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松翠柏,鸟语花香,也称沂蒙革命历史博物馆。环境优雅,它坐落在临沂城的沂河岸边,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是一处大型革命纪念园林。
罗炳辉墓,华东革命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塔,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汉斯希伯墓。
华东烈士陵园坐落在临沂市区东南部沂河西岸金雀、银雀二山之间的平地上。1949年2月,由中共中央华东局提议,山东省政府为纪念在人民民主革命中牺牲的华东区革命烈士而建,名为“临沂革命烈士陵园”。
1950年7月1日,主体工程烈士纪念塔、纪念堂相继落成,后陆续修葺增建。198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并列为全国*批烈士纪念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陵园坐北朝南,南北长650米,东西宽300米,占地19.2万平方米,有塔、堂、亭、馆、墓坊等建筑15处,规模宏大。
陵园大门为坊式建筑,面宽36米,高12.8米,前并立4根朱漆明柱,横枋彩绘,蓝色斗拱疏密其间,顶覆黄色玻璃瓦。大门上中红色横额题“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系著名书法家舒同手书。大门两侧,红墙灰瓦,古朴典雅。门前左为广场,右为桐树林,中一弧形单孔石桥跨青龙河与陵园前街相通。
革命烈士纪念塔位于陵园中心,为五角灯塔式建筑,高47.5米。基部塔台为五面体石质平台,高2.5米,周围绕以石槛,环周有5条13级台阶通下。基台上为亭式塔墩,周围环接铜质栏杆,5角各立有2条花岗石柱,石柱顶端镶有表现战争年代工、农、青、妇、兵战斗、生产、放哨等内容的浮雅。亭内5面塔壁上部各有一幅大型浅浮雕,题材均为反映军民英勇战斗、取得胜利的事迹。浮雕下部亭壁上分别为中共中央华东局、华东军政委员会的题词,山东省政府建塔碑文,鲁中南区党委、行署、军区、军区司令部和政治部题写的碑文,及刘少奇、朱德、刘伯承、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题词。塔身正面,镶有毛泽东亲笔题写的“革命烈士纪念塔”7个鎏金大字,每字平均高1.5米,数里之外,清晰可辨。塔上部为攒尖亭式建筑,顶端嵌有一立体巨型景泰蓝五角红星。
革命烈士纪念堂位于烈士塔北100米处,为传统宫殿式建筑。阔45米,进深19.6米,高21.4米。两层飞檐,斗拱交错,顶覆青色玻璃甬瓦。正面廊檐下悬一巨匾,上题“革命烈士纪念堂”。堂四周,环以回廊,正面并立14根明柱。堂内以钢筋水泥和栋梁,穹窿顶棚饰以彩塑。堂内迎门为一石碑,上镌周恩来题词“人民革命的烈士们永垂不朽”,碑面为任弼时题词“你们的功绩永垂不朽”。碑前两侧,陈例子着王麓水、赵铺、刘炎、张元寿4位烈士的半身石质浮雕像。堂内东西两面正中陈着着两块巨在的联碑,直通堂顶。碑上镌刻着62576位烈士的英名,其中县团级以上的烈士372名。他们都是大革命时期至解放战争时期,在以沂蒙山区为主的山东以至华东各地英勇捐躯或积劳成疾逝世的,其中有3万多是沂蒙山区人,其余的来自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有的则是来自外国的国际主义战士。
革命战史陈列馆位于纪念堂东侧。1980年兴建。馆为“回”字型平房建筑,正厅宽4米,进深3.5米。馆内以大量的文字、图片、图表、照片、雕塑和实物,反映党和人民在鲁中南地区的革命斗争史,再现了1932年“日照武装暴动”、1943年蒙阴“岱崮阻击战”、1947年蒙阴“孟良崮战役”等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和光辉战例。
烈士事迹陈列馆位于纪念堂西侧,与战史陈列馆对称布列。建筑形制亦同。馆内通过大量文字、图片、文物等资料,系统介绍了罗炳辉、赵铺、陈若克及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汉斯·希伯等32位烈士的生平事迹。
陵园内东西两侧,还建有罗炳辉、王麓水、汉斯·希伯、张元寿、刘炎、常恩多及陈明、辛锐夫妇8位革命烈士的7座风格别异的烈士墓,又立有罗炳辉遗像亭1座。
温馨提醒:文章观点来源网络,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本文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