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情况
45岁郭先生在上海一家三甲医院当医生。太太是大学同学,也是医务工作者。大学毕业后,老郭分配在一个三线城市医院,与同学郭太太结婚一年后生子,一家人过着按部就班的安逸生活。10年后,郭先生不满足于小城市局促的发展空间,凭借勤奋努力、好学专研的顽强毅力考上了申城一家中医学院,硕博连读。五年学成毕业,顺利来到上海。
在求学期间,郭先生一家人不得不租房生活,开销比较大,把前10年工作的积蓄都用完了。工作后,全家收入才逐年增加,生活慢慢步入正轨。目前,郭先生月收入1.7万元,郭太太月收入6000元,他们年终奖合计5万元左右。每月支出1.25万元,包括房贷4500元 (已扣除公积金还贷)、生活费用3000元、教育费用3500元,其他交际费用1500元。三年前他们在市区购买了80平方米的住房,贷款80万元,现市值达200多万元。现在郭先生一家除了10万元存款外没有其他积蓄。
儿子目前就读沪上某医学院,但一直想出国深造。郭先生发愁儿子的出国留学费用,此外,已经45岁的郭先生夫妇,也开始考虑筹备自己的养老资金。
家庭资产分析
郭先生家庭的自用性资产占总资产的95%,投资性资产只占5%。当家庭处于稳定期阶段时,正常的投资比例应为60%左右,由于郭先生的收入刚开始增长,积蓄有限,导致家庭当前的投资资产比例较低,影响净资产的增长。随着今后对日常现金流的管理,逐步增加投资资产占比,扩大理财收入。
目前郭先生家庭收入全部来源于工资,日常支出除了刚性的房贷还款和孩子上学费用外,其他支出都比较节约。家庭收支比为46%,储蓄率为54%。一般家庭储蓄率可控制在20%左右,但由于郭先生中年事业才开始起步,需加大净资产的增长速度,才能满足日后所需,因此较高的储蓄率是必要的。家庭的资产负债率为39%,家庭财务稳健,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郭先生持有的投资资产共10万元并全部定存,显示出郭先生的风险属性稳健保守,对积蓄的运用只求保值。但过于保守的投资不能跑赢通胀,随着时间的推移,面临资产缩水的风险,因此下阶段应加强积累,分散投资,稳健操作,努力跑赢通胀,才能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
总之,郭先生家庭收入稳定,财务稳健,但由于积蓄较少,以钱生钱的能力较弱,且已步入中年,面临孩子和自身养老两大压力,需要通过详细规划和严格的执行才能满足家庭需求。
[理财师手记]
社保恐难满足更多养老需求
社保退休金只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自行储备的养老金才可提高生活质量。退休规划的最重要原则是尽早开始,持续稳定地进行,但像郭先生这样从45岁以后才开始进行养老金储备的不在少数。“老马附骥,任重道远”,按照当前居高不下的物价和医疗费用,没有持之以恒,持续不断的积累是很难满足安享晚年的需要的。郭先生可以利用职业特点,延长工作时间,进行更多的财富积累。但对于没有这种优势,尤其是期望提前退休的人士,就需要在工作期间规划出用于养老的资金进行中长期投资,不可过于保守,运用多种投资工具进行分散投资,以期积累出能满足较高生活质量的养老金。
理财建议
出国求学要量力而行
儿子刚步入大学,对未来充满憧憬。想出国深造是好事,但郭先生需考虑几方面的因素:1、出国求学方向及将来就业情况;2、出国费用的筹集。
去国外尤其发达国家就读医学院难度很大,且费用不菲。即使读其他专业每年的各项费用也在20万元-40万元人民币,本科四年需100万-200万元。学费稍低的国家也要准备100万元左右的求学费用,且以目前情况看,欧美经济萧条,失业率居高不下,到时求职也可能存在困难。而如果在国内读研,可以建立一定的人脉关系,毕业后找到工作的概率更高。因此,以郭先生现在的能力,建议他儿子在国内就读,未来可利用交流、研修等方式到国外进行学习和交流,提高医术,满足孩子出国见世面的需要。
备养老金眼下定投正当时
由于郭先生的求学经历曲折,使得养老金的筹集开始的时间较晚,目前积累有限。假设郭先生60岁退休、郭太太55岁退休,余寿25年,养老金替代率为50%,如保持现在的生活水平,两人在退休时应积攒起60万元的养老补贴金(假设通胀率为5%)。
