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对于当下投资人普遍关注流动性远远高于比关注风控的现象,沈筠卿呼吁投资人要“正确评估平台的风险”,他分析指出:在排序的时候应该更关注P2P拿到这个钱投到什么项目去,首先关注借款人资产那端,其次是关注风控平台,最终才是来回答流动性的问题。流动性强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对应的资产都是一年期,两年期,三年期,投资者希望流动性是30天,60天,90天的,本身就不公平,这会损伤投资人的信心,流动性并不是考验一个平台能力的问题。如果一个平台的流动性非常好,我倒是很担心这个平台是用了其他人的钱来给你的钱,因为平台借出去的钱到了借款人那边,30天你把钱又拿回来,就等于他拿了人家的钱来还你,你认为它的流动性很好,可能不小心你已经成为了最后接力棒的那位。
“整个借贷过程中,资金完整跟踪,在借款人还款的时候,本金跟利息,整个配套服务方面,技术是可以提供很完整的服务。这样,就可以造成在资金监管上面通过技术的手段让出资人的钱明明白白到借款人的口袋里,让借款人偿还的本金和利息到投资人的口袋里,平台赚取服务费。”
“本来这些几千万上亿的借款应该是银行的客户,一百万到一千万的应该是贷款公司的客户,但是现在都变成了P2P的客户,银行的利息跟P2P平台的利息差一大截,如果那些大宗的资产能够到P2P平台上融资,本身就隐藏很多潜在风险。”沈筠卿因此提出,“其实中国的企业很有创新的能力,当时我们觉得可以利用在技术上面的创新对投资人起到保护作用,这个技术包括两端的出资人跟借款人两端之间完整的债权匹配。”
沈筠卿表示,P2P原本是个人对个人的借款,只不过用平台的技术在两端实现完整的匹配服务,进入中国的土壤上,我们对它的两端都进行了很大的创新。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比如房产抵押贷款、企业贷款,很多标的很大,几千万上亿,还有很多是企业的应收账款,都把这些东西当作P的借款端在互联网上做,把很大的资产切割成很小的债权,出售给互联网上的投资人,就是理财端的投资人。
信而富沈筠卿:P2P业务创新应侧重债权匹配P2P蓬勃发展的当下,各路英杰也在不断探索模式创新,创新的同时也意味着风险指数的飙升,事实上,当下网贷监管难题与P2P模式多元化不无关系。信而富公司CFO沈筠卿认为:“应把创新用在投资人和出资人上面,没必要在业务模式上做过多的突破,因为这本身隐含着巨大的金融风险。”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