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

福建医科大学

介绍:

福建医科大学

首页www.fjkqyy.com

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师资力量。

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知名 /福建医科大学

侯宗濂(1900-1992)——福建医科大学首任校长,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生理学家和医学教育家。
吴孟超(1922~ )——福建医科大学名誉校长,师从中国著名外科学家裘法祖,为闽籍中科院院士、著名肝胆外科专家、2005年度国家较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2011年6月,受聘为福建医科大学名誉校长。

办学条件 /福建医科大学

院系机构

截至2013年9月底,学校有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福建医科大学药学院、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福建医科大学人文学院、福建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医科大学协和临床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福总临床科研成果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和体育教学研究部、研究生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等20个学院(部)。

临床实践教学基地
截至2013年9月底,学校有附属协和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4所附属医院,附属第三医院正在建设中,同时在福建省设有省立临床医学院、福总临床医学院、附属漳州市医院、附属泉州*医院、附属三明*医院、附属龙岩*医院、附属传染病医院、附属闽东医院、附属南平*医院、附属福州*医院、附属武警福建总队医院等非直属附属医院和临床医学院16所。此外,有临床教学医院30所

师资力量

 截至2013年9月底,学校有教职医护员工9280人(含附属医院),其中校本部949人。在1241名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占65.43 %,高级职称占70.75%。博士生导师111名,硕士生导师618名。国家“千人计划”人选1人,“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3人,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8人,全国高校优秀骨干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0人,福建省“百人计划”人选2人,福建省“外专百人计划”人选1人,“闽江学者奖励计划”人选7人,福建省优秀专家23人,“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63人,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3人,福建省杰出科技人才2 人,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14人,福建省杰出科技人才4人,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9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14人,福建省优秀人才6人,福建省高校创新团队6个,海西产业人才高地领军人才1人【1】。

学科专业

截至2013年9月底,学校设有临床医学(七年制)、临床医学(五年制)、基础医学、生物信息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实验技术、麻醉学、医学影像学(五年制)、医学影像技术(四年制)、眼视光学、康复治疗学(四年制)、预防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食品质量与安全、护理学、药学、药物制剂、生物制药、临床药学、应用心理学、英语、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等24个本科专业;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博士点2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
学校现有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2个,省“211工程”重点学科2个,省特色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9个【1】。2012年起,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全科医学领域”招生单位之一,于2012年开始招生。

学术研究/福建医科大学

科研成果

2012年,福建医科大学共获得各类科研项目227项,经费4305.92万元。其中省社科联项目4项,经费6万元;863计划1项,经费480万元;国家基金项目51项,经费2589万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经费50万元;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计划4项,经费292.92万元;省科技计划产学研重大项目3项,经费100万元;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13项,经费130万元;省基金项目62项,经费323万元;资助省属高校项目5项,经费17万元;省高校新世纪项目3项,经费15万元;省高校杰青项目3项,经费6万元;省高校社科杰青1项,经费1万元;省教育厅科研项目40项,经费50.5万元;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1项,经费10万元;省医学创新项目15项,经费74万元;省卫生厅青年基金项目14项,经费28万元;财政厅1项,经费60万元;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项目4项(含博导联合1项),经费24万元;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项,经费50万元

科研机构

截至2013年9月底,学校设有科研机构87个,国家中医药三级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中医药二级实验室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省高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1个

学术资源

学术刊物
学校编辑出版的学术刊物《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中华高血压杂志》和《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等,面向各地公开发行。
馆藏资源
据2014年年初图书馆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馆藏总量223.86万册。其中,纸质馆藏80.2万册,数字馆藏143.66万册。已形成以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科为主、以人文社会学科为辅的具有本校特色的馆藏体系。校本部图书馆1991年4月被国家卫生部教育司确定为全国医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网络系统省级中心馆

