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腾讯网)
“保险资金的安全性要求,决定了风险管理始终应当被摆在资金运用的核心地位。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总体上来说是制度先行,只有各项条件符合制度标准,才能够进行相应的投资。”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称,保险资金运用监管一方面将运用体制建设引导保险公司发挥保险资金融通功能,另一方面将更加注重差别化管理,对于在资产规模、投资能力、治理结构、专业运作能力等方面水平不同的公司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措施。
“从目前国内保险行业来看,权益类投资主要是与市场指数相关联。保险资金投资于股票市场,当股票指数涨的多的时候赶快加仓、市场跌的时候赶快减仓,跌的更狠的时候更多地减,很多机构投资者都有追涨杀跌的现象。所以从某个角度看,这反映出保险机构没有提前作配置,因为它对经济和市场没有长期准确的判断,绝大多数会跟着市场情绪走。”某保险机构的投资部负责人如是告诉记者。
政策层面的准备可谓比较充分,然而保险机构的资金运用能力有限又成为横亘在保险业面前的一道难题。更何况,整个行业内部投资管理水平良莠不齐,一些保险机构的基础研究能力、投资理念、公司治理、决策机制等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这些无疑都增加了监管架构放开投资闸门的顾虑。
投资渠道开闸加速 保险业资产管理面临考验能力达标方可“先行”
除基础设施投资外,保险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即“PE”),也是今年保监会拓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的重任之一。保监会主席助理袁力近期明确表示,保监会目前正在加紧制定保险资金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相关细则,一旦完成将会尽快出台并予以实施。
“这表明保险资金的基础设施投资等投资新渠道增速加快,对缓解金融产品不足、收益较低的困难,发挥了积极作用。”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称,随着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的推进,预计将有更多资金投入,基础设施投资将呈加速状态。
据了解,从改善保险资产配置、分散投资风险出发,监管部门争取国务院批准了扩大基础设施投资试点和开展企业股权投资试点的政策。今年上半年,保监会专门发布了《关于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的通知》和《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产品设立指引》,稳步推进保险资金投资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截至6月底,保险机构投资基础设施余额749.5亿元,较年初增加210亿元。
“破除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的难题,首先是要提供尽可能丰富的投资渠道。”一位保险专家称,尽管近年来保险资金投资渠道逐步拓宽,保险资金逐步开始尝试投资基础设施等长期稳定收益项目,为长期负债匹配相应资产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规模仍然较小,大量的长期保险负债缺乏期限匹配的投资品种,限制了保险资产和负债的有效匹配。”
保险,投资渠道开闸加速 保险业资产管理面临考验投资开闸呈现“加速度”
“保险资金和可投资品种之间的期限和收益率匹配难度加大,可能会导致资产与负债错配风险。”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上半年保险监管会坦言,据初步估算,今年全年有1.1万亿元保险资金需要配置,接近资产存量的30%,保险机构面临较大的投资压力。
实际上,为了满足经营上的风险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保险公司必须以期限对称和利率对称的要求来不断调整其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而我国保险资金“长钱短用”的问题由来已久,也正是由于与保险资金相契合的可投资品种有限,才使得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显得与股市“过于亲密”。
将这组数据与投资收益的数据相对应来看,在资金余额中占比逾80%的固定收益类投资收益与占比约16%的权益类投资收益仅仅打了个“平手”,这就难免会让人觉得保险投资收益过于依赖股市。
据了解,上半年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3.37万亿元,其中银行存款10445.2亿元,占31%;债券16923.8亿元,占50.2%;证券投资基金2284.5亿元,占6.8%;股票(股权)3317.9亿元,占9.8%;其他投资753.5亿元,占2.2%。保险资产配置中固定收益产品占81.2%,比年初下降3.2个百分点;权益类产品占16.6%,比年初提高3.3个百分点。
投资渠道开闸加速 保险业资产管理面临考验“长钱短用”由来已久
作为保险资产配置中的“小头”,权益类投资无疑在上半年的保险资金运用中扮演了极为华丽的角色。然而,就在股市数月连阳给保险公司带来诱人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保险业收益过于依赖资本市场的隐忧——成也股市,败也股市,似乎成了保险业难以摆脱的投资怪圈。
由于上半年股票市场上涨,保险业权益资产投资收益的贡献度较去年同期有较大提高。据保监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保险业共实现投资收益1099.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50.4亿元,收益率为3.44%,高于去年同期1.02个百分点。在保险业已实现的投资收益中,固定收益资产投资收益560.8亿元,占比51%;权益资产投资收益525.7亿元,占比47.8%;其他资产投资收益13.2亿元,占比1.2%。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