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广东高校。教育网站。
教务处,外国语学院。
1925年出生,195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现任全军和广东省医学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创伤救治科研中心主任、学校临床解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解剖学会名誉理事长。
建立了以解决临床外科发展需要的解剖学研究体系。创办了《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主编出版了《临床解剖学丛书》和《现代临床解剖学丛书》等。在解剖学领域开拓了工医结合的生物力学研究,建立了有国际水平的人体标本陈列馆,以*作者发表论文120多篇,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和“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
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优秀教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卫生系统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军队杰出高级专家、二级教授 --- 姚开泰
1931年4月出生,1954年7月毕业于上海*医学院医疗系,学校病理学教研室教授、肿瘤研究所名誉所长。主要从事鼻咽癌变过程的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他首次在国际上证实了亚硝胺类化学致癌物对鼻咽上皮有一定的亲和性;建立了稳定的人胚鼻咽上皮细胞培养方法,成功地用二亚硝基呱嗪诱发了正常人胚鼻咽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首次建成了有EB病毒潜伏感染的人鼻咽癌上皮细胞株,并对细胞株病毒的基因组进行了开创性研究;对鼻咽癌变过程中的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领导并承担了“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国家重点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科研项目以及国家教委、卫生部、省科委、教委、卫生厅共30多项科研课题,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委奖励,其中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发明三等奖、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军队杰出高级专家、伯乐奖获得者、一级教授 --- 周殿元
1925年12月生,1945年2月就读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部,学校消化内科研究所名誉所长及专家组成员,解放军医学科技委员会消化内科专业组顾问,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副会长,是著名的消化内科专家, 开辟了纤维内窥镜临床应用的新领域,创建了较为完整的纤维肠镜诊治技术规范,奠定了纤维肠镜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基 础;创建性地开展了慢性胃肠疾病病因学的研究,在胃肠致病菌研究方面有独特建树;系统地开展了大肠癌的基础和临床诊治综合研究,创立了大肠癌早期诊断的多种筛检新方法。主持国家和军队多项科研课题,指导研究生在幽门螺杆菌和胃肠肿瘤的研究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主编专着8部。1999年,江泽民主席签署命令为他记二等功。
1931年8月出生,1949年9月就读于第五军医大学医疗系,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军传染专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英 国JOURNAL OF viral Hepatitis编委。研究乙型肝炎20余年,教全面地阐明了我国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的特点;较早开展乙型肝炎病毒变异的研究,阐明了我国HBV变异的基本情况,证明在整体上抑制肝细胞凋亡,提出了肝细胞采取非经典的免疫途径清除的新概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病理资料,总结为《乙型肝炎临床与活体组织病理》一书,并出版《乙型肝炎基础和临床》专着, 3年再版。1999年江泽民主席签署命令授予二等奖。
全军优秀教师、伯乐奖获得者、二级教授 --- 徐钤
1924年7月出生,1951年5月毕业于上海私立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全军基因工程专业组副组长、顾问。《*军医大学学报》、四所军医大学合编外文版杂志主编。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等专着50多万字,主编多万字六年制军医本科生物化学教材,主编了20多万字生化实验教材。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等科研项目。在人乳头瘤 病毒DNA检测、早期基因克隆及表达研究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科技进步奖医药卫生评审专家组成员、一代名师、伯乐奖获得者、三级教授 ---- 赵克森
1937年10月出生,1959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国际休克学会联盟(IFSS)理事。亚洲微循环联盟(AUM)执行理事,中华医学会理事,全军医学科委会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副会长,中国病生休克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军微循环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休克和烧伤微循环研究40余年,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专着12本(主编5本)。在国际上首先报告重症休克治疗后大循环和微循环不同步恢复现象,发现增加脉压是把大循环和微循环恢复联系起来的关键因素,提出了重症休克既要改善微循环又要增强心功能的治疗原则;首先报告了皮肤烧伤后微循环有两型反应,证明改善微循环和防止微血栓形成可防止二度烧伤向三度发展;研制出改善微循环和促进创伤愈合的功能敷料,使我国医用敷料和我军战伤急救卫生装备(三角巾急救包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曾获国际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国家发明四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五项,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荣立三等功六次。
