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

分红险与理财:追求“生钱目标”有前提

所以,通过购买分红险去追求“生钱”的目标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至少30年不退保,如果能做到,可以投资分红险;如果做不到,想赚取短期高收益的人要谨慎购买分红险了。 

但是,上述收益率是所有同类客户的平均收益率,鉴于不同客户会在不同的年龄死亡或者退保(由此结束保单),从而会获得不同的收益率。所以,我们还分别计算了死亡收益率和退保收益率。所谓死亡收益率,是指不同保单年度死亡得到的不同的收益率,计算结果是,无论客户何时死亡,得到的收益率均为正的收益率,最低收益率也在4%左右(复利),并且,死亡越早,收益率越高。所谓退保收益率,是指不同年龄退保得到的不同的收益率,计算结果是,在购买保单后的前15年左右,投资收益率均为负数,并且,退保越早,收益率越低。一旦购买分红保险,只有等到30年甚至40年以后才会有一个不错的收益率,前期退保的不是负收益,就是低收益。

既然将分红险设计成了理财的第二环节“生钱”,那我们来看看分红险的“生钱”功能如何?本人曾经专门测算过国内主流分红险的内部收益率,按照寿险公司给客户提供的“利益演示表”,我们计算了消费者角度的两全型分红保险的预期投资收益率,即以保费为投入,以各类保险金为产出,计算的内部投资收益率。我们发现,对应于低档红利、中档红利和高档红利的预期年投资收益率(复利)分别在2.5%、3.8%和5.1%左右。如果以中档投资收益率3.8%左右来看,收益率还算不错,应该比存银行不差。

为此,我国寿险公司卖的分红险,一般都是第二种,即把分红险设计成保障功能极弱的投资产品,通常都是两全型分红险或其变种。原因有二:第一,保障功能越弱,投资功能越强,客户缴纳的保费中用于投资的钱所占比例就越高,客户所感觉到的投资收益就越好。而且,寿险公司在叫卖时直接将分红险与各类投资产品相比,基本忽略保障功能,或者强调买投资、送保障,以增加卖点,每年年初的“开门红”产品更是如此。第二,保障型产品需要诉诸客户的“第二系统”或理性思维,销售难度很大,而投资品触动的客户的第一系统或感性思维,销售难度相对较小。

保险,分红险与理财:追求“生钱目标”有前提

如果寿险公司选择第一种设计,比如将终身寿险设计成分红险产品,既有较强的保障功能,又有投资功能,那么,由于寿险公司每年都要从保费中扣除保障成本(和管理费用),再用余钱去投资,“用于投资的钱”与“客户交的保费”相比就少了很多。这本来也很正常,但我国的消费者很难理解和接受这一点,消费者往往很难将保障成本和投资本金分开来,往往认为分红险投资的本金就是自己缴纳的保费,要求的投资收益自然要远高于寿险公司能够给出的投资回报,由此引发大量的不满。

对于分红险设计,寿险公司有两种选择:一是设计成保障与投资功能兼顾,既具有较强的保障功能,又带有投资功能;二是设计成投资产品,投资功能很强,但保障成分极弱。

分红险与上面举例的保障型保险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我国市场上销售的分红险产品。上面讲的保障型保险的理财功能是“护钱”,但我国市场上的分红险将理财功能瞄准了“生钱”。

分红险与理财:追求“生钱目标”有前提

但是,多数人还是把理财仅仅视为“生钱”。保险公司们一直想扭转这样的错误看法,但效果并不理想,因为人们天性如此。寿险公司也有自己的招数,如果人们只将“生钱”视为理财,就直接诉诸客户的第一系统,用投资型分红险吸引客户了。

