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机构投资者的含义
机构投资者是指在金融市场从事证券投资的法人机构,主要有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和投资基金、证券公司、银行等。在证券市场上,凡是出资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的个人或机构,统称为证券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从广义上讲是指用自有资金或者从分散的公众手中筹集的资金专门进行有价证券投资活动的法人机构。
机构投资者按照其主体性质,可以划分为政府类机构投资者、金融机构类机构投资者、企业法人类机构投资者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政府参与证券投资主要是为了调剂资金余缺和进行宏观调控,一般不以获取投资收益为目的。企业进行证券投资主要是为了获取收益,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金融机构包括保险公司、商业银行、信托公司、基金等。此外,资本市场相对落后的国家常常通过设立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QFII)的方式引入境外机构参与本国资本市场的运行。
在西方国家,机构投资者包括证券公司、投资公司、保险公司、各种福利基金、养老基金及金融财团等,其中最典型的机构投资者是专门从事有价证券投资的共同基金。在中国,机构投资者目前主要是具有证券自营业务资格的证券经营机构,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投资管理基金、保险公司、社保基金等。
2. 机构投资者的特点
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投资管理专业化。
机构投资者一般具有较为雄厚的资金实力,在投资决策运作、信息搜集分析、上市公司研究、投资理财方式等方面都配备有专门部门,由证券投资专家进行管理。1997年以来,国内的主要证券经营机构,都先后成立了自己的证券研究所。个人投资者由于资金有限而高度分散,同时绝大部分都是小户投资者,缺乏足够时间去搜集信息、分析行情、判断走势,也缺少足够的资料数据去分析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因此,从理论上讲,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相对理性化,投资规模相对较大,投资周期相对较长,从而有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page#
(2)投资结构组合化。
证券市场是一个风险较高的市场,机构投资者入市资金越多,承受的风险就越大。为了尽可能降低风险,机构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会进行合理投资组合。机构投资者庞大的资金、专业化的管理和多方位的市场研究,也为建立有效的投资组合提供了可能。个人投资者由于自身的条件所限,难以进行投资组合,相对来说,承担的风险也较高。
(3)投资行为规范化。
机构投资者是一个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经济实体,投资行为受到多方面的监管,相对来说,也就较为规范。一方面,为了保证证券交易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维护社会稳定,保障资金安全,国家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监督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另一方面,投资机构本身通过自律管理,从各个方面规范自己的投资行为,保护客户的利益,维护自己在社会上的信誉。
(4)风险厌恶者。
大多数机构投资者的资金是通过各种形式筹集的社会资金,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资金的安全性,因此,机构投资者都是风险厌恶者。为了控制投资风险,机构投资者要谨慎地选择证券,对影响证券价格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一般选取那些上市时间比较长、公司业绩比较好、股价波动程度较低的股票进行投资。
(5)具有稳定市场的功能。
首先,机构投资者在进行证券投资时比起个人投资者来说要更理性,它们有着丰富的信息资源、专业的投资团队,能够更准确地预测证券的基础价值,可以降低个人投资者投资的非理性导致的股价波动,稳定市场。其次,机构投资者一般进行组合投资,而且其逆趋势择股票的行为,即买入急速下跌的股票,卖出快速上涨的股票,可以矫正股市的非正常波动。最后,机构投资者由于资金规模大,可以构造足够分散的投资组合,而且投资组合一旦构建,一般不轻易调整,这种策略显然有利于股市的稳定。
3. 政府及政府机构
在世界各国,政府都是证券市场的重要投资者之一。政府参与证券市场的目的完全不同于普通投资者,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调剂政府资金余缺。在每一个会计年度内,政府往往会出现收入(税收)的低谷与支出的高峰,从而面临财政周转困难,这时政府可以通过发行短期证券的方式来筹措资金。相反,如果出现财政盈余,往往通过特定渠道将闲置资金投入证券市场,但政府及政府机构出于安全考虑,通常以投资优质债券为主。