1937年2月出生,1962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同年入伍。中华预防医学会、广东省流行病学会主任委员、热带医学会代主任委员,中国国际医学促进会与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军流行病学专业组副主任委员。任国家二级以上杂志编委五个,在防生物武器的研究中取得较好成果,是国内最早从事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者之一,先后承担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七五、八五、九五、十五攻关或指令性项目以及省市重大科研项目10项。曾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荣立三等功二次,发表论文160余篇,主编专着2部,参编3部。1996年被批准为广东省“科技兴省五个一工程”学科带头人。
截至2014年6月,学校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1个,2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2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4个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校级研究所17个。
国家重点实验室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 |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 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
---|---|---|---|
器官衰竭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 急症中药制剂实验室 | 器官衰竭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医学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 |
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 | 南方医科大学功能蛋白质组学实验室 | 广东省胃肠疾病重点实验室 | |
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 | |||
国家慢性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 ||
---|---|---|
南方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力学实验室 | 南方医科大学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 | 南方医科大学卫生部肿瘤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 |
南方医科大学分子肿瘤病理重点实验室 | 南方医科大学医学图像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重大精神疾病防治重点实验室 |
南方医科大学功能蛋白质组学实验室 | 南方医科大学组织构建与检测实验室 | 中药新药研究室 |
南方医科大学新药筛选实验室 | 南方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实验室 | 南方医科大学肾功能衰竭研究实验室 |
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 |
---|---|
南方医科大学抗体工程实验室 | 南方医科大学重大疾病的转录组与蛋白质组学(部省共建) |
脑功能修复与再生重点实验室 | 骨与软骨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 |
南方医科大学校级研究所 | |||
---|---|---|---|
生物力学实验室 | 医学图像实验室 | 休克微循环实验室 | 功能蛋白质组学实验室 |
组织构建与检测实验室 | 中药制剂实验室 | 病毒性肝炎研究实验室 | 分子肿瘤病理实验室 |
学生物芯片实验室 | 新药筛选实验室 | 肾功能衰竭研究实验室 | 热带病研究所 |
消化内科研究所 | 肾脏病研究所 | 神经医学研究所 | 中医药研究所 |
优生优育研究所 |
(表格参考资料:
)
改革成果“十五”以来,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十五”、“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和“世行贷款”项目在内的国家、军队和广东省教育研究课题93项。
在多科性医科大学办学模式、实验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医学教育技术研究、科研促进教学、医学人文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和改革实践。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49项,研制的《医学通用题库》,获得军队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全国50多家院校推广使用。
学校开发的教务管理软件《军队院校学籍管理系统》,被指定为全军和武警院校的教务管理系统。73项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科研成果(占“十五”以来总成果的58.87%)已经转化为教学资源直接服务本科教学;主编出版“十一五”规划等高水平教材11部,58项多媒体教材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建有6门国家精品课程、19门广东省精品课程、2个国家实验教学中心、9个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了44门PBL课程、54门双语课程、33个本科生创新教育基地。
科学研究“十五”以来,先后承担各类课题2139项,
获得纵向课题经费5.13亿元,主持“973”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项;作为*完成单位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4项。
2000年以来,我校有5项科研成果7次入选国家公布的年度科技十大新闻。
2004年~2008年,国家科技部公布的Medline 收录论文排名中,我校连续5年在全国1000余所高校中位居前16名;
2006年,侯凡凡教授的原创论文在国际*医学杂志《N Engl J Med》(《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影响因子51.296,该成果被美国内科学年报评为“2006年内科学领域最重要的14项研究进展之一”。