文化传统/福建医科大学

校标

校标图案说明
校标图案主体由字母“M”、蛇杖和阿拉伯数字“1937”等基本元素组合构成。图案呈圆形,图案内圆上弧为书法家舒同先生手写的中文校名,下弧是福建医科大学英文全称。

校标设计元素涵义
1、元素1为变化后的蛇杖造型,又形似DNA双螺旋结构,体现现代医学属性。
2、元素2取自汉语拼音“Mǐn(闽)”和英文“Medical(医学)”*字母“M”,又似打开的书籍,体现高等教育属性。
3、元素3形似汉字“闽”(福建),体现学校地域属性。
4、1937为建校时间,体现历史年代属性 。

校训

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校歌

青春医大、和谐医大
作词:黄锦萍 作曲:卢荣昱
告诉你一个我们、我们的向往;
福建医科大学选择了医学就选择了健康向上;
恪守医德、不负生命相托;
救死扶伤责任重于、重于泰山;
啊!青春医大、和谐医大;
医学高峰从这里开始登攀;
勤奋、严谨、求实、铿锵誓言在校园里、校园里回响;
告诉你一个我们、我们的信念;
选择了医学就表白了奉献的志愿;
跨越式发展取得累累硕果;
人才基地培养祖国栋梁;
啊!青春医大、和谐医大;
万千学子在这里奋力扬帆;
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灿烂未来向我们向我们召唤!

简介/福建医科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创建于1937年,其前身是福建省立医学专科学校。成立伊始,抗战爆发,随即迁址闽中山城沙县。1939年改名为福建省立医学院,1946年初迁回福州。1949年改称福建医学院。“文革”期间,与福建中医学院、华侨大学医疗系合并,成立福建医科大学,迁址泉州,所有附属医院被撤销,直到1978年迁回福州,学校才逐步走上稳定发展的道路。1982年更名为福建医学院。1996年4月改为现名。

经过70年的建设发展,福建医科大学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优良校风,成为一所集教学、科研、医疗、预防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省属医科大学。2003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确定为重点建设高校。同年以良好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学校现有上街、台江2个校区,占地1300多亩,校舍建筑面积37.3万平方米。学校多次被评为福建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省文明学校、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省“校务公开”示范校、省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省卫生先进单位、省绿化模范单位和省级花园式单位等。

学校现有17个学院、部,即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口腔医学院、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人文学院(马列部)、成人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协和临床医学院、省立临床医学院、福总临床医学院、海峡学院和体育教研部;22个本科专业(方向),即临床医学(本硕连读)、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病理学专业方向)、临床医学(急救医学专业方向)、口腔医学、医学检验、麻醉学、医学影像学、临床医学(眼与视光学专业方向)、康复治疗学、预防医学、预防医学(检验检疫专业方向)、预防医学(妇幼保健专业方向)、护理学、药学、药学(临床药学专业方向)、药学(药物制剂专业方向)、药学(药物分析专业方向)、应用心理学、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管理专业方向)、公共事业管理(医院管理专业方向);博士点22个,硕士点5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目前,各类在校生18000多人,其中本科生9300多人,博士、硕士生1600多人,本科专业面向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招生。

学校现有教职医护员工5304人,其中校本部984人。在736名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占56%,高级职称占55.2%。博士生导师60名,硕士生导师469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福建省优秀专家1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00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3人,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8人,“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56人,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3人,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8人,福建省高校创新团队2个。

学校有附属医院(含临床医学院)10所,其中9所综合性附属医院(含临床医学院) 均为三级甲等医院,即附属*医院、附属第二医院、附属协和医院、省立临床医学院(省立医院)、福总临床医学院(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附属漳州市医院、附属三明*医院、附属泉州*医院和附属厦门*医院;附属口腔医院1所。此外,有临床教学医院24所,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临床教学与实践教学基地网络。

