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信贷经常会有担保公司。根本上来说,这是中国信用体系缺失背景下的无奈之举。而从投资人的角度,担保为P2P平台借贷加了一层安全保障,但果真是这样吗?
目前,P2P行业担保主要有,平台自身担保、第三方担保公司担保两种模式。
其中,平台自担保多采用风险备用金或自有资金作为担保来源。不管赚钱与否,平台负责兜底, 这并非法律意义上的担保行为,而是一种保障承诺。真要出了事情,平台是不是兜得起,就要看实力了。
一波接一波的逾期、跑路带来的风险教育,以及银监会对P2P行业设立的“红线”,使平台自担保这一模式越来越不受欢迎。
第三方担保看来是大势所趋。不过事实上很多担保公司并不具备担保资质。有业内人士表示,中国法律规定只有融资性担保公司才可以为借贷关系提供担保,非融资性担保机构只能为工程履约等行为提供担保。而事实上为P2P平台担保的很多都是非融资性担保机构。
另外,这其中还有很多担保公司根本就是平台的关联企业。平台为了吸引投资人,自己先成立一个担保公司,结果就是“自保等于无保”,一旦平台垮台,担保公司铁定一起玩完。
而符合为借贷关系担保条件的融资性担保公司,也不一定完全承担担保责任。担保有一般责任和连带责任之分。只有在文件中标明担保公司承担连带责任的,投资人才可以在逾期违约发生后要求担保公司承担代偿责任。
一般责任担保,必须确认借款人完全没有还款能力时,担保公司方能履约。可如果借款人是个故意不还钱的“老赖”(因为他不是没能力),担保公司就不会承担还款责任了。而一旦担保金额超出了担保公司能力,担保公司申请破产程序,那么就是按照各种债权债务关系,剩下多少是多少了。
另外,国家规定要求担保公司担保资产规模与自身注册资本规模之比应小于10。意思就是,其为P2P平台所担保的资产规模不能超过担保公司净资产的10倍。而事实上这一红线屡屡被踩。
原因之一是很多担保公司的注册资金存在很大水分。有业内人士就曾对媒体透露,市面上专门有中介帮助企业把注册资金做大。虽然监管部门今年一直在打击虚假增资,但始终屡禁不止。
而面对巨大的交易量,担保公司也很容易突破杠杆红线,最终导致资金链的断裂。
2013年,重庆地方监管部门的调研报告就指出,“目前P2P网络贷款业务通常采用借款人将资产抵押给中介机构(担保公司),由中介机构对债务向社会公众担保的模式。对5家中介机构调查发现,注册资本从300万到1000万元不等,但是年交易量均在8000万元以上,最多的高达5亿元。中介机构注册资本低,担保能力有限……”
因此,至少在当前的大多数情况下,第三方担保模式实际上并不能消除网贷平台风险,而只是实现了风险转移。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有担保的平台也跑路了呢?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