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想以一位诗人在回顾其生命时所说的一句话来结尾,“这才知道我全部的努力,不过是完成了普通的生活”。无论是很早就上场比赛、还是刚刚跑步进场的P2P平台,为普惠而生,为普惠而死,平凡不过如此而已。
当然,现在的P2P平台也更加珍视风控与资产端这两道命脉。此前,行业怪像丛生之下的浮躁与急功近利,让很多平台过分追求业绩的光鲜,无视自身的服务和运营能力,一味地“烧钱”推高平台成交额。这也就造成了平台越大,蛋糕越小的怪像。因此,往后平台也更懂得规划的重要性,把眼光放长远,充分发挥自身的独特资源和优势,深度挖掘自身的潜能,一步一脚印,踏踏实实地去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节奏。
如今,许多P2P平台渐渐明白,违反市场规律的利率会带来多大的苦果。在浮躁之风、高利息盛行之下,平台难以盈利,更无法可持续发展,再加上本已十分窘困的中小微企业也不可能吃得消这样的高利。本就是被逼无奈才来借款的它们,一旦倒了,这也就成了一锤子买卖。长期而言,有违市场规律的高利息,无论是对于P2P行业、平台还是投资者而言,都没什么实质好处,反倒是害处不小。
都说,阅尽繁华才懂平凡之可贵。犯过错,吃过亏,平台才能懂得找准自身发展节奏的重要性。
稳打实干才是最终出路
挤尽泡沫 稳打实干才是P2P最终出路笔者认为,始终坚守法律底线是这些急躁过、走过弯路的平台继续运营下去的唯一途径,倘若离初心越走越远,则结果也是不愉快的。
于是,大量平台开始误把理财端当成一切,不惜砸重金做线上推广,又将自身包装得极其高大上,请名人代言站台,使得外行人误以为P2P平台很有钱,而实质上绝大部分平台都在亏损,能做到收支平衡的平台就寥寥无几。甚至一些平台罔顾自身需要和长远的发展,大肆开设线下门店,线下线上全力开火只为快速形成巨大的业绩量快速扩张。因为要急着做大,所以回馈给投资者的利率也相当的高,但往后资金链能否持续运转,则是需要担心的问题。
在这种情景下,很少有P2P平台能够做到不急不躁,即使是那些已经在此时排在行业前列的平台也不例外。毕竟,这是劣质平台涌现与正常平台竞争的非常时期。因此,危机四伏的担忧、尔虞我诈的争荣夺誉,让绝大多数的平台都焦虑至极。
可惜好景不长,在P2P行业炙手可热之时,行业不良风气与不良竞争就开始大肆蔓延开来了。
浮躁心态注定走上弯路
P2P,挤尽泡沫 稳打实干才是P2P最终出路回想一开始刚成立的P2P平台,一般都随行业大流提供刚性兑付,而且回馈给投资者的利率都不低。有些没有先发优势而后进入的平台,为了吸引投资者也会选择让利,从而希望平台能实现赶超。当然,平台在这个阶段基本上还都比较良性,无论是在项目风控把关、道德风险上,一般都没有什么大差错。这个时候,一些老平台即使是在没有第三方资金托管(银行存管)之下,也是相当自律的。
正因P2P比传统金融能提供更大的发展舞台,于是平台创始人就有了大干一场的冲劲。不难发现,即使是已经以结业清盘的平台,我们从中也能感受到一开始的那种干劲。虽说此类平台它们像流星般划过,但曾经也有美好的初心。
一家P2P平台之所以诞生,无外乎是平台创始人看到了互联网金融的巨大发展潜力和美好前景(初心不良的问题平台除外),是块淘金的新大陆。而P2P作为普惠金融的代表,其创新性远比传统金融机构大得多,因此它发展的可能性也是无法想象的。
怀着普惠的心欣然出发盼望大干一场
而要想做到这些,我们不得不从P2P平台的出发点开始说起。
挤尽泡沫 稳打实干才是P2P最终出路平台自身发展节奏的形成,就好比我们每一个人在寻找自我成长的路。其中,有热血青春的骄傲与迷茫,当然也曾受过挫折,走过弯路,然而也正是这些宝贵的经验教训,才让平台经历酸甜苦辣之后,浴火重生,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达到自身期待的定位,以及形成不可替代的价值。
投资者要找到自己的投资节奏,同时也需要认识、踩准平台的发展节奏,所谓“知己”更要“知彼”,只有这样才能在P2P投资中稳稳当当地进行。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