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实在让人感到费解和不安,主要原因只有一点,就是分配原则的指导思想出了问题,而这种指导思想就是养老金双轨制的延续与翻版。所有养老金政策都出自于同一种指导思想,同一种政策,同一种模式,这种固有的、陈旧的、一成不变的指导思想不改变,原来的双轨制不但永远得不到解决,而且后来的养老金政策还会继续扑其后尘,产生更为复杂的多轨制。
再者,企业连涨九年养老金抵不上机关和事业单位涨一次,原来的差距不但没缩小,新的差距又在加大。旧的矛盾没有很好地面对、梳理、调整、化解、解决。新的矛盾还在现行政策中不断涌现,仅企业在地域、行业、工种、职称等方面又形成了新的差距,而且差距还在继续扩大,全国企退平均工资最高地区和最低地区差距将近一倍,有职称和没有职称的职工退休金相差也高达一倍以上,垄断行业和普通企业退休金差距更大,按现有调整政策发展下去,企业内部的退休金又将出现新的多轨制。
为什么企业职工和公务员的退休金差别这么大就公务员养老金,如果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差别也很大。比如,退休金发放标准过度依赖行政级别,轻视供职年限,这对公务员也十分不公平。甚至有的地方存在“账外”退休金,各种补贴也不一样。
其次,当初设计养老制度之时,养老方面的红利就有所倾斜,也就是以权力为中心向外的辐射,其距离权力近得到更多的养老待遇;而企业相对离政府权力远了些,养老待遇自然就差了一些。即便同样是企业,也可以按央企,集体企业的区别而有着不同的养老待遇。
公务员保留了退休金的偏高替代率,企业职工降低了基本养老金替代率又未补上企业年金,两大群体的待遇差距就持续拉大了。
目前公务员退休金替代率在70%以上,属于偏高,这是单一层次制度安排的结果。企业职工在改革前的退休金替代率也同样偏高。但企业职工实行养老保险改革后,当初设计的“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双层架构并未实现,即企业年金并未普遍建立。
首先,由于改革不同步,致使企业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在养老金缴费与待遇计发方面差距过大,而责任划分不清及政府、企业、个人之间负担比重失衡,则使制度的可持续性难以得到保障。
保险,为什么企业职工和公务员的退休金差别这么大而这种不公平的“双轨制”的存在,其根源究竟在哪?
双轨制导致的巨大待遇落差,持续成为舆论焦点。企业20%、个人8%合计28%的缴费率,换来的是一二千元的养老金,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不缴费,一般都能有三四千元退休金。养老金双轨制的并轨,公众早就“喊破嗓子”,而长期以来,民意已过河,并轨还在“摸石头”。
近日,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养老保险“并轨”大方向是明确的。人社部正在抓紧研究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方案。养老金并轨是个备受关注的老话题,关系到很多人的利益,进行深思熟虑,做好顶层设计甚为关键。此次人社部对外释放出积极的改革信号,让人充满期待。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