(2)实施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承担着宏观经济调控的任务,其调控手段之一就是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即通过在证券市场买卖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债券),调节货币供应量。当货币供应量过多时,向证券市场出售有价证券;反之,则买进有价证券,增加货币供应量。此外,中央银行持有的国家外汇储备一般以储备货币发行国的政府债券为主,因此,各国中央银行又成了外国政府债券的持有者。page#
政府参与证券市场的特殊目的决定了政府参与证券市场行为的特殊性,其既不是单纯的投资主体,更不是唯利是图的投机主体。
4. 金融机构
参与证券市场的金融机构投资者主要包括证券经营机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各类性质的基金类机构投资者等。
(1)证券经营机构。证券经营机构又称证券商,是由证券主管机关批准设立的在证券市场上经营证券业务的金融机构。证券经营机构是证券市场上最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其参与证券市场的主要目的是获取盈利。
证券经营机构参与证券市场主要包括以下两种形式:①开展证券经纪业务,是指通过收取佣金作为报酬,促成买卖双方交易行为而进行的证券中介业务;②开展证券自营业务,是指证券经营机构用自己可以自主支配的资金或证券,通过证券市场从事以盈利为目的的买卖证券的经营行为。
目前世界各国都是根据本国证券交易制度特点,来对证券经纪业务做出限定和分类。例如纽约证券交易所将经纪业务分为五类,专门由五种经纪人来办理:①佣金经纪人,专门代理客户买卖证券收取佣金;②场内经纪人,接受佣金经纪人的委托买卖证券;③专业经纪人,专门买卖交易所某一柜台的一种或几种证券;④零股经纪人,专门办理1~99股之间的证券交易;⑤债券经纪人,在债券交易厅中代理客户买卖债券从中收取佣金。
(2)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存贷款为主要业务,并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的的金融机构。在很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商业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主体与核心。商业银行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客户的存款,这些存款代表着商业银行的负债。商业银行将存款和其他融资渠道筹集的资金用于对各类经济实体的贷款和投资于各种证券,其收益来源于资产的收益和资本金成本之间的差额。
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如信用风险、利率风险、通胀风险、再融资风险等,为保护广大存款人的资金安全,也为了其自身经营的稳定性,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通常采取稳健的经营策略。由于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各国政府均对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进行不同程度的限制性监管。
为满足客户提取存款和取得贷款的要求,商业银行通常将其部分资金投资于短期证券作为第二存款准备金,而这些证券又往往以短期国债为主。商业银行也会对中长期国债、公司债等进行长期投资,主要目的在于取得投资收益。
(3)保险公司。由于保险公司特殊的业务性质,其在进行证券投资时往往受到政府的各种监管与限制。保险公司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保费收入和投资收益两个部分,而成本则主要包括理赔成本、准备金成本和营运成本,总的盈亏由承保收入和投资收益组成。承保收入是所获保费和理赔成本之间的差额,投资收益是投资于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组合的收入。page#
各国政府对保险公司的投资范围、投资对象的类型、品质、投资对象的比例搭配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十分详细的限制性规定,保险公司必须遵守有关规定。一般来说,寿险公司出售的保单期限较长,且一般约定若干年后开始支付现金流给保单持有人,对投资的流动性要求不高,因而较注重安全性和收益性,这样,长期债券就成了它们保证履行承诺的理想工具。寿险公司的负债性质决定了它以长期债券作为主要投资对象。
财险公司的保险责任期远远短于寿险公司,并且随保单的种类不同而有所不同。对财险公司而言,承保一份保单后,意味着承担了一笔负债并明确了责任范围,即责任的最大数额不会超过保单确定的保险金额,但履行债务的具体时间和金额是未知的,因此,财险公司可以在保单提出索赔和索赔生效前将保费用于投资。财险公司的负债性质使它在投资范围上较少受到限制,而有更多的选择余地,通常在债券和抵押贷款的投资上只要达到监管机构的最低要求,就可以投资于其他方面,如股权投资等。
(4)基金。基金是目前市场最主要的机构投资者,分为公募和私募两类。截至2010年10月底,我国61家基金管理公司共管理基金663只,基金总规模为万亿份,资产净值达万亿元。据不完全统计数据测算,以信托、集合理财等方式进入市场的私募基金的规模和公募基金规模相当。基金进行证券投资存在以下特点:
