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

青县探索破解失地农民养老问题

观念突破了壁垒,办法就有了。魏强介绍:按国家法规,连续在企业工作十五年并交纳养老保险的即可在退休年龄后领到退休金。这些失地农民这些年都在县城里打工为生,几乎没有闲着的。挂靠在他们曾经工作过的企业,但不给企业增加负担,只让企业出了名分,不出保险金,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以南范店为例,村中曾存在过的装卸队、一家房地产公司、一家制衣厂都成了村民的工作单位。

村里人大部分都有在外工作或打零工的经历,即便个人没有工作过,家人有在其中工作过的也可以挂靠。要求比较宽松。

一位干部对记者说,城中村的这些农民,都打过工。但可能他在许多厂子、门店工作过,这些企业可能早就不在了,让他们一家一家找,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出证明将工作经历连续起来,非常不现实,那样做会难为他们。所以是政府统一联系的企业。

县财政斥资一亿六千万给予补贴

经过严密调研、统计、测算,青县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补贴办法出台。

确定符合享受财政补贴的村街11个,这些村庄人均土地已在0.2亩以下;确定可享受保险人员共11240人,其中16周岁以上9481人。

具体方案是,提供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三种方案供失地农民自愿选择。县财政每人补贴9600元,村集体按实力补贴每人3000—6000元标准不变。

农民们经算计后,商业保险被放弃,选择新农保的,大多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他们考虑将来工作单位可能给缴纳,自己现在不参与,可以省下13000到16000元的个人参保费用;一些七八十岁的老人也不参加企业职工保险,他们怕自己活不长。

最后,确定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有5540人,参加新农保的3941人。

一名工作人员说,一开始需要发动,等大家回过味来,都踊跃参加,在大广场上办公,最晚办到了凌晨两点。因为截止日期是去年6月20日,过后,许多参加新农保的人员都后悔了。

南范店村的刘玉才属于困难户,村里也只能补贴3000元,他和老伴各自缴纳了15年个人保费16000多元,都是儿子们给借的,但他说:“借钱也要缴,缴了马上就可以领退休金,现在每月每人可以领到500多元的退休金(按十五年保费,最低486元),而且还随着国家政策涨,还有像职工一样年年发煤火费。自己交的费,两年多就回来了,日子有靠了,这样心里多踏实。

城里村66岁的张凤悟老人对记者说,我们老两口、儿子儿媳都办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过去咱农业人口想都不敢想,托人也办不了。现在我们老两口一个月一千多块,我再打点工挣一千多,这么多钱花不了。

68岁的王云起说,真想不到,咱社会真好,老来有了退休金。不但够自己用,还能给孙子们买东西,一家老少都高兴。南范店村村主任韩俊明对记者说,我们村几乎都不用发动,乡亲们都积极响应。

这项民生工程的背后是县财政巨大的投入。仅2011年,县政府就投入11095.7万元用于补贴和鼓励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补贴加滞纳金),以后县里每年还要拿出300万到400财政投入予以补贴,累计投入达到1.66亿。

由于这一大笔资金的注入,青县社保资金总量达到了沧州市各县区第一的位置,也为它的良性运行增加了动力。

民生探索频出:一个平原小县的德政之路

农民新型合作医疗、城市非农业无单位人员合作医疗,农村新型合作养老保险、农村民主新模式,到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加上最近,十年出了千名道德模范,中央领导给予高度肯定。近年青县社会管理的多项探索入选了中国政府创新蓝皮书和中国地方政府创新提名奖。

有人说,党员干部只要一心想着群众,心里永远装着群众,就一定能够摆脱旧机制的束缚,不断开拓创新,拿出令群众满意的新举措、新办法。

“青县这十来年良性快速发展,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几届县委、政府领导都是在真干,他们都有让青县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的愿望。一位老干部说。

一位中层领导告诉记者,青县近年民生工程大笔的投入,其实外人很难想象,青县县委、政府都在过紧日子,办公经费都控制得非常严格。

此次养老保险补贴,去年县财政投入一个多亿,而去年县财政收入10.5个亿,可用资金不过五六个亿,这意味着,要从县财政的蛋糕上切出一大块。

“我们还有许多建设要搞,还有许多公益事业要投入,但老百姓的养老是大问题,必须面对、解决,而不能回避困难拖延给下一届的县委、政府。我们的各项民生事业都是制度设计,通过人大立法,谁来了都得延续下去。县委书记李新平说。

早在几年前,青县率先推行农村新型养老保险时,县财政就进行大笔的投入,因为保障标准提高了每人每月50元,县财政为此每年就要多支付五千万元。

“各项社会事业要真干,为老百姓想,比如我们的计划生育在全国是先进,这不是用强制手段办到的,我们在独生子女奖励、独生子女死亡后的保障上都给予了巨大的投入,一共投入了一个多亿,所以老百姓响应,李新平说。

“道德青县,爱心之城,讲道德讲奉献不仅是老百姓的事,更是政府的执政理念。青县的系列民生工程与道德建设是同一根茎上生出的花朵。以失地农民保险为例,失地农民得到了养老金,老人们有了钱,儿女们负担小了,矛盾减少了,家庭和谐了,社会风气自然好转。

一系列大的民生投入,不但没有将青县财政拖垮,因此而来的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十多年来,青县已由一个中等县变成富裕县,四年间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上升了10个位次,上升到30名。

