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

惠州学院

介绍:

惠州学院

首页www.hzu.edu.cn

惠州学院Huizhou University。

服务地方,新闻网,副教授,教授,校务公开。

办学规模/惠州学院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杨海涛  
院长   彭永宏 
党委副书记   赵日兴 
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李韶春(女) 
副院长   赖美琴(女)、许玩宏、黄小妮(女)、刘国栋 
副巡视员   杨小清 

师资力量
截止于 2012 年 11月,学院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6452人,成人类学生 10005 人,招生范围包括全国28个省(区、直辖市)。现有教职工1003人,专任教师778人,其中教授(正高)85人,副教授(副高)185人,博士138人,硕士327 人,高级职称的教师 270人。

知名校友
李沛宁
建筑与土木工程系1994级C班校友,现任惠州市建汇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
袁德宗
惠阳师专物理系1980级物理班,现任东莞市广汇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君德富创业投资董事长,人称“东莞股神”。
莫浩棠
惠州教育学院政治系1984级政治班,曾经历军旅生涯,曾任中共东莞市桥头镇委书记,现任广东三正集团董事长。

图书馆
到2010年6月,馆藏总量(含电子文献)达180多万册(件),其中各类印刷型文献约115.6万册,电子图书65万多万册,引进和自建大型数据库近30个。建成了万兆主干、百兆至桌面的高速局域网,使用先进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并加入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广东图书馆网等文献保障体系,形成了便利的分布式数字化信息服务网络,实现了数据资源的共建、共知与共享。

图书馆总建筑面积约21000平方米,拥有10个大型的书库(阅览室),阅览座位2000多个。秉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构建灵活开放的服务格局,除了设立多媒体阅览室、自主语言学习中心、小型放映厅、小型研讨室等服务设施外,还配有独立的研修室,供有承担学校重点学科建设或重大科研项目的教职工以及代表学校参加各种竞赛的学生使用。采用先进的门禁管理系统,实行藏、借、阅、网一体化的管理与服务模式。

系部设置
学院占地总面积 2480.4亩,校舍建筑面积38.64 万平方米,绿化面积 13.1 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 70%。学院拥有教学仪器设备10820.9万元,馆藏图书 198.76万,其中电子图书 68.5 万册。装备先进的实验室及数字语音室91个,其中*特色专业建设项目1项,省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4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教师技能训练中心1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广东省教科网惠州地区汇接中心;体育馆、游泳跳水馆等基础设施;200多个教学实践基地。


人才培训/惠州学院

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生产和管理*线的应用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培养模式:通过强化实践教学、注重校企合作、激励创造与竞争,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学生规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专科生16452人,成人类学生10005人。
招生范围:广东、北京、上海、天津、安徽、甘肃、河南、贵州、内蒙古、山西、广西、云南、山东、四川、重庆、江西、湖南、河北、福建、宁夏、新疆等2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居全省本科高校前列,学生考研成绩喜人。1978年开办高等教育以来,已向社会输送了8万多名大学毕业生,涌现出一大批成绩突出的校友,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的贡献,成为东江流域人才的摇篮。
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情况: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学生获国际竞赛奖项18项,全国竞赛奖项81项,全省竞赛奖项264多项。

2000年3月国家教育部批准惠州学院为一所全日制、综合性 本科高等学校。从1978年成立惠阳师范专科学校算起,学院 已有20多年的高等教育办学历史。现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英语专业、数学与数学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化学专业、物理学 专业、生物科学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信息工 程……

惠州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是在原惠州大学惠州学院成人教育 学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现代远程教育、函授(夜大)学 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多种功能合一的二级学院。学院坐 落于美丽如画的惠州西湖丰湖半岛,办学实力强大,服务半径 覆盖惠州、河源……
   
学校抓住高教发展的新机遇,于2001年成立了“现代远程教育服务中心”,先后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签订了联办现代远程教育的协议,并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备案,建成21世纪的空中校园……

