,在这一形势下跟信用度不好的客户一样都无法还款。所以系统性风险是量化交易的噩梦,如果阿里巴巴不能建立起很好的系统性风险应对机制,却大规模地量化放贷,可能会很容易在某一个区间里出现大面积坏账。
系统性风险带来的量化交易失败的典型案例,就是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默顿和舒尔茨参与组建和运作的长期资本管理(Long Term Capital Management), 由于无法考虑到亚洲金融危机和俄罗斯国债违约所带来的偶然的不确定的无法在交易模型里设定的系统性风险,使得它的损失极为惨重。
当然,贷款跟对冲交易还是有较大的区别,影响因素也不同,但在定量交易的过程中所选择的考虑点和本质是一样的。系统性风险是不得不防范的。尤其在中国最近五年内经济走势极不明确,更值得注意和考虑。
另外,阿里金融还有一个P2P企业必须要关心的问题:道德风险无可屏蔽。
不要忽视国人的智商。在中国只要有标准,都有人能想尽一切办法来造一个符合你标准的样本出来。我当年在银行的时候,有个客户经理很聪明,几日几夜不眠不休,不断测试银行的评级系统,居然被他找到了银行评级管理办法的系统漏洞,掌握了输入什么值能让银行的交易系统出现较高评级。这种事情,我相信绝对不只是一个银行客户经理会找到。
所以,我相信,阿里巴巴的贷款风控标准,也会在不断的被测试中被陆续推敲出来。然后市场上出现各种各样的造假数据,对于量化贷款交易而言,由于只注重数据,而不太注重贷款主体的情况下,诈骗等案例会不断出现。
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可能
但不管如何说,技术不断在进步,大数据的理论和实践也都在不断开展。从这个角度来看,阿里金融是未来最有可能成为真正互联网金融的一家机构,它虽然不一定能在体系内完全去掉金融机构,但它至少可以让金融机构在它的体系内处于从属的地位,而这恰恰是互联网金融的本质。
未来,随着竞争加剧,阿里金融等P2P夹缝金融的整体存活率其实比较低,最终可能在较小的规模下运行和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众多金融业态里占比很小却很有特色的模式。这个发展了七八年其实已走到整体性行业乱象状态,监管部门应该会进行表态。
对于如何监管,争议颇多。
我认为,对于坚持独立运营不介入实际交易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要予以鼓励和支持,给予政策扶持。这样的金融交易平台,铁定属于金融创新的范畴,监管核心点其实是在于交易平台上标的物的真实性。接入央行征信系统,我感觉应该是要给予支持的。虽然美国的P2P机构,好像也暂时无法对接征信。
而对于那些介入交易的金融平台,相对简单,按照线下金融机构监管要求进行监管就可以了。本质是担保公司的,就按照融资性担保公司担保管理办法进行每年年检即可。
如果是涉及资产证券化的,就按照券商要求进行监管。同时对于构建资金池等行为,则严格按照银行理财产品的管理办法进行监管。对于本质已经涉及到吸储行为的,直接按照打击非法集资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事实上,目前乱象丛生的P2P网站,很大一部分的程序代码都是开源代码,只要市场上花几百块钱就可以购买到一套这样的程序,存在网站被黑客入侵、大量借贷数据被篡改的风险。由于P2P金融网站并不签订线下文件,所有协议都通过在线方式进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都会存在大量债权无法确认的风险。当然隐含的另外一个层面的风险,就是大量借款人和投资人的个人信息被盗用,隐私被侵犯的风险,这都是极度危险的。构建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网站,需要在硬件上进行大量投入,以提供起码的基础性技术支撑。
三、技术风险。
现在,许多P2P公司在一些债权到期无法收回情况下,为了规避代偿问题,都会设定虚假标的物套取资金,用来归还投资人的利息。相当于不断借新钱还旧债,在缺乏有效监管情况下,这种方式在P2P领域非常普遍,使得这个行业不但不能有效规避风险,反而不断集聚风险。
从坏账率的现实情况来看,担保业态的P2P生存难度也很高。在美国,P2P网络借贷平台Prosper贷款平均违约率30%,而另外一个P2P平台,Lending Club的违约率约24%,都是非常恐怖的数字。所以,如果P2P进入担保的话,违约率就成了平台公司根本无法承受的坏账率。这种现实情况下,谈盈利基本就没有可能了。
