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

监管即将落地P2P各平台P如何应对?

在笔者看来,相应监管条例的落地对P2P无疑会带来较大的改革,不管是对现有的市场情况还是P2P本身的运作模式,经过整理分析,认为以下几个方面需着重关注:第一,相应监管条例的落地无疑会为P2P行业带来一次大的洗牌,起到"去劣存优"的效果,设定的门槛、满标速度就会洗掉一批小规模、不规范的平台,同时,一些其它硬性条件,也会从根本上杜绝平台自融、滥用投资者资金等情况,使投资者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其次,响应之前监管部门一直强调的P2P信息中介的本质,随着监管条例逐步落地,P2P行业由之前的野蛮生长回归规范的、有章可循的发展道路,如果去担保化可以落地实行,还原P2P信息中介也是指日可待。最后,P2P在相应的监管条例下,会逐渐与传统的企业模式并拢,P2P的表现也更易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届时,一批优秀的P2P企业可以更顺利的进入一级市场融资。

监管后影响?

根据之前监管层和部分从业认识的讨论内容,未来或对P2P平台实行满标速度的限制,即,在5天内须融满。该类条件主要针对目前一些规模较小或发展不规范的平台,其满标速度较慢,融标时间往往超过10天,且只有满标后才为投资者计息。在这过程中,平台往往借机无期限免息占用平台投资者资金

P2P,监管即将落地P2P各平台P如何应对?

6.限定满标速度

目前真正实行资金托管的P2P平台为数较少,在这些实行资金托管的平台中,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的占大多数。然而P2P将资金在银行实行托管是更"名正言顺"的,因为第三方支付机构在资金托管这方面并未受到法律限制。银行出于对P2P风险的考虑对资金托管事项似乎一直处在观望状态,笔者猜想,在P2P相应的监管落地后,P2P在银行的托管或会逐步放开

P2P实行资金托管主要指P2P平台为借款人和出借人分别开设资金账户,借款人和出借人的资金交易不经过平台账户,实现平台和交易资金的完全隔离,平台不得触碰项目资金,同时,银行或第三方支付可通过用户的实名认证、合同信息、交易与合同的匹配信息等实行资金的划转,保证风险监控。然而,市面上的很多P2P平台为彰显自身的安全性,均挂上"第三方资金托管"的旗号,而通常这种平台只是以第三方支付或银行为通道,投资人将钱通过第三方支付充值到平台或平台在银行开设的账户,平台的资金并未与投资人的资金隔离

5.实行资金托管

期限错配的影响在于其可能带来的一系列恶性循环,为了保证P2P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应该从监管入手,从根本上杜绝P2P平台的期限错配行为。

监管即将落地P2P各平台P如何应对?

P2P里的期限错配是指平台将一个期限较长的项目拆分成多个短期限的标发布到平台上供投资人投资。该类操作通常引起的后果就是P2P行业里常说的资金池,而另一方面,这样也可能会给平台带来流动性风险。例如,当一个平台将一个原本一年的1000万借款项目,拆分成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标,可能产生两种结果。第一,由于投资者的投资期限长短不一,在借款期限复合的情况下,平台所融得的资金可能已超过1000万,这部分多出的资金便形成了资金池。另一种情况,由于单一的标的变成了多个标的,原来一个项目的风险也演变成了多个项目并存的风险,换句话说,只要其中一个标未能发出去,便会形成流动性风险,平台为了缓解流动性,或会"以新换旧",发行新的标的,从而形成庞氏骗局。

4.杜绝期限错配

虽然我国在信息信用规范等方面落后于欧美等国家,这也是P2P在发展过程中问题频现的原因之一,但相信随着我国各方面体系的进步和完善,实现P2P去担保化并还原其信息中介的本质指日可待。

同时,目前很多P2P平台的借款成本已超过30%,远高于传统金融。而目前第三方机构担保收取的费用通常在5%左右,担保机构的分润增加了平台的运营负担,抑或会吞噬投资人的收益。笔者认为,去担保化不是降低投资的安全度。一方面,P2P的本质应该是信息中介,其可以通过最大程度保证信息的公开透明提升信用度,另一方面,P2P作为投资理财渠道的一种,其本身有别于银行存款,平台投资者自身需要提升投资中的风险鉴别能力,并遵守投资理财中收益与风险成正比的规则,找到适合自己风险承受力的理财产品。