目前,学校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等科研机构65个,福建省重点学科13个,省科技厅优先发展学科8个,学校重点学科6个,省医学重点专科6个,省领先医疗特色专业5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承担着大量的科研任务,成果显著。学校编辑出版的学术刊物《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 、 《中华高血压杂志》和《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等,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校图书馆面积25600平方米,图书、资料143万册,是福建省医学图书中心馆。

“十一五”期间,学校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继续坚持走跨越式的发展之路,把学校建设成为办学规模适度,学科结构合理,办学层次较高,整体实力较强;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和长学制医学教育;以医学为主,理学、管理学、法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省属重点医科大学,成为海峡西岸高级医药卫生人才主要培养基地、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和医疗预防保健中心,跨入国内同类高校的先进行列。

图书馆/福建医科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图书馆建于1937年。新馆舍于1986年落成,建筑面积4852平方米。经1998年改建,现有建筑面积5060平方米。设有办公室、采编部、流通部、期刊部、信息部和医学文献检索教研室。正式工作人员24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21人,其中高级职称的3人,中级职称的10人。

馆藏建设已形成以医学类和生物学类中外文书刊为主、以人文学科为辅的藏书体系。现有藏书27万余册,其中图书19.4万余册,期刊4943种。采用“深图ILAS”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使书刊采购、编目、典藏、流通和检索实现自动化管理,并配备了图书防盗监测系统。馆内设有教师阅览室1 个、内部资料阅览室1个、检索工具书阅览室1 个、学生阅览厅 3 个,总座位800席,每周开放88小时。日到馆读者 2000人(次)以上。主要服务对象为校本部、附属医院和部分校外读者, 办证人数已达6595人。

目前图书馆引进数据库光盘共有4 种:“MEDLINE”、“CBMDISC”、“CB-ISTIC”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医药卫生专辑和教育与社会科学合辑”,几年来一直为校内外读者提供文献检索、课题查新和教学培训等信息服务。数据库建设有“本馆馆藏中文图书书目机读目录标准马克数据库”、“本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数据库”。

图书馆参与编制国内各系统联合目录7种: 《全国西文连续出版物联合目录》 、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图书馆订购外文期刊联合目录》 、 《全国外文生物医学期刊联合目录》 、 《华东地区外国和港台科技期刊预订联合目录》 、 《华东地区西文期刊联合目录(机读数据库)》 、 《福建省外文期刊联合目录》和《福建省高校图书馆外文期刊联合目录》 。上述各种联目对开展馆际互借业务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图书馆定期出版连续性刊物《医学信息》 (闽简报字00382号)1种,现已出版47期。定期与省内外458家医学信息机构进行内部交流和交换。

图书馆是本省最早创办并承担高校医学文献检索课教学任务的高校馆之一。从1985年7月起即承担我校“临床教师进修班”文献检索课任务。后于1994年3月学校正式成立图书馆“医学文献检索教研室”。承担全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文检课的教学任务。1996年6月被福建省省卫生厅指定为在职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十几年来教研室已完成在学和在职人员约7000人的教学任务。

图书馆1991年4月被卫生部教育司指定为中国医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网络系统省级中心馆。

院系简介 /福建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
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前身为预防医学系(原名卫生系),始建于1959年。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辛勤耕耘,学院现已发展成为以本科教育为基础、以研究生培养为重点、积极发展继续教育的多学科、多专业、多层次的预防医学与卫生管理学高级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和科研中心。

学院现有预防医学、公共事业管理等5个本科专业(方向)。是福建省*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有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职业与环境卫生学系、营养与保健医学系、卫生管理与社会医学系、社区卫生与全科医学系等五个学系和预防医学实验中心、公共卫生与全科医学人才培训中心。目前有教职工61人,其中教授10人,博、硕士生导师13人,博硕士比例达80%以上。另有兼职教授、副教授3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100多人。至今已培养博硕士研究生近百人,本专科生5000余人。
近5年来,学院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优秀博士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中日合作科研项目等科研课题数十项,公开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包括SCI源论文20余篇),主编或参编学术专著、教材30余部。