第一,投资基金实行专业管理、专家操作。
投资基金的运营和投资决策的制定都是由基金经理人(又称为基金管理人),即基金管理公司负责。这些机构都有投资专家,这些专家都具有丰富的证券投资经验,善于利用他们与证券市场的密切联系,收集各种信息、资料、数据,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系统地对国内外经济形势、行情动态,各行业、各公司的发展前景、经营业绩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科学、准确的投资决策,从而取得较高的投资收益。这避免了个人投资者因为时间、精力、信息及专业知识等方面的限制而产生的盲目决策现象。
第二,投资基金以“组合投资,分散风险”为基本原则。
即把一定量的资金按不同比例分别投资于不同种类和不同行业的有价证券,在一定时期内,某些证券价格下降的损失,可由另一些证券价格上升的收益来抵补,从而在整体上把风险降到最低限度。个人投资者由于受资金量的限制,很难买得起足够多种类的证券,真正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但投资基金具有相当规模的资金,可以同时投资于数十种甚至数百种有价证券,甚至投资于不同种类的投资工具和不同类型、不同国别的金融市场,从而能够有效地分散投资风险。page#
第三,投资基金以纯粹的投资为目的。
投资基金买卖有价证券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利息、股息、红利或买卖差价收益,绝无通过买入股票而控制特定企业的意图,这一点在投资基金的信托契约或各国的法律法规中都有明确规定。这是投资基金与持股公司等机构在性质上的完全不同。
(5)企业法人。在我国,企业可以将自有闲置资金或暂时不用的积累资金进行短、中、长期投资,企业还可以通过股票投资实现参股、控股或者组建企业集团的目的。总的来看,企业投资证券市场具有以下两个主要特点:
第一,注重长期投资且比较稳定。企业一般以参股或控股的目的购入另一家公司的股票或买入长期债券,不会在短期内转手出售,而是长期持有,以便享受股东或主要债权人的优厚收益,其操作较少受短期性市场波动的影响。
第二,短期证券投资交易量大。与个人相比,企业法人的经济实力雄厚,临时闲置资金规模较大,是短期投资工具交易中的主要资金来源,其交易行为与方式对证券市场影响较大。
(6)境外机构投资者。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QFII)是指允许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一定规定和限制下汇入一定额度的外汇资金,并转换为当地货币,通过严格监管的专门账户投资当地证券市场,其资本利得、股息等经批准后可转为外汇汇出的一种市场开放模式。目前共有花旗环球金融集团、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摩根士丹利、美林国际等52家QFII投资中国市场。QFII投资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QFII整体上看以长期投资为主,依据行业的成长性和长期预期,采取分散持股和集中持股两种模式。对周期性行业方面基本实行集中持股模式,而对于看好的非周期性行业以及消费品行业采取分散持股模式,这跟国内不少基金比较短期的投资策略不太一样。
第二,在操作方式上,QFII的手法更灵活,不仅盯住大盘蓝筹股,同时还会关注不少小盘股,更多的是从价值角度判断和操作。QFII作为大型机构投资者,偏好选择基本面良好的股票来投资,崇尚业绩,强调所选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因此,那些流动性好、市盈率低、业绩优良及处于行业龙头地位的大盘蓝筹股成为QFII的首选。QFII的这种投资模式造成了其持股比例较低、重仓股更换频繁、行业投资分散的特点。
第三,QFII来自成熟资本市场,投资理念上与国内的基金有差别。
(7)我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现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取得一定的成绩,初步形成了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主,其他种类机构相结合的多元化的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结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证券投资基金发展迅速,基金规模稳步增长,基金产品不断丰富,基金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基金投资者队伍不断壮大。截至2010年10月,我国共有61家基金管理公司,证券投资基金总规模达万亿份,资产净值达万亿元。page#
截至2010年2月底,我国已有基金公司60家,管理基金570只,资产管理规模为22 380亿份,基金资产净值达27 520亿元,投资股票市场总计19 570亿元,基金持股市值占流通市值的。
我国已有94家境外金融机构获批QFII资格,QFII持股市值占流通股市值的比重。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初步形成了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主,QFII、保险基金、社保基金、企业基金、一般企业及股票公司等机构投资者相结合的发展格局。
