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兑,难;去刚兑,也难;提升投资理念,更难。刚兑不仅仅是误区,还是包括监管在内的多方的迷区。相信在国内投资渠道匮乏的现状下,“不刚兑就撤退”也仅仅是一句无奈的玩笑话。重要的是我们未来的选择:你选哪个难?
问题的关键在于监管模糊不清的态度。目前的监管意见只是禁止平台自身作担保,并没有明确到底可不可以引入第三方担保或保险,因此第三方与P2P平台即使互生情愫,也唯有进退两难。再者,鱼龙混杂的网贷已进入风险爆发期,更是让各家都提高了警惕,原来已进行合作的也解约了不少。此外,第三方担保了却拒绝代偿的事情不是没发生过,平台和投资人应该如何有效监督?
我来辩几句:去刚兑 到底是谁有误区?正如某平台老总所言,“刚兑只是个美丽的泡沫”,那篇文章的作者也发现P2P平台自身刚兑只是一句空话,于是提出“将刚性兑付职能单独出来,由第三方担保机构来承担,并接受平台及投资人监督,这样,就做实了担保机制”。作为投资人,我们当然不希望自己的资金没有任何保障,而P2P平台自身是不能且没有能力进行担保的。在这种情况下,引入第三方担保或保险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笔者并不反对。
“作为互联网金融中的民间借贷关系,必须刚性兑付,否则就会助长赖账不还习气,破坏诚信经营的社会经济秩序。”这个就更说不通。在经济社会中,民间借贷会受到多种不可控因素影响,有违约是正常的,没有违约才是不正常的。那为什么没有出现大面积的违约和赖账不还现象呢?从经济角度来讲,是因为违约的成本太高昂。一个失信的企业或个人是没办法在社会立足的,其不但要面对法律和利益相关者的纠缠,信用还会受到严重影响,最终导致更大的经济损失。这两天出事的Lending Club就是个例子。一个诚信经营的社会经济秩序,需要法律制度、信用体系、舆论监督等多重保障,远远不是靠刚兑这种掩耳盗铃的方式就能维继的。
对普通大众来说,资金让渡给别人使用,就是为了让自己的钱“生钱”。而有的人想用闲钱生钱,有的人需要借钱并愿意付出一定利息,双方又不认识怎么办?这个时候作为第三方的网贷平台就出来了。平台首先负责筛选、提供借贷信息,其次参考信用、抵押或担保情况,随后根据经验和大数据来揭示风险,最终的让渡与否还是要由投资者自行判断。监管禁止平台代客决策,言下之意是网贷平台作为信息中介,不能干预投资行为。既然市场交易是自愿发生的,那自己做的投资决定当然要风险自担。
P2P网贷的业务性质表面上是民间借贷,稍加分析就会发现,把钱借给别人即是一种债权投资,债权人即是投资人。那篇文章中说“贷款是让渡资金使用权,是债权人,以归还为前提;投资是购买资本增值权,是业主或合伙人,以最大化回报为目的”,其实割裂了让渡资金使用权和获得资金增值权之间的关系,孰不知贷款也是为了获取回报,投资也会要求本息归还。如果有哪位好心的投资人贷款不收利息,那我只想说四个字:请联系我。
首先,那篇支持刚兑的文章提出,“狭义的投资,分为借贷与投资两种”。这是一种闻所未闻的区分方式。从标的角度来看,投资可以分为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从目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财务投资和战略投资;从权利角度来看,可以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等等等等,唯独把借贷和投资区分开是没道理的。原因在于,任何投资最终都以收益为目的,借贷本就是一种投资行为。我们把钱借给别人,是在预计别人未来会带来收益的前提下进行的。如果无利可图,那我借钱给别人干嘛?
P2P,我来辩几句:去刚兑 到底是谁有误区?P2P网贷行业最主要的参与者,无非是投资者、平台方和借款人。有文章从投资和贷款的区别说起,认为网贷不属于投资,最终推导出网贷应该刚兑,逻辑上有一定问题。
这两天,红岭的老周,还有众多专栏作者在喊打破刚兑时,都做好了被投资者骂的准备,也确实被骂得不轻。事实上,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打破刚兑都将成为P2P行业不可逆转的潮流和共识。眼下仍有意见认为P2P不该去刚兑,这本不值辩驳。然而我们怕的是,投资人看了之后误以为刚兑是正确的,是必需的,抱着老思想久久不放,最终导致刚兑像古代妇女缠足一样,束缚了P2P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因此,还想在这里说道说道。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