●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
经国家教委批准,1984年、1994年、2000年分别设置了医学检验、麻醉学和医学影像学的本科专业;1986年和1987年分别设置了临床放射学和临床麻醉医学专科专业。除医学检验专业独立设系外,其他两个专业挂靠临床医学系,1998年临床医学系实行院系结合后被撤消,这两个专业挂靠学校教务处。为了促进学科专业发展,便于加强各专业管理,经学校党委行政多次开会反复研究,决定将原有的医学检验系、麻醉学、医学影像学专业整合,同时增设眼科学与视光学系和康复治疗学系,于2002年9月成立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在学校党委行政及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院的各项工作稳步发展,取得一定的成绩。

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不仅拥有一批学术造诣深,医学精湛的专家教授,还有一批近年来迅速成长起来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学院现有教师243人,其中副高职称以上有165人,硕士学位以上教师9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福建省优秀教师1人,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1人,福建省优秀专家3人,省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5人,博士生导师7人,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6人。2002年以来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6项,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省教育厅、省卫生厅等课题40余项。在国内外各级杂志上发表论文600余篇。60余人在国内外各类学术团体中任职,其中有24人担任福建省各学会的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
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是福建医科大学规模较大、招生数最多的学院之一,设有5个专业:医学检验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临床医学(眼科学与视光学方向)、康复治疗学。招收五年制本科生以及硕士、博士研究生;同时招收业余专升本、专科学生。在校学生人数3345名,其中硕士研究生181名,全日制本科生1528名。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及麻醉学专业毕业生人数从1987~1999年的780人增加到2000~2007年的2137人(目前眼科学与视光学系和康复治疗学系尚未有毕业生)。学院本科学生就业率达100%,高职学生就业率达95%,为福建省医疗卫生战线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学院各学系均建立教学实验室。同时充分利用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文理科相互渗透,多学科交叉以及雄厚的医学基础和临床教学的优势进行医学专业教育。
●口腔医学系
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系成立于1984年,2000年10月改系建院,现有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基础等五个教研室及口腔医学实验室和实验中心。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口腔临床医学硕士点;2003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口腔医学专业为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2006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口腔临床医学专业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至此,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已形成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学位教育体系。

从1998年至2006年,学院通过引进、培养、继续教育等多种途径,凝聚了一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及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在这些高级人才中,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8人,福建医科大学学科带头人6人、青年骨干教师6人,还有多名专家在中华口腔医学会的各学科专业委员会担任常委或委员。
学院(含二级学院)现每年招收本科生近80人、研究生20余人,学院以良好的学风、教风和教学质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口腔医学人才。

学院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国内外口腔医学界知名专家、教授多次莅临学院讲学指导,学院还与国内重点口腔医学院校及兄弟医院,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德国等国际口腔学术界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口腔学术界保持密切的联系,相互学习、开拓创新,为促进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而竭诚奋斗。

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坚持科学发展观,用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以及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逐步跻身国内同类口腔医学院的先进行列,为口腔医学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护理学院

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的前身为护理学系,创办于1985年。创办初期为三年制专科教育,1992年始成为福建省在职护士高等护理专业专科、本科自学考试的*主考单位, 1994年开设护理本科教育,1999年开始招收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2007年招收老年护理学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目前已成为国内高等医学院校中为数不多的具备学士—硕士—博士以及普通全日制、成人业余教学、自学考试等多种形式培养体系完整的护理专业教学机构,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6000多名高级护理人才。

学院设有6个教研室及1个实验教学中心,以福建省较大的6所综合性医院、8所市级医院及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临床护理教学基地。拥有专、兼职教师5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5人。

