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

第四军医大学

介绍:

第四军医大学

http://www.fmmu.edu.cn

图书馆。四医大主站,学生。

欢迎访问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办学历史/*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原第五军医大学1935年,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成立。

1937年抗战战争爆发,中央大学医学院内迁到四川成都华西坝办学。

抗战胜利后,1946年中央大学医学院迁回南京。

1949年,中央大学医学院改名南京大学医学院。

1952年,南京大学医学院先后改名华东军区医学院、第三军医学院、第五军医大学。

1954年,撤销第五军医大学建制,部分参与合并解放军第六军医学校(后为南京铁道医学院,又并入东南大学),大部分并入第四军医大学。

原第四军医大学

1941年,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晋西北军区卫生学校成立。

1942年,学校更名八路军晋绥军区卫生学校。

1946年,晋绥军区卫生学校又更名西北人民医药专门学校。

1948年11月,学校进驻西安,西北人民医药专门学校升格为西北军区人民医学院。

1951年,西北军区人民医学院更名*人民解放军*军医学院。

1952年10月,奉中央军委命令,*军医学院升格*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1954年,原第五军医大学由南京迁至西安,与原第四军医大学合并成立新的第四军医大学。

1959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首批重点大学。

1995年进入军队重点建设院校行列。

1997年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

文化传统/*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校徽

校徽以长城、橄榄枝、蛇杖、军徽和彩条为主要元素构成的圆形徽章。左上方为弧形长城图案,象征人民军队,兼有古城西安和齿科医学之寓意;右下方的半圆橄榄枝,代表追求和平之意;中间的蛇杖图纹,是国际医学科学通行标志;蛇杖正上方的军徽代表*人民解放军;红色彩条代表红旗;松绿、天蓝彩条与陆军和空军服色接近,寓意基础临床医学和航空航天医学。以上图案和左上方的舒体校名及红色彩条上的英文缩写"FMMU",共同表示这是*人民解放军建制的、位于古城西安的、为了人民利益追求和平的、具有基础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航空航天医学等特色的、团结和谐的"第四军医大学"。
整个图案以圆形为基本结构,以明黄为基本色调,穿插红、绿、蓝等色彩,典雅庄重,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意境深邃,体现了四医大人崇尚阳光、追求精品、团结奋进、报国为民的精神风貌。

校训

团结、求实、创新、献身

校歌

《第四军医大学校歌》
作词:苏博 作曲:印青
太行之神,钟山之韵,铸就了我们的风骨。
两华精神,模范大队,铭刻下无限的忠诚。
光荣啊,四医大,军魂矢志不变,
我们的旗帜永远鲜红(啊),永远鲜红!
德学谐进,知行合一,凝聚成我们的校风。
英才辈出,群星灿烂,熔铸于钢铁长城。
辉煌啊,四医大,人民军医摇篮,
我们的队伍永葆青春(啊),永葆青春!
团结求实,创新献身,弘扬着我们的校训。
自强不息,坚韧不拔,锤炼出激昂的雄心。
奋进吧,四医大,征服艰难险阻,
我们的队伍永攀高峰(啊),永攀高峰!

