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方,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负责监管投资端,而CFPB(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监管融资端,它监管了美国P2P网贷平台的借款人,也就是平台的客户。对于小额贷款,其实在美国借款端并没有那么多的监管,但是投资方的监管依旧是SEC。
话题四:中美网贷的区别
孙爽:您认为中国的P2P网贷发展得如此壮大的原因是中国缺乏一个健壮的银行体系,这使得P2P在过去的几年当中都成为了客户主要的借贷来源。但是我认为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以前中国的银行不被允许给借款人设置较高的利率(最近可以了)。所以我认为P2P的成长可以归结为监管套利。
Peter:我也是刚了解到以前中国的银行不被允许为借款人设置较高的利率,那么这也可以解释(P2P的成长)了。
我认为在美国情况是不一样的。P2P网贷的成长是与我们称之为中产阶级的消费者相关的。他们有很多选择。他们不是非得去P2P网贷平台获得一个贷款。他们可以从信用卡得到贷款。他们通常还可以去当地的社区银行得到贷款,这并不便捷,而且有时利率还更高。
但是我在中国看到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在中国有一大批人刚刚进入中产阶级。他们第一次想要得到父母和亲戚朋友以外的借款来源,我之前以为他们没有美国消费者所拥有的这么多选择。美国人已经有银行和基金公司提供的很多选择了。这是我所观察到的有关P2P在中国快速成长的原因之一。
Peter:这可能是真的。你知道在美国我们在每个P2P平台也有很多不同的监管方,甚至是在今天。借款人有借款人的监管方,投资人有投资人的监管方。有时候会有好几个监管方监管平台的投、融资两端。
美国大咖对中国P2P监管的看法孙爽:我觉得细则这么规定可能是因为中国的金融体系是分业监管的。
我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投资人选择P2P网贷行业,他们可能也会想在这些平台投资股票等产品。就是随着他们对P2P网贷平台粘性的增强,他们很自然地就想在这些平台买其他理财产品。不过你知道宜信和陆金所有很多财富管理子公司,我猜中国的网贷平台会选择创建新的公司去开展财富管理业务,因为投资人有这个需求在嘛。
Peter:我认为P2P网贷平台往一站式互联网理财平台发展是很合理的选择。比如说美国的Sofi已经开始这么做了,我认为其他的网贷平台也会选择这条路。所以我对中国的监管层做出这项决定感到遗憾,我猜它可能是认为有些这么做的网贷平台不够格。
孙爽:您还提到您看到细则中的“不允许网贷平台销售理财产品”很惊讶。您认为这项规定是出于何种考虑?
Funding Circle没有设置风险准备金。Zopa和RateSetter有。英国的网贷平台还有一些其他做法,比如Lending Works就用保险来保护投资者。
P2P,美国大咖对中国P2P监管的看法这种做法会让投资者感到更安心,会帮助风险偏好程度低的投资者做出投资的决定。可以说设置风险准备金是一种折衷的做法。网贷平台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如何获取更多投资者,它们需要一些能让投资者感到放心的做法。担保不是好主意,但是类似于设置风险准备金的做法我觉得是可以让投资者感到安心的。
Peter:我不认为过去中国的网贷平台向投资者承诺回报是一件好事,但是这在英国(而非在美国)是成功的,很多英国的网贷平台设置了风险准备金,它们不承诺回报,但是可以帮投资者挽回一些损失。诞生于英国的RateSetter就是这么做的,还有其他一些英国的平台也是这么做的。
孙爽:您知道上个月中国出台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细则”)。在您博客的文章中,您提到很惊讶它不允许平台参与担保,要求平台只能是信息中介。很多中国的分析师认为它会限制网贷平台的盈利空间。您怎么看?
话题三:关于中国P2P监管
Peter:在美国个人投资者已经被“冷落”很久了。是的。我知道在中国不是这样的,哈哈。在美国,网贷行业的投资端被机构投资者主导。我做出这个预测有以下原因:一是新的监管条例(指“A+条款”)利好个人投资者,会有更多公司愿意发展个人投资者;二是有些网贷基金允许个人投资者参与投资。
美国大咖对中国P2P监管的看法孙爽:您为什么会认为个人投资者在2016年会获得更多重视呢?
