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央行行长周小川已经多次在不同场合表达过: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整空间较大,因为目前通胀率比较低。确实,从统计局的数据看,中国CPI同比涨幅已经连续7个月保持在2%以下的低位。甚至有学者认为,中国目前应该防止的是通缩风险。 但浏览各大媒体CPI数据新闻的跟帖,主流的评论却是这样的:“苹果都7块一斤了”,“房贷占了工资一半”,“奶粉一个月320”,“理发涨了25%”,“物价还是很高啊”,“幸福感油然而生”,“看不懂...”。统计局的CPI数据为何总与民众感受不符呢? 一个常被探讨的原因是由来已久且近乎公开的秘密:数据造假。中国部分地方政府可能通过某种方式对价格调查施加压力,如授意统计机构人员在价格指数上弄虚作假或者直接编造假的价格数据。国家统计局官员多次公开并要求改正这个问题。 即便抛开造假问题不谈,CPI的编制发布也存在缺陷。国家统计局发布CPI通常是以同比涨幅的形式,仅在附文提及环比涨幅。同比涨幅是指当前一组商品价格的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的涨幅(如统计局公布2015年3月CPI同比上涨1.4%是指与2014年3月相比的结果),但公众直观感受到的是这个月的价格与上个月的价格相比上涨的幅度。 更深层次的问题源自于CPI算法的组成结构。中国CPI的组成和权重是:食品31.79%、烟酒及用品3.49%、居住17.22%、交通通讯9.95% 、医疗保健个人用品9.64%、 衣着8.52%、 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5.64%、娱乐文化用品及服务13.75%。表面看这与美国CPI 的计算结构相似,实则内有乾坤。 中国和美国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个人消费总额的比重)存在显著差异,中国恩格尔系数约为43%,而美国仅有12%。考虑到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差异性,部分地区和人群的恩格尔系数显著高于平均水平。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娱乐文化用品及服务占CPI的比重却明显高于美国的5.8%。同时,美国CPI中住宅(包括商品房价格)一项占比高达42%,其中租房价格占据31.5%。而中国CPI中未计算飙涨的房价。 食品和居住是中国城镇居民最大的两项刚性支出,但两项之和仅占据中国CPI权重的49%尚不足一半。中国应改革CPI构成而使其更能精确反应居民生活成本的变动。判断通货膨胀可学习美国采用PPI、CPI和RPI(零售物价指数)综合衡量的办法,并适当考虑资产价格变动情况。 其实中国早有学者指出了CPI计算模型已经过时,跟不上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但为何官方没有进行变革呢?在这方面,其实国家统计局与地方政府的立场是一致的。如果CPI数据较低,央行就有货币放水的底气,无论中央还是地方的经济数据就可能好看一些。不过这种做法,又何异于一叶障目、自欺欺人呢?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