多年来学院先后与新加坡、芬兰、瑞典、丹麦、美国、日本,台湾及香港地区的护理界进行学术交流,并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芬兰瑞典理工学院、丹麦哥本哈根护理学院、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等建立友好合作关系。2005年12月,学院成为两岸四地“华夏高等护理教育联盟”21所创办院校之一,充分体现了我校护理专业在国内外同行中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20多年学院积累丰富的办学经验,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学术地位。培养的本、专科毕业生连续多年保持100%的就业率,许多毕业生已成为福建省护理学科领域中的带头人,她们以实际行动为母校赢得了社会美誉。

随着社会对高级护理人才需求的增加,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学院秉承“精致、精品、精英”的办学理念,不断进取,以“省内领先、国内一流、面向世界”为发展目标,办出特色求发展,打造品牌争一流,以优秀的师资、优质的教学,培养优秀的护理人才。

●人文学院
成立于2006年,是在原人文社会科学系基础上组建而成的,其前身为成立于1956年的马列部。她是我校为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事业发展,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教学资源优势,努力拓展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交叉的新专业领域,实现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互补并重,适应我校现代医学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的需要,集人才培养、公共课专业课教学和科学研究为一体的新兴学院。

学院拥有完善的教学设施,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学院图书室藏书15000余册,期刊100余种,设有2个系部(应用心理学系、社会工作系),4个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研室、中国国情教研室、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教研室、思想品德与形势政策教研室),3个与教学相配套的研究中心(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校女性研究中心、校医学人文研究中心),6个实验室(心理咨询室、心理测评室、情景实验室、个案实验室、小组实验室、心理生理实验室、普通心理学实验室),1个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授予我院的福建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福建省心理咨询师职业技能鉴定站),13个教学实训基地(福建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含市残联志愿者联络站)、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州市妇女联合会、福建省仓山监狱、福建省监狱管理局犯人收押中心、福建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厦门仙岳医院、泉州市第三医院、共青团台江区委、台江区老人公寓)。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教学与科研队伍,现有35名(专兼职)教职员工,其中正副教授18名。学院注重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在哲学、医学哲学、医学美学、医务社会工作、医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研究上具有较强的力量,同时注重人文科学同医学的联系,注重相关边缘学科的拓展,近年来教师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6项,在国内外各种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著述参编学术专著和教材30部。学院曾多次邀请美国、日本、瑞典、澳大利亚、奥地利等国家著名专家教授来校讲学、开展合作研究,并派教师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和合作研究,促进了国际间的广泛交流。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依托我校强大的医科优势,学院目前有全日制四年制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和全日制四年制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社会工作专业于2002年秋季开始招生,师资力量雄厚,具有博士、硕士以上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0%,专业教师满足教学要求,专业核心课程教师有较高的教学水平,目前在校生有243人,毕业后授予法学学士学位,2006年首届毕业生就业率98%以上。应用心理学从2004年开始招生,具有博士、硕士以上教师达本专业教师总数的90%,目前在校生共有284 人,毕业后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学院秉承“人本,求是,创新,至善”的院训,以拓展青年学生素质教育为统揽,积极引导青年学生立足校园,服务社会,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活动。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卢雍政,*书记胡春华,省委书记卢展工,福州市委书记袁荣祥,福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王琳等领导曾亲临我院青年志愿者活动基地参观指导工作;近一段时间我院社工志愿者利用周末时间到福州市台江开展青少年事务社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市级以上的新闻媒体先后14次做了宣传报道;开展了“人文月”、心理短剧等富有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学院学生社团心理健康协会和阳光志愿者者协会分别被评为在榕高校“十佳社团”和“优秀社团”。

