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未成年孩子的父母,作为家庭的经济支柱,应当为自己构筑充分的保障。需要为自己购买较高额的寿险、意外险和重疾保险。这样的话,万一发生意外,可使孩子和家庭得到经济保障,因为父母的保障才是孩子真正的“保险”。如果是工作不久、尚未成婚的年轻人,又没有多少家庭负担,首先应该重视的是自身的意外和意外医疗类保障;其次可以考虑一定数额的定期寿险,为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做充分准备;若收入尚可,可以一并考虑重大疾病类保险,现阶段做这样的保险规划,算是给父母准备一份“良心保单”。如果是已经退休的老年人,在这个时候,保险显得可有可无。由于这一阶段各种保险的费率都很高,应该主要依靠自己早年积累的养老金和子女赡养。如果考虑到为子女减轻压力,也可投保一些保费不是很高的意外险等险种。当然,如果以后我国开征遗产税,为了尽可能多地将自己的财产传给子女,也可为自己购买高额寿险以避税。(文章来源:银率网)
轻松绕离养老险投保误区在日常的家庭保障安排中,理性的保险消费者应该多购买费用低、保障高的消费型保险产品。这样,才能在银行加息过程中,安心持有自己的保单,避免自己的保单产生较大的利率风险。具体来说,应当优先购买意外、重大疾病等保险,就算我们购买养老产品,首先也要把目光放在这是老年生活可以预期的一份回报,万一丧失劳动能力,保费能不能豁免等方面,而不是首先关注于回报。一般来说,在建立了基础保障后,一些投资型的保险产品可以作为一种稳健理财的方式,酌情购买。建议以分红型产品为主,可以抵御通货膨胀,防止保单贬值。误区老人孩子更需要保险?投保人说:“我要给父母买保险,我自己还年轻,无所谓。”“我自己不买,要先给孩子买,孩子是我生命的全部。”专家说:保险以风险为经营对象,体现的是经济补偿功能,所以财务安排上,保险首先应当放在家庭经济支柱身上,其次才是老人、孩子,而不是相反。
理财一周带您轻松绕离这些误区,解开这些普遍存在于投保人心中似是而非的谜团。误区以收益率论英雄?投保人说:“分红型保险分红收益还不如银行定期存款利息,还是存银行比较划算。”“未来只能返还很少的钱,完全不能抵御通胀,没有价值。”专家说:把保险当成普通收益型金融产品,偏离保险“重在保障”的本质。投保应当以减轻、转移自身的风险为目的,用小钱来保障大钱的安全,保障家庭不会因为重大突发事件而陷入经济窘境。虽然理财也是保险的一个重要功能,但目前我国正处于负利率时代,又有升息预期,保险的理财功能正处于最弱的时期,尤其是具有返还功能的传统长期寿险的收益率正处于历史谷底。预定利率是保险公司提供给投保人或者消费者的回报率,主要是参照银行存款利率设置的。预定利率越高,保险产品的竞争力越强,但保险公司为此也要承担更多的经营风险。以前高利率时代的时候,确实有一些保险公司推出了固定回报较高的保险产品,但后来随着银行利率的大幅下调,这些产品往往都成了保险公司的负担,这种投资上的负担,对投保人来说其实并不是好消息。况且未来有望实现保险产品费率市场化,保险产品的定价和收益率将会被更加灵活地制定。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