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是高龄孕妇,同学姐姐一直注意营养和保胎,但是在第三个月时,悲剧的事情仍然发生了—去医院做检查时,医生告诉她宝宝已经停止发育。虽然具体原因并没有弄清楚,但医生表示,与年龄和工作压力大不无关系。
当时,这件事在我心中造成了不小的冲击。那时虽然我还没有结婚,却产生了一结婚就生宝宝的想法。趁着年轻,早早把宝宝生下来,等宝宝长到十几岁,自己才三十几岁,走在一起,被别人夸为“姐弟”或“姐妹”,想想就开心!
事实证明,这种想法极其不现实,是典型的看电视剧过多留下的幻想综合征。当家才知柴米贵,结婚最初的一两年里,在相继成为“房奴”、“车奴”之后,如果再来一个吃喝拉撒睡都要花钱的小家伙,的的确确是个大负担。page#
你别不信,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生宝宝的确是一个“只赔不赚”的事情。据说麦当劳的投资在5年内便可以收回成本,而养育宝宝却更像是在做公益事业:成本高且具有不确定性、超长期投入、收益率低甚至可能没有。
十月怀胎,孕检套餐、营养搭配、防辐射服、胎教光盘等,每一项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宝宝出生时,被喜欢剖腹的医生怂恿,还可能为小孩另开一扇“门”,又是一笔大开支。小家伙出生后,母乳可能不够,被三聚氰胺吓怕了,要花高价买进口奶粉,还要补充各种维生素。就连小家伙撒泡尿,也比成人去收费厕所花费高,尿不湿一片就要几元钱……
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有足够的影响力,不妨生个“布鲁克林”。作为超级帅哥贝克汉姆与辣妹的长子,布鲁克林自从生下来就备受广告厂商追捧,不用爸妈养育不说,还能带来极高的回报。
布鲁克林的事情当然是开玩笑,相信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宝宝当做“招财猫”来用。生宝宝这件事,既是为了人类社会繁衍,也是家庭和个人的延续,所以即使是负担,也是甜蜜的负担。
看着自己可爱的宝宝,你会发现,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比他/她的笑脸更重要,不当妈妈永远无法体会这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快乐。我也是从宝宝出生后,才品尝到这份快乐的。
所以,明知山有虎,咱还是要向虎山行,宝宝该生还是要生。婚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打好一定的物质基础,生宝宝就不再是负担。婚后第三年,我们已经住上了贷款买到的房子,还买了一辆质量可靠的汽车,由于工作努力,老公的工资也翻了一倍,我们家的经济实力虽然不算雄厚,至少也算迈入小康水平。此时,不用老妈再催促,我和老公都觉得生宝宝的时机到了。
说到这里,我要夸夸老公。在我怀孕期间,他不仅发挥了能屈能伸的精神,而且包容我情绪波动时的坏脾气,还针对孕期的财政收支情况制定了详细的规划。
通过学习,老公将孕期花费总结为三个方面,即孕期营养费、产前检查费和宝宝用品费,并制订了相应的支出计划。那段时间,他经常浏览生育论坛,向一些妈妈级别的人讨教孕妇营养知识、产前检查注意事项等。当时,凭借自己的真诚和虚心态度,他还真讨教到一些省钱之道,比如某项产前检查可做可不做,纯粹是医院为多收取费用的行为等。
自从我怀孕后,老公还养成了记账的习惯,将每个月的收入和支出记在账本上,既使钱款的来龙去脉一目了然,又为减少不必要开支提供了依据。记账的效果立竿见影:3月份时,包括产前检查等各种费用,体现在老公账本上是360元;4月份时,费用就减少到280元。不过,偶尔也有超出预算的情况,基本都是在我身体出现意外时的支出。比如5月份时,因为工作有些劳累,我身体出现了一些不适症状,为安全起见,医生特意让我增加了两次产前检查。
在宝宝即将出生的前两个月,老公还向医生以及生过孩子的亲戚朋友“取经”,然后到超市和婴幼儿用品商店详细比较了各类用品的功能与价格。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我们买到了实用的婴儿车、婴儿粉、爽身粉、婴儿奶嘴等用品,让宝宝从出生之日起,就享受到了父母理财生活的成果。
此外,他还预留出了一部分钱作为旅游费用。外表看起来粗犷的老公,还真是个细心人,他了解到孕妇保持愉悦心情的重要性后,便经常带我去环境清雅的地方散心,呼吸呼吸新鲜空气。虽然这项举措属于额外开支,不过我们都觉得值得,用老公的话说:“老婆开心,宝宝就开心,我当然也开心!”