学校特色根据国家科技部2004年底公布的发表论文全国高校排名中,学校位居第24位,在广东省高校中名列第2位;学校有5种期刊是国内本专业领域内的权威学术期刊,《学报》是广东省*一家同时被国际权威医学情报检索机构 IM 、CA 、AJ 同时收录的学术期刊,在全国92家医科大学学报类位列第二。
学校以项目为纽带建设了五大学科群:用于疾病诊断的生物新技术研究、重大疾病的分子基础及药物筛选、器官衰竭的防
治研究、应对核化生恐怖的医学防护技术研究、疑难病证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优化及新制剂研发,2008年,该五大学科群被广东省评为广东省“211工程”第三期重点建设项目,获得建设经费逾亿元。
裴国献教授完成的“双前臂异体移植术”,是亚洲的第2例。
舒斯云教授发现了人脑内与学习记忆功能有关的新区域,被国际学术界命名为“舒氏区”。
尹炳生教授在世界上首先提出了符合参比系*性的头胸心电导联理论,被称为“尹氏导联”。
张汉承教授率先开辟了泪液学研究领域,创造了“泪液学”的英文单词,被誉为“泪液学”之父。
车小燕教授研制的SARS病毒抗原试剂盒,在发病首天就能从血液中检出SARS病毒,大大缩短了SARS的诊断时间。
学术资源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11月,图书馆文献总量228.4万册,其中纸本书刊119.6万册,
电子图书105万余种,电子期刊3万8千余种,拥有 SCIE(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Nature、JAMA(美国医学会杂志)、NEJM(新英格兰医学杂志)、Lancet(柳叶刀),BMJ(英国医学杂志)等世界权威综合医学杂志、各医学学科外文核心期刊、电子图书、实验室指南、临床医师考试题库及手术视频、解剖图谱等数据库共85种;自建了南医院士文库、随书光盘库、南医博硕士论文库、南医专业课程电子教材库、学科资源网和SCI-E收录我校发表论文目录查询系统等, 形成了以生物医学文献为重点,涵盖文、史、哲、政、经、法、教育、管理等学科的馆藏资源体系。自建有南方医科大学学位论文数据库、随书光盘数据库和南医院士文库,形成了以生物医学文献为重点,外语、文学、计算机、军事、史地文献为特色,涵盖文、史、哲、政、经、法、教育、管理等学科的综合馆藏体系。
学术期刊
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7个学报期刊,分别是:《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南方医学教育》、《护理学报》、《中国医学物理学》、《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华神经医学杂志》、《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创刊于1981 年,月刊,为国内外发行
的高级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已被美国Medline/PubMed、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以自主研发的“三九胃泰”、“正天丸”、“尿毒清”、“无限极口服液”等产品为龙头,先后成功创办了南方制药厂(“三九集团”的前身)、康臣制药、南方李锦记、东方药林等校办企业。先后研制出了国际上*SARS抗原检测试剂盒、*台国产X刀和国家Ⅰ类新药心脏超声造影剂。近年来,学校继续推进产学研结合,在生物制药、医疗器械、保健品和日用化工等领域新建了一批校办产业。
1、在基础医学领域拥有实力突出的四大特色学科群
理工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生物高技术、热带医学是我校的四大优势学科群。
理工医结合学科群,拥有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是中国医学图像学会理事长单位、《中国医学物理学》和《中国临床解剖学》2个核心期刊主编单位,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全军医学图像重点实验室、全军大型医疗设备质量保证和检测中心,是大型医疗仪器国家军队标准的制定单位。其中的生物医学工程为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在2002年全国理工类一级学科评估中,综合实力达到全国第八,“科学研究”得分名列全国第三,排在清华之前。前不久,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又获得了一项国家“十五”重点攻关项目。
中西医结合学科群,拥有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重点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药和西药*临床药理基地,有2名军队推荐的院士候选人, 2名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和4名中央保健组专家等知名学者。“十五”以来,中医中药方面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8项,名列全国28所中医药大学中的第4位。
生物高技术学科群,拥有1名科学院院士,1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在鼻咽癌发病机制分子生物学研究和肿瘤靶向生物治疗、应用型基因芯片、地中海贫血早期基因诊断、疟疾免疫、基因工程疫苗和检测试剂等前沿领域的研究取得重大成绩。
热带医学学科群,是目前国内实力最雄厚的热带医学教学和科研基地,拥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专家、“863”计划主题专家、国家科技奖评审专家等一批知名专家,建有现代化的人体数字化仿真气候室、P3实验室和广东省*生物技术中试基地。是广东省热带医学理事长单位、广东省预防医学领域的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原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巴德年院士评价说:“*军医大学的热带医学学科群是我国热带医学的代表性学科”。
2、拥有一批优秀的医学拔尖人才和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正副教授700多名(5级以上专家教授90多名),博士生导师80多名,硕士生导师200多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00多名。 广东省医药卫生领域目前有3名院士,我校占了2名。全省生命科学领域中仅有的2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均在我校。前不久,广东省评出的25位名医中,我校占了9人。 广东省医学会共有各类医学专业学会 69 个,我校作为主任委员单位的有 16 个。有100多名专家教授分别担任全军和全国性学术组织理事、常委以上职务。 中青年人才以*负责人承担了全校91%的重点课题,以*完成人获得的高等级科技成果占全校的84%以上,充分体现了学校的发展后劲。学校的教学、科研、 医疗水平均已跻身国内同类高校前列。
