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

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介绍:

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首页www.cnnic.org.cn

权威发布,国际交流,诚聘英才。dns,.cn。

网站运营,电脑网络,域名主机。

职责/*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国家网络基础资源的运行管理和服务机构

CNNIC是我国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和域名根服务器运行机构。负责运行和管理国家*域名.CN、中文域名系统,以专业技术为全球用户提供不间断的域名注册、域名解析和WHOIS查询等服务。

CNNIC是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APNIC)的*IP地址注册机构成员(NIR)。以CNNIC为召集单位的IP地址分配联盟,负责为我国的网络服务提供商(ISP)和网络用户提供IP地址和AS号码的分配管理服务,积极推动我国向以IPv6为代表的下一代互联网发展过渡。

国家网络基础资源的技术研发和安全中心

CNNIC构建全球领先、服务高效、安全稳定的互联网基础资源服务平台,支撑多层次、多模式公益的互联网基础资源服务,积极寻求我国网络基础资源核心能力和自主工具的突破,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网络基础资源体系的可信、安全和稳定。

互联网发展研究和咨询服务力量

CNNIC负责开展*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等多项互联网络统计调查工作,描绘*互联网络的宏观发展状况,忠实记录其发展脉络。CNNIC一方面将继续加强对国家和政府的政策研究支持,另一方面也会为企业、用户、研究机构提供互联网发展的公益性研究和咨询服务。

互联网开放合作和技术交流平台

CNNIC积极跟踪互联网政策和技术的*发展,与相关国际组织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进行业务协调与合作。承办国际重要的互联网会议与活动,构建开放、共享的研究环境和国际交流平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孵化,服务*互联网事业发展。

携手腾讯/*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2年9月3日,*互联网络中心与腾讯达成达成合作,共同为网民提供基于域名的广泛应用,*阶段合作将以CN域名为入口,绑定腾讯用户的个人空间,并生成个性域名邮箱。据悉,这是CN域名在2012年5月向自然人开放注册后,首次与国内个人应用平台开展合作,提升域名价值。
数据显示,目前新增自然人CN域名注册量突破20万,但CN域名作为互联网基础的有限资源,很多个人注册应用仅停留在“注域名建网站”阶段,其他应用少有涉及。CNNIC副主任齐麟说,“5亿网民只单纯拥有域名没有意义,域名应为网民打造多样、便捷的互联网应用链条,稳定高效的运行平台是打造个人应用链的根本。”
据《第30次*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博客和个人空间用户量为3.53亿,微博用户数达2.74亿,以微博、空间、博客为核心的社交类应用成为增长*迅速的互联网应用。

中文域名/*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文*域名腾飞计划
2014年7月17日,由*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主办的“互联网·中文·新时代”中文*域名腾飞计划全球路演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王秀军,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尚冰,*科学院党组副书记方新,*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高卢麟,中文域名协调联合会(CDNC)理事长钱华林,ICANN北京合作中心主任宋崝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
从2014年7月起,中文新通用*域名“.公司”、“.网络”正式开放注册,这是继2010年“.*”作为国家*域名、也是*中文*域名被正式纳入全球互联网根域名体系以来,中文*域名在全球战略部署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

历史大事件/*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5年因CNNIC服务器证书业务合作方MCS公司违规操作(不当签发用于其实验室内部测试的根证书),而导致GOOGLE公司宣布不再信任CNNIC根证书,目前此事正在积极调解中。对于国内部分媒体声称“CNNIC利用证书发起中间人攻击一事”,CNNIC官网已发出法律声明对谣言进行澄清,并声称“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4.13亿,较2014年底增加5183万,增长率为14.3%,我国网络购物市场依然保持着稳健的增长速度。与此同时,我国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增长迅速,达到3.40亿,增长率为43.9%,手机网络购物的使用比例由42.4%提升至54.8%。
2014年

2014年1月15日,联合国公布了新一届互联网治理论坛(Internet Governance Forum,IGF)多利益相关方专家组(Multistakeholder Advisory Group,MAG)成员名单。经国际互联网协会提名推荐,*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执行主任李晓东研究员入选。

2014年1月25日,“互联网域名管理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成立仪式暨理事会及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举办。该实验室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批复建立,旨在通过互联网域名管理技术研究,加快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创新,促进互联网行业发展。会议通过并产生了实验室首届理事会及理事会章程。CNNIC执行主任李晓东担任副理事长。理事会聘任CNNIC执行主任李晓东为实验室执行主任。