在老公全方位的照顾下,我丝毫没有顾虑地走进产房,完成了女人一生中最伟大的事业,生下了可爱的宝宝。
不过,说到这里,我还要提醒各位准妈妈或准备怀孕的朋友们,除非你身体状况不允许,否则怀孕后还应坚持上班。当然如果你在工作中会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则另当别论。
如果仅仅是电脑辐射,就不用太担心,穿上为孕妇特制的防辐射衣服,与电脑保持50厘米以上距离即可。坚持上班,不仅能多拿几个月工资,还能和人接触,比一个人闷在家里要好得多。妈妈心情好,自然有利于宝宝发育,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page#
让孩子赢在“财商”起跑线
所有父母可能都有这样的心态,想把自己拥有的全部都交给孩子,生怕孩子受到委屈。对于孩子的要求,也会无条件满足:孩子想要星星,父母可能连月亮都摘给他;孩子要奥特曼,父母可能还会附带着买上变形金刚。
好与坏,其实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一对矛盾。有时候,你觉得这是对孩子好,实际上却偏偏可能养成孩子的坏习惯。
邻居蔓蔓是一个漂亮、学习成绩又好的孩子,每次看到我,她总会清脆地和我打招呼,十分惹人疼爱。刚结婚时,老公还对我说:“咱们要是生个像蔓蔓这样乖巧的孩子也不错!”
随着接触的次数增多,我们渐渐发现蔓蔓的消费习惯并没有长相那么可爱。蔓蔓的父母都是收入颇高的企业高管,由于家庭条件不错,蔓蔓的零花钱很充裕,这也让她养成了“挥霍无度”的习惯。每次上街,只要看到喜欢的东西,就一定要买来搬到家里。但是,对于到底花了多少钱,用在了什么地方,蔓蔓自己也说不清楚,她父母也是迷迷糊糊的。
了解到蔓蔓的“真面目”后,老公马上改了口风:“要是咱们真有蔓蔓这样一个孩子,估计咱家会被榨干!”我与老公想法不同:“如果蔓蔓是咱们的女儿,她就养不成这些坏习惯。”
每一个刚生下来的孩子,都是一张完美无瑕的白纸。孩子养成怎样的习惯,全靠父母日后的培养。蔓蔓父母平时工作较忙,以为用金钱就可以弥补对蔓蔓的疏忽,但是把钱交给蔓蔓之后,又不教她如何花钱,最终导致蔓蔓养成了极低的“财商”。
诚然,女儿要富养,但不等同于娇惯、纵容。今天,你能为孩子提供充足的财富,供其随意使用,明天或许也可以,但是后天就不一定了。财富总有用完的时候,到时如果孩子依旧大手大脚,状况将会如何,不用我说大家也可以想象得出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孩子小时,与其提供给他足够的金钱,不如致力于培养他的“财商”,让他掌握正确认识和运用财富的能力。留给孩子一座金山银山,还可能会有坐吃山空的一天,而教孩子学理财,培养孩子的高“财商”,财富则能伴随他一生。
在培养孩子的“财商”方面,犹太人是我们的榜样。从小开始的“财商”培养,使得犹太人成为世界上最有钱的人。虽然只占世界人口的,犹太人却控制了世界60%的财富。而且,世界上最富有的几大家族,摩根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和洛克菲勒家族等,都是清一色的犹太家族。
写到这里,我想起一篇报道。心理学家对100名3~8岁的儿童展开调查,当问到“你的钱是从哪里来”的问题时,绝大部分孩子认为“钱是从爸爸的兜里掏出来的”,其次是“钱是银行给的”,再次是“钱是售货员给的”,仅有20%的孩子说“钱是工作挣来的”。最有意思的是,竟然还有孩子回答:“钱是长在树上的。”
孩子们的回答,体现了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同时也暴露出他们金钱认识的匮乏。我们不一定非要将孩子培养成大富豪,但即便是做一个普通人,也要具备相应的理财技能,否则不知道要为孩子操心到几时!