学术研究/*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学术成果2006至2014年,学校共获“973”首席科学家项目4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800余项, 获批各类科研经费总额超过12.25亿元。
学校成功研发高原单兵增氧仪、非接触式生命探测仪、高性能战机飞行员生理心理检测系统等一大批新型卫生装备。截至2014年,连续四年获得5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颌面战创伤救治、军人心理选拔、心脑血管保护、胃癌治疗、疼痛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1980年至2014年,共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1269项,其*家自然科学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53项(其中一等奖5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9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6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65项。成功实施了世界首例心、肝、肾联合移植手术,国内首例、世界第二例“换脸术”,世界首例“坑面女”、罕见“缺面男”颌面修复再造术,国内首例心、肝、肾联合移植手术等高难度手术。
科研平台截至2014年,*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全军医学研究所10个,全军医学中心13个,全军医学专病中心2个,全军医学重点实验室12个;学校同时还是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重点实验室
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西京医院、秦都口腔医学院
国家“863”重点实验室西安细胞工程中心
全军医学专病中心唐都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唐都医院心律失常诊疗中心。
全军医学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基因诊断技术应用研究所、心血管病研究所、消化内科研究所、骨科研究所、骨肿瘤研究所、神经外科研究所、眼科研究所、口腔医学研究所、优生优育围产医学研究所、整形外科研究所、皮肤病研究所、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
全军医学专科中心西京医院中医内科中心西京医院医学影像中心西京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微创医学...西京医院烧伤中心西京医院器官移植中心西京医院麻醉中心西京医院临床检验医学中心西京医院风湿病诊治中心唐都医院胸外科中心唐都医院传染病诊治中心唐都医院神经内科中心唐都医院超声医学中心唐都医院呼吸内科中心
全军医学重点实验室全军脊髓损伤修复重点实验室全军转化医学与生物制药重点实验室全军病原微生物防治基础重点实验室全军航空航天医学重点实验室全军医学心理学重点实验室全军军事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全军电磁辐射损伤与防护重点实验室全军肿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全军危重病医学重点实验室全军骨科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全军脑应激与行为重点实验室全军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
学术资源

综合资源
截至2014年,学校图书馆占地1.44万平方米,藏书76余万册,有中外文期刊1100多种。馆学校和下辖的三所附属医院教学、医疗、科研设备先进,拥有数码互动教学系统、虚拟实验教学系统、临床技能模拟训练系统、双源螺旋CT、3.0TMRI、直线加速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仪(PET)、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显微CT、高压氧舱和低压舱等大批现代化的设施设备。
学术期刊

学校主办有《医学争鸣》、《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实用口腔医学杂志》、《心脏杂志》等11种刊物,其中《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为*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化学文摘》(CA)、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EMBASE等数据库收录期刊,《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为*科技核心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版)》(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s)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合作交流

1978至2014年,学校先后共派出4500多人次到64个国家和地区的教学、医疗或研究机构留学和学术交流;接待9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专家学者来校访问,其中18位是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获得者。目前学校已与美、英、日、法、德、澳等国家的近30多个学术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交流渠道和合作关系。

办学条件 /*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院系专业截至2014年,学校机关设四部、8个专业院系和研究生院,下辖三所附属医院,其中*附属医院(西京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唐都医院)是全国一流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第三附属医院(口腔医院)是全军*、国内知名的口腔专科医院。
院系设置
基础医学部航空航天医学系生物医学工程系军事预防医学系
全科医学系护理系医学心理系药学系
专业设置
临床医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
航空兵部队临床医学专业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医学心理学专业
生物技术专业
药学专业
预防医学专业
营养学专业
学科建设

截至2014年,学校有国家重点学科15个,其中基础医学被认定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另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2个,全军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领域3个,博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11个,硕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13个,覆盖65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77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设有10个博士后流动站。

一级*重点学科基础医学
二级*重点学科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病原微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科学(消化系病)、内科学(传染病)、外科学(骨外)、外科学(神外)、外科学(胸心外)、皮肤病与性病学、口腔临床医学、军事预防医学、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普外)、外科学(整形)、口腔基础医学。
博士后流动站心理学、生物学 、生物医学工程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中西医结合 、药学、特种医学。
博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基础医学、口腔医学、生物医学工程 、药学 、 生物学 、临床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中药学、 心理学 、公共管理 、特种医学。
硕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基础医学、口腔医学、生物医学工程 、药学 、 生物学 、临床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中药学、 心理学 、公共管理 、特种医学、护理学、中西医结合。
师资力量截至2014年,全校有教、医、研人员3000余名,其中正副教授(含相当职务)800余名,*科学院院士1名,工程院院士3名,产生长江学者20名,博士导师362名,硕士导师705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81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名;还聘请了周光召、杨振宁等100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