2014年2月,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正式发布公告,认证*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为新通用*域(New gTLD)的数据托管服务机构(Data Escrow Agent),可承担全球新通用*域数据托管服务。这也是继2013年4月成为ICANN选定的新通用*域应急托管机构(EBERO)之一后,CNNIC再度在ICANN新通用*域计划中担任重要角色。

2014年3月7日,国内*以互联网为主题的官方数字博物馆——*互联网博物馆筹建启动仪式在京召开。博物馆由*科学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协会为指导单位,并由*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联合*互联网协会,与*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科技馆等单位共同承建。

2014年4月23日-24日,“互联网治理的未来——全球多利益相关方会议(NETmundial)”在巴西圣保罗举行。*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执行主任李晓东研究员、互联网治理研究中心孙先堂、朱鸿斌等代表CNNIC出席会议。

2014年6月11日,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召开“第八批中关村开放实验室授牌工作会”,对包括*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互联网基础技术开放实验室(DNSLAB)在内的25家已获批开放实验室进行了授牌。

2014年7月11日,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宣布,*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李晓东研究员入选互联网号码分配机构(IANA)职能管理权移交协调工作组,并成为*入选的*代表。该工作组旨在协调提出方案,推进IANA职能管理权移交工作。

2014年7月21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4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2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

2014年8月27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与美国Farsight Security公司(Farsight Security,Inc.)在京签署协议,宣布成立CNNIC-Farsight互联网数据联合实验室(CNNIC-Farsight Internet Data Joint Lab,简称CFID),共同致力于互联网大数据领域相关技术、应用和安全的深入研究。CNNIC负责人李晓东博士和Farsight Security公司总裁Paul Vixie博士出席成立仪式,并分别担任联合实验室中方和美方负责人。

2014年8月26日至28日,第十一届亚太互联网研究联盟会议(Asia Pacific Internet Research Alliance,简称APIRA)在*西安召开。*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作为主办方承办本次会议。这是自2003年9月APIRA成立以来,第三次在*举办会议。

2014年9月2日至5日,联合国世界互联网治理论坛(IGF)第9届会议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多国政府部门、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以及政府间组织的代表出席论坛,包括远程在内的参会注册人数达到3300多份。我国外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部电信研究院、*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互联网协会等单位派代表出席了会议。CNNIC负责人李晓东带队,孙先堂、朱鸿斌、韩李云参加了本次IGF论坛。

2014年9月29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举办“网站可信认证平台”(简称“网·信”)发布会暨国防类网站认证合作启动仪式。CNNIC负责人李晓东及*长城互联网、军工企业有关领导等出席会议并讲话。

2014年10月,*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负责人李晓东入选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论坛)网络安全理事会理事。该理事会将关注全球网络的安全运行,并在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中,通过加强网络基础资源建设、规范网络秩序、增强网络抵抗风险和危机能力等,规避和减轻网络安全事件为世界经济带来的巨大风险。
美国时间2014年10月17日,互联网号码分配机构(IANA)职能管理权移交协调工作组(以下简称ICG)在互联网名称和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第51届洛杉矶大会期间举办了第三次面对面会议,*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负责人李晓东研究员作为该工作组成员参会。

2014年10月30日,“APEC多语种邮件技术部署会议”在京举行,*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全球*中文域名邮箱注册平台。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王秀军、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张峰、*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副局长曹凝,以及国际互联网名人堂入选者John Klensin教授、钱华林研究员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2014年11月21日上午,世界互联网大会之“全球互联网治理论坛”会议在浙江乌镇举行。世界互联网名人堂入选者维纳·措恩、国际互联网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麦克·肯德等出席会议。世界经济论坛信息通信技术政府社群主任丹尼尔·卡里米、*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负责人李晓东联合担任嘉宾主持。

2014年11月24日,由中央网信办等多部委联合主办的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启动。*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作为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重要的建设者、运行者和管理者,参加了本次宣传周“感知身边的网络安全”主题公众体验展,倡导推动全行业重视域名系统等互联网基础资源安全,向公众普及网络基础资源安全知识。

2014年12月26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召开全体员工大会,中央网信办宣布了关于CNNIC主要负责人任职的决定,任命李晓东为CNNIC主任,任命魏正新为CNNIC党委书记。

