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实现“老有所养需先实现“老有所依、“病有所医。这就需要加强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加强大病救助的保障力度,让老年人真正拥有幸福无忧的晚年。
对此,经常送老人回家探亲的刘育深有感触,他有很多“大胆的设想——在敬老院旁修建猪圈、养鸡场、生态园、小公园等,既能满足老年人“不服老的心理需求,又能为敬老院节省开支。
在槐庄村敬老院,老人们对这里的生活条件非常满意,但仍有部分老人不愿全天待在敬老院,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偶尔想回家探亲,享受天伦之乐,还有的老人渴望做点小生意,自食其力。可见,在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方面,敬老院还需探索更多行之有效的路径。
保险,“老有所养”需先“病有所医”我国的“未富先老问题是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形势下发生的,加强集体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尤其是在广大农村。
“老有所养需先“病有所医
“下一步我打算从企业筹集资金,政府可从政策上引导全社会支持农村养老事业,不增加农村财政负担,还能提高保障能力。刘育说。
端氏镇下辖26个行政村,全镇60岁以上老人共有3200余人,而端氏中心敬老院只有80余张床位,无法满足养老需求。“资金缺口是主要难题,刘育告诉记者,“端氏敬老院总投入397万元,主要来源是政府投入和民政部启动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设施建设霞光计划’,但资金缺口仍然很大,需要寻找新途径。对此,有专家建议,政府、社会、企业、家庭都应重视农村养老事业的发展,除公共财政应增加对农民养老保障的投入与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外,各种社会力量要联动起来,力争难中求新,释放更多的人情温暖,营造尊老、敬老、爱老、护老的氛围。
目前,我国农村集体养老形式主要有“五保制和“敬老院制。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五保供养投入力度,改善了集中供养对象的基本生活,但也存在保障标准低、资金缺口大等问题。此外,农村敬老院数量不足,老人入住敬老院成为“奢望。
“老有所养”需先“病有所医”集体养老“难中求新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