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养老问题日渐严峻,加息周期也意味着市场未来的通胀压力骤增。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加息的契机,更好的发展养老保险产品市场,既可使老百姓做到老有所养,又可使养老保险公司更加良性发展,做到鱼和熊掌两者兼得。
在开发新产品方面,我们也可以向北美和欧洲等先进国家取经,引进一些较为成熟的养老保险产品。例如,在北美的养老市场上,许多养老保险产品都以变额年金形式出现。变额年金与我国市场上的投连险形式类似,保费中包含寿险的保障因素,年金给付则与投资在资本市场的市场价值挂钩。而且,变额年金还通常附带保本的特征,当投保人发生死亡、退保或部分支取时,变额年金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保底比例。这大大降低了投保人的投资风险。
当然,这也给保险公司在投资手段和效率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消息称,从2010年年底,保监会和几大保险公司已经开始此类产品的研发,有望在最近登陆我国保险市场,希望此类产品能丰富中国的养老产品市场。
一是要提高现有养老产品的收益率来增加居民的购买欲;二是要设计更多创新型的商业养老产品来开拓市场。数据表明,2010年初期,各个保险公司的万能型养老产品的收益并不理想,个人万能险结算利率一降再降。许多投保人在购买养老保险时,除了看中其保障的功能外,抗通胀的收益率也是吸引投资者的要素之一。
加息周期的开始,应该对各大保险公司的养老产品是一大利好。央行存贷款利率的提高,可以提高国债、基金等固定收益资产的收益率。保险公司应该抓住这一时机,提高自身投资的收益率,以此吸引更多人来关注和购买个人养老产品,更好地推动这个市场的发展。
二、从保险公司的角度来看,如何利用加息周期来更好的推动养老保险产品的发展呢?
保险,进入加息周期 如何买养老保险抗通胀?万能型的个人养老产品与分红型类似,也具有一定的抗通货膨胀的功能,而且缴费方式更为灵活,历史收益较高,并附加较高的保障特性。但是,万能险的投资风险相对分红险而言大一些。而且,高保障性的特点使得万能险的初始风险保费较高,在最开始的五年左右,投保人缴纳的保费只有小部分进入到了投资账户。因此,万能险更适合长期投资,个人在投资时需要考虑自身情况。对于一些年轻的白领们而言,由于他们风险保费低,并有较充裕的资金投资,利用万能型的个人养老产品,可以更好利用加息周期来应对通胀。
2.万能型的个人养老产品
分红型的个人养老产品通常是在提供部分固定收益的基础上,带有浮动的分红。长久以来,保险公司的分红型养老产品的大部分均投资在国债、企业债和基金等固定收益类产品,这使得它与加息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关系,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央行加息意味着保险公司可供分红的收益增加,从而使投保者的收益增加,以达到缓解通胀的目的。从2010年的情况来看,分红险的收益水平大体在3%-5%之间,个别优秀公司会更高一些,基本能够达到跑赢CPI的目标。
其实,就当前市场的投资环境来看,不动产投资受宏观调控的影响,投资的渠道已经越来越窄,成本也逐渐增加;股市投资的风险较高,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时间;悄然兴起的艺术品投资也是高门槛、高风险。很多人只好将钱存到银行来收取定期存款的利息。然而,按照目前的一年定期和两年定期存款的利率来看,远远低于公布的CPI的涨幅,实际利率为负。这说明,当我们将钱存在银行后的实际价值是在减少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保险产品不失为一个合理选择。我们如果能理性正确地投资一些养老保险产品,既能防范未来养老风险,又为自身财富保值增值。
目前,市场上较为常见的商业个人养老保险有分红险和万能险两种。虽然还有一些个人养老保险可以提供固定的收益,但是此类产品收益已经确定,并不具有抗通胀的特点。
1.分红型的个人养老产品
一、在加息通道开启后,老百姓该如何利用养老保险来抵抗骤增的通胀压力呢?
进入加息周期 如何买养老保险抗通胀?安联集团在前不久发布的2011年首个《人口结构变化报告》中显示,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难的问题正在席卷全球,每个人都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养老压力。目前,对于个人而言,通货膨胀会使退休后的养老实际收入缩水,每人都需要重新考虑自己的退休计划;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未来对商业养老保险的需求将增加,也需要思考如何利用这个机遇来拓展市场。我们分别从投保人和保险公司的角度来阐述一下看法。
在当前中国典型的“4-2-1”倒金字塔人口结构下,更多的人已经从传统的“养儿防老”和“储蓄养老”,转为“投资养老”和“保险养老”,近期更是兴起了所谓的“以房养老”和“艺术品养老”等新概念。这里,我们暂时抛开“投资养老”这类风险较高的方式,也不去考虑“以房养老”和“艺术品养老”这些需要一些条件才能实施的方法,来讨论中国进入加息周期后,对养老问题的影响。
提到通胀,难免想到养老的问题。面对如今高居不下的CPI增长率,很多人都担心自己未来退休后的养老收入是否会大幅缩水。如今,除了个人社保的收入外,企业养老保险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都越来越受到人民的关注。
春节刚过,中国人民银行即宣布从2月9日起上调各个金融机构一年期的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其它期限的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上调。这是继2010年10月和12月央行两次加息后,今年的首次加息。在短短的4个月内,连续的加息意味着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加息的周期。虽然央行的这几次加息幅度并不大,但是如此频率表明,央行在今年抗通胀的决心和信心很足,未来应该还会有加息的动作出现。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