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P2P圈的小伙伴们,见面问候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你被黑名单了吗?”
一家名叫“大公”信用数据公司,突然召开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发布会,发布了266个互联网金融网贷平台黑名单和676个预警名单,包括陆金所在内的多家知名网贷平台纷纷中枪。
名单一发布,立刻引发网贷从业者和相关媒体人士的集体吐槽:
该机构是否有发布黑名单的资格……
评价的指标如何站得住脚……
评价的数据从何而来……
到后来,这事逐渐就被玩坏了:
没上榜的平台义愤填膺地表示,为什么我们没上榜?难道是我们的知名度还不够高?
而上榜的平台则淡定地回应,没花一分钱做了一次宣传,好开森!
一次本应扛起“促进行业良性发展”大旗的信用评级,竞成了互联网金融的开年闹剧。
那么,这场闹剧的始作俑者究竟什么来头?这背后到底有些什么不可告人的利益关系呢?
“大公”是谁?
从发布会现场发出的材料可以看到,“大公信用数据有限公司”是此次黑名单及预警的发布者。
根据网上公开资料显示,大公信用数据有限公司是大公国际信用评级集团(简称“大公国际“)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以信用数据产品为主要内容的服务。
那么,问题来了?
一个提供信用数据产品的公司,怎么有资格进行“专业评级”呢?如果没有资格进行评级,那它怎么又有权利发布这样一份匪夷所思的“黑名单”呢?
其实,“大公”已不是第一次做这样匪夷所思的事情了。早在2011年,大公国际就曾因“铁道部债券评级事件”受到业内广泛吐槽,彼时温州动车事故刚刚发生不久,大公国际仍旧给予铁道部的债券AAA级评级,并且一举打破了“企业信用级别通常不能高于所在国的主权信用级别”的国际规则。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