第二,社保基金、保险公司、企业年金和QFII等机构投资者相继获准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入市投资。
截至2010年10月底,已获得资格的34家QFII共持有证券资产347亿元人民币,占其总资产。其中,持有股票223亿元,占其总资产的;持有基金60亿元,占其总资产的。社保基金持有股票资产市值亿元,保险资金投资证券投资基金1 060亿元,直接入市金额达亿元,有5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已经成立,并有4家正在筹建。
第三,机构投资者的市场功能逐步显现,在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高证券市场的诚信水平和透明度,增强市场的流动性水平和引导长期投资理念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国机构投资者分类及投资特点如表1-2所示。
表1-2 中国机构投资者分类及投资特点
评析
在允许保险资金进入资本市场,扩大其资金投资范围的同时,如何防范市场风险是首当其冲的问题。特别是当前国内资本市场大幅调整的情况下,风险防范显得尤为突出。国内目前对于保险资金的监管还主要表现在比例控制上,但从国际上看,对保险资金的监管有了新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谨慎监管”投资原则逐渐取代简单的数量限制。
正如我们在前面所介绍的,长期以来,许多国家在保险资金投资监管方面都采用比较具体的数量限制,比如,规定保险资金投资的范围,对某些种类的投资、资产规定出一个最高、最低的投资比率限制等。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这样的数量限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与严格的数量控制相比,“谨慎监管”原则更加强调保险投资的分散化,要求保险公司及其投资托管人谨慎地选择一个最能分散风险的投资组合,而不具体规定各种投资工具的比例,其更注重对保险的动态风险进行控制。
(2)资产和负债的期限结构匹配越来越受重视。
对保险公司而言,维持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的匹配,是偿付顺利实现,避免流动性危机的基本保证。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要求保险公司在进行资金投资时,需要对各类资金来源的性质加以充分的考虑,以资产负债的合理匹配及风险控制为原则,来确定可投资的工具范围以及相应的投资比例。page#
(3)对衍生性金融产品的投资监管开始出现。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许多国家的保险监管当局已经允许保险公司在投资和风险控制方面使用衍生性金融产品,由于衍生性金融产品存在较高的风险,各国监管当局正尝试制定一系列的标准,对于衍生性金融产品的投资规模、投资额度以及资金来源进行有效的控制,以避免保险公司在进行衍生产品投资时遭遇过大的风险。
当然,在当前我国市场主体自我约束不足,外部监管相对薄弱的时候,严格保险资金入市的比例管理还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个人投资者
1. 个人投资者的含义
在证券市场发展初期,市场参与者主要是个人投资者,即以自然人身份从事有价证券买卖的投资者。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证券市场出现了证券投资机构化的趋势。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机构投资者市场份额20世纪70年代为30%,90年代初已发展到70%,机构投资者已成为证券市场的主要力量。
个人投资者的行为可概括如下:常从过去股价变动中发掘简单的规律。缺乏专业的估价知识,对股票的看法容易受到小道消息或传媒等的影响,并且行为短期。股票投资过于集中。倾向于过早实现盈利而回避损失。
个人投资者作为市场中庞大的投资群体,其投资行为的取向虽然不一定对市场起主导作用,但却可以从他们的投资行为上看出一个市场的规范程度、理性程度、文明程度与成熟程度。
2. 个人投资者的特征
个人投资者在证券市场投资过程中通常具有以下几个重要行为特征。
(1)从众跟风行为。
个人投资者比较分散,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大机构投资者往往善于利用他们的各方面优势,制造出一些容易使人冲动的市场气氛,致使散户时而蜂拥追涨,时而又一拥而出杀跌。具有从众心理的个人投资者往往认为,大多数人看多或看空的东西一定是对的,恰恰没有认清市场运行最本质的特征之一是,只有少数人在关键时刻才会正确。很多个人投资者通过学习,也掌握了很多分析方法和技巧,有一定的分析水平。可当自己精心研究了一只股票,准备买进时,只要听旁边的股民随便说说“这只股票不好,不如某某有题材……”就立即放弃买入,或改买别人“推荐”的股票。
(2)贪婪与恐惧行为。
贪婪与恐惧是投资人最大的心理弱点。一些操纵股价的机构正是利用中小投资人这一心理弱点,致使个人投资者在投资行为上犯错误。一方面,可能由于过于贪婪而追涨股票以致被套,也可能由于贪婪而不愿获利了结股票以致亏损;另一方面,可能由于恐惧而不敢买入正在启动的股票,害怕被套,也可能由于恐惧在低位割肉出局,害怕股价再跌。种种行为无不正中“庄家”之计,无不使中小投资人大受打击。克服贪婪与恐惧绝非短期可以解决的问题,需要长期的心理训练,更需要一定的操作模式来帮助控制。page#
