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10日在京共同发布《互联网金融蓝皮书: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2015)》。最新研究结果认为,互联网金融的未来是互联网银行。P2P本质上是普惠金融,是传统金融的有益补充,其体量难以做大。互联网金融注定以银行为主导该蓝皮书由人民银行前副行长李东荣博士担任主编。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北京中科金财(002657,股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泰君安研究所、安徽金融资产交易所、大连金融资产交易所等机构的近50位业内专家学者共同编写。蓝皮书介绍,2015年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得到了极大发展,规模增长,产品创新,涉及的领域与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不仅传统金融企业加大了对互联网工具的应用,而且互联网企业、生产性企业甚至为金融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企业,也加入互联网金融领域,加上P2P、众筹等纯互联网金融企业推陈出新,出现了互联网与金融水乳交融、相互促进的兴盛局面,互联网金融已经以颠覆传统金融的面貌展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互联网金融的未来是互联网银行。”蓝皮书称,从资产结构和对经济的影响来看,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注定是以银行为主导的互联网金融,伴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与转型,银行将会成为互联网金融的核心角色,“可以说互联网金融将会以资产证券化的互联网银行为主要表现形式。”今年初,银监会批准了中信银行(601998,股吧)、光大银行(601818,股吧)等27家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开办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资格,信贷资产证券化备案制获得实质性进展。蓝皮书提到,2014年底我国金融机构的各类贷款余额高达80余万亿元。信贷资产证券化有望盘活这个巨大的信贷存量市场,带动交易撮合平台的大发展。目前,很多商业银行和第三方公司开始关注这一历史性机遇,如中科金财打造的第三方互联网银行平台,定位于银行资产的交易平台,未来有望接入3000家中小银行,为其提供资产管理和信贷业务服务。P2P的体量难以做大从发展阶段看,P2P行业已经历了2007~2010年的行业起步期和2011~2013年的快速发展期。从2014年开始,整个行业逐步进入调整缓冲期。蓝皮书认为,P2P并不只是单纯的互联网技术创新,对于金融发展而言,做出了许多创新和贡献,但P2P平台也存在着较多的不足——P2P本质上是普惠金融,是传统金融的有益补充,其体量难以做大;P2P针对得不到银行贷款的小微企业,这类小微企业风险较大,P2P信贷平台自行建立的信用模型难以被投资者认可;P2P准入门槛过低,加大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问题。蓝皮书认为,消费者保护薄弱。国内P2P信贷平台没有义务对投资者进行教育,也没有统一的信息披露标准,投资者无法了解P2P运行情况,遇到争议也没有地方进行投诉。“从统计数据来看,网络借贷行业坏账率不低,投资、融资方的资质低于传统金融的客户,加之引入互联网平台带来的信息技术漏洞,整个行业的系统性风险不容忽视。”蓝皮书认为,P2P网贷本质属于金融业务,必然蕴藏着相应的风险,适当而及时的监管是这个行业保持有序高速发展的必要条件。蓝皮书认为,细分、垂直领域会涌现出新的业内参与者,特别是具有强大实力和背景的传统金融公司及国企进入P2P行业,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大型集团对现有玩家进行的兼并收购会进一步加大行业整合的速度。“预计P2P平台将会向一站式投资理财平台的方向发展,相对于银行体系的间接融资,P2P更接近于直接融资并具有债权的属性。从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和P2P网络借贷行业收益分析,债权市场存在走低的趋势。”蓝皮书认为,为实现稳定发展,P2P行业应寻求更多的增长空间和业务覆盖。蓝皮书预测,未来几年将成为互联网金融监管年,P2P、众筹、征信等领域的监管都将慢慢落地。届时,P2P行业也将被纳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中来,虽然相应的征信体系建设需要较长的时间,但也将逐步确立,并推动P2P行业的发展;监管模式上可能有选择的借鉴欧美的成熟经验,走行业自律和政府监管结合路子。线上纯信用贷款、过桥抵押贷款、供应链融资和科技融资可能成为未来P2P行业发展的突破口。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