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奋发成才,把我院学生培养成为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文化交流
截止于 2012 年 11月,学院加大国际化办学力度,已于7所国外大学建立合作项目。学院致力于立足惠州、面向广东,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应用拓展型高素质人才,力争把学院办成一所特色鲜明、有较大影响的应用型本科大学。


院系设置/惠州学院

教学工作
学院现有本科专业43个(截止2011年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专业39个),涵盖了理、工、农、文、法、经、管、史、教育9个学科门类,分布在16 个教学系部。2012年4月,全日制在校生达16142人。 学院按照“融入惠州,服务广东,辐射全国,树立品牌,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全面落实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教学质量的根本地位,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围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并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着力开展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不断提升教学工作质量与水平。
教学单位(17个系部):
电子科学系、服装系、化学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经济管理系、建筑与土木工程系、旅游系、美术系、数学系、生命科学系、体育系、外语系、音乐系、中文系、政治法律系、教育科学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本科专业(43个):
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审计学、土木工程、建筑学、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地理科学、艺术设计、美术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园林、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英语、日语、音乐学、音乐表演、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对外汉语、行政管理、法学、历史学、学前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特色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
省级特色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省级精品课程:成衣工艺学。
省级优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省级教学示范中心:电子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师综合技能训练中心,化学与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名  称数   目
 系、部14个
 本科专业40个
专科专业10个
有权授予学士学位学科、专业23个
校园面积160.65 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25.62 万平方米
实验室总数70个
学校藏书104.18万册
教职工人数773人
 教授47人
博士50人
硕士239人

历史沿革/惠州学院



光绪二十七年(公元 1901 年), “丰湖书院”改名为“惠州中学堂”; 1912 年 10 月改为“惠州中学校”, 1913 年 2 月改为“广东省立第三中学”(当时全省只有 7 间省立中学); 1936 年改为“广东省立惠州中学”; 1946 年与从连县迁来“丰湖书院”的“广东省立粤秀中学”合并改为“广东省立惠州师范学校”。

700 余年沧桑岁月积淀下来的文化传统,既给学校留下了深深的历史印记,更赋予了学校非同一般的人文气息。解放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和爱护师范学校,逐步修复 “丰湖书院”的旧建筑物,使书院披上时代的新装,成为广东省的重点师范学校,对惠阳地区的文教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 1949 年 10 月学校由“广东省立惠州师范学校”改为“广东惠州师范学校”; 1959 年 4 月改为“惠阳师范学校”; 1970 年 5 月与原广东耕读师范学院合并,从惠东县搬至博罗县显岗水库,改为“惠阳地区师范学校”, 1976 年回迁惠州市西湖丰湖书院; 1977 年开始招收大专班学生, 1978 年 12 月,经国务院批准,在“惠阳地区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升格并更名为“惠阳师范专科学校”。


1986 年 6 月“惠阳师专”与“惠州教育学院”( 1963 年成立,原称惠阳地区教师进修学校; 1966 年停办, 1978 年10 月复办; 1980 年 11 月改称为惠阳地区教师进修学院; 1982 年 2 月,国务院备案; 1983 年 4 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名为惠州教育学院)实行联合办学; 1989 年 4 月又与“西北纺织学院惠州分院”联合办学,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效益得到进一步提高。

1992 年 7 月,在惠州市区河南岸马庄征地 150 万平方米用作“惠州大学”新校区建设用地,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在三校联合办学的基础上,筹办“惠州大学”; 1993 年 9 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惠州大学”; 2000 年 3 月,经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投票通过,教育部正式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惠州学院”。


惠州学院的前身源于1921年10月创办的广州市立师范学校。时值广州设市,原有师范毕业生不能满足教师的需求,广州市教育局遂决心筹办。

1933年7月,广州市立师范学校改组为勷勤大学师范学院,师范学院创办后,原广州市立师范各班仍继续办理,改称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抗日战争时期,附中迁出广州,

颠沛流离,数度迁徙。
1933年至1946年期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不断发展变迁,迭经多次更名,名称变化为:勷勤大学教育学院附中、省立勷勤大学附中、省立教育学院附中、省立文理学院附中、省立粤秀中学。

