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互联网金融人才匮乏、质量不优的现状如何在短期内得到改观?未来财经观察员认为,要破冰当下国内互联网金融人才的“痛点”,首先是建立吸引互联网金融顶尖人才的环境、平台和机制。其实是互联网金融企业应根据求职者个人职业的发展进行统筹规划,按表现进行评估,提倡按能力提拔,而不是论资排辈,这才是留住人才的关键所在。
仅仅是从目前互联网金融企业用人的情况看,需要的人才一般分为四类:“典型”的传统金融人才、金融产品的研发人才、互联网技术人才和互联网运营推广人才。由于这四类人才与发展较成熟的金融业和同样庞大的互联网行业存在高度重合,所以当下针对这四类人才的“疯狂掠夺”就显得颇为激烈。而对于P2P平台来说,优质的人才不光能降低平台的经营风险,而且还是任何竞争对手都无法去模仿的核心竞争力。反之,人才的缺失,除了可能导致平台持续竞争力的下降,还有可能会由于产品设计不科学等问题,导致平台资金的洞穿。
众所周知,互联网与金融业务不断结合,金融业务逐步由线下向线上转移,这一过程需要更多专业的互联网金融人才。比如金融业务的线上开展,客户在线上办理业务时需要相对复杂的计算机操作,就要求网络客服人员不仅具有专业的金融理论知识,而且也要具有计算机操作技能。由此,对未来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专业人才来说,不仅是机遇,也是挑战;尤其是未来网贷市场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带来很多创新机会和就业机会——于是,这个过程之中对人才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集互联网技能与金融知识的综合性人才的缺口也可能会超出许多人的想象。
P2P,破冰互联网金融人才的“痛点”需统筹规划事实上,美国之所以能在“二战”后成为世界第一科技强国,并在高科技领域持续“一览众山小”的绝对优势,并不是因为美国人的天赋远超其他的族群,而是因为美国不问种族、不分国籍的人才战略,成功地让它吸聚到了全世界最多的顶尖人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回到当下国内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人才同样是其发展的关键和根本及动力所在。
最近,《中华工商时报》刊发一篇题为《P2P市场战火重燃,人才竞争成首战场》的文章可谓是刺激了颇多业内外人士的“神经”:文中提到的“人才竞争”、“人才战争”,既令人再次联想起了演员葛优那句“21世纪最贵的是人才”经典台词;又不禁让人再次陷入了类似前几年引发人们广泛热议的“货币战争”、“粮食战争”等所暗含的某种“阴谋论”。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