2013年

2013年2月18日,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总裁兼首席执行官Fadi Chehade率ICANN高层团队到访CNNIC,CNNIC主任黄向阳接待并会见了Fadi一行。CNNIC工作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胡启恒院士,*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高新民,*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研究员钱华林参加了此次会见。
2013年2月25日,“宽带发展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相关领导、信息通信领域院士及专家及企业代表出席本次会议。会上,*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以下简称CNNIC)入选联盟的副理事长单位,CNNIC副主任刘冰当选联盟副理事长。

2013年4月2日,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正式发布公告:经过面向全球域名注册管理机构的招募和考察,最终只选定*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英国Nominet、美国Neustar三家为新通用*域(New gTLD)应急托管机构(EBERO),以确保在全球任意新通用*域无法正常运作时,EBERO能够在24小时内接管全球任一新通用*域注册管理机构业务,继续保障该*域正常解析,确保终端用户的正常访问。
2013年4月8日,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Fadi Chehade在ICANN 46北京会议上宣布,全球*ICANN合作中心(ICANN Engagement Center)在北京正式设立,合作中心将在*科学院指导下由*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承办。
*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将于2013年7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承接新一届APTLD秘书处工作,支持APTLD运营秘书处。长期以来,CNNIC积极与各国互联网机构与组织开展广泛合作,营造更加开放的国际交流环境。此次CNNIC支持APTLD运营秘书处,将进一步促进APTLD组织成员在域名领域技术和政策等方面的深入合作与交流,是CNNIC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2013年7月,受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创始人兼执行主席Klaus Schwab教授的邀请,*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执行主任李晓东博士加入世界经济论坛全球议程理事会,参与“互联网的来”(The Future of the Internet)相关工作,并受邀参加今年的全球议程峰会(Summit on Global Agenda 2013)。
2013年8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物联网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专项“国家物联网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启动仪式在京举行。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等相关领导出席会议。该项目将为物联网产业链提供跨行业、跨平台、跨管理机构的标识管理公共服务,有效解决我国物联网行业从应用示范到产业规模发展过程中标识管理和服务的核心问题。
2013年9月16日至21日,亚太经合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APEC)第48次电信工作组会议(简称APEC TEL 48)在美国夏威夷召开。此次会议由美国国务院主办,其中,APEC出资的多语种邮件部署分会,由*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代表*主办。
2013年12月10日,第二届中韩互联网圆桌会议在韩国首尔举行。会议以“互联网的发展与安全”为主题,来自中韩两国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知名互联网企业和学术机构等近百位代表,围绕“互联网发展”、“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国际合作”等议题进行对话交流。受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邀请,CNNIC执行主任李晓东研究员出席会议并发言。
2013年12月19日,在第二届“智慧北京”大赛颁奖典礼上,由*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申报的“基于人脸识别云平台的身份认证解决方案”入围优秀解决方案奖。2013年,CNNIC依靠自身的技术积累,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成功搭建了一套人脸识别云服务平台,该平台在“大角度范围的人脸检测”、“复杂光线下人脸识别”以及“三维人脸建模”等方面的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12年

