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欢迎险企严格管理营销人员,打击销售误导,只有这样,才能重新赢得大众对保险的信任,也才能让保险业有更长足的发展,让保险真正造福于人类。(来源:搜狐滚动)
目前,重塑保险业诚信已引起管理部门重视。今后,保险销售人员被保监会或保险机构查实存在两次或以上销售误导的,保险公司应立即停止委托其开展业务,取消其执业资格。
其实,分红险等银保产品对于有理财需求的市民来说,也是多一种选择,而这几年资本市场低迷也是大家可以理解的,但购买时被夸大的收益率却让消费者产生了很高的预期,风险提示的缺失更让大众对分红险不分红甚至亏损不能接受。一些与健康有关的产品,则在消费者患病获得理赔后予以“除外”处理,让一些长期购买健康险的消费者感觉上当受骗,他们多年的缴费不就是为了生病时有保障吗?一旦生病就被“除外”,那保险还有买的必要吗?种种销售误导都在损害着保险公司和保险业的信誉。
销售误导是造成保险信任危机的主要原因。
保险,险企的信任危机如何解决保险,在当下,却不可回避的正遭遇社会大众的质疑,退保,是他们无奈的选择。单女士告诉记者,“损失多少我都认了,一定要退保,以后再不买保险”。而来自四家上市险企的数据也颇为触目惊心,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四家上市险企去年退保金达到655亿元,而同期合计的净利润才489.18亿元。“赚的还没有退的多”,说明保险业正遭遇信任危机。
这样的案例就在我们身边,而且还在不断发生。
保险意识很强的单女士,为自己和家人各买了一份终身养老险,每份保单年缴费5000元,保代告诉他们,“缴费5年就可以将钱取出,只要留1000元在账上,保单终身有效,可以享受医疗费理赔。”5年到了,单女士想取出这笔钱,可是查询下来,5年7.5万元的投入,只能取出4.9万元。气愤的单女士有一种“受骗”的感觉。
一位80多岁的老人,买的国债到期了,到银行取款后欲存活期,柜面服务人员对他说,“银行利息太低,不如买理财产品”,一番游说下,老人填了表。回家后,家人发现,是一款分红险产品,奇怪的是,被保险人是老人还在上学的小孙女儿,受益人是八旬老爷爷。这样匪夷所思的保单,令人哭笑不得。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