在新的世纪,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人文学院将不断进取,坚定信心,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团结进取,务实拼博,大力发展人文科学与医学交叉融合的新兴学科和应用学科,使学科结构更趋合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力争总体水平在2010年之前,跨入我省省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的先进行列,成为我省医务社会工作和医学心理学人才培养、科研中心的重要基地,培养更多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
●药学
福建医科大学于2000年4月开创药学本科教育,于2004年5月在药学系的基础上成立药学院。药学院是一个具有全日制与成人教育等多种办学形式,学士-硕士-博士等多种人才培养层次,集教学、科研、开发与社会服务为一体的高等药学教育机构。学院设有四年制本科专业为:药学、药学(临床药学专业方向)、药学(药物制剂专业方向)和药学(药物分析专业方向),拥有药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和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福建省高校药理学重点学科,福建省高校天然药物药理学重点实验室,以及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药理学与毒理学基础实验室。目前在校本专科学生1089人、博硕士研究生73人。历届已毕业本专科学生659人、博硕士研究生62人,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他们中的许多人正在成为药学领域的业务骨干。药学院为医药事业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学院具有一支年轻的、专业的、充满凝聚力和朝气的教师队伍,有教职员工80人,其中专职教师56人,教授7人,副教授及副高级职称18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4人,专职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以上者达76%,其中博士学位者14名。学院有3名教授为留美回国学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全国高校优秀骨干教师1人。药学院教授在药学领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在全国性学术学会担任的重要学术职务有:中国药理学会理事、中国药理学会肿瘤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神经精神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抗癌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生化与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药学类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卫生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化学会生物毒素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药理学通报》和《中国生化药物杂志》等多种学术期刊编委等。

2000年以来,经省教育厅评选, 《药理学》和《药物分析》2门本科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药理学》研究生课程被评为省级优质硕士课程,药理学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药学院实验中心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机能学实验》获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参编、主编全国规划教材和专著达30部,其中主编3部。

药学院以福建省重点高校建设为契机,以福建省高校药理学重点学科为龙头,带动新药研究相关学科的建设,初步建成一个集药物化学、药理学、临床前评价为一体的开放式、综合性、现代化的新药研究创新平台――福建省生物医药工程研究中心,初步形成了福建省创新药物研发团队,为我省医药相关行业提供产业化技术支撑体系。现建有科研实验室面积达2500m2,有5万元以上仪器设备22台,仪器设备总价值1500万元。学院形成了相对稳定、具有一定特色的研究方向:①肿瘤药理研究;②神经药理研究;③生物肽生化药理研究;④天然药物研究;⑤新药临床前评价研究;⑥纳米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姜黄素抗癌作用的分子机理,褪黑素镇痛和抗吗啡依赖作用及其中枢机制,生物传感器与药物分析和疾病诊断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等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得到国内外同行好评。新药研发工作也取得进展,目前正在开展国家一类抗癌新药临床前研究1个;获得药用活性物质10个,具有开发成一类新药苗头的7个姜黄素衍生物以及3个钩吻生物碱单体。2000年以来,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国家专利授权2项;累计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SCI源期刊收录论文30篇;获得包括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重大重点项目6项等52项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立项,科研经费总计达410万。学院还成功承办了“第七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第十一届全国神经药理学术会议”和“第七届全国生物毒素学术会议”大型全国性学术会议,扩大学院的影响,增强了与国内外同仁的交流合作,受到同行专家教授的高度
●继续教育
随着终身教育制度的逐步完善,作为省继续医学教育基地,我院将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积极开展各项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为各级各类医药卫生人才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和优质的服务。

自学考试:福建医科大学是护理学、药学、预防医学、卫生事业管理、营养食品与健康等自学考试专业的主考学校,其中营养、食品与健康专业属于开考体制改革试点专业。2003年经福建省自考办批准,设立自学考试助学组织。为满足广大考生的需求,学校将利用雄厚的师资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各专业广大考生举办各种形式的帮助。

学校领导/福建医科大学

党委书记:郑祖宪
党委常委、校长:陈元仲(兼任附属协和医院院长)
党委副书记:朱世泽、肖铮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陈秀琴
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晓春(兼任附属协和医院副院长)、林建华(兼任附属*医院院长)、梁敬阳、黄爱民
副校长:吴小南

温馨提醒:文章观点来源网络,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本文内容仅供参考!

随机官网
Copyright © 2013-2014 首页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