2012年1月16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互联网数据平台”,这是**免费开放的互联网统计数据产品。自1997年开始,CNNIC定期发布《*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基于对*互联网发展状况的长期研究,自2010年起,CNNIC开始研发“*互联网数据平台”,成功测试并正式发布了这一平台。
2012年2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尚冰副部长一行到*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考察调研,*科学院副院长施尔畏、副秘书长谭铁牛、办公厅副主任廖方宇、网络中心主任兼CNNIC主任黄向阳等同志陪同调研。调研期间,尚冰副部长参观了国家域名机房,并听取了黄向阳主任就CNNIC近期重点工作进行的汇报。
2012年3月2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保障局作为指导单位,*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起的“国家域名安全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在京正式成立,来自国内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和域名注册服务机构的28家单位成为首批联盟成员。联盟将对整个域名行业的全链条进行整合,形成域名解析安全事前防患和事后应急处理的联动机制,提升国家域名安全。CNNIC承担联盟秘书处的职责。
2012年6月6日,由*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为召集单位的*IP地址分配联盟2012高峰会议在广东珠海成功举办。来自*科学院,广东、浙江两省互联网协会等相关主管机构的代表,以及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APNIC)、联盟成员代表等共聚一堂,共同就当前IPv6大规模部署和商用等问题进行了多层次的沟通和探讨。此次会议上,由CNNIC发起的IPv6开放交换和应用验证中心正式宣布成立。
2012年6月19日,“网行天下邮,翰墨四海扬——国际化多语种邮箱电子邮件发布会”在京召开,会上*科学院钱华林研究员使用多语种电子邮箱地址钱华林@中科院.*向北京、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地的互联网专家发出首封跨越全球的国际化多语种邮箱电子邮件,各地代表纷纷回复邮件表示祝贺,共同参与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2012年6月,*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正式推出公共云解析服务(SDNS),这项服务将为广大网民提供安全、智能、高速的上网接入解析服务。此次CNNIC推出的公共云解析SDNS,进一步完善了域名解析服务体系的整体安全性,有效提升了互联网公共服务体系水平,并推动了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的健康有序发展。
2012年10月26日,互联网名字与编号分配机构(ICANN)与*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签订合作协议,*委托CNNIC承担下一代WHOIS系统开源项目。该项目所开发的下一代WHOIS系统开源软件将成为全球域名行业的重要基础软件。CNNIC承担此项目,标志着CNNIC在域名领域的技术实力迎来又一次飞跃式的提升。
2012年11月5日-9日,第七届联合国世界互联网管理论坛(IGF)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办。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互联网治理,促进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会代表围绕互联网治理与政策、关键互联网资源管理、网络犯罪与网络安全、消除数字鸿沟与互联网的未来发展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来自全球数十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和近千名代表参加了论坛。工业和信息化部、*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互联网协会等单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2011年

2011年4月8日,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APNIC)主席Paul Wilson一行参观访问CNNIC,中科院信息化办公厅廖方宇主任、CNNIC黄向阳主任等陪同访问。2011年是“IPv4耗尽年”,2月全球互联网数字分配机构(IANA)宣布全球IPv4地址已经分配完毕。在本次来访中,双方就“后IPv4时代”的合作以及对*IPv6发展的推动工作做了深入交流。
2011年6月8日,CNNIC联合各IP地址分配联盟成员,互联网基础资源运营商、服务商,各域名注册服务机构在京共同举办“推进*互联网基础资源IPv6部署高峰论坛”。会上,与会代表联合签署了“*互联网基础资源IPv6部署北京宣言”,为共同推动互联网基础资源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进*互联网安全稳健步入IPv6应用时代做出承诺。
2011年6月30日,CNNIC在京发布国家域名云解析服务,云解析服务致力于为国家域名用户提供安全、快速、易用的解析能力,提升各种网络应用的畅通可靠性。这是目前全球*由国家域名注册管理机构提供的免费云解析服务。
2011年9月28日,由*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主办的“互联网大讲堂”全国公益巡讲活动在*人民大学正式启动。新浪、腾讯、百度、CC视频等国内多家互联网单位作为首批的大讲堂承办机构,共同出席了启动仪式。“互联网大讲堂”活动旨在通过公益讲座的形式,为公众近距离接触互联网热点事件和风云人物搭建桥梁。讲堂内容注重普及互联网基础知识,提升公众对互联网的了解、加强对互联网的应用,从而推动互联网行业健康发展。
2011年12月29日,CNNIC在京举办了互联网基础技术开放实验室(DNSLAB)成立仪式。DNSLAB将在电子政务研究、电子商务研究、网络经济研究、社会统计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服务安全、业务连续性、可信计算等多领域进行多学科交叉和富有前瞻性的理论研究及应用技术研究。并将持续开展开放课题研究,实现在数据分析、基础资源技术体系、基础资源安全保障等三个互联网关键领域的学术产出,从而促进我国互联网基础技术研究的综合能力和技术影响力的提升,构建合作共赢的开放研究环境。
2011年12月23日,*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周宝信高级顾问、潘峰副秘书长等一行5人到*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参观访问,*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兼*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任黄向阳等陪同访问。CNNIC介绍了整体工作情况,重点汇报了在研发、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工作进展,双方就如何推进在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的标准研制及标准系列化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希望能不断强化双方的沟通与合作。