一席话,大家吃了定心丸。接下来就研究如何将失地农民身份转换的问题。

青县探索破解失地农民养老问题

大家都在犹豫,担心违规。最后,李新平对大家说:咱给老百姓办这个事,县财政拿钱,也牵涉不到套取国家资金。大家想想,咱会犯法吗?就是上级说咱政策不合适,犯了错误,结果也就是个通报批评。

为此,县里四套班子开了四次联席会议,魏强说,这在青县历史上是没有过的。

魏强说,给农民上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国也没有先例。按目前的国家法律法规,也没有依据。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一直存有争议,现在国家强制要求的只是工商保险。农民家里有土地,这是另一种形式的社会保障,而且现在有了农村养老保险。

记者在青县有关部门采访时,一些领导还有顾虑:我们的做法报道出去会不会给青县带来麻烦?

大胆破解失地农民养老的难题

保险,青县探索破解失地农民养老问题

“财政拿钱给予一次性补偿,我们也考虑过,但这些钱用完了怎么办?制定逐年补偿的制度,但大家又在担心,县委、政府的领导换了还能否延续?大的经济形势有困难的情况下,还能不能支付?县委书记李新平对记者说,最后我们想出的办法是,将11个城中村人均土地不足0.2亩的村民全部纳入国家社会保障体系,这样他们就可以安心了。

县里多次派人到北京通县、石家庄裕华区等地考察,但发现这些大城市解决失地农民养老问题的做法,青县学不了,因为青县远没有大城市雄厚的实力,土地出让带来的收益也不可类比。

县委、政府统一的认识是:失地农民为改革开放做出了贡献,现在到了补偿他们、让他们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时候了。

“和近年失地的村庄不同,早期失地的村庄只得到很少的土地补偿,这些年也早所剩无几,也就不能像其他近年出让土地的村庄一样给村民分配补偿或者分红。县里研究了多次,对这些失地农民按新农合给予保障,标准太低。按河北省《失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实施办法》,每人每月200来块钱,村民也不答应。村民们来上访,他们也提不出具体方案。魏强说。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魏强还担任着县政协常委,他对记者回忆,过去经常有城中村的老人们来社保局上访,每年两会,城中村农民的养老问题都是焦点。

青县探索破解失地农民养老问题

和南范店人有同样际遇的还有唐窑等村。

“三十元一亩出让的土地,现在卖出去就是一百多万,却没有我们村民什么事。刘月深说。十几年前村人,就开始向县委政府反映,要求解决南范店村民的养老问题。

近些年,土地市场升温,一些企事业单位开始盘活自己的占地,许多南范店村范围的单位搬迁,所获得的土地收益令村人心里不是滋味。

要让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的农民分享成果

“我这些年都不敢到农村走亲戚,现在村里有地,种的粮食够吃,还可以卖钱,再打工挣钱,日子很滋润;我们也比不上城里各破产企业的下岗职工,他们虽然也一样为吃饭发愁,但人家有指望,到了年龄就可以领退休金。刘玉才说。

保险,青县探索破解失地农民养老问题

刘玉才说,后来越来越落后,大部分村民像自己一样,只能打打零工挣饭吃,虽然县里率先搞了农村养老保险,并在每月50元标准上再增加50元,但这点钱无法保障他们的晚年,连吃饭都不够。

但后来,粮油双轨制取消,几家企业多败落或改制,优先招工也谈不上了。

三十年前,这个村的土地就占光了,村民们成了没有土地的农民。此前,政府给了一定优惠政策,南范店的村民享受粮本和煤票供应,而且企业招工优先,这在当时很诱人,许多外村人将户口迁来,村民一度达到3000多人。

和刘玉才同龄的村干部刘月深对记者说,那个年代国家说用地,村里和村民绝对没有半点异议,一切听政府的,村里的土地全给占走了。

那个时候,土地的出让几乎是无偿的,有一百元一亩的,有八十元一亩的,有三十元一亩的,最便宜的,一个企业占了村里一大片地,只给了一匹马。

青县探索破解失地农民养老问题

公、检、法、财政局、车站、棉麻公司、土产公司、县印刷厂等一大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落户南范店,占地盖房。

上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十多年的时间,小小的县城发展起来,蚕食着城边的土地,南范店后来成了城中村。

刘玉才大半生都生活在南范店,见证了这个城中村的兴衰。三十多年前,村里千把口人尚有500多亩土地,守着大运河,土地肥沃;再加上在县城边上,搞副业容易,村民的日子很让远离县城的村庄羡慕。

刘玉才一家过去生活极度困难,十年前他患了脑血栓,落下残疾,妻子有严重的高血压、腿疼病,每月买药就是一大笔开支。而此前,他们本人没有任何收入,全凭两个在县城里打工的儿子每月每人给300元钱吃饭、吃药。

62岁的村民刘玉才和64岁的吴秀林夫妇过去做梦也没有想到,今天他们月月能拿到退休工资。

保险,青县探索破解失地农民养老问题

青县青洲镇南范店村,是青县11个失地村庄之一。

以新农合、新城合、新农保等一系列民生保障措施领先全国的青县,最近又出新政:全县失地11250名农民,财政全部给予补贴,根据个人意愿,其中5540人纳入国家企业职工保障体系。

近年,随着城市的发展,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凸显,各地都在进行着不同方式的探索,但目前仍没有统一的政策和明确的解决方法。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13-2014 首页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