1946年春,省立粤秀中学从连县迁来“丰湖书院”,不久改名为“广东省立惠州师范学校”,复建丰湖书院各建筑物。解放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和爱护师范学校,逐步

修复“丰湖书院”的旧建筑物,使书院披上时代的新装,成为广东省的重点师范学校,对惠阳地区的文教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

1949年10月学校由“广东省立惠州师范学校”改为“广东惠州师范学校”;

1959年4月改为“惠阳师范学校”;

1950 年,广东省立惠州师范学校更名为"广东惠州师范学校"。

1963年, 惠阳师范学校更名为 "广东惠州师范学校"。

1965年9月,学校迁至惠东县平山农场,更名为 "广东惠阳师范学校"。

1970年5月与原“广东耕读师范学院”合并,从惠东县搬至博罗县显岗水库,改为“惠阳地区师范学校”;

1976年回迁惠州市西湖丰湖书院;1977年开始招收大专班学生;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在“惠阳地区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升格并更名为“惠阳师范专科学校”。

1978 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专科院校,更名为"惠阳师范专科学校"。

1986 年6月,惠阳师范专科学校与“惠州教育学院”(1963年成立,原称惠阳地区教师进修学校;1966年停办,1978年10月复办;1980年11月改称为惠阳地区教师进修学院;1982年2月,国务院备案;1983年4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名为惠州教育学院实行联合办学。

1989 年4月 ,与“西北纺织学院惠州分院”联合办学。

1992年7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在三校联合办学的基础上,筹办“惠州大学”,并在惠州市区河南岸马庄征地150万平方米用作新校区建设用地;

1993年9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惠阳师范专科学校、惠州教育学院、西北纺织学院惠州分院联合办学基础上,正式成立“惠州大学”;

2000年3月,经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投票通过,教育部正式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惠州学院”。

学术研究/惠州学院


科研工作

科研项目:2006年至2011年9月,主持*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133项、厅市级项目159项、横向项目178项;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4项。

科研成果:2006年至2011年9月,累计出版专著86部,参编著作87部,发表于核心期刊论文1140篇;专利申请19项,授权14项;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获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惠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和三等奖4项;惠州市哲学与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9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35项;惠州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2项。

科研机构(16个):惠州学院珠三角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所、惠州学院岭南迁谪文化与诗学研究所、惠州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惠州学院东江文化研究所、惠州学院应用语言学与语感研究所、惠州学院视觉文化研究所、惠州学院体育科学研究所、惠州学院东江流域音乐文化研究所、惠州学院服装研究所、惠州学院化工技术开发中心、惠州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惠州学院数学及其应用研究所、惠州学院电子研究所、惠州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惠州学院建筑节能研究中心、惠州市现代信息服务业研究所。

学术品牌:东江大讲堂。

公开发行学术期刊:《惠州学院学报》。

基本简介/惠州学院

校园简介惠州学院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其前身之一惠阳师专的历史,可追溯到宋淳祐四年(公元 1244 年),在大办书院的潮流推动下,惠州太守赵汝驭在银冈岭创建“聚贤堂”,又称为“十二先生祠”,以纪念唐、宋以来对惠州经济文化最有贡献的先哲名儒“十二先生”(陈 偁 、苏轼、陈荛佐、陈鹏飞、古成之、张宋卿、留正、许申、苏过、陈瓘、陈奂),作为讲学授道的场所。宝祐二年(公元 1254 ),惠州太守刘可刚进一步把“聚贤堂”改为书院,并以惠州西湖命名,即“丰湖书院”,成为当时广东四大著名书院之一。它一直是惠州的较高学府和惠州西湖的名胜古迹,清代名士宋湘的名联“人文古邹鲁,山水小蓬瀛”是书院较好的写照。