学校广泛开展了学术交流活动。先后与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及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或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等联系,现有来自1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已与军内外百余家医疗机构和科研院校建立了联合培养人才的协作关系。
南方医科大学开设了26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514人,其中本专科生12061人、研究生3027人、留学生501人。
院系设置 | ||||
---|---|---|---|---|
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 南方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 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 南方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
南方医科大学生物技术学院 | 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 |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 | 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 南方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 |
南方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 | 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 | 南方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 南方医科大学医学职业技术学院 | 南方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表格参考资料:
)
师资力量学校现有专业技术人员6079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100人。拥有院士3名,双聘院士2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名,国家教学名师2名,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高校骨干教师7人,广东省教学名师6人,“长江学者”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何梁何利奖”获得者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人,*教学团队2个,博士生导师236名、硕士生导师639名,先后有13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全国优秀教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 姚开泰 |
双聘院士 | 钟世镇 、 姚开泰 |
*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 | 赵克森 |
*教学名师 | 丁彦青 |
省级教学名师 | 俞守义 、 丁彦青 |
*教学团队 | 基础医学专业教学团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以上表格参考资料:)
医疗实力学校拥有6个广东省医学重点专科, 广东省35项 “名医工程项目”我校占9项。有直属附属医院6所,其中*临床医学院(南方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珠江医院)都是高水平综合性教学医院,展开床位5000余张。在消化病诊治、肾病的综合治疗、中西医结合诊疗、肾肝移植、异体手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心脑血管介入、创伤修复、新生儿重症救治和围产医学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特色优势。
南方医院惠侨科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疗惠侨科”荣誉称号,并得到江泽民同志亲笔题词嘉勉。
直属附属医院 | ||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 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 南方医科大学北滘医院 |
非直属附属医院 | |||
---|---|---|---|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0医院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1医院 | 湖南郴州市*人民医院 | 陕西咸阳市中心医院 |
湖南衡阳市中心医院 | 河北沧州市人民医院 | 江西南昌市第三医院 | 上海奉贤中心医院 |
福建莆田学院附属医院 | 河南郑州人民医院 | 江西萍乡市人民医院 | 广西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 |
广东省人民医院 | 广东省口腔医院 |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
佛山市顺德区*人民医院 |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 茂名市人民医院 |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 |
惠州市中医医院 | 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 | 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 | 江门市人民医院 |
潮州市中心医院 | 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 |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 | 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 |
中山市博爱医院 | 普宁人民医院 | 云浮市人民医院 |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
肇庆市中医院 | 普宁华侨医院 | 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 | 180医院 |
(以上表格参考资料:
)