P2P向互联网发展可能变异成影子银行担保公司相对于出资人而言,需要承担更高的风险,收益却相对较低。而且,为了控制担保风险,在业务开展上就不得不加大对风险控制的要求,需要培养很好的风险调查人员,对借款人进行严格的资信审核,这种成本其实相对于纯P2P平台而言,是几何级数的抬高。不但抬高了难度,其实某个程度上,也限制了规模,因为规模的增加,风险也在同等程度地提高。
第二个问题,如果纯粹是平台公司,P2P的核心是构建有效的交易平台,让出资人和借款人愿意进来进行匹配,对风控能力更多体现在设计借款框架结构层面,而一旦加入信用成为了担保业态,则P2P的核心点就直接转化为了担保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
P2P一旦成为担保公司,就产生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P2P的担保能力有多大?根据中国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管理办法,一般是不超过注册资本的4倍,而银行对公司借款的担保人的要求更苛刻,一般是不超过净资产的50%。我们姑且采取前一种认定方式,也就是说一家注册资本1000万元的P2P公司,它最大理论可能担保金额也就是4000万元。从这个角度看,任何一家P2P,在这种模式下,其上限肯定是被封死了,要不断地扩大业务,就需要不断提高注册资本。
撇开道德风险不说,加入自身信用的P2P模式,担保模式还令其存在经营风险。P2P企业一旦加入本金或者利息担保的概念,就必须对投资人负责。在借款人无法归还资金时,要对资金进行代偿。这种加入自身信用的模式,核心点在于平台如何能有效地进行业务风险审核。P2P的盈利模式由原先的无风险的服务性收入,直接转变为了有风险的担保收入。P2P公司成了担保公司,公司盈亏平衡取决于坏账率和担保费收入的比较。如果坏账大于担保费收入则亏损,小于担保费收入则盈利。
二、经营风险。
投资理财,P2P向互联网发展可能变异成影子银行从这个角度上,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国外P2P发展了这么多年,整体规模还不够大。很大程度上,这跟平台恪守中介底线,规避潜在道德风险有很大关系。当然,这个恪守底线也是不得已的行为。国外的法律要求非常严格,当年美国对Prosper进行审查,正因为Prosper恪守了不介入交易的底线,使得美国最后还是准许其开业,如果发现Prosper一旦介入交易则必然关停。
尤其在一些集中撮合交易方式的平台上,就更容易产生这种情况。前段时间,某P2P就发生实际控制人通过P2P,捏造大量的借款人信息,出现集资上亿的情况,这个就是典型的道德风险了。我一直认为,如果一个金融模式无法很好地规避道德风险,这个模式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P2P平台由于没受到监管,使大量投资人的资金很难确定知道具体的投向。P2P平台的介入,事实上隔绝了出资人和借款人之间的联系,平台可以利用交易机制设计的漏洞,人为进行骗贷活动。平台甚至可以利用自身权限,通过后台更改很多形式的数据,虚拟和捏造很多不存在的借款人出来。由于交易数据、信用审核的权限都放在平台手里,出资人不能有效审核这些信息,也无从判断真假,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很容易让P2P走入歧途,诈骗等一系列恶性事件就很容易产生。
没受到严格监管的P2P模式,最主要的风险点是道德风险,这也是让当前P2P陷入风口浪尖的主要风险。
一、道德风险。
P2P向互联网发展可能变异成影子银行而宜信又基本上是目前国内线下P2P的“黄埔军校”,几乎所有P2P公司采用的都是这种模式,所谓互联网在风控层面的革新几乎为零。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所谓互联网金融,永远只是挂羊头卖狗肉而已,隐含了极大的风险,归纳起来,致命缺陷如下:
号称全球最大P2P公司的宜信,发展到现在有近30亿美元交易额,但它采取的风控方式跟互联网毫无关系。它按照传统金融机构模式,进行人工的上门核查,人数超过3万人,这是典型的金融机构。
国内P2P行业三大风险
所以,金融脱媒成了一句空话。只是原先由商业银行作为媒介,现在变为P2P平台成了媒介。P2P从原先的撮合匹配借贷双方交易,直接演变成了影子银行。P2P在里面扮演的角色演变成了两个角色:第一是吸储,平台给予保障;第二是放贷。这两个角色合一,其实就是银行在做的事情,但又不受跟银行类似的严格监管,就使得风险急剧放大。