“子不教,父之过”,咱们不要等孩子出现不良消费习惯时,才想起培养的重要性。对孩子负责任的父母,应该从孩子具备认知和学习能力的那一刻起,就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他们的理财能力。
孩子成长到2~3岁时,基本就可以听懂成人谈论的话题了。此时,如果你们在谈论钱,好奇心强的孩子会询问与钱相关的问题,父母们不要刻意回避,不妨抓住时机向孩子讲解这方面的知识,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灌输正确的金钱观。
等到孩子稍大一些,4~5岁时,可以教他开始存钱。给他零用钱的同时告诉他,这些零用钱是固定的,让他想一想,如果把几天的钱一次花完,下次要买其他东西时,钱不够或没有钱了该怎么办?这样,可以趁机引导孩子学会储蓄,养成节俭的好习惯。page#
当孩子再大一些,就可以让其学会自己管理金钱。此时,父母可以为其单独设立一个小账户。如果孩子要买东西,先让他与父母一起规划购物单,或制订理财计划。孩子可以从父母处学习到理财的技巧,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不过,父母首先要端正自己对金钱的态度,否则,不正的上梁怎么能培养出良好的下一代呢?
当然,在此过程中,父母还可以倡导孩子“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即通过适当的家务劳动获取报酬。日本人在教育孩子时常说一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孩子长大时,可以鼓励他利用课余时间在外打工挣钱。孩子年纪还小时,父母可以雇用这个“小童工”,比如洗碗一次给2元钱,扫地一次给1元钱……既保证了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又可以让其明白财富应该“取之有道”。
不过,我不赞成为让孩子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而滥用奖励的行为。有些家长爱对孩子说:“如果你这次考试得了100分,我就给你100元。”这种方式固然可能会提高其学习成绩,但是难免也会让孩子形成急功近利的性格。
良好的学习成绩有助于孩子人生境界的提升,同时也可能会帮助其获得更多的金钱,但学习的目的绝对不是钱,而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培养孩子的“财商”,是为了让孩子形成正确的理财观念,而不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人。
同学的姐姐一直是追求上进的女人,硕士毕业之后,又留学美国,直到拿到博士学位后才回国结婚,怀孕时已经36岁。在一段时间里,我去同学家玩时经常能遇到她,怀孕的女人的确是最美丽的,她脸上总是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幸福。
我也知道,早生宝宝对母亲和宝宝的生理都有好处。从理财的角度来看,女人在30岁之后生宝宝,由于存在高风险,出于自己和宝宝的身体安全考虑,可能会支出更高昂的费用。用我经常说的一句话,那就是“不划算”。
其实仔细想想,作为一个过来人,老妈提出的建议肯定是为我考虑的。当初,老妈在30岁高龄时生下我,是形势所迫。现在,虽然她身体状况基本良好,但是时不时也会出现胳膊酸、腰疼等毛病,用她的话说:“这都是晚生宝宝留下的后患。”
按照传统思想,应该是婆婆先来“催生”才对,没想到我妈这个做外婆的竟然比做奶奶的还要心急,真是有些让我搞不懂。
养老育儿,一个都不能少“早插秧早打谷,早生儿早享福。”自打我结婚的第一天起,无论是打电话还是见面,老妈都常在我耳边唠叨这句话。随后,她还会列举早生宝宝的好处:年纪轻,带宝宝有精力;年纪轻,生的宝宝健康;先成家后立业,早生宝宝,让你工作更顺畅……
生一个计划内宝宝
其次,账户里的钱可以自由领取。这份万能险的投保人是老公,受益人是公公婆婆,兼具“上可顾老,下可顾小”的优势,每年都可领取部分资金,作为父母的养老金。
首先,保费不太高,对我们生活构不成压力。一年交6 000元,每月只需交500元。而且,虽然保险合同规定前三年必须每年交6 000元,但如果在三年中某个时间段遇到经济不宽裕的状况,可以暂时不交,等到手头宽裕时,再一并交上。
比较来,比较去,我和老公都觉得这份万能险更经济,也更合适我们。
投资理财,养老育儿,一个都不能少另外,这份万能险的最大特点是,只要投保人每次领取的金额不少于1 000元,就可以自由领取,而且只要你的保单账户里有钱,保险公司就必须要一辈子帮你理财。
在老公交进6 000元的第一年,保单账户里的身价就可达到12万元,此时,一旦老公出现意外,受益人公公婆婆就可得到相应的赔付。如果老公一直平平安安,保单账户就会继续升值。到第二十年,以中等回报率计算,保单账户的资金就可累积到万元。到老公60岁时,保单账户里就有万元;70岁时,有万元……
