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词: 外资行 理财 产品 收益
一位外资法人银行投资产品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出于吸引长期、稳定的高净资产的高端客户的需要。同时,境内金融产品不丰富、外资行又擅长境外市场投资等都是造成上述情形的重要因素。
通过调查记者也发现,外资行的理财产品起始委托金额较高,多在10万元人民币之上。而发售的产品中,也以联接境外资产的QDII居多。
东亚银行(中国)副行长林志民接受采访时也曾表示,在吸收人民币存款方面,外资行通常会以发售理财产品来带动存款。
争夺高端客户、大量吸收人民币存款,是外资法人银行在完成本地法人注册后首先采取的策略。汇丰、花旗、渣打、东亚等多家外资法人银行高层均表示过,在开展全面人民币业务初期,将以服务高端客户为主。
投资理财,掀开外资行理财产品零收益“面纱”外资行理财产品负收益的消息对投资者、市场的影响如此巨大,除上述原因外,这与外资法人银行在过去一年里在内地“高歌猛进”地发展势头不无关联。
与外资行内地发展同步
作为过渡阶段,吴蔚认为,首先应当向内地客户推出一些结构简单的理财产品,这样客户更易于理解,而银行也能够充分解释产品的各项条款。依据海外市场经验,客户在进一步接触各种产品、国际市场之后,对于风险承受、产品结构的理解等能力都会增强。
吴蔚表示,荷银的结构型产品就一直坚持以简单明了作为主线。现阶段,国内投资者对境外金融市场的投资经验并不丰富,对风险的承受、理解也不够充分。目前确实存在部分银行将理财产品设计的过于复杂的情况,这就需要客户经理能够把产品的每个特点都清晰地向客户解释,否则很容易引起歧义、或与最终结果可能与客户预期有所差异。
不少投资者认为,银行的理财产品过于强调历史收益率,而对风险披露不足。此外,银行产品结构过于复杂,也缺乏透明度。
掀开外资行理财产品零收益“面纱”社科院金融所此前发布的银行理财产品评价报告中,按照产品支付函数的主要特征,将理财产品的机构做了归类:包括“最差表现型”“按日计息型”“绝对最差表现型”以及在此基础上构造更为复杂的“平均绝对最差表现型”“按日计息最差表现混合型”等。
从发行理财产品数量上而言,中资银行依然占据国内金融产品市场的主导地位。但是,市场上有不少观点认为,中资行由于对境外市场的不熟悉、产品设计能力不强等因素,其发售的QDII产品多购自外资银行。同时,外资行产品设计结构非常复杂,缺乏透明度。
设计复杂缺乏透明度
对理财产品出现零收益、负收益的现象,荷兰银行(中国)消费金融部副总裁、高级产品投资经理吴蔚认为,首先,如果银行的产品多是挂钩境内外股票市场,当欧美、亚太等股票市场都受次贷危机而出现下挫的情况下,这些产品很难有好的、获取大幅收益的表现,此时产品出现跌幅是很正常的。第二,结构性产品与QDII产品不太相同。QDII产品直接与各种资产类别挂钩,并没有提供保本条款,而一些结构性产品则承诺到期90%-100%的保本。第三,可以将银行理财产品与其挂钩的股票、指数等进行比较,也许银行理财产品的跌幅远小于个人直接投资股票的跌幅。
2007年5月,银监会放宽规定,银行系QDII可以投资境外股票市场,但随后受到人民币升值预期、美国次贷危机大挫全球股市等因素影响,银行系QDII则纷纷“跳水”,负收益之叹息不绝于耳。
投资理财,掀开外资行理财产品零收益“面纱”而中外资银行在发售QDII产品的过程中,始终命运多舛。2006年中期银行获准发行QDII产品,投资境外市场。但由于当时监管规定银行系QDII仅能投资固定收益类产品、加上内地A股市场的火爆,因此低收益的银行系QDII产品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不大。
某外资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告诉记者,由于理财产品的可复制性非常强,外资银行不仅需要自身来发售理财产品,也会利用自身优势、将设计好的产品卖给中资行以增加盈利收入。
通过调研后记者发现,外资行发行理财产品多以联接境外股票市场的本币和外币产品为主,其中多以QDII投资的形式出现。由于在境外衍生品市场、产品设计等方面占据优势,外资行也将部分挂钩境外股票市场的产品转售给中资银行,而后中资行重新包装后进行销售。
产品多联接境外股票
受境外资本市场下挫影响,部分产品最终收益表现较差,甚至还出现负收益的现象。同时,产品结构设计复杂、存在缺陷、缺乏透明度也成为外资行理财产品备受指责的症结所在。
掀开外资行理财产品零收益“面纱”掀开外资行理财产品零收益“面纱” 2008-4-9 8:31 上海证券报外资法人银行从去年4月底获批从事全面人民币业务后,也加快了发行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速度。经多方调查后记者发现,外资银行发行理财产品以联接境外股票的本币和外币产品居多,其中多以QDII产品的形式出现。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