2010年

2010年2月8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与全球领先的域名技术组织互联网软件系统联盟(ISC)在京签署协议,宣布成立互联网技术联合实验室(CILAB),共同致力于下一代互联网可信域名技术的深入研究。ISC总裁Paul Vixie和CNNIC副主任李晓东博士分别担任联合实验室的美方和中方负责人。
2010年2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通过*政府网(gov)和新华网(news)与全球网民进行了在线交流。CNNIC作为CN域名的注册管理机构,不仅担负着访谈所用CN域名解析安全的保障工作,而且全程参与并圆满完成了此次在线交流的技术保障工作。CNNIC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一部署,扎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圆满完成了保障任务。保障工作得到了新华社、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领导的肯定及表扬。
2010年5月19日至21日,CNNIC召开“2010年*IP地址分配联盟高峰会议暨CNNIC IP地址分配联盟成员会议”。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五大基础网络运营商、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CP/ISP/IDC)、设备供应商、以及思科等知名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参加本次会议,会议讨论了与IP技术密切相关的物联网、三网融合、IPv6推进等互联网热点问题。
2010年6月25日当地时间上午11时(北京时间25日17时),在布鲁塞尔召开的第38届互联网名称与编号分配机构(ICANN)年会上,ICANN理事会通过表决,“.*”域名入根国际申请完成所有评审环节。这意味着由CNNIC代表*申请的“.*”中文*域名,正式纳入全球互联网根域名体系。
2010年11月8日至11月12日,国际互联网工程组织IETF第79次大会在北京举行。本次IETF大会由清华大学主办,*互联网协会和*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协办。近年来,清华大学、华为、*移动、CNNIC等科研机构和企业已经广泛参与到国际互联网标准的制定中。CNNIC制定的国际标准有RFC3743、RFC4713和RFC5336等。

2009年

2009年2月27日,在菲律宾马尼拉召开的第27次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会员会议(27th APNIC Annual Member Meeting 2009)上,CNNIC张健以*票成功当选APNIC执行委员会(Executive Coucil,简称EC)委员,任期2年,她是历史上*位担任APNIC执委的女士。
2009年3月25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2008年*网民信息网络安全状况研究报告》。报告显示,超过七成的网民愿意使用免费的安全软件,而近八成的网民对于在网上提供个人信息安全有着不同程度的担忧,网络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影响网民上网行为的重要因素。
2009年五四青年节前夕,由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评选的第十三届“*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在京揭晓,*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副主任李晓东等48名同志获此殊荣。
2009年5月7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主办了“*”域名全国应用普及行动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苏金生、*科学院副秘书长谭铁牛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局副局长刘正荣出席会议并致辞。
2009年6月4日,CNNIC联合域名服务从业机构在北京嘉里中心大酒店召开我国首届域名大会。以“规范、创新、发展”为主题的我国首届域名大会召开,得到了国内、国际互联网业界的普遍重视。CNNIC在大会上发布了《*域名产业报告》,也是*份系统研究我国域名产业状况的报告。
2009年8月20日至21日,“亚太地区*域名组织(APTLD)成员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是本次会议的东道主。会议就域名运维服务、域名安全、国际化域名发展等话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和交流。
2009年10月29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和思科(Cisco)在京成立了互联网地址技术联合实验室(CNNIC–Cisco Addressing Research Lab(CCARL))。

2009年11月16日,在微软、百度、阿里巴巴、淘宝、OPERA、遨游、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和腾讯网等众多*知名互联网企业代表的共同见证并现场签名支持下,*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举行“.*”域名国际申请启动仪式,代表*正式向互联网名字与编号分配机构(ICANN)递交了“.*”域名国际申请。
2009年12月22日,CNNIC国家域名投诉处理中心正式开通在线举报。

