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研究员、券商研究员等职位成为私募青睐的对象,但大多数私募在薪酬和平台上,竞争力都处于劣势。因此,不少私募开始参与校园招聘,自己培养研究人员。
不少私募表示,与公募基金经理这样的管理人相比,目前阳光私募最缺乏的是研究型人才。“行业配置需要,而且自己的研究员培养之后也可以管产品,业绩未必就差,比挖公募的成本还要低一些。”上述人士介绍。
人才争夺战:私募如何化解劣势?“很多公募现在学乖了,不再大力推动基金经理的个人品牌,开始重视整体包装。”一位“公转私”人士表示,专户业务的推出也在一定程度上挽留了一批倾向于做私募的基金经理。“照样享受高业绩的提成,又不用负担自己创业的各种风险,对很多人来说是不错的选择。”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虽然目前公募基金经理的变动依旧频繁,但不少业内人士都感觉,大牌基金经理“私奔”的高峰时期已经过去。
阳光私募掌舵人的“来源”可谓多种多样,其中,由公募明星基金经理掌管的私募虽然未必占据阳光私募的主要群体,但因其“名气”带动,这批私募的规模、团队建设、知名度等方面都十分引人注目。
四处挖角
产品数量急剧增加,规模做大后对深度研究的追求……多个因素影响下,私募行业的人才饥渴愈演愈烈。
投资理财,人才争夺战:私募如何化解劣势?“最开始做私募那会儿,公司就几个人,一个优秀的基金经理往往就能支撑公司了。”一家较大规模的阳光私募掌舵人在与记者交流时感慨,“现在不行了,规模大了之后,需要投资的股票数量也在增加,我们去年已经招了不少研究员了,但还是不够用。”
然而,相比依赖规模赚取管理费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收入主要是绝对正收益的分成,业绩是立身之本。因此,对于核心的投研团队,私募和公募同样重视,也是人才争夺战的主要战场。
实际缺口可能没有这么大。从目前的统计数据看,国内的阳光私募基金经理人均掌管的产品数远高于公募基金经理。此外,公募基金中的产品设计、渠道发行、市场维护、会计稽查、研究、特定资产管理等部门和岗位都需要配备大量的人才,而对于早期的阳光私募而言,业务部门和流程较为简单,一人多职的情况也普遍存在。管理一只产品所需要的团队远比公募基金要精简得多。
从2009年以来,私募基金行业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Wind资讯数据显示,仅在2010年,国内共发行非结构化的阳光私募产品721只,而截至上周末,2011年上半年已经发行了390只私募产品。而同期发行的公募基金产品却仅分别为154只和108只。假设公募基金经理和私募基金经理掌管基金的平均产品数量是一样的,按照2010年的发行速度计算,私募行业所需要的基金经理是公募的4.7倍。
人才饥渴
人才争夺战:私募如何化解劣势?与公募、券商、银行等机构的人才争夺战已经开始,私募机构却并不占优势。越来越多的私募掌舵人在与《第一财经日报》交流时透露,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整个阳光私募发展的大问题。
当前,公募基金在招人时依旧有着一定的门槛要求,尤其是监管部门对基金经理等人员的任职背景和年限提出了一定要求。也就是说,在将来跳槽之际,上述这位毕业生在公募机构的工作经验将受到大多数新职位的认可,而其在私募基金的经验则有可能被轻视。
在北京大学的一个讲座上,一位金融系学生苦恼地向主讲人表示,他收到了一份私募基金的OFFER,“但据说,如果一开始去了公募,将来还有机会去私募,而如果一开始就去了私募,将来就很难有机会再去公募。”
摘要:在北京大学的一个讲座上,一位金融系学生苦恼地向主讲人表示,他收到了一份私募基金的OFFER,“但据说,如果一开始去了公募,将来还有机会去私募,而如果一开始就去了私募,将来就很难有机会再去公募。”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