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年报披露,产品体系的日渐完善带动了上市公司业务结构的优化和业务价值利润率的增长。如新华保险个险渠道2011年首年保费收入超过97亿元,首年保费中来自10年期及以上期交保费收入由2010年的46亿元上升至62亿元,占首年保费收入的比例由44.7%上升至64%,促使新业务价值利润率进一步提升。(来源:金融时报)
“就各个销售渠道而言,需要进一步细分市场,以确保开发差异化的产品。”新华保险前述负责人称,如个人渠道以养老、健康保障产品为主,涵盖各种长期保障和理财功能;银保渠道以养老和长期理财为主,兼顾中短期保障需求;法人渠道以短期保障和团体员工福利为主,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完善的风险保障。
在日趋同质化的市场环境下,各大寿险公司正在打造功能与服务体验相衔接的产品特色。以新华保险为例,配合“康健吉顺”、“康健荣尊”两款防癌疾病保险推出了相关的健康管理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健康管理。
“一款新型寿险产品的成型,主要包括产品调研、开发、推广三个模块,三个模块往往互相影响和反馈,形成良性互动。”新华保险产品开发部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称,在关键的调研阶段,产品研发部门需要依照行业发展方向和公司发展战略,对产品需求进行现场调研、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调研对象不仅包括终端消费者,还包括公司自身的营销队伍和机构渠道,通过整理和分析调研数据,形成客观性的结论,为产品开发提供充足依据,以确保产品从设计之初就符合市场需求,适销对路。
然而,作为以契约合同形式呈现的一种无形商品,保险产品具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突出特点,容易让消费者产生各种困惑,多数消费者并不清楚保险产品如何产生和定价,并且市面上的保险产品在功能、定位、价格上往往貌似雷同,即使是附加了全新的保障功能,也不太容易被消费者识别。
远去的“安全感”:回归保障并非昙花一现被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称作“人类近200年来最伟大发明”的保险产品,依据“风险共担、互助共济”的原则,帮助个人或组织形成抵御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旨在为消费者带来安全感。
“同质化”待解
针对这一现状,友邦保险(中国)新增的“癌症康复保险金”利益具有独立赔付、分期给付、保障至75岁等特点;信诚人寿升级版的长期疾病附加险,专门设置了“癌症特别关爱金”,为罹患癌症的被保险人额外给付20%的癌症特别关爱金。
基于多方调查,癌症发病率正呈现出日益年轻化的趋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负责人预测,到2030年,全球确诊的癌症患者人数将比2000年增加1倍以上。友邦保险(中国)2011年理赔报告显示:31~50岁是重大疾病理赔人数最多的年龄段,占所有重大疾病理赔的72.6%,其中恶性肿瘤是导致重大疾病理赔最主要的原因,占总数的84%.
在精准定位“新生代”群体面临的困惑之后,友邦保险(中国)日前推出一款专为“新生代”家庭量身定制的新型保障计划,集身故、全残、老年护理、癌症康复、疾病终末期、重疾分级保障、意外综合保障为一体。值得关注的是,在提供终身健康保障之余,该保障计划特别加入了“癌症康复保险金利益”。
保险,远去的“安全感”:回归保障并非昙花一现信诚人寿同样秉持“轻重兼顾”的产品开发策略,推出升级版的长期疾病附加险,在轻症给付、重疾保障、癌症后续治疗等三方面为客户提供保障,针对轻症重疾提供及时的保险金援助,并将及时援助保险金的给付比例提高至基础保额的25%.
今年以来,各大寿险公司相继推出了各具亮点的保障型产品。来自中国人寿的消息显示,作为占据国内最大寿险市场份额的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今年5月升级上市的“国寿康宁终身重大疾病保险(2012版)”,刚刚发售即受到市场的热捧,在沿袭传统保障功能的同时,该产品大病种类扩充至40种,此外还包含了10种轻症给付的保障。
根据保监会统计的全行业经营数据,1~5月,在人身险保费仅增长0.66%、寿险保费同比下降1.4%的背景下,以纯粹的疾病保障为主要特征的健康险业务,今年前5个月实现了保费收入的同比大幅增长,劲增24.6%.