2008年

2008年2月19日,互联网名字与编号分配机构(The 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ICANN)理事会主席彼得?邓加特?斯拉什(Peter Dengate Thrush)访问CNNIC。CNNIC相关领导陪同斯拉什参观了CNNIC机房,介绍了*互联网的发展状况和CN域名、中文域名等地址资源的发展情况。
2008年4月23日-26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四川成都召开“2008年CNNIC IP地址分配联盟成员会议”,全国包括运营商在内的90多位CNNIC分配联盟的成员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联盟会议参会人数为历届*,IPv4地址耗尽问题得到全国各成员单位的高度重视。
2008年6月26日,由*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牵头组织的“反钓鱼网站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互联网协会、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政法大学、潮阳律师事务所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2008年7月14日,*科学院平安奥运领导小组组长、副院长阴和俊一行到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指导奥运期间网络安全保障工作,领导小组视察了*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机房,检查了国家域名系统安全保障工作情况、网络安全运行及监控值班情况。
2008年7月16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正式启动“由*走向世界——*域名全球升级行动”,引导用户顺利实现向“.*”时代的升级。来自相关主管部门的领导出席了本次行动发布会。本次*域名全球升级行动是在“.*”即将于09年正式进入全球互联网的背景下召开的。
2008年7月18日,*反钓鱼网站联盟在京正式宣布成立。联盟建立快速解决机制,借助停止钓鱼网站CN域名解析等手段,及时终止其危害,构建可信网络。*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承担联盟秘书处的职责。
2008年8月29日,韩国国家互联网发展局(NIDA)主任Park Syung-Kyoo、DNS组组长Yungjin Suh先生一行访问CNNIC,并参观了CNNIC的机房和监控室。
2008年9月,互联网国际标准制定组织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正式发布了由CNNIC主导订制的邮件地址国际化(邮箱名称母语化)的三个核心标准:RFC5335、RFC5336和RFC5337。
2008年11月,由共青团中央、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青联联合主办的第四届“*软件行业杰出青年”评选活动揭晓,*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副主任李晓东博士荣获“*软件行业杰出青年”称号。

2007年

2007年1月23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19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37亿,占*人口总数的10.5%,使用xDSL、Cable Modem、专线等宽带上网的网民达到10400万人,占网民总数的75.9%,我国CN域名总数超过180万。

2007年1月29日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科学院院长,*科协名誉主席周光召院士一行莅临*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视察指导工作,听取了CNNIC所作的工作报告。

2007年3月7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启动“CN域名一元体验活动暨国家域名腾飞行动”,新注册的CN域名将享受*年1元的注册价格。这有利于提升CN域名注册量和使用比例。

2006年2006年1月17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十七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突破1亿,上网计算机数达到4950万台,网络国际出口带宽达到136106M,网站数达到69.4万个。国家*域名CN注册量首次突破百万,达到109万,成为国内用户注册域名的*,稳居亚洲*。

2006年2月14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修订了2002年9月30日施行的《*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新办法将于2006年3月17日起施行。

2006年3月*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京发布了《2006年*C2C网上购物调查报告》热点数据。这是*互联网业界*次以C2C用户为对象所作的较全面深入的调查。

2006年5月*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李晓东博士成为邮件地址国际化工作组EAI(Email Address Internationalization)联合主席。

2006年5月16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在北京发布《2005年*互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截至到2005年12月31日,全国域名数为2,592,410个,其中CN域名数量为1,096,924个,成为亚洲*国家*域名。本次调查是*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连续第五次受委托完成该调查。

2006年6月5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北京承办IETF国际化邮件地址工作组(EAI WG)会议,来自包括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挪威等国家的工作组成员参会并讨论与国际化邮件地址(IMA)的相关问题。

2006年6月8日首批5000多家国家机关启用中文域名,规范网络名称,推动电子政务。

2006年6月13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部署的国家域名五个*节点正式取代原有节点,为全球网民服务。这对全国网络用户的网上应用做了安全、有力的支撑,也提升了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性能。

2006年7月*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世界杯”球迷信息来源与互联网使用行为研究报告》。报告显示,网民球迷中,通过互联网来获知世界杯信息的比例已经接近9成,互联网超越报纸成为继电视之后的第二信息来源。

2006年7月19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第十八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表明,截止到2006年6月30日,我国网民人数达到12300万人,其中宽带上网网民人数为7700万人,网站总数达到了788,400个,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总量则达到214175M。我国真正迎来了“宽带时代”,未来“宽带商务”等必将成为互联网应用中的新热点。

2006年8月24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与韩国国家互联网发展局(NIDA)正式签约,双方约定将互相交换放置DNS服务器。

2006年9月23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了《2006年*博客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我国搜索引擎市场整体上扬,百度、谷歌(Google)、雅虎三足鼎立,呈现既竞争又互补的格局。

2006年9月*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IP地址分配窗口提升一倍,从/16(1B)上升到/15(2B)。这标志着我国自主分配资源能力的大大增强。

2006年10月19日,由*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主导制定的《中文域名注册和管理标准》被国际互联网技术标准制定组织IETF正式发布为RFC4713,这是CNNIC制定的第二个IETF标准。