不过,尽管年轻人投保优惠多多,但也不要误会,我说的“保自己”并不是让你不管父母,而是以自己的名义买份养老保险,受益人是父母。在保险公司的推荐下,老公买了份万能险,被保险人是老公自己,受益人是公公婆婆。这份万能险以6 000元起步,每月交500元即可,交20年,共计12万元。
page#第三,年轻人更容易通过核保。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买保险,每份保险都有健康和年龄要求等明确的投保条件。相比而言,年轻人身体较为健康,在特定保险金额内不需要体检,即便需要体检,也极容易通过。但是年纪大者,一定会被要求进行体检,万一查出身体疾病,可能还会被要求增加保费,或者可能被拒保。
第二,保险费率更低。经济不断发展,物价随之上涨,消费水平也相应提高,保险产品也会更新换代。保险公司不可能长时间保留原费率的产品,运营一段时间后老产品就会被停售,继而推出费率稍高的替代产品。在价格上,过往的保险产品总是比新推出的产品更优惠。
养老育儿,一个都不能少第一,保障时间越长,收益越丰厚。大部分养老险都是长期甚至终身保障,一经投保,就可以享受保障利益,投保人年纪越小,享受的保障时间就越长。而且,很多养老险有分红功能,分红是以复利计算的,越早投保,也越早享受分红收益,累计时间越长,收益也就越丰厚。
“保自己”除了有投保年龄小所需费用低的优势外,还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道理就是这样简单!咱们年轻人给父母买养老保险,这份孝心值得称赞,但是由于父母年纪过大,保险公司定的费率过高,所交保费也高。一般来说,年轻人的保费比老年人低很多,“保父母”不如“保自己”更划算。
我先用最简单的存款例子给大家解释一下。假设存款年利率不变,恒定为3%,再假设你给自己制定了“60岁退休时存够100万元”的目标。如果你从30岁开始实施,定期向银行存款,要实现目标,每个月只需要存1 元。但是,如果你从50岁才开始存款的话,每个月就需要存7 元。
同样都是人,同样都是买养老保险,过程和结果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差别就在年龄!张爱玲女士不是说过吗,出名要趁早。其实,买养老保险也是一样,也要趁早,早买更划算。买得越早,投保人的死亡概率就越低,不仅保费更便宜,红利积累得也更多,收益的空间也更大。
投资理财,养老育儿,一个都不能少买养老保险,如同攀登山峰。同样一笔费用,如果从25岁就开始准备,你可以轻装上阵,感觉不到负担,一路轻松之后,便直上顶峰;如果从40岁开始准备,那恭喜你,还不算太晚,不过会感觉有些吃力,如同现在小学生背着沉重的书包登山,难免会气喘吁吁;如果你推迟到50岁开始准备,就有些遗憾了,如同扛着沉重负担去攀登悬崖,其中的辛苦常人难以体会,大部分人会感到力不从心。
的确,养老金是在增值,但是每年交付14 970元,对身负房贷和即将生小孩的我们来说,负担还是有些重。
当时,根据公公的年龄49岁,需每年交付14 790元,一直到公公65岁为止。从65岁开始,前3年,公公每年可以领1万元,第4年开始领取10 600元,此后,每隔3年,领取的养老金就会增加600元,一直到公公100岁为止。总体算来,到100岁时,公公可以每年领16 600元。
在选择养老险种时,老公看中了一款终身养老保险,不仅具备增值功能,而且养老金不会随着通货膨胀等因素缩水。听起来,这份养老保险挺靠谱。
养老保险,说买就买,可是等我们真正了解之后,才发现其中还有很多咱们不知道的秘密。
养老育儿,一个都不能少老公是孝顺的好孩子,我也不是不明事理的儿媳妇。想当初我们买房时,公婆还将辛辛苦苦攒下的10万元拿给我们。知恩图报,将心比心,我支持老公给公公婆婆买份商业养老保险的主意。
我和老公不止一次探讨过父母养老的问题。我父母有退休金,晚年生活基本可以得到保证,公公婆婆则相对比较困难,他们生活在农村,除了土地,几乎没有其他依靠。而且,随着年纪不断增长,公公也不能再继续做小生意,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他们唯一的儿子。
中国有句话叫:“养儿防老。”现在,虽然我们父母的身体还算健康,可是他们距离年老越来越近,甚至有些已经成为老人。怎样为父母养老作准备,是我们刻不容缓需要考虑的事情。
不得不佩服时间的脚步,昨天我们“80后”还被喻为垮掉的一代,今天我们就要跨入而立之年,成为社会的中坚分子。不仅在社会上,在家庭中,我们也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上有老,下有小”的“夹心层”。夹心饼干的夹心,是饼干的调味剂,但家庭的夹心层,含义却不仅限于此,更多的是代表着一种责任。
养老险,早买更划算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