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深圳市车辆被盗现象比较严重,最多的一年丢车近2000辆。通过开展打击盗抢机动车辆的专项斗争,情况有所改善,1997年降到830辆,1998年为610辆。尽管如此,年损失额依然在亿元以上。最近,深圳发生了一场物业管理公司(经营停车业务)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关于“停车场丢车.该由谁来赔”的大论战。这场论战至今犹酣。 小小一张“停车卡”究竞是车位出租合同的依据,还是车辆保管合同的凭证?说法不一。以至于法院对停车场丢车的同类案件居然做出结果截然相反的判决。 去年下半年,深圳一家保险公司因车险代位追偿纠纷一案,不服罗湖区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案情很简单:车主向保险公司投保了机动车辆综合险,在保险期限内,该车在停车场被盗,保险公司赔偿被保险人的损失后,依照保险法的规定,代位向停车场追偿。市中级法院对该上诉案经审理认为,停车场的营业执照上注明经营范围是机动车停车,天机动车保管项目,其发放的收费卡,并非车辆保管收费卡,收取的费用是停放费,并非保管费。停车场与车主之间存在的是车位有偿使用关系,对被盗车辆不负保管义务,对该车的丢失不应承担赔偿责任。原审法院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因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可是另外一宗性质相同的案件,判决结果却相反。受理该案件的福田区法院认为,停车场的管理设施不完善,在保管车辆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盗车行为,过错在于停车场,故判停车场赔偿车主损失。 认定停车场与车主之间的关系是保管合同关系还是车位租赁合同关系,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但目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部门规章对此没有作出明确规定,以至法院判案无法可依。笔者试从法理和实际情况两个方面对该问题略抒己见。 从法理角度看,“停车卡”代表的是保管合同,而非租赁合同。理由有四: 第一,物业管理公司是受业主的委托对住宅区进行管理,它本身不拥有土地使用权,更无权将车位使用权(实际上是车辆所占位置那块土地的使用权)出租给车主。但因为物业管理公司的职责是受托对小区内的“绿化、环境卫生、公共秩序等项目进行维护、修缮和整治,使之保持正常状态”,对进出住宅区的车辆进行“保管”,正是物业管理公司的职责所在。 第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规定》和有关规章规定,国有土地使用权人出租自己已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必须经过政府国土管理部门批准;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必须办理登记手续,这是一种“要式行为”。避开物业管理公司对住宅区土地无使用权不谈,即使住宅区业主将车位所占土地的使用权委托给物业管理公司行使,那么它将车位所占土地面积的使用权每次出租给车主时,都必须经过国土部门的批准和登记方为有效,但这在实际操作上是做不到的。而保管则只要经过公安交管部门批准取得停车场经营资格,就可从事车辆保管业务,且保管合同不是要式合同。 第三,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13条规定:“租赁合同的内容包括租赁物的名称、数量、用途、租赁期限、租金及其支付期限和方式、租赁物维修等条款”,可见,租赁合同须具备上述主要内容才算完整有效。而停车卡的内容极为简单,根本不可能包含上述内容。该法第368条则规定:“寄存人向保管人交付保管物的,保管人应当给付保管凭证……”可见,法律对保管合同的内容和形式规定得十分简单,仅为“保管凭证”即可。“停车卡”其实就是典型的保管凭证。 第四,按照法理,财产租赁合同是指出租方将某一特定的财产交给承租人使用,承租方支付报酬,并于使用完毕后返还原物的合同。车辆进入停车场后,即使车主中意某个特定的停车位,但他不会如愿以偿,因为车主要完全听从停车场管理人员的指挥,指定放在哪里就得放在哪里。我们在大商场寄存物品时,物品存放在哪一个框格里完全由保管人员决定,物主不能左右,停车场寄存车辆与在商场寄存物品又有何区别呢?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