主系列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占43.4%,教师平均年龄41岁,硕士以上学位者占教师总数的91.7% ,其中博士占71.9%。被总后授予“一代名师”称号的13名,被总后评为“伯乐奖”的12名。

院士:鞠躬、樊代明、陈志南、张生勇

长江学者:樊代明、郭树忠、罗卓荆、聂勇战、吴开春、熊利泽、韩英、陈 军、毛子旭、陈吉华、金岩、施松涛、武胜昔、高峰、李云庆、马新亮、杨安钢、骆文静、陈景元。

教学建设

截至2014年,学校有7门*精品课程,*教学团队2个,获得*教学成果特等奖一项、*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学校口腔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获评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精品课程
皮肤病与性病学 、医学实验基础、口腔解剖生理学 、实验诊断学、口腔修复、学外科学、人体解剖学。
*教学团队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教学团队 李云庆
口腔修复学教学团队 赵铱民

教学成果
1989年
1、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思想政治理论课‘三基一综合’教学法
2、军队院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项:医学基础机能学科专题综合实验教学法、军事医学学习教学法
3、军队院校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学科建设的规律认识运用及成效
1993年
1、军队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高校系列教育评估指标系的构建
2、军队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大学英语“两化、三习、四不变”教学法
3、军队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4项:军医大学临床实习基地正规化建设与管理构建五大实践教学模式、确定学员德育新体系、按专业分层次的流行病学课程建设、寓德育于专业教学全过程的研究
4、军队级优秀教学成果四等奖1项:部队三年制口腔医学专科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1997年
1、*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构建“三位一体”育人体系,培养献身国防卫生事业的高素质人才
2、军队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狠抓五个环节,深化教学改革,培育一流人才
3、军队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两环融合、三段实施”军事医学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放射影像学》光盘教材及其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口腔医学形象化教学的建设与实践、人体解剖学教学体系改革
4、军队级教学成果四等奖2项:外科理论课程“五位一体”教学改革系列研究、“一校两网”开放协作,探索提高佃学效益之路
2001年
1、*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构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新体系
2、*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分子生物学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
3、军队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寓创新理念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之中,大力培养军队卫生事业创造型人才外科学课程组合教学模块和网络教学应用研究
4、军队级教学成果三等奖3项:优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有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创建医学学生毕业前临床能力综合评价方案及其应用、医学课程电视教材系列化建设
5、总后优秀教学成果1项:全方位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高标准培养新时代教学人才
2005年
1、*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教育教学信息化研究与实践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与与实践、军事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2、军队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创“四新”促“三进” 铸牢学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定信念
3、军队级教学成果三等奖3项:围绕学员“三大能力”培养构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新体系、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系列课程综合改革
4、总后优秀教学成果2项:医学院校本科教学评价研究与实践、创建有军事特色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
2009年
1、*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医学课程信息化教学新模式的应用与实践
2、*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现代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研究与教学实践
3、军队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人体解剖学课程体系的改革、构建政治理论教学四大升级系统 铸就军校学员的军人核心价值观
4、军队级教学成果三等奖3项:生物化学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眼科学现代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以“SP、PBL、模拟人相结合”为核心的军医大学外科临床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5、总后优秀教学成果1项:军医大学理工基础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教学模式的创新
2014年
1、*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临床医学专业军医本科培养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学校领导/*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代理校长:
赵铱民少将
政治委员:
戴旭光少将
副校长:
 殷进功大校、王茜大校、路陆喜大校
副政委:
 刘侃佳大校【4】
历任领导校长
姓名任期
樊代明
2007.05-2012.12
陈祥才
2004.06-2007.05
苏 博
1995.06-2004.06
陈景藻
1991.10-1995.06?
鞠名达
1986.11-1991.10
赵长伶
1983.12-1986.11
杨鼎成
1979.09-1983.12
郑文甫
1978.03-1979.09
张录增
1975.08-1978.03
涂通今
1964.10-1975.08
张步峰
1959.03-1964.10
曾育生
1954.07-1959.03
随机官网
Copyright © 2013-2014 首页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