学科建设南方医科大学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国务院第三批批准的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从1979年开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987年开始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
拥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9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我校医学门类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数位居广东省*,在全国独立设置的医科大学中,排名第二。
形成了以医学为主体,理学、工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较为完整的学位授权体系。
现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0个广东省重点学科。学校以项目为纽带建设了五大学科群,2008年,该五大学科群被广东省评为第三期“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获得建设经费逾亿元。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
---|---|---|---|---|---|---|
基础医学 | 临床医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生物学 | 中西医结合 | 药学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
---|---|---|---|---|
临床医学 | 基础医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中西医结合 | 中药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生物学 | 药学 | 护理学 | 特种医学 |
国家重点学科 | ||
---|---|---|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 内科学(消化系病) | 中西医结合临床 |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 |
---|---|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 外科学(骨外)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 ||||
---|---|---|---|---|
中医内科肾病学 | 中药制剂学 | 中医内科脑病学 | 中药药理学 | 中医痹病学 |
广东省重点学科 | ||||
---|---|---|---|---|
神经生物学 |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 内科学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外科学 | 肿瘤学 | 军事预防医学 | 军事预防医学 | 药理学 |
学科群名称 | 备注 | 学科群名称 | 备注 |
---|---|---|---|
生物新技术研究 | 疾病诊断 | 分子基础及药物筛选 | 重大疾病 |
防治研究 | 器官衰竭 | 医学防护技术研究 | 应对核化生恐怖 |
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优化及新制剂研发 | 疑难病证 |
四大优势学科群 | |||
---|---|---|---|
理工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 | 生物高技术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广东省医学重点专科 | |||||
---|---|---|---|---|---|
心血管内科 | 骨科 | 妇科 | 重症医学科 | 临床护理 | 新生儿科 |
(以上表格参考资料:
)
教学建设截至2014年,学校开设了26个本科专业,其中7个国家特色专业,6个
广东省名牌专业,有8门国家精品课程、16门广东省精品课程、2个国家实验教学中心、9个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了44门PBL课程、54门双语课程、33个本科生创新教育基地。
*特色专业(7门):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护理学、预防医学、中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
广东名牌专业(6):临床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学、中药学。
*精品课程(8门):病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现代医学成像技术、医学影像诊断学、中医内科学、健康评估、医学寄生虫。
省级精品课程(16门):护理教育学、临床基本技能学、人体解剖学、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诊断学、放射肿瘤学、中医诊断学、药理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病原生物学、外科学、护理学基础、内科学、儿科、流行病学、生物化学。
国家实验教学中心(2个):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南方医科大学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第二临床学院实验教学中心
、公共卫生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生物医学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药学化学实验中心、中药学实验教学中心
、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
学校办公室 组织部/统战部 宣传部 监察处/纪委办公室 学生工作部 保卫处/武装部 人事处 教务处/招生办公室 财务与资产管理处 科技处 外事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 医院管理处 发展规划处 审计处 产业管理处 基建处 总务处 留学生管理部 工会 团委 就业指导中心 研究生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顺德校区管委会
基础医学院 中医药学院 中西医结合医院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药学院 护理学院 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 生物技术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外国语学院 医学职业技术学院 基因工程研究所 体育部 南校区 南方医院/*临床医学院 珠江医院 第二临床医学院 江都医院
