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

医疗专家在宁呼吁:提高心脏起搏治疗医保报销比例

第四届“健康心跳,健康心”普及宣传动继续得到了“世界心脏日”资助企业美敦力的支持。“一个世界、一个家、一颗心”,2012年世界心脏日的主题是“关心妇女和儿童心脏血管疾病”。美敦力将积极配合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重点医院的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开展针对妇女和儿童的公众宣传教育,以提升对心律失常的认知,提高心律失常的自我防治意识,掌握病发后的急救方法,减少心脏猝死的发生率。

张澍教授表示,虽然国家这些年进行了大量投入,不少基层医院的面貌大有改善,有的地方具备了治疗的条件,但又没有足够多的、能胜任的医生。放眼全国,能够独立开展这一手术的医生,大概只有2000人,这个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基层群众的就医需求。因此,要进行更深入的指南推广、建立更多植入中心和培养更多的医生,充分发挥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培训基地的作用。

第三,要大力提倡专科医师的规范与培养,积极探索和应用创新的技术。

医疗专家在宁呼吁:提高心脏起搏治疗医保报销比例

大多数心律失常可以因为症状或通过心电图等以明确诊断,也可通过筛查高危人群,提高患者亲属和同事及全社会的救治水平,加以防治。在心律失常病人中,较为常见的是冠心病人尤其是合并心功能低下,以及曾经有过心梗和猝死的幸存患者。这样的高危人群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一定要及早选择和接受有效的疗法。

其次,心律失常作为常见的心脏疾病,要提高患者对该疾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特别是疾病的高危人群不能持侥幸心理,一定要尽早选择和接受有效的疗法。

医学研究认为,心律失常导致猝死的概率非常高。对心律失常患者而言,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植入心脏起搏器。张澍教授指出,心脏起搏器看似一次性投入比较大,但平均能够使用10年,一年也就花费两三千块钱,那么这个治疗并不算昂贵。但是这笔钱对于农村患者,特别是贫困患者来说,仍然是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迫切需要政府通过医保等政策安排从根本上解决。然而,现实的医保政策导致很多农村患者一直未能接受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治疗。张澍教授表示,心脏起搏器在很多国家被列入全额报销序列,一是因为它确实能够救命,二是与其他一些疾病相比,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治疗花费效益比最优。因此,张澍教授呼吁医保要对具有基本功能的心脏起搏器治疗给予更高的报销比例,长远看,更应借鉴现有的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基本医疗器械制度,对那些最基本的医疗器械给予全保。最基本功能的心脏起搏器就应当进入基本医疗器械,以便贫困患者能够通过医保用得上救命的疗法。

首先,中国的心脏起搏器患者植入比率依然较低,提高医保水平,特别改善农村患者的医保水平十分迫切。

张澍教授进一步指出,虽然发展是快速的,但是与国际还有很大差距,我国心律失常及心脏起搏治疗严重不足。他举例说,植入心脏起搏器是目前针对心动过缓的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国每年新增30-50万心律失常患者,其中仅有3-5万人能够接受心脏起搏器治疗。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多,心律失常的发病率跟美国基本一致,但美国每百万人口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数量为近1000台,中国2011年只有36台,不到美国的1/30。为了让更多患者受益,提高学科发展,张澍教授和与会专家代表学会共同呼吁:

保险,医疗专家在宁呼吁:提高心脏起搏治疗医保报销比例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主任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张澍教授指出,近两三年来,我国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临床工作在有条不紊地发展,手术量逐年攀升。据统计,2010年,全国心血管介入治疗注册的800余家医院,完成心律失常介入治疗余95000多例,共近2000名医师开展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目前,至少5个中心心脏起搏器年植入量接近或超过500例,跨入国际大中心行列。2011年我国心脏起搏器植入大约47000多例(据卫生部网上注册资料),比2010年增长10.9%;植入型心脏转复除颤器(ICD),以及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CRT)均取得了约19%的增长。在专科医师的规范和培养方面,我国共有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培训基地66家单位,共招生培训780人。此外,治疗新技术的发展,也不断提升我国治疗水平的发展。例如,2011年能够兼容核磁共振检查的起搏系统也在中国上市,打破了起搏器植入患者长久以来不能进行核磁共振检查的禁忌。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是指心跳节律或速率的异常改变,包括心跳过快、过慢或不整齐。人在一生中,几乎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心律失常,然而更多见于心脏有病变的人。

9月15日,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主办,全球领先的医疗科技公司美敦力共同发起的第四届“健康心跳?健康心”心律失常宣传活动在南京启动。会上,专家和领导一致指出,在政府、学会、医疗机构、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心律失常与心脏起搏治疗继续稳步发展。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的心律失常和心脏起搏治疗还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专家和领导共同强调,应积极推进更完善的医保政策;提升医生、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管理能力;加强植入中心建立、医生培养及指南推广,鼓励和应用创新的技术,使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获益。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13-2014 首页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