郭先生距离退休还有15年,假设收益率为5%,每年需准备3万-4万元的养老专项资金。可将这笔资金分散进行分散投资,进行基金定投,20%货币基金,30%混合型基金,50%股票基金。目前基金处于底部区域,估值合理,应该是比较合适的入市时机,郭先生应秉持中长期投资理念,不宜短线操作,选择一些绩优的基金公司表现稳定的股票基金或混合型基金,利用定投平摊成本的特点,有望获得超过通胀率的收益。
增加保障,提高生活质量
为了节流,从郭先生的支出看,基本没有安排旅游度假的费用。其实,辛苦半生,应该为自己增加一些休闲度假的费用。另外,郭先生身为医生,繁重的工作压力对郭先生的健康会产生不良影响,可适当为自己和太太买些重大疾病险和意外伤害险,让保险为他们承担意外的费用支出。
延长职业生涯,增加收入
按当前收入,郭先生每年的储蓄有17万多,尚有80万元的房贷需要在退休前还完,年支出8万元,较现在每年需多支出3-4万元。孩子慢慢长大,面临就业、成家等问题,也需要家人的支持。虽然经济压力大,但中医的职业决定了随着资历和经验的增长,郭先生的收入来源也会更多。在身体许可的情况下郭先生退休后仍可以发挥余热,延长工作时间,不仅充实了退休生活,也可增加不少家庭收入。
[保险规划]
健康养老子女依次排
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但是,在当今社会,人近中年,却有如此多需要担心的事情,担心健康、担心养老、担心子女。郭先生的家庭情况就是如此,也是处于这个人生阶段的家庭所普遍关注的三个问题。以下我们就围绕上述三个问题展开简单分析。
第一,担心身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小毛小病也随着增多,四五十岁的人最担心自己生大病。因为这意味着大笔费用的支出,进而拖累家人。如果从此无法工作,导致收入中断,那更是雪上加霜。就本案例来说,郭先生夫妇目前身体尚属健康,而且年龄未过50岁,可以考虑分别购买一些重疾类保险产品,譬如“万能+重疾+豁免”这样的产品组合。因为,我是一直这么认为的:“重疾险是每个人必需的第一份保险。”
第二,担心养老。养老是大多数人都会面临的问题,而且越接近退休年龄越有紧迫感,但是准备的时间却是越早越好、越长越轻松。郭先生如果觉得已有的社保和企业年金所能提供的退休后的收入和自己的预期的基本生活水准存有差距的话,就可以考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进行补充。随着平均寿命的增加,我们倾向于推荐购买一些终身型的养老年金产品。
第三,担心子女。子女这一块我们认为主要还是考虑保证学业的顺利完成,根据理财师的建议,随着郭先生家庭未来收入的逐步增加加上近几年的家庭收入盈余估计可以负担起儿子的留学费用。如有需要,可以为儿子购买一些“意外伤害”或“定期寿险”产品来增加近几年的人生保障。
保险关注“风险”胜过“收益”,你所“担心”的就是“保险”所关心的。
买点基金养老
郭医生夫妇俩月收入2.3万元,月支出1.25万元,每月有一万元的结余资金可以沉淀下来,应该说家庭财务状况相当不错。从郭医生的短中期理财目标看,送儿子出国留学和筹备夫妇俩的养老金是重头戏。
其实,如果小郭同学学的是中医,则没必要留学,即使留学学西医,也没必要一下子拿出上百万,只要有第一年的学费生活费也就可以了,这对于每年能积攒下12万至17万(含年终奖)元的郭医生来说都不是什么困难的事。而三五年后,医学院学成毕业,随着小郭就业,家庭经济状况会更好。
养老金的储备是一项长线投资,目前可能正是入市的好时机。经过前期大幅下跌,目前市场在2400点一线徘徊,估值已经处于历史底部水平,而随着通胀的回落,货币政策微调呼之欲出,种种迹象表明,市场正处于震荡筑底的阶段,此时入市,能从容挑选价格便宜成长稳健的投资品种。对于郭医生而言,可以选择医药类基金,因为生物医药是我国“十二五规划”政府鼓励产业,前景广阔;而郭医生作为中医医生,在理财师的指导下,可以对医药类基金的业绩有所把握。
长线投资是以时间换取利润,需要持之以恒。假设郭医生每月定投一万元,年利率5%,15年后可以攒下267万元,这笔钱用来补充养老,足以让郭医生夫妇保持现有生活水平。当然,如果小郭出国留学,那么郭医生夫妇的养老金就会相应减少一块,但家庭财力的后劲则会随着小郭的就业再上台阶。
温馨提醒: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文章观点,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文章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