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跳去乐视的王行长,我只想代广大的学弟学妹们问您一句:那100元,到底什么时候能到账?
P2P,中行副行长王永利为什么要跳槽?2011年,浙江工商大学百年校庆,作为知名校友,中行副行长王永利曾经大手笔地推动中行给全校学生每人发放100元**消费(无法取现),学生们踊跃地将自己的个人信息贡献给了伟大的中行以供办卡,直到现在,那100元还在赶往校庆现场的路上。
王永利的跳槽只是近来银行从业人员离职潮的一个缩影,体制僵化、应激缓慢是所有传统银行难以破除的魔咒。
这也是一件应该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现在互联网理财产品这么火,它做的就是这么件被传统银行复杂化的活儿,那么,未来的银行,怎能放过这一块?
金融的本质是把这个世界上的钱从富余的空间转移到缺乏的空间,赚取的是时间的价值。其实,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搞清楚这件事情之后,我相信很多对银行理财有排斥心理的、手头资金并不是很多的小白们应该立马就该顿悟,只要是富余的钱,每一分都是有价值的,只要是真实有价值的资金需求,每一个都值得融资。金融机构的天然属性就是让这两方面的信息得到充分地释放,并且填补这些需求。
银行的理财产品曾经是很多人的心头恨,天然抗拒小额、谜一样的资金流向、手续繁杂……对于把钱交给他人来打理这件事,我们一开始确实是拒绝的,只是后来发现,这钱也的确没地方可去,才勉强尝试放入银行。但是,我们一般都不太知道钱在银行的理财产品中下落如何,很多人莫名其妙地赚钱,更多的人莫名其妙地亏钱。
中行副行长王永利为什么要跳槽?四、理财将会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在未来银行中,身份认证功能将比任何功能都关键,这块久违的数据将是对现有大数据的一项基础补强。
有人说,腾讯狂拽酷炫的人脸识别就是给微众银行远程开户做的铺垫。这也不无道理,对于互联网金融机构来说,只植根于网络的虚拟数据其实是不完整的,虽然有实名,有身份证,有手机绑定,但是随着信息的冗余泛滥,这些数据其实正在逐渐变得廉价和不稳定,为什么这么说?名字可以有重名,身份证可以遗失,手机号可以被窃取,你会发现,在这些信息暴露到一定程度之后,网络上会有越来越多个你。而你如果需要证明你是你,除了各种证明之外,诸如人脸、指纹、唇语口型等等生理数据,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当关于你的数据综合起来锁定你是你之后,你在网上的经济行为将变得愈加有确定性,这种稳固的联系才能逐渐替代现实生活中的签字和盖章。
银行里有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合同,不管是开户还是购买理财产品,又或者是小小的开通手机短信服务,都是不厌其烦地需要客户签名和盖章。银行希望通过这些手续保证金融行为的确定性和信用,对于传统银行来说,体验诚可贵,安全价更高,这些形式味很浓的契约是传统银行业务的基石,因此,微众银行还是没能开通远程开户功能。其实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代表安全的契约还没有找到一个稳定可靠的替代。
三、互联网服务——数据比盖章重要。
P2P,中行副行长王永利为什么要跳槽?不用怀疑的是,在未来的银行里,借钱将更加容易了。
阿里和腾讯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切实地给传统银行引路,微信号、app已经几乎是所有银行的标配,只是这些标配的内在功能以及体验还没有被盘活。我们可以通过代发工资来变相实现存款,转账本身就是线上银行标榜的亮点,现在对于传统银行来说,最需要的攻克的就是贷款,贷富不贷贫,多多少少是传统银行的致命缺陷,而找准“贷贫”这个缺口,与其说是市场细分,不如说其实是一种野蛮的运营策略。在我看来,传统银行不缺数据、不缺用户、不缺技术,其实缺的就是有效的运营。能够为中低收入者造血,是互联网金融发展得这么快的首要秘诀。自从最近互金领域相关扶持政策接二连三地推出,我们能看到的是,银行短平快的信贷产品也在频频面世。
二、借钱更加容易了。
而对于腾讯来说,QQ号的征信价值可以比肩信用卡。
当我们听到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一个有两头狮子的门面,稳、重是我们对传统银行最直观的认知。为了显示自己的信用和能力,一个好的银行就代表着好的实体。这实体不仅仅是豪华的店面,还必须有大方得体的工作人员,以及象征着信用的各种纸质契约。然而,互联网银行该有的特点却显而易见——去实体化。刚刚开业的微众银行虽然暂时还不能实现远程开户,但是已经能够接受全国1000多家的银行柜台和网银的转账,并且我们也能在上面购买理财产品,最有亮点的是,微众银行即将推出的小额信贷产品微粒贷,不用经过线下繁琐的审核,仅通过大数据,即可完成贷款。阿里网商银行号称300勇士,没有一个信贷兵,能支撑起如此底气的根源是,天猫淘宝积累起来的交易及社交数据。
中行副行长王永利为什么要跳槽?一、你要习惯银行不会再是一个实体了。
问题来了:网商银行和微众银行这样的互联网银行有可能淘汰传统银行吗?当然不会,但是,如果问题变成:互联网银行的形式有可能淘汰传统银行形式吗?答案无疑是肯定的。排队开户、盖章、网银盾,这些传统的银行形式迟早是会在技术的迭代中被淘汰。那么,未来的银行会有哪些特点呢?我们不妨设想一下。
能用走的就不用跑,能躺下的就不想坐着,这是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网民最贴切的概括。在这样的背景下,到银行办业务居然还要排队,存款还要盖那么多章,使用网上银行还要随身携带网银盾,这都不是事儿,关键的是,银行服务作为最基本的金融服务,资金效率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马云的一句“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来改变银行”在当年听来只是一句豪言,而在今天,却是硬生生的现实。
传统银行的核心业务无非三个字:“存、贷、汇”,这三叉戟曾经戳中了人类经济生活的痛点,让人们口袋里的钱流通得更有效率。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金融的需求从未改变,但是,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饥渴。以阿里巴巴、腾讯为首的移动互联网巨头像无孔不入的泥鳅,狠狠地侵入每个人的需求缺口。
在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的今天,不得不说传统银行在其中扮演着尴尬的角色,现在但凡对互联网趋势有了解的人都在从传统银行逃离。前些日子打了几回顺风车,连着两次成功地将车主拉进了互联网金融圈,这也让我看到了普通网民对创新金融的强烈需求。传统银行因为还陷在传统的金融体制机制中,没有真正实现市场化。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曾经方便了银行,但是现在却恰恰成了挡在传统银行面前的一堵墙。
P2P,中行副行长王永利为什么要跳槽?在中行工作了26年的副行长,王永利,跳槽了。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