网络中心 教育技术与新闻信息中心 学报编辑部 图书馆 分析测试中心 实验动物中心 教育研究与督导评估中心
科研机构
医学生物力学实验室 医学图像实验室 休克微循环实验室 功能蛋白质组学实验室 组织构建与检测实验室 中药制剂实验室 病毒性肝炎研究实验室 分子肿瘤病理实验室 生物芯片实验室 新药筛选实验室 肾功能衰竭研究实验室 热带病研究所 消化内科研究所 肾脏病研究所 神经医学研究所 中医药研究所 优生优育研究所
学校23层公寓楼男女生混编居住的形式,宿舍允许学生安装空调,并且采取4人通过制。
东区红楼和食堂西面研究生楼,有着许多空室供学生活动的宿舍楼,教学楼分列9层,都安装国家先进的教学设备和生活设备,而教学楼距宿舍楼仅仅2-7分钟路程。
通讯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1023号-1063号
顺德校区南方医科大学顺德校区位于珠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岭南滨水城市和历史文化氛围浓厚的佛山市顺德区(原顺德市)。学校撰《顺德新园记》刻于大门照壁,全文如下:“顺德新园,幽雅俊美,格局别致。北揽容桂山水,南拥书馆风华,东植百草,西沐德辉。有重楼飞阁,碧瓦红墙,引清溪畅流,穿池绕苑,望虹桥烟雨,香山入画。紫荆坛嫣然照水,凌云塔直上九霄。荷亭扶香,兰亭熏风,碧云流转,白鹭纷飞。冬岭朝阳暖,景湖明月生。风拂芙蓉,烟笼牡丹,芝兰吐蕊,桃李含芳。劲节看翠竹,浩气养青松。秋实堂培累累硕果,春华堂听朗朗书声。水润宜耘业,山远澹人心。凝思径深处,展怀天地间。待到花开时节,香传四海,俊杰咸集,人才辈出。自在其间,幸甚至哉!”
顺德校区现占地面积120万平方米(1800亩),首期工程项目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包含教学核心区、行政办公区、运动区、产业发展区、生活服务区和生态湿地区。教学硬件设施十分完善,有教学楼、实验楼各五幢,现代化多媒体教室、实验室200余间,藏书100万册图书馆1座,可满足12000学生的教学任务需要。运动设施场地齐全,建有多功能室内综合体育馆、标准游泳池、田径运动场和足球场,另设有多个室外篮球场个、羽毛球场和网球场。校区内建有大型超市、银行、邮局、书店以及理发室、面包房。顺德区设有三条公交路线直达校区。
通讯地址:广东省顺德区容桂街马冈大道33号
学校仪器设备精良,目前设备总值8亿多元人民币,其中A、B类设备达90%以上。有着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拥有装备现代的教学管理指挥中心和电化教学中心, 基本实现形态学科实验显微录像化、机能学科实验微机化。教学场所齐全,教室基本实现了空调化、网络化及电子化。新建的4人一间的本科生公寓实现了通电话、 通网络、通电视,拥有人工草皮的足球场和塑胶跑道的田径场。图书资料丰富,图书馆藏书近100万册,中外期刊2000多种约10万册。学校投资数千万元, 建成能连通因特网和中国教育科研网的校园网络、先进的光盘检索系统和卫星介导的图书数据库信息检索网络,实现了图书信息资源共享。
学校现有教学、科研、医疗用房55.7万平方米;总资产39.79亿元,其中固定资产31.5亿元(按原始价统计,不含地产),其中教医研设备总值7.8亿元。 建成了千兆级校园园区网络,所有教室和实验室实现了网络化、空调化、电子化。学生公寓可容纳1.6万名学生,并全部实现了通电话、通网络。 是军委确认的具有医学情报查新资格的院校之一。
院有包括PET–CT在内的医疗设备9000余台(件),设备总值达7.9亿元,其中南方医院医疗设备总值4.9亿元。
1985年引进我国第1台,也是东南亚第1台核磁共振仪(MRI)(国内第2台是北京天坛医院),出版了国内第1部MRI专着,制定了国内第1个MRI诊断标准。 影像中心是全省几十家中小医院的远程会诊中心,为全国七年制统编教材《医学影像学》的主编单位。
1999年全国首批、广东省*引进PET,是广东省*能自己生产PET显像剂的单位,并供应省人民医院等医院。检查例数已达7300余例, 国内最多(第2位是上海华山医院)。
1997年引进华南地区第1套三维适形放疗系统(俗称“光子刀”),已治疗3000余例,居华南地区首位(第2家为中山医肿瘤医院,2001引进,例数约为2000余例)。
1999年10月引进了亚洲第1套氩氦刀治疗系统。
2002年引进国内第1套肿瘤光动力治疗系统,治疗各类肿瘤达200余例,为国内开展例数最多的单位。
1951年,创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军医学校。
1953年1月,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一军医中学。
1954年5月,根据全军《军医中学整编方案》,学校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一军医学校。
1956年1月18日,学校由原属东北军区领导转由总后勤部领导。
1958年7月,学校集体转业,移交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领导,第十一军医学校与第2164医院合并,改名为“齐齐哈尔医学院”,学制由原来的3年改为5年。
1962年1月,学校重归军队,隶属总后勤部,校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齐齐哈尔医学院”。
1966年10月,校名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学院”。
1969年9月,学校迁至湖南省长沙市。
1970年,广州军区卫生学校并入;2月,学校再迁至广州市当时已停办的暨南大学校址,由广州军区代管。
1975年7月,中央军委决定将原由广州军区代管的军医学院改由总后勤部领导,“为统一番号序列,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学院改为*军医大学,并隶属总后勤部建制”。
1978年,原暨南大学恢复办学;4月,中央军委批准*军医大学新址定于广州市东北郊麒麟岗。
1979年被确定为中国重点大学。
1980年,广州军区军医学校再次并入。
1993年,*军医大学(护理系,原广州军区军医学校部分)分出,改建解放军广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999年,解放军广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次并入。
2004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8所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8月24日,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命令,*军医大学移交地方,整体移交广东省,独立办学,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
2007年4月23日,广州邮电医院并入。
“九五”以来(1996-2003年)
在粤所有高校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3项(均没有获得一等奖),其中学校就有10项,占全省各类高校和医疗机构获奖总数的43.5%,位居全国医科大学*。“十五”期间,学校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30项,名列广东省内高校首位。国家公布的年度科技十大新闻中学校有4项成果入选,是广东省入选“十大新闻”最多的高校。