Peter:因为我认为美国的网贷行业需要这样的一个协会,之前我们并没有。我知道中国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网贷行业协会。美国没有,因为以前行业不需要这个,你知道美国的网贷平台没中国多嘛。现在随着美国网贷行业的壮大,它需要一个协会来跟政府沟通,而现在我们没有一个共同的声音,都是每个公司自己去跟政府沟通的。我们希望有协会能给我们赋能、跟监管层沟通。如果有新的监管条例出现,协会可以帮助行业很多。
孙爽:这真是个大胆的猜测。还有您为什么会认为2016年美国会有网贷行业协会出现呢?中国已经有一些(网贷行业协会)了。
Peter:你知道有很多公司并不需要上市,因为它们有很多现金。不过它也可能会上市,因为它有很多股东希望分享因它上市而带来的巨大的财富增长,但是Lending Club自上市以来股价的下降让上市对网贷平台来说变得没那么有吸引力了。不过我认为在不久的将来Prosper要么上市,要么被其他公司收购,不是今年就是明年。
孙爽:在对2016年的预测中,您为什么会说Prosper不会选择上市?
P2P,美国大咖对中国P2P监管的看法Peter:我也不知道,反正肯定是家大公司,应该是前十家中国P2P网贷平台中的一个,我觉得未来会有一家平台这么做,我这么预测是因为美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如果中国的P2P网贷平台想扩张自己的边界,美国市场是一个符合逻辑的地方。比如说点融网的CEO以前就在美国工作过,陆金所的CEO也是西方人,宜信刚在美国进行了IPO。这三家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轻易地那么做,也可能是别的公司。现在我不知道会是哪家,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孙爽:在Lend Academy网站刊发的您的《对2016年网贷行业的预测》一文中,您预测2016年会有一家中国公司购买一家美国的网贷平台。您觉得这会是哪家中国公司?
话题二:2016年的网贷行业预测
银行可以从信用卡业务中得到千亿美元,而2015年Lending Club也只有80亿美元的体量。比起银行的信用卡业务,P2P网贷实际上体量还是很小。但是市场会看到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P2P网贷,银行所能获得的会越来越少。
Peter:嗯,这正是(美国)P2P网贷发展起来的原因嘛。银行能从信用卡业务赚取大量利润,它们不想降低信用卡利率。它们能将信用卡的高利率维持多久就会维持多久。
美国大咖对中国P2P监管的看法孙爽:对于借款人来说,信用卡的利率是不是太高了呢?
摩根大通比美国的其他银行有更多的信用卡用户。它不会做能夺走他们信用卡客户的业务,所以即便是与Lending Club合作,它也不会以给Lending Club用户放贷的方式,因为它想让人们通过信用卡向自己、而非Lending Club借钱。摩根大通跟OnDeck的合作很完美,因为这项合作不会威胁到它的信用卡业务,它可不打算放弃自己的这块业务。
在零售银行业务方面,摩根大通发行了大量信用卡,现在我钱包里就有它的信用卡。我想说的是跟OnDeck的合作不会让摩根大通银行损失掉任何东西。摩根大通不会觉得“啊跟OnDeck合作会让我们丢失掉一部分业务”,而是会觉得“这个合作很棒。零售银行方面我们本来就没什么业务,那么通过这个合作我们可以发展下这块业务。”银行的存款额并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即便很多存款都转移到P2P网贷产品去了,银行的存款额还是很多。
Peter:这一点中美不同。在美国,银行不担心理财端,它们更关心融资端。2015年12月,摩根大通银行(以下简称“摩根大通”)跟OnDeck达成了合作,这是2015年最大、最重要的事件。它跟融资端、而不是理财端有关。摩根大通之所以会跟OnDeck合作是因为它(摩根大通)主要做批发银行、而非零售银行业务。
中国的银行也采用了这两种方式。但是在第一种情形中,银行并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发展P2P网贷平台的业务,因为这会降低它们的存款额。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P2P,美国大咖对中国P2P监管的看法孙爽:如您所言现今银行都在观察甚至直接参与到P2P网贷行业。一些银行选择自建P2P网贷平台,比如高盛;另一些银行选择与P2P网贷平台合作,比如2015年花旗银行和一个拥有200家社区银行的联盟都与Lending Club进行了合作。
话题一:2015年P2P网贷行业盘点
跟美国相比,我国P2P网贷业务起步比较晚。很多地方美国的办法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近日,零壹财经专访了美国Lend Academy/LendIt联合创始人Peter Renton,以下为访谈文字实录,看看美国网贷专业人士是如何评价我国网贷监管的。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