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

李耀东:智能理财平台的不同路径及对比

认为用户需要的是完全自动化的服务,机器人投顾是首选。

机器人投顾robo-advisor有比较严格的定义,主要基于资产配置理论,尤其是以马科维茨为代表的均值-方差分析方法去找所谓的最优投资组合,它基于数学算法,是科技驱动的典型代表。

3、中间路径一:结构化产品或类基金(网贷基金)产品

用户既需要产品,也需要服务,但是服务是隐含的,由平台直接提供,这在互联网理财中表现在典型的结构化产品或者类基金(网贷基金)产品。用户需要做资产配置,但一般是平台用单一的形式来做。

{#pageNext#}

两者的特点是前端清晰简单,但后端不太透明。不过用户比较省心,当然后端也可以采用一些自动化的配置手段,但整体来说,智能化程度较低。

4、中间路径二:算法+理财师服务

用户既需要产品,也需要服务,产品由机器人提供,服务由理财师提供,公司在人和机器人之间做平衡:对于目前产品筛选查找等技术便于解决的问题,选择机器人;对于技术还不容易解决的问题,选择理财师。

国内外均如此,包括PersonalCapital就是这么做的。

5、中间路径三:社交理财

用户既需要产品,也需要服务,产品及基本服务由机器提供,服务由社会智慧(社交)提供。这个主要是社交理财的概念,但客观来讲,目前社交理财平台涉及的技术含量也较低,局限性也比较大,主要用于炒股,存在的问题还很多。

6、中间路径四:智能推荐

用户既需要产品,也需要服务,产品由机器提供,服务也由机器来提供一部分,机器提供的服务主要用于挖掘用户需求。原因在于大家的理财喜好未必和理财需求相匹配,指旺的做法是一个典型案例。

一站式互联网理财的典型案例:指旺理财——前端自助化、后端智能化

其中,四种中间路径中的结构化理财、网贷基金和社交投资严格意义上并不属于智能化理财,但可以进行对比分析,参考他们的思路。

三. 六种路径的对比

1、结构化理财:可以高技术含量也可以完全人工

这个最简单,目前来讲,主要是趣味性和客户体验,我个人认为还挺有意思。但是要设计的合规,比较困难。主要就是销售资质和产品发行资质问题,因为我们知道,销售金融产品需要资质,除了像P2P这样目前管得还不是很严格,保险、基金、证券的销售都需要资质,发行产品更需要资质。

结构化理财非常类似于我们的平台发行了一款介于公募与私募之间的产品,从宣传和发行方式上,它像是一款公募产品,因为公开发行、门槛也很低;但是一般的平台没有公募资质,甚至都没有理财咨询或者证券投资咨询的资质,因此不能发公募产品,顶多算私募,但现在私募的管理也很严格,而且也不允许公开发行,所以这里面的合规性问题可能会比较多。

2、智能筛选:用户需求比较高

智能筛选也是可以简单也可以复杂,但是用户的需求还是比较高。我们曾和平安金科一起做的《互联网金融消费白皮书》(简版见链接)报告中对理财用户的调研发现,无论什么收入、什么年龄层、什么职业的用户,在做互联网理财的时候,觉得最大的问题不是“太乱、骗子太多、风险太高”,而是“产品太多、太复杂”,难以选择。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对理财机构的筛选,还是对理财产品的筛选,都有一定需求的。

《互联网金融消费白皮书》:货币基金、P2P、旅游险成理财“爆款”

如果智能筛选的技术简单一些,用一些分类聚类的办法,把产品进行整理和分类,找出代表性产品,把产品的特征说明白,这都是很有价值的事情。

如果复杂一些,同样对用户的行为进行分析,长期跟踪,建立用户的标签集和简档,做到更加智能的筛选,能够解决普通用户在理财过程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不过这个也需要长期的数据和技术积累,并不容易,但可以是智能理财的一个路径。

3、人机配合:通过网络沟通方式降低沟通成本

上接智能筛选、下接理财师,通过网络沟通的方式降低沟通成本,增加单位理财师的服务能力,对于技术实力不是那么突出,但拥有理财师资源,或者想把理财做到线下的机构,也是一条途径。理财是个长期的事情,国内理财师行业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人与人的交流,很多地方机器还是暂时没法取代,人工在很长时间内还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这方面的技术路线,可以集中在两个方向:

一个是智能筛选本身,用户产品筛选的越好,理财师的效率会更高。先让用户不迷茫,然后就一些具体产品和需求,跟理财师讨论时效率可能会高一些

反过来,也可以进一步降低理财师的负担,给理财师做一些自动聊天工具,或者给用户提供一些简单的助手工具,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供这些工具的技术含量,包括一些半自然语言、半结构化的交流工具,允许用户自己在理财师的帮助下进行自主配置的工具等等,之后再与理财师进行交流