学院占地总面积 160.65 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 25.62 万平方米,在建面积 3.53万平方米 ,绿化面积 11.38 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 70% ,连年被惠州市授予 “ 花园式单位 ” 的称号。教学仪器设备 6385.35 万元,馆藏图书104.18 万册,电子图书 60.99 万册,报纸、期刊 1200 多种。学院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9286人,成人类学生 6749 人。有专任教师 522 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 193 人,有博士50 人,硕士 239 人,中级职称教师 229 人,初级职称及未定级教师 100 人。

 学院现有中文系、政治法律系、经济管理系、外语系、数学系、计算机科学系、电子科学系、化学工程系、生命科学系、服装系、建筑与土木工程系、体育系、艺术教育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等 14 个系部。另设有成人教育学院、建筑规划设计院、高等教育研究室。学院公开发行《惠州学院学报》学术期刊。

 学院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体育教育、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学、英语、艺术设计、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理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科学、园林、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建筑学、服装设计与工程、法学、工程管理、社会体育、生物技术、物流管理、软件工程等 40 个本科专业和法学、旅游管理、音乐教育等 10 个专科专业。

 学院拥有现代化图书馆,有装备先进的实验室、数字语音室、教育技术中心、广东省教科网惠州地区汇接中心等基础设施,建有 110 多个教学实践基地。教学科研设施先进,学生生活设施完备,体育运动设施齐全。学校已向社会输送。
校园环境

丰湖校区

丰湖校区坐落于惠州西湖丰湖半岛的丰湖书院,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公元1244年(南宋淳祐四年),惠州太守赵汝驭在银冈岭创建“聚贤堂”,又称为“十二先生祠”,以纪念唐、宋以来对惠州经济文化最有贡献的先哲名儒“十二先生”(陈偁、苏轼、唐庚、陈荛佐、陈鹏飞、古成之、张宋卿、留正、许申、苏过、陈瓘、陈奂),并作为讲学授道的场所。宝祐二年(公元1254年),惠州太守刘克刚进一步把“聚贤堂”改为书院,并以惠州西湖命名称“丰湖书院”,为当时广东四大著名书院之一,它代表了惠州书院的较高水平,一直是惠州的较高学府和惠州西湖的名胜古迹,清代名士宋湘的名联“人文古邹鲁,山水小蓬瀛”是书院较好的写照。700余年沧桑岁月积淀下来的历史文化传统,既给学校留下了深深的历史印记,更赋予了学校深厚的人文气息。

金山湖校区
2008年9月,惠州学院丰湖校区学生全部搬到金山湖校区就读,也结束了丰湖校区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如今的丰湖校区还留下惠州学院教师公寓,原本教学区及学生宿舍区正在进行改造,即将建成“丰湖书院文化公园”(暂定名)。了 近60000 名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校训

阆苑储英 人竞向学

出处及含义:

“阆苑储英”出自丰湖书院山长梁鼎芬为书院撰写的楹联:“水湄山晖,丰湖聚秀;春华秋实,阆苑储英。”阆苑,传说中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可指美丽的花园、书院、校园等;储英,指聚集和培养人才。“人竞向学”出自嘉庆24年任惠州知府的程含章《增广丰湖书院膏火碑记》:“进所属俊髦士延师而教之,为之正其趋向,发其志气,增其书舍,厚其膏火。严其课考,亲为书童讲解文字,于是从者云集,人竞向学矣!”。意为大家踊跃争相求学。

校训体现了学院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自然资源与文化底蕴,体现了学院对丰湖书院文化的传承,体现了学院聚集、培养人才的办学宗旨,体现了强调主动学习实践,争当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要求。

校歌

奔向未来

情牵东江爱 罗浮入襟怀 丰湖书院今犹在 学子领风采 梦想插上翅膀 青春挥洒豪迈 传承薪火当道义 志存高远义澎湃 金山燕城外 蓬瀛桃李开 不拘一格育人才 学子遍四海 理想扬起风帆 笔墨演绎精彩 书海泛舟听风雨 心系天下大气概 啊阆苑储英 人竞向学 踏浪青春 奔向未来



温馨提醒:文章观点来源网络,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本文内容仅供参考!

随机官网
Copyright © 2013-2014 首页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