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平台雷声不断,本人也结束两年的绝缘历史,在家乡初次触雷,与朋友讨论得失中,很有感触,总结一下,与各位分享。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为大家所熟知。黄河之所以得名为“黄”,是由于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水中泥沙量过大,因此导致河水偏黄色,故此得名。
但是,泥沙量不止单单使黄河有了这个名字,更让她的河床因为泥沙的沉淀,逐渐抬高,而两边的堤坝,也越修越高,最终变成了一条悬在地上的河流,故也称“悬河”。
在我们投资的平台中,也有此类的“悬河”平台,甚至可以说,大部分平台,最终的结果,都是悬河
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且容我缓缓道来:如果说一个平台是一条河,做的业务就是流经的地区,坏账就是这条河的泥沙含量;而待收的多少,则是堤坝的高度。
当一个常规中介平台刚开始运营时(此处仅讨论中介平台,自融或半自融平台不在讨论范围内),相当于黄河之水天上来,从冰山雪原上汇集而来,基本没有泥沙(坏账),同时,由于刚刚开始,也没有堤坝(代收非常低),只是缓缓的流着。
而后,随着平台的逐渐运营,资金量加大,此时,待收略有增加,河岸的堤坝逐渐有了雏形。而河床如何呢?有三种可能:
其一,如果做的业务坏账率比较低;那么相当于流经的地区植被保护得很好,没有什么泥沙沉淀,河床依然低于地表,即使堤坝较低(遇到挤兑,待收减少),河床依然低于地表,不会形成洪水。
其二,平台的业务中,风险非常之大,屡有逾期、坏账;相当于这条河流入了沙漠,慢慢地消失在了人们的目光中。
随后,平台运营了一段时间,业务模式基本成型,待收也跟着增加,河岸的堤坝已经比较高了。而河床如何呢?此时只有两种可能了:如果业务控制的依然完美,没什么坏账;相当于河水依然清可见底,不论堤坝高低,都不会因此而产生洪涝灾害(好平台不怕挤兑)。另一种情况,业务控制的并不好,坏账略有增加,此时,待收的作用就很重要了,堤坝较高,即使河水中泥沙含量较高,河床已经高于地面,但是依然不会发洪水,成为了“悬河”;而这时,如果坝垮了,不幸是显而易见的。
平台的业务范围,决定了这条河流流经的地域,也从根本上决定了这条河的未来。
小额贷款、车贷,看似分散,但成本较高,费工费时,因此,收益较低,想要快速实现盈利,显然不现实;可以理解为一条江南的小河,缓缓地,柔柔的,慢慢的流淌着,虽然没有漫堤的风险,但是流量也不会太高。
如何快速成长为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呢?做企业贷是个捷径。企业贷额度大,易考察,收益高,但是,他也有其致命的缺陷:风险高,坏账收回率低。这就相当于流过黄土高原,因为水土流失严重,这条河会迅速的变成“一条大河”,但是,其泥沙含量,也是不容小觑的,而这条河的河床,也逐渐的被渐渐提升。
此时,堤坝的作用,就举足轻重了。只要堤坝够高,高于河床和水流,就能够把河水约束在河道中,不使其致洪,但是一旦遇到挤兑,后果可想而知……
那么,了解河床的高低,不就成了辨别平台是否安全的重点了么?是的,确实如此,但是,激流湍急,怎么会容你一个投资人如游鱼般探底呢?何况,人在河中,堤坝高耸,又如何知道河床是否高于地表呢?
一个P2P平台,他的风控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但是,随着平台的成长,业务量的增加,想要品评这条大河的泥沙含量如何,显然不是一个投资人可以做到的事情,平台的客服也未必知情,甚至连平台的财务、或者运营,都不知内情。
但是,我们可以照常理推测,连银行都会有至少5%的坏账,民间借贷,如此之高的利息下,真的这么安全,风控的这么好么?
故而会有N多平台,已经处于悬河模式,拜高待收所赐,隐蔽了高于地表的河床。因此,遇到挤兑,几乎死无葬身之地。。。
世间高人之多,数不胜数,特在此抛砖引玉,如果大家觉得这个悬河的说法还算能博君一笑,可否列出一些您想到的关于对河床的探底,或清砂的办法?
最后,在此向提出“沉没池”概念的朋友:圣骑士,遥致敬意,感谢你提出的这个概念,让我联想到了家乡黄河那高出地表的河床,从而有了上文,与各位投友探讨。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