2006年11月28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正式开通7×24小时全天候客户服务热线,为全球客户实时有效地处理相关问题。用户拨打+86-10-58813000-1,就可以获得关于域名网址方面问题的协助。

2006年12月5~8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与韩国国家互联网络发展局(NIDA)在厦门召开*届“Naming Services Symposium”技术交流会议。

2006年12月19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2006年*即时通信市场调查报告》热点数据。报告显示,因使用即时通信,四成用户改变主要联系方式,六成用户曾被病毒感染,八成用户曾受信息骚扰。

2005年2005年1月17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向海外市场开放中文域名注册服务。

2005年1月19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十五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9400万;CN下注册的域名数、网站数分别达到43万和66.9万;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总数达到74429M,IPv4地址总数59,945,728个。

2005年2月4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正式发布《域名交易服务规则》。该规则的发布,将规范国内发展迅速的域名交易行为,为促进域名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有力保障。

2005年2月25日在日本京都召开的第19次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会员会议(19th APNIC Annual Member Meeting 2005)上,*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总工程师、CNNIC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钱华林研究员成功连任APNIC执委。

2005年4月7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主办的“最有价值CN域名评选”系列活动正式启动,评选出“十大最有价值.CN域名”。

2005年4月14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委托*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实施完成《2004年*互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截至到2004年12月31日,全国域名数为1852300个,网站数为668900个,网页总数为6.5亿个。

2005年7月18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2004年度*互联网发展大事记”。

2005年7月21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十六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到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达1.03亿人,上网计算机数达到4560万台,国家域名CN下注册的域名数高速增长,达到62.2万。同去年相比,各项主要指标都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其中宽带上网的人数首次超过了网民的一半,达到5300万人,

2005年8月*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2005年*搜索引擎市场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客观地揭示*搜索引擎用户的真实面貌,包括各搜索引擎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在内的市场格局,以及搜索引擎与门户网站未来的竞争态势。

2005年10月*大陆IPv4地址数已达73650432个,折合为4A+99B+209C。在全球有限的IPv4地址数量中,*IP地址拥有量仅次于美国(1317489152)和日本(142350848),位居世界第三。

2005年11月15日,*互联网协会政策与资源工作委员会、*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和美国Neustar公司在北京举办“ENUM技术应用研讨会”。会议围绕ENUM技术的应用、发展等内容展开了深入讨论,重点讨论了ENUM技术在国内的可行性应用。

2005年11月ICANN理事、*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总工程师钱华林研究员当选为国际化域名(IDN)主席顾问委员会主席之一。该委员会由国际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成立,设三个主席职务。

2005年12月9日亚太网络信息中心(APNIC)正式宣布*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主任毛伟当选号码资源组织(NRO)的号码委员会(Number Council)委员,同时也当选为ICANN地址支持组织(ASO)的地址委员会(AC)委员职位。

2005年12月CN域名全球注册量为1096924个,首次突破百万大关,注册量在亚洲ccTLD中位居*,世界排名从13位上升到第6位。

2004年2004年1月15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了第十三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各项宏观数据均保持快速增长,到2003年年底,我国网民数达到了7950万,上网计算机达到3089万台,网络国际出口带宽总数达到27216M,CN下注册的域名数、网站数分别达到34万和59.6万。

2004年4月14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联合JPNIC、KRNIC、TWNIC制定的《中日韩多语种域名注册标准》由国际互联网技术标准制定组织IETF正式发布为RFC3743,这是*第二个IETF标准。

2004年6月22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承担的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课题"基于IPv6 域名根服务器研究"在重庆顺利通过专家组鉴定和验收。

2004年7月20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十四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870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27.9%,上网计算机达到3630万台。网络国际出口带宽增长迅速,总数达到53.9G,比去年同期增长190.3%。CN下注册的域名数、网站数分别达到38万和62.7万。

2004年11月16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二次《*互联网络热点调查报告》。此报告包括电子邮箱和网上购物两部分。

2004年12月20日《*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信息产业部令第30号)开始施行。为改善我国互联网络基础设施使用性能,在国家信息产业部的领导下,*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4年开始对全国域名*服务器进行全面评估和重新部署。

2003年2003年1月16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11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到2002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计算机数量为2083万台;CN下注册的域名数量达到17.9万个;网站数量达到了37.1万个;国际出口带宽总量为9380M。同去年相比,各项主要指标都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其中上网计算机数量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率是66.1%。