核心是把机器跟理财师的角色定位的比较清楚,把理财师的一些非核心功能逐步进行迁移,提高智能化程度,同时提高理财师的效率,对于喜欢和人交流、资产规模比较高的用户来讲,既能有人工服务,又得到了成本优势。

4、社交投资:目前服务挖掘比较局限

目前基本只限于买组合和跟单,营销的意味更浓一些

可以利用社交关系发现一些真正有价值的投资产品或领域

比如国外做的基金经理社群,如果这个能跟一些分析、配置、诊断服务结合起来,很有价值。

社交关系是刻画一个人的很好的方式,我们通过社交数据能对用户的需求有更明确的了解,对其理财需求也更加准确

协作推荐功能,目前在这方面算法功能用的还比较小,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5、智能推荐:平台由被动变主动

和智能筛选最大的不同是,平台由被动变为主动,这点产生很高的价值

需要从技术层面更多的了解用户

可能产生一种新的产品形式,既不同于单个理财产品,也不同于机器人投顾的显性的投资组合,而是介于两者之间

在前端和后端都有比较大的操作空间

是在产品、渠道、技术达不到机器人投顾要求时的一个务实路线,也可以比较平滑的过渡到机器人投顾模式

6、机器人投顾:毕其功于一役的解决方案

难度非常高,涉及到多种资产品类的协方差的计算。当然,现在计算速度提高的很快,计算难度仅仅是一个方面

算法的有效性和检验时长、评价标准问题,平台在衡量期望和风险问题,实际上暗含了很多假设

涉及到用户的理财习惯和用户需求

涉及到资产形式,收益的概率分布、相关假设是否满足、市场是否有效、投资工具是否足够等等问题

举例来说,如果在我国的特殊的市场环境,大部分资产收益的相关程度都很高,或者相关度低的资产市场容量很小,难以操作等

这是一个漫长的道路,当然也是最有价值的道路,但是情况可能没有那么乐观

国外有一些成功经验,但是,国外无论多么成功的经验,尤其是金融领域,都是需要做本土化或者中国特色的改造。

如何根据国内现状改造,是最令人感兴趣的问题,他要求机构在技术资源、资产资源和监管资源、用户教育方面都具体很高的能力,逐步推进。

我们对于智能理财有非常多的路径选择和广阔的操作空间,没有必要朝着一个方向一哄而上。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和自己的商业模式,来找到最合适的一个路径,是平台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2、另一种极端路径:完全自动化

因此,他们认为智能筛选足矣(大量的基金网站、理财超市其实就是做的就是这个事情,把尽量多的产品告诉用户,提供基础的排序、筛选和比较的程序,让用户进行选择,这也是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种形式。只是智能化的程度不够,这方面需要加强)。

P2P,李耀东:智能理财平台的不同路径及对比

认为用户主要需要的是产品,而不是服务。这不是简单的对错问题,比如私人银行的高端用户第一需要的是优质产品,对配置服务的要求在第二位。对个人用户来讲,在中国,大部分也更愿意自己去做自己的投资组合决策。

1、一种极端路径:智能筛选

(各种理财平台在帮助用户理财时所选择的各种截然不同的路径)

二.智能理财平台的路径选择

因此,只要是利用数据分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帮助用户进行需求挖掘、理财规划、产品筛选、产品推荐和产品配置、配置诊断的平台或服务,均可归入智能理财平台

李耀东:智能理财平台的不同路径及对比

智能理财的核心是利用技术手段降低信息不对称、提升理财体验、降低各种相关的理财成本与负担

3、我们讨论的智能理财不局限于机器人投顾

对用户现有投资组合的分析、诊断、提醒、建议能力等

对单一或多个产品的筛选、推荐能力

优秀产品的发掘能力

P2P,李耀东:智能理财平台的不同路径及对比

对用户潜在需求的挖掘能力

与用户的友好对话能力

对用户需求的感知能力

(在自动化配置之前,智能理财一系列的工作)

2、智能理财不局限于自动化的资产配置

李耀东:智能理财平台的不同路径及对比

帮用户配置这些产品(即资产配置概念)

帮助用户找到合适的产品

c.产品问题:

传达和教育理财规划的价值,告诉用户如何进行理财规划以及理财规划的基本原则。

帮助用户了解自己真正的理财需求、明晰自己的理财规划目标。

P2P,李耀东:智能理财平台的不同路径及对比

b.用户需求:

一类是理财需求比较简单,主要是想体验理财过程中的趣味以及和机器人对话的新奇感。

一类是有比较复杂、长期的理财需求,希望得到一个比较全面、稳妥的方案,这也是智能理财所针对的主要用户;

a.用户定位,主要包括两类人:

1、智能理财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李耀东:智能理财平台的不同路径及对比

(采用智能化技术来提升理财相关体验、效率和质量的都包括在内,而不仅仅是智能资产配置这一点)

一.智能理财的范围界定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13-2014 首页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