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更为现名。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创办于1914年,重庆直辖前为四川省涪陵地区人民医院。前身是加拿大多伦多城基督教在涪陵的“英美会”创办的“涪陵仁济医院”。2002年1月被评审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重庆市三甲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护理中心,文化建设。
医院确定了“科技兴院”的发展战略,制定优惠政策,每年列出专项资金,鼓励搞科研,扶持学科发展,不断引进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先后与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广东中山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上海华山医院、成都军区总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北京医院、武汉同济医科大学肝胆外科中心等医学院校建立了友好关系,常年邀请专家、教授来院讲学、会诊。同时,派出人员赴印度马德拉斯心血管病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和国内友好医院进修学习,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医院科研和学术水平大幅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如今,医院职工每年在*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篇以上、在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200篇以上;每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80项以上,并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获省(市)级科研成果奖2项,区级科研成果奖23项;主(参)编出版学术专著14部。目前有在研市(部)级科研项目4项,区级科研项目19项,率先在渝东南地区开展“肝移植”手术,成为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开展该项手术的地区级医院。
作为第三军医大学教学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以及渝东南地区教学中心,每年担负着为重庆医科大学、第三军医大学、重庆职工医学院带教本科和专科实习生50名以上,带教市第三卫校、万州卫校、万州中医学校等中专学校实习生100人以上,接受周边各区县医院进修生70人的教学重任;医院本着“教学促进业务发展,业务发展推动教学”的原则,成立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教研室4个,教研组14个,教学相长,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重庆直辖前系四川省涪陵地区人民医院。重庆直辖后1999年2月更为现名.现为第三军医大学教学医院、重庆医科大学涪陵附属医院、重庆市级“非典”诊治定点医院、渝东南地区医疗、急救、教学、科研的中心、渝东南地区执业医师定点考试医院,与重庆市急救医疗涪陵分中心、重庆市涪陵区红十字医院“三块牌子一套班子”。
医院党政一班人形成了“完善医院软硬环境,树立医院崭新形象”的共识。从多方面入手,加强医院软、硬环境建设。在原计算机局域网管理的基础上,医院今年又启动了计算机网络管理二期工程——门急诊、临床、医技系统各科室实现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此外,规划中的功能完善的现代化病房大楼、急救中心广场,新建的120急救通道等都为伤病员营造了更加方便、舒适的诊疗和康复环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近年来,医院先后引进多种进口的高档医疗仪器设备,拥有荷兰飞利浦螺旋CT、意大利血管数字减影机、日本东芝三维彩超、人工心肺仪等先进、高档的医疗设备400余台套。
医院按照“送出去,引进来”的思路,一方面鼓励职工进行学历培训和继教学习,选拔人员送到省外、国外学习深造;另一方面采取政策优惠、待遇吸引等方式,引进高学历人才。经过几年努力,医院人才结构日趋合理,老中青梯队形成,中青年人才辈出,医疗技术水平跃上了新台阶。如今,在职职工788人中有高级职称94人、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兼职硕导4人、博士生2名、硕士生13名,临床医学研究生课程班69人;有重庆市医学会各专委会副主任委员7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水平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人、重庆市名中医1人、《世界华人消化杂志》、《中国医院》、《临床超声医学杂志》等杂志编委(常务编委)共14人。
开放床位600张,有专业科室32个,专业设置齐全。为形成医院特色,打造医院品牌,医院对一级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肝胆外科、超声科以及二级重点学科消化内科、骨科、泌尿外科,采取了政策上倾斜,资金、设备上扶持等方式,推动其快速发展,形成了内科以介入诊治、外科以微创、腔镜为发展方向的特色,其中不少项目居国内和市内领先水平。2000年开通了与北京医院的远程会诊,2002年开展了胎儿远程监测工作;成立了涪陵区新生儿监护中心、疝治疗中心、体外碎石中心、糖尿病防治中心、脑血管病防治中心、肝病治疗等中心。
温馨提醒:文章观点来源网络,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本文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