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这是一项来自英国的行为艺术,参与者们通过收听事先录好的声音作为指令,安静地进行动作。连他们自己,都并不清楚谁是普通路人、谁是“演员”。
不过,他们彼此之间并不认识、也不清楚其他人的指令。就像是把电影院上映的电影搬到了街头,参与者既是演员,也是观众。通过这一项艺术活动,参与以全新的视角,重新认识周围的朋友以及陌生人。
就在2013年9月13日晚上,一场来自英国的行为艺术活动——“隐闪”,在南京街头悄然上演。这些年轻人们,通过手机或MP3里的音频,在声音的指引下,打招呼、拥抱、阅读、仰望等。
我们热爱、欣赏这些街头的艺术,并且崇拜、羡慕敢于表现的这些人,却少有机会自己亲自去尝试,也很少有人能去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无法成为艺术家,就融入艺术的街头,走上街头,使得自己离这种自由的人群更加接近。在这个讲究个性的时代,街头艺术,就是创意生活中来去自由的穿行者。
投资理财,感受街头的艺术气息不能说街头艺术家们没有纯正的艺术界血统,相反的,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曾在艺术美术学校学习过,尽管他们并没有得到艺术硕士的学位。从欧洲到美洲,再到澳大利亚,在世界各地的许多大城市或观光业发达的地区,街头艺人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街头艺人是街头的一道独特的流动风景。
街头艺术,创意生活中的穿行者
可能有人认为,街头艺术是从国外引进来的,中国本身并没有街头艺术;实际上早在汉朝(有历史记载),我们就有了街头艺术——灯会;中国的街头艺术的历史并不比西方的短,中国的街头艺术也别有特色。
街头艺术,在东方
街头作画,大地就是画板。欧洲的街头巷角,甚至步行街的街心,经常可见画师在当众作画,或描人像、或画花草风光、或拟抽象,任由旁观者评弹。这种以大地作画板的壮举,不但显露出西方人豁达直率、富有挑战精神的性格特征,而且实践了艺术创作源于生活、表现生活的艺术内涵。这既是一种技艺和勇气,更是对艺术规律的忠诚。街头献艺,寻知音于平民。西方历来把看演出、听音乐作为一种贵族式的享受。然而,现今在西方任何一座城市的街头,经常可见“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景致——高雅庄严的演艺活动,与市民们的逛街消闲融为一体。
感受街头的艺术气息街头雕塑,为探究城市的历史引路。我们所到的任意一个大小城市,当地历史上的音乐、艺术大师、杰出领袖、著名建筑物的设计者抑或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著名人物,均被作为街头雕塑的主体。这些雕塑,往往矗立在街道、建筑物最抢眼的地方,让你不忍绕开。走近这些栩栩如生的雕塑,你便和它们对上了话,了解它们与这座城市的关系,并为它们和这座因它们而辉煌的城市感到肃然起敬。
街头艺术,在西方
街头艺术在以前被认作是不合法的展示着包罗广告贴画,海报,模板,壁画和三维塑像在内的大垃圾收容站。伦敦的塔特现代艺术馆在外墙上展示了由全球街头艺术家阵容打造的6幅屹立着的壁画。匹兹堡的卡耐基艺术馆在开展的第55界卡耐基国际节上收录了涂鸦艺术家巴利·麦可吉天马行空、绚丽夺目的走廊装置艺术作品。费城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举办了“爱斯坡”的个人独展。布鲁克林博物馆的现代艺术展厅内的永久性收藏就包括另外一个美国艺术家斯屋恩的手稿。一种都市艺术受到了迄今为止美术界的极大关注,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转折。
1989年,一个19岁少年在罗德岛的滑冰用品店中,以一个法国摔跤手为原型,创造了一个面部特写的广告宣传海报,取名叫“巨人安德鲁”,并搭配了一句高深莫测的妙语“巨人安德鲁拥有一个民兵团”。作者印刷了100份这个形象的复制品,这些复制品迅速在普罗维登斯市传播,这成为外国街头艺术的开始。
街头艺术,独一无二的精彩
投资理财,感受街头的艺术气息在街头,我们时常看到一些年轻的艺人在表演他们的所爱,或是杂耍,也可能歌唱,他们感受自由,表达自己的乐趣。也有行为艺术者把自己装扮成雕像,吸引着路人乃至游客的注目,合影拍照。更让人震撼的是一些绘画爱好者走上街头,他们在任何允许的地方涂鸦,甚至他们可以用一盒粉笔创作出带有立体感的3D绘画,给人视觉上的享受与惊喜。
文 / Gloria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