(3)被动性行为。
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被动,追涨往往是一种被动的追涨,杀跌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买股票经常被动地听别人的意见,卖股票也被动地由“庄家”左右。套牢后被动地等待,获利后也被动地等待(往往股票变得不好才被动出局,而少有主动性获利卖出),而“跟庄”更是广大中小散户最常见的被动投资行为之一。此外,散户投资人在信息上也常常是被动的,在操作上也是被动的,在分析判断上也是被动的。上述这些被动的行为必将导致个人投资者永远被动。
(4)反复性行为。
个人投资者的投资或投机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模式,其投资行为不像机构投资人那样富于变化。无论追涨杀跌也好,还是从众跟风也好,许多行为多次反复出现,这次错了下次却还会再犯同样的错误,这也是个人投资者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机构投资者
在证券市场上,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参与者,有个人,有企业,甚至还有政府。但不管其参与市场出于何种目的,参与市场的期限如何,凡是出资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的个人或机构,统称为证券投资者。根据投资者的组织形式,通常被划分为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两大类别。
老百姓该如何理解投资理财投资主体
表1-1 股票投资者和投机者的主要区别
投机是指利用不对称信息和时机在市场交易中获利的行为,尤指甘于承担风险,在市场上以获取差价收益为目的的交易。投机行为将着眼点放在价格变化上,很少考虑交易品种的实际价值。典型代表“索罗斯投机型”。二者的区别可见表1-1。
投资是一种依靠资本投入与智力投入而获得更多财富的活动,是勤劳致富、信誉致富、依法致富。典型代表“巴菲特投资型”。
投资者行为
投资理财,老百姓该如何理解投资理财按风险程度分为常规投资(一般投资,预期有收益)和风险投资(特别适用于高新技术、高风险、高回报企业,也叫创业投资)。
按区域分为国内投资和国际投资。
按投资对象存在形式分为实业投资、金融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
按作用方式分为外延性投资(增加生产要素数量,如新建、扩建、改建、恢复等方式)和内涵性投资(提高生产要素质量,如挖潜、更新、改造、革新等方式)。 page#
按投资方式分为直接投资(包括投入资金建设项目、生产资料—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间接投资(购买有价证券—债券、股票等)。
老百姓该如何理解投资理财投资的种类
统计学的基本职能是信息(实物度量、货币度量、劳动度量)、咨询和监督。
会计学的基本职能是核算(货币度量、实物度量、劳动度量)与监督。
财务管理的基本职能是准确核算与精明管理。管是控制,理是训练;管是条条框框、中规中矩,理是苦口婆心指引成长。只管不理, 企业不是在沉默中爆发,就是在沉默中灭亡。
金融学是研究人们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如何进行资源的时间配置的经济学科。金融学的三大支柱是货币的时间价值、资产评估和风险管理。金融学的核心问题是研究资本和资产的配置效率,这种配置主要是通过金融市场来进行。
投资理财,老百姓该如何理解投资理财与投资有关的其他学科
理财也涵盖了风险管理。因为未来的更多流量具有不确定性,包括人身风险、财产风险与市场风险等,都会影响到现金流入(收入中断风险)或现金流出(费用递增风险)。
理财是现金流量管理,每一个人一出生就需要用钱(现金流出),也需要赚钱来产生现金流入。因此不管现在是否有钱,每一个人都需要理财。
理财是理一生的财,不是解燃眉之急的金钱问题。
理财包含以下含义:
老百姓该如何理解投资理财一般人谈到理财,想到的不是投资,就是赚钱。实际上理财的范围很广,理财是理一生的财,也就是个人一生的现金流量与风险管理。
理财即对于财产(包含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知识产权)的经营。具体而言,是指个人或机构根据个人或机构当前的实际经济状况,设定想要达成的经济目标,在限定的时限内采用一类或多类金融投资工具,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达成其经济目标的计划、规划或解决方案。
理财的通俗含义
通俗地说,投资是将一定数量的资财(有形、无形)投放于某种对象或事业,以获取一定收益或社会效益的活动。
投资最基本的含义是,通过把资金使用权让渡给有能力的个人和组织,以谋求经济收益的行为。风险投资、实业投资比较符合这个定义。在这里,投资的对象是“有能力的人或者组织”,也包括经常被强调的企业家。虽然从现在来看,即使如此,也难保大部分投资打了水漂,不过,这依然可以作为第一投资对象。但可以对其修正,以适应更广泛的情况(包括过去的网络行业),那就是投资的第二对象—产品或者项目。因此可以说,在基本含义上,投资对象是“人/组织+产品/项目”。
投资理财,老百姓该如何理解投资理财
1.投资的学术定义
首先来介绍下什么是投资理财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