为什么这么说呢?中国最早起来的一批P2P,最开始都是从搭建交易平台的思路入手。但发展到后来,随着越来越多资本涌入到这个行业,竞争开始加剧,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到自己的平台上来,各个P2P都逐渐开始介入平台交易之中。介入方式主要就是对投资人的资金保障本金,部分P2P甚至保障利息,这种行为应该是一个市场恶性竞争的结果。这个结果从根本上使得中国的P2P很难成为一个公共的、相对独立的中介平台,因为它把自身的信用放入其中,使得很多出资人更多依赖平台信用进行放款。
投资理财,P2P向互联网发展可能变异成影子银行但在国内的P2P领域,普遍无法解答互联网技术手段如何有效进行风控审核这个命题,使得基本上国内所有的P2P公司都采取了极为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变形”,就是P2P公司直接介入交易,成为交易的一方,使得本来应该是金融脱媒的互联网金融,成为了无法脱媒、需要它自身信用附加的模式。它在本质上成为了担保公司,部分的P2P甚至成了银行,通过构建资金池,让自己成为了一个没有牌照的银行。这种变形,其实是典型的背离了互联网金融应该有的模式,它们的本质其实就是金融机构,而且是没有牌照的金融机构,变身为影子银行。
这种平台特征性质,使得P2P的地位相对独立。例如市场管理方,只提供各种有利于交易双方交易的服务,但不能参与交易行为,也不能对交易双方有倾向性意见,更不可能成为借款方式里的一个主体,借款的最终决定权在出资人自己手里。出资人根据平台设定的一系列交易制度作为基础,自主判断出资行为,自己承担出资后的责任损失。P2P平台利用的是优秀的交易制度和交易服务来吸引出资人进入到这个平台。
当然,为了保证出资人的安全,P2P会提供一系列的交易服务,比较典型的行为包括三种:一是纯法律手续的服务,确保借款行为的法律有效性。二是风险特征信息提供的服务,确保借款安全性的有效判断。另外一种则是借款人违约以后的追偿服务,确保在违约发生后降低损失。所有的制度和服务其实都是围绕着如何更好地搭建平台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交易作为基础性特征的。
在国外,P2P模式其实规模仍相对较小。它们的核心都是个人对个人的借贷平台,改变了过去跟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的形式,实质是金融脱媒,让借贷双方直接进行交易。事实上,P2P从一成立起,其核心就是金融脱媒。什么叫金融脱媒呢,就是改变出资人将存款给金融机构,然后由金融机构对外放款这种行为,直接由出资人放款给借款人。怎么来规避放款风险呢?这个时候P2P出现,搭建交易平台来确保借贷双方在平台上更好地交易,但它本身只提供交易场所,不会介入到交易过程中。
所谓P2P,在央行相关文件里,正式叫法为人人贷(并非特指人人贷公司,而是对当前所有P2P公司的一个总称)。 这种模式创始鼻祖是英国一家叫ZOPA的网站,成立于2005年,目前有50万会员,相互之间出借了1.35亿英镑。经过衍生和发展,P2P模式在美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产生了较多的类型,目前做得较好的和比较大的,有Prosper、Kiva、ZOPA、 Lending Club等模式。
P2P向互联网发展可能变异成影子银行目前,国内P2P公司估计超过1000家,P2P这个典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在中国已走到一条跟国外截然不同的道路由于没有相对完整的征信体系,国内P2P企业普遍无法解答互联网技术手段如何有效进行风控审核这个命题,其实质已很难用P2P来定义,用“影子银行”来定义国内P2P或许会更合适。
P2P变身影子银行
难过风控审核关
同样属于互联网金融的两个业态,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背后的金融逻辑是什么呢?
以阿里金融和P2P(Peer-to-Peer lending,点对点信贷的简称,简单称为个人对个人信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最近异常热闹,却衍生出不同的格局。阿里金融一路高歌猛进,攻城略地,而P2P却纠纷不断,“跑路”事件层出不穷。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