“保障型”升温
尽管今年以来连续两次的降息动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保险产品较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低下、吸引力不足的“短板”,但在当前的利率环境下,保险产品的理财功能正愈益获得清醒的认识。以分红险为例,推行“保额分红”机制的分红险产品,通过保险责任设计与“保额分红”的制度安排,实现了风险保额的递增和保障额度的增长,在风险随着年龄增长而加剧的情况下,客户拥有持续提升的保障额度。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制度安排符合了当下“新生代”愈益缺乏安全感的潜在需求。
远去的“安全感”:回归保障并非昙花一现“需要针对客户进行生命周期需求的管理,比如客户需求分析、客户需求管理、客户体验、客户需求满足等,推出适合各类客户的产品与服务。”新华保险产品开发部负责人称,在市场调研过程中,既要满足不同销售渠道的个性化需求和共性需求,还要解决系统开发资源紧缺的现实问题,以提高保险产品的开发效率。
北京市卫生局公布的《2011年北京市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北京市居民死因疾病前五位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占全部死因的87.06%.2008~2011年,友邦保险(中国)理赔数据显示,四年来重大疾病理赔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警示了生活中的保障缺口。
显然,“保障缺口巨大”是此次调查的另一大发现。在高通胀、高房价、教育金高企、安全事件频发的背景下,拥有巨大保障缺口的“新生代”明显缺乏安全感。如何有效提升这一人群的保障水平并且有针对性地弥补其保障缺口,成为各大研究机构、各大保险商调研的焦点。
“超过30%的‘新生代’对养老保障非常担忧,70%以上的‘新生代’对医疗费用及医疗服务满意度较低,84.2%的人担心家庭成员发生重大疾病会给家庭带来重大负担。”友邦保险(中国)相关负责人解释称,种种迹象表明,“新生代”幸福缺口明显,生活压力与日俱增。
日前发布的“‘新生代’幸福缺口调查”显示,处在人生转换期的“新生代”人群(通常指“75后”至“80后”),其家庭的“4-2-1”结构日渐明显,这一日渐庞大的人群肩负了与前辈人截然不同的家庭和社会压力,其多数已经组建了小家庭,除了负担个人的工作压力外,更多地承受着来自家庭的压力,诸如抚养小孩和赡养父母等。
保险,远去的“安全感”:回归保障并非昙花一现“安全感”缺失
在投资环境失利的背景下,保险业回归保障正当其时。然而,处在经营困境中的中国寿险业,正经受着结构转型带来的“阵痛”,现实的经营数据已经让各大保险商看到了业务结构优化带来的明显优势。保险业回归保障,将不仅仅是昙花一现。
与此同时,各大寿险公司上半年相继推出以高保障为主要卖点的人身险产品,诸如在重大疾病保障中重点防范癌症风险、对重大疾病给予分级保障、突出老年护理风险等,产品开发与推广重心转向保障型险种。业内普遍预期,在价值增长的经营导向下,保障功能是保险业安身立命之根本,保险业回归保障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将不会是昙花一现。
但是,日渐消失的安全感并非“新生代”独有。来自保险业的数据显示,保障型产品正日渐升温,在今年1至5月寿险保费同比下降的背景下,以纯保障为主要特征的健康险业务,在今年前5个月实现了保费收入的大幅增长,劲增24.6%.
友邦保险(中国)日前联合专业调研机构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共同发布了“‘新生代’幸福缺口调查”,相比之下,所谓的“新生代”(通常指“75后”至“80后”)正面临“最大的生存压力”,这源自“经济压力”和“孩子成长教育方式的压力”,与此同时,巨大的食品安全隐患和健康隐患,令“新生代”最为担心。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