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应当有自查系统,尤其是子公司超过20家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定期派遣巡回小组是个办法,但并非长效机制,还是应当在企业内部设置权力划分、完善用章制度、严格财务制度、设置利益隔离机制。将企业治理好,防止内部腐败和风险蔓延。如果平台规模较大,更要注意被“儆猴”的风险,应逐渐将线下不合规的做法做补救处理,严格控制一线员工的道德风险。在商业模式合法合规+一线员工道德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被“击落”的几率将大大减少。
再次,设立自查自纠体系。
在把持底线基础上,与监管机关具体职能部门的良性沟通确有必要。(请特别注意,受贿罪的起刑点是人民币5000元,年货人情往来要有度。)其实沟通的渠道和方法都可以合理合法,针对某一行业准入办法,如有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司当然可以把自己的看法和困难提出来反映给监管层,也可以通过研讨会等形式将企业具体情况和困惑提出来。甚至各大机关都有自己的对外联络方式和邮箱,不去试,怎么知道人家不愿意沟通呢。再次提醒,采取传统的人脉方式,应当注意法律底线,切勿以身试法。
其次,与监管层良性沟通。
以网贷行业为例,目前各类商业模式林立,其商业模式架构的合法合规性是重大软肋。有的平台仅凭行政机构的缕缕春风,不管法律限制,敢打敢上,信奉丛林法则,遗患无穷。除了我们常说的资金池、自融、非吸、非法经营等问题,还可能涉及违反银监会具体行政法规的问题。请各家平台眼睛不要总盯着“冲量冲量”,还应注意稳妥安全。
P2P,肖飒:互联网金融企业如何避免“被击落”?首先,商业架构合法合规。
2015年,将是互联网金融行业“规制”之年,随着国家层面对网贷、股权众筹、第三方支付、银行系互联网创新的掌握和认识愈加深刻,“该出手时就出手”,必将对上述细分行业有所动作,有朋友来问,既然法不责众,那么,要从哪里开始规制这个行业呢?其实还是从个案入手的情况常见,如何避免自家企业首当其冲,需要提前准备。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