“十五”以来(2001-2003年底)
共承担国家和省市基金课题643项,总经费1.38亿多元,是全省获得由各级政府设立的基金课题经费最多的医科院校,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各3项,位居广东省医科院校的首位(原中山医科大学分别为2项)。在粤所有高校共承担了5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学校就占了2项。学校承担的“973”项目“炎症的细胞信号转导网络及其调控机制研究”和“临床医学信息处理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是广东省生命科学领域中仅有的2项“973”项目,填补了广东省生命科学领域“973”首席科学家的空白。
先后承担各类课题2139项,获得纵向课题经费5.13亿元,主持“973”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项;作为*完成单位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4项。2000年以来,院校有5项科研成果7次入选国家公布的年度科技十大新闻。2004年~2008年,国家科技部公布的Medline收录论文排名中,院校连续5年在全国1000余所高校中位居前16名;2006年,侯凡凡教授的原创论文在国际*医学杂志《NEnglJMed》(《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影响因子51.296,该成果被美国内科学年报评为“2006年内科学领域最重要的14项研究进展之一”。
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十五”、“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和“世行贷款”项目在内的国家、军队和广东省教育研究课题93项。在多科性医科大学办学模式、实验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医学教育技术研究、科研促进教学、医学人文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和改革实践。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49项,研制的《医学通用题库》,获得军队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全国50多家院校推广使用。开发的教务管理软件《军队院校学籍管理系统》,被指定为全军和武警院校的教务管理系统。73项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科研成果(占“十五”以来总成果的58.87%)已经转化为教学资源直接服务本科教学;主编出版“十一五”规划等高水平教材11部,58项多媒体教材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建有6门国家精品课程、19门广东省精品课程、2个国家实验教学中心、9个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了44门PBL课程、54门双语课程、33个本科生创新教育基地。改革成果在众多高水平学术刊物发表,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凤凰卫视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
一、校训
博学笃行,尚德济世
校训释义
博学:取自宋代?张商英《素书》“博学切实,所以广知”。意为广博学识、丰富见闻、开阔胸襟、追求真理。广泛地猎取知识,保持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这是完善自身、发展自我的客观要求。
笃行:取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意为坚定信念、持之以恒、脚踏实地、身体力行。不空谈,不浮躁,确立目标,切实而坚定地行动,这是成就事业、实现理想的基本要求。
尚德:取自《左传?襄公二十四章》“德,国家之基也”。意为诚信为本、德行为先、修身敬业、求真求善。培养纯正的品行,诚恳的态度,良好的修养,高尚的道德,这是教书育人、立身社会的根本要求。
济世:取自《论语?雍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意为尊重生命、拯救疾苦、乐于奉献、创新拓取。锤炼精湛的医术,树立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这是传承医学、造就人才的*要求。
二、校徽
南方医科大学校徽各设计元素说明
校徽整体呈盾牌形,由多元素巧妙组成,各设计元素内涵如下:
皇冠:皇冠在西方文化中是*水平的象征,校徽顶端用皇冠意指要把学校建成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多科性医科大学的办学目标。
麒麟:校徽上方两只奋力攀登的麒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瑞兽,象征祥瑞、繁荣与昌盛,同时也含有南方医科大学坐落于麒麟岗的寓意。
木棉花:木棉花是广州市花,表达了南方医科大学地处广州这个国际大都市的地理优势,同时一朵盛放的木棉花,也象征了南方医科大学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持续发展的势头。
双蛇杖:双蛇杖可作为医学事业的象征,表达了学校的办学性质是以医科为主的多科性医科大学。
飘带:波浪状的飘带寓义南方医科大学人具有活跃的创造性思维和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办学思路。
橄榄枝与五星:两束相对的橄榄枝环抱在校徽两侧,既是军队的象征,也是人类健康、和平友好的象征。鲜红的五星表达出了建设一流医科大学的雄心。同时校徽通过橄榄枝与五星也表达了学校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大学的历史沿革,以及学校发扬军队优良传统,建设一流大学的决心。
南方医科大学:学校中文全称(毛体),体现了办学指导思想。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学校英文全称
1951:表达了学校于1951年建校的办学历史
盾牌:整个校徽为盾牌形,表达了学校甘作医疗卫士保卫人民生命与健康的理念。
三、校歌
校歌合唱|校歌伴奏
爱在南方
——南方医科大学校歌(歌词)
作词:陈道斌 作曲:胡 平 绍 章
白云山下麒麟岗,
是我们神圣的殿堂。
勇攀医学高峰,
和谐春风伴随成长。
博学笃行 尚德济世,
生命责任在我们身上,
明理诚信,勤俭自强,
青春为理想闪光。
爱在南方,
情比珠江水长,
我们托起生命的希望。
白云山下麒麟岗,
是我们神圣的殿堂。
勇攀医学高峰,
和谐春风伴随成长。
博学笃行 尚德济世,
生命责任在我们身上,
明理诚信,勤俭自强,
青春为理想闪光。
爱在南方,
科学发展指引方向,
我们意气风发扬帆远航。
四、大学精神
诚信务实 自强不息 敢为人先 追求卓越
南方医科大学精神释义