分红险与理财:追求“生钱目标”有前提

虽然没有这个冲动,但人类与动物的重大区别就是:人类会使用第二系统进行理性思考,并把理性思考当作自己的巨大优势。可惜,大脑思考本身也要讲究理性,要进行简单的成本收益分析。显然,运行第二系统比运行第一系统要消耗更多的脑能量,所以,大脑通常会关闭第二系统,让第一系统恣意妄为,用塔勒布(《黑天鹅》的作者)的话说就是:人生就像驾车,驾驶员是“直觉”,“理性”通常在副驾驶位睡觉。所以,尽管从理论上来说,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激发、唤起和引导人们进行理性思考,进而实施理财的第三个环节“护钱”,购买相关的保险产品,但是,这需要叫醒客户副驾驶位的“理性”,并消耗客户太多的脑能量,进而违背了客户大脑本身的理性运行原则。当然,我这里并不是说,人类的理性永远不会运行,当运行第二系统会给自己带来收益时,理性会运转起来。所以,保障型保险作为“护钱”工具,当然是理财的一部分,但人们很难主动实施。保险公司尽管可以诉诸理性,但销售难度仍然挺大。

我认为,生钱欲望或投资欲望来自人们的快系统,无需仔细考虑,大脑会迅速决策说“我应该去投资”,因为钱可以更多嘛!当然,选择哪种投资品、投资多少还是需要第二系统参与的。但“护钱”则纯属“第二系统”或“慢系统”,人们往往需要仔细思考才能做出护钱决策。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在所有金融产品中,属于“护钱”领域的保险是最难销售的,因为人们缺乏这样的冲动。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没有这个冲动,少数人在少数情况下还是挺有冲动的,比如,刚出车祸的人对意外险、医疗险有冲动,房子刚被焚毁的人对家财险有冲动,癌症病人对大病险有冲动,可惜都为时已晚。

但是,“护钱”与“生钱”存在明显不同:“生钱”是人们的天然追求,而“护钱”一般不会被人主动追求。按照心理学研究成果,我们的大脑分为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卡尼曼将其称为“快系统(第一系统)”和“慢系统(第二系统)”,“快系统”是一种直觉的、自动的、快速的决策系统;“慢系统”是一种经验的、分析的、理性的慢速决策系统。

所以,我的观点是:用保障型保险来理财,显然很靠谱!

护钱是理财的第三个环节,保险是典型的“护钱产品”。例如,你有房子,但可能被火灾焚毁,可以购买家庭财产保险;你有汽车,但可能撞毁,可以购买汽车保险,你还可能开车撞人,人家索赔80万,担心自己辛辛苦苦攒的钱一下子就归别人了,可以购买第三者责任险;你挺会赚钱,但可能不幸英年早逝,孩子和父母不能再享受你的收入,你心爱的人们的生活因此急转直下,你可以提前购买人寿保险以保护你的未来收入。

保险,分红险与理财:追求“生钱目标”有前提

显然,理财的第一步就是要攒钱,没钱谈不上理财,攒钱是理财的开始。有了一定的积蓄后,人们自然会想着要投资增值,也就是想要用钱“生钱”。“生钱”是人类天生的追求,人们会不受自己控制地、冲动地要去投资,要去生钱,于是才会有各类投资渠道:股票、黄金(1577.00,4.70,0.30%)、白银、房地产、艺术品、古董、邮票等等,才会有各类金融机构,才会有各类金融专家,也才会有各种“庞氏骗局”。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说清楚,什么是理财?理财应该包括三个环节:攒钱、生钱和护钱,理财就是通过这三个环节管好自己现在和将来的现金流,让自己的资产稳步、持续增值,使自己什么时候都有钱花。

理财与保险:保障型保险来理财,靠谱!

我们常和客户说买保险就是买保障,但也经常提到“保险理财”的概念,客户不禁要问:保障和理财是什么关系?用保险理财靠谱吗?本文将就保险与理财、分红险与理财分别做一讨论。

媒体的负面报道一波又一波,银保投诉集中爆发,业内专家语出惊人,监管如临大敌,新一轮应急方案迅速启动。以分红险为主体的理财型寿险产品成了众矢之的。和各种发泄指责情绪一并发酵的,还有对保险销售误导、回归保障、销售渠道建设等问题的探讨。主要问题到底出在哪?寿险理财型产品有没有据理力争的底气?背后其他环节的问题都有哪些?本期,让我们一探究竟。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13-2014 首页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