P2P平台去担保化一直是P2P监管里的焦点话题,目前平台的主要担保模式为平台的第三方合作机构为借款人的还款进行担保,并从中收取一定的担保费。按照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为P2P平台提供担保的,只能是具有资质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和经过审批可以从事融资性担保的小贷公司,也就是说,那些资质不合格的机构在P2P平台为投资者提供的担保是不具有法律效应的。而另一方面,目前的P2P平台担保模式基本都是一般责任担保,即,在发生违约时,只有在确认借款人完全没有偿还能力的时候才会赔付,因此如果遇上"老赖"或找不到借款人等情况,担保公司是没有责任赔付的。

P2P,监管即将落地P2P各平台P如何应对?

3.去担保化

P2P属于另一种形式的民间借贷,也是当下社会惠普金融的典型代表。设定适度的单笔及单户融资额度上限或许能体现P2P本身的属性,同时也是使其区分于传统金融的良好办法。而讨论细则中的单笔100万上限及单户500万上限一时间引来争议,多数人认为该金额不能满足较发达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但在笔者看来,P2P行业的融资额度或应根据其本身的网贷属性进行一定的折中,相对"保守"的业务形态才是与这个网贷行业风险的最好匹配

2.限制融资额度

P2P平台的注册资本门槛一再成为相关监管部门的讨论焦点,而对于该行业的注册资金门槛设定多少为宜?尽管现在监管部门仍未对此明确表态,但之前闭门会议后呼声最高的3000万注册资金门槛或将洗掉一大批小平台。同时,出于对金融行业的资本管理要求,若届时出台P2P的存量杠杆管理规则,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P2P业务的发展态势,实现良好稳定发展

1.管理注册资本及相应杠杆

监管即将落地P2P各平台P如何应对?

《指导意见》作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第一部监管条例,有望为该行业奠定总的运行基调,划出不能触碰的红线。根据央行条法司司长张涛透露的信息,《指导意见》的总体原则是鼓励创新、防范风险、趋利避害、健康发展,根本出发点是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目前P2P市场上良莠不齐,监管的落地无疑为投资者提供更良好的投资保障,同时规范整体行业水准,实现惠普金融的真正价值。那么,针对P2P的监管细则究竟如何落地?会针对P2P行业的哪些方面采取监管措施?笔者通过对过往监管部门闭门会议及相关书面信息的整合分析,对监管内容的几大板块进行了如下总结猜想:

《指导意见》怎样监管?

今年7月12日,央行条法司司长张涛在"2015.上海新金融年会暨互联网金融外滩峰会"上表示,由央行牵头制定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有望于近期正式公布。如此回首,准备近两年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条例是否真的有可能在近日落地?这个翘首以盼的《指导意见》,会对互联网金融尤其是P2P行业采取怎样的监管与限制措施?P2P行业市场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接下来的笔者将会对此做详细的阐述。

图表1 互联网金融监管推进步伐

从2011年P2P逐渐兴起,到后来的迸发式发展,相应的监管政策似乎总是随着P2P的一次次跨越而"发声",尽管如此,由于P2P行业的特殊性及创新性,监管条例的落地也并非纸上谈兵,国务院、央行等有关部门也是一直在共同加紧推进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落地。从2013年相应监管建议被提出至今,已快两年的时间,互联网金融监管何时可以落地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我们不妨来梳理一下相关监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推进步伐:

P2P,监管即将落地P2P各平台P如何应对?

监管呼之欲出?

P2P作为互联网金融大军里的一员,相比于第三方支付、互联网理财、众筹等有更早的发展态势,但是由于缺乏监管一直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P2P,这个风控要求较高的行业,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如今的P2P行业发展得如火如荼,从2011年至今,该行业的平台数量保持平均每年2-3倍的速率增长。根据棕榈树不完全统计,截止2015年6月底,全国共有3547家网贷平台。P2P井喷式的增长填补了传统投融资渠道的市场空缺,然而,在为普罗大众服务的同时,P2P却问题频发,从提现困难到平台跑路各种情况不断,截止2014年底全国已有近肆零零家问题平台。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13-2014 首页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