“诚信务实”:诚信务实,代表了南方医大精神的内在品质,体现了南方医大人诚信为本、脚踏实地的理念。学校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诚信务实的办学、治学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为国家和军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政治合格、业务过硬、品德优良的医学人才。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历经战场、市场的双重检阅,始终坚守诚信务实的理念,受到社会各界的颂扬。先后涌现出了以全国优秀教师钟世镇院士、姚开泰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教书育人的典范,以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骆抗先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工作者的典范,以“全军模范护士长”杨丽为代表的一大批医疗工作者的典范,以“雷锋式的模范军医”陈大新、“白求恩式的好军医”温端生、2006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陈强、2007年全国三好学生孙慧美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学生。
“自强不息”:自强不息,代表了南方医大精神的刚性气质,表达了南方医大人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气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学校从1951年至今,三迁校址、六变隶属、七易校名,从一所中学发展为全国重点大学。56年的风雨历程就是一部自强不息的历史。创建初期,学校边建校边教学,克服重重困难,为抗美援朝战争和军队卫生战线输送了1000余名优秀的医务干部。升为本科院校后,在从北国迁往南疆的过程中,尽管资金困难,却仍然不忘扩大规模,积极发展和完善重点学科及附属医院,并成为全国*批重点院校。2004年8月,学校转制移交广东,在硬件建设上,与省内其他知名高校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但我们没有气馁,而是坚韧不拔、百折不挠、负重前行,勇敢地面对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重重困难和严峻挑战,积极融入广东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中。
“敢为人先”:敢为人先,代表了南方医大精神的傲然风骨,表现出南方医大人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勇气。学校敢为天下先,一直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创造出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许多*。创办了国内最早、规模*涉外医疗中心——惠侨楼,先后收治过81个国家和地区的7万多名海外患者。在全国率先走开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之路,构建了“一体两环”办学模式,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军队院校和全国高校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研制出了国际上*SARS抗原检测试剂盒、*台国产X刀和全国*国家I类新药心脏超声造影剂。钟世镇院士开辟了我国临床解剖学学科,被誉为我国“现代临床解剖学科的奠基人”;张汗承教授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泪液学的系统研究,创造了“泪液学”英文单词(Dacryology),被誉为“泪液学之父”;舒斯云教授在世界上首先发现了人脑内与学习记忆功能有关的新区域,国际学术界将这一区域以她的姓氏命名,称之为“舒氏区”;尹炳生教授在世界上首先提出了头胸心电导联理论,被誉为心电学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并写入*心电研究领域专着《心电学》,称为“尹氏导联”……
“追求卓越”:追求卓越,代表了南方医大精神的优秀品格,阐释了南方医大人永不满足、超越自我的气势。“要做就做*”。研制的《医学通用题库》,经国家教育部和卫生部推荐,在全国50多家院校推广使用;开发的教务管理软件《军队院校学籍管理系统》,被指定为全军和武警院校的教务管理系统;在国际上首先解决了“磁共振系统T1加权成像的伪影问题”。国家科技部2004年底公布的发表论文全国高校排名中,位居24名,在广东高校中位居第二,在全国医科大学中排名第三。《学报》是广东省*一家同时被三大国际权威医学情报检索机构(美国医学索引、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收录的学术期刊,2004年影响因子为0.538,在全国92家医科大学学报类中位列第二。从1993年广东省开展“南粤优秀研究生”评选活动以来,我校获奖率始终居广东省院校前列。在1988-1997年广东省公布英语四级通过率排名的十年中(1998年后不再公布排名),我校连续十年位居广东高校首位。2004年,我校学生代表团在广东省医学生急救理论和技能竞赛中,以比第二名高出40多分的成绩获得*名,作为广东省*代表赴港参加粤、京、沪、台、港、澳六地的决赛并获得技术金奖。在2005-2007年,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3项……
昨天,学校凭借“诚信务实、自强不息、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全国重点大学。今天,学校更需要继承和发扬“诚信务实、自强不息、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去战胜诸多的困难和挑战。明天,“诚信务实、自强不息、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仍然是我们继续前行、再创辉煌的不竭动力。
五、教风
品正 学高 敬业 爱生
六、学风
德能双修 学以致用
职务 | 姓名 | 职称 | 工作 |
---|---|---|---|
党委书记 | 陈敏生 | 教授 | 主持学校党委全面工作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余艳红 | 教授 | 主持学校行政全面工作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肖社初 | 因病休息,暂不分管工作 | |
党委副书记 | 姜虹 | 教授 | 主持学校纪委工作。 |
党委副书记 | 昌家杰 | 协助书记分管工作 | |
副校长 | 胡炜 | 协助校长分管工作。 | |
副校长 | 高天明 | 教授 | 协助校长分管工作 |
副校长 | 文民刚 | 教授 | 协助校长分管工作 |
副校长 | 熊梦辉 | 教授 | 协助校长分管工作 |
副校长 | 王前 | 教授 | 协助校长分管工作 |
(表格参考资料:
)
温馨提醒:文章观点来源网络,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本文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