2003年1月16日*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研究员、*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钱华林研究员接受了互联网名字与编号分配机构(ICANN)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tuart Lynn博士的邀请,正式代表*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成为ICANN国际化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实施委员会(IDN Registry Implementation Committee)委员。

2003年3月17日CN二级域名正式开放。今后用户可以在*域名CN下直接注册域名。这是我国此次域名管理改革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自有域名体系以来*次重大变化。

2003年3月13日负责亚太地区IP地址资源分配的亚太地区互联网信息中心(APNIC)第15次会议在*台北召开,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总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钱华林教授和北京邮电大学的马严教授以高票成功当选APNIC执行委员会委员,从而使来自*的委员在APNIC7位执行委员会委员中继续占有4位,超过半数。

2003年4月15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联合搜狐、网易、腾讯(QQ)、百度、爱思美等国内著名互联网厂商共同在广州发布了《关键词网络定位服务解析协议规范》。六家发起单位共同倡议:遵守规范的要求,尊重用户体验,维护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公平竞争,有序发展,共同创造一个稳定、健康的国内关键词寻址服务市场。《规范》的发布,是为了为赢得下一代互联网地址资源的控制权,同时促进关键词网络定位服务的健康、有序发展,切实维护用户利益。

2003年6月9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开放个人域名国内用户调查结果,调查显示97%的调查用户希望开放个人域名注册。该调查从5月25日持续到6月6日,主要分为网上联机调查和全国电话抽样调查。该数据反应出:我国的普通网民开放个人域名注册的呼声已经很高。

2003年6月24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联合福建省互联网协会,在福州市举办互联网地址资源研讨会,以不断扩大福建省企事业机构对互联网地址资源的认知和应用。

2003年6月26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钱华林研究员当选ICANN理事,任期三年。这是*专家*次进入全球互联网地址资源*决策机构的管理层。钱华林研究员的成功当选标志着*在全球互联网业界中的地位显著提升。

2003年6月30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联合广东省互联网协会在广州首次发布《国家域名发展报告》,该报告详细统计了我国CN域名注册总量、域名类型分布情况、域名地区分布情况,以及注册服务机构注册情况等。

2003年7月9日在*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指导下,我国四大域名注册服务商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宣布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为期半年的"CN域名创意无限大奖赛"域名注册创意活动。

2003年7月9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在京正式发布《2002年*互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截止到2002年12月31日,全国域名数为940329个,全国网站数为371600个,全国网页总数为157,091,220个,其中静态网页数104,593,217个,动态网页数52,498,003个,静动态网页数比例为1.99:1,平均每个网站的网页数422.7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CCID)共同承担此次调查工作,调查工作于2002年12月开始,至2003年3月结束。

2003年7月22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12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到2003年6月30日,我国上网计算机数量为2572万台;CN下注册的域名数量达到25.1万个;网站数量达到了47.4万个;国际出口带宽总量为18599M。同去年相比,各项主要指标都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其中上网计算机数量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率是59.4%。

2003年8月8日*互联网协会和*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联合举行《*互联网发展报告》首发式。全国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原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科协副主席、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冯长根、*科学院副秘书长郭华东分别在首发式暨研讨会上发表演讲。

2003年9月16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联合上海市互联网协会,在上海举办互联网地址资源研讨会,以不断扩大上海市企事业机构对互联网地址资源的认知和应用。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等政府机关网站及市内几个重要新闻网站和企业网站在会上宣布全面开通CN域名和中文域名。

2003年9月26日至27日*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北京举行了"亚太地区互联网统计技术研讨会"。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交流各国各地区间的互联网信息的统计方法。此次研讨会除了邀请韩国互联网信息中心(KRNIC)、我国台湾网路资讯中心(TWNIC)、香港城市大学、澳门大学的专家外,还邀请了的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国家统计局、*互联网协会、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广播学院及赛迪顾问等国内知名研究机构的专家。会议较后倡导成立亚太地区互联网研究联盟。

2003年9月27日由*牵头发起的"亚太地区互联网研究联盟APIRA(Asia-Pacific Internet Research Alliance)在北京成立,中韩两国成为联盟成立的首批成员。

温馨提醒:文章观点来源网络,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本文内容仅供参考!

随机官网
Copyright © 2013-2014 首页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