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梅州
首页:
www.meizhou.gov.cn
市生态环境局,市财政局,工作报告,计划生育。市农业农村局。
梅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文化艺术/梅州市
概况梅州的文化是典型的客家文化。在区内有很多古朴的客家民居,包括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土围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围龙屋最有特色和最为著名。而当地的特产也以客家文化为特色,包括有炮弹芋头、梅州金柚、梅菜干、盐焗鸡、客家娘酒、酿豆腐、麦芽糖等。
客家文风经久不衰,代代发扬光大,并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还创造出极具客家特色的“客家山歌”、广东汉剧、广东汉乐、“客家童谣”、“客家谚语”,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作出重大贡献。此外,梅州还具有丰富的客家文物、独特的客家民居、浓郁的客家民间艺术和民俗风情。
梅州市有七个省级艺术之乡。其中有3个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即梅县区客家山歌艺术之乡、大埔县茶阳镇花环龙艺术之乡、丰顺县埔寨镇火龙艺术之乡。此外,山歌大师汤明哲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省优秀民间艺术师”。
·梅县区客家山歌艺术之乡
·大埔县茶阳镇花环龙艺术之乡
·平远县船灯舞艺术之乡
·丰顺县埔寨镇火龙艺术之乡
·五华县新桥镇竹马艺术之乡(新桥镇已并入华城镇)
·兴宁市杯花舞艺术之乡
·大埔县广东汉乐艺术之乡。
语言梅州市是客家人比较集中的聚居地。境内除丰顺县的汤南、留隍、东留(东留镇已并入留隍镇)等3个镇约11万人使用潮州话外,绝大部分人都使用客家语。
围龙屋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遍布于全市的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五华县、丰顺县、大埔县、蕉岭县、平远县共6县2区,一般都有二三百年乃至五六百年历史。围龙屋的客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从建筑风格到民风民俗处处展示了客家的人文历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被众多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璀璨的明珠、世界上的民居建筑奇葩、一部读不完的百科全书,且开始启动客家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饮食在梅州,可以吃到有很多客家美食,如:客家盐锔鸡、客家酿豆腐、梅菜扣肉、客家红焖肉、客家烧鲤、客家娘酒鸡、客家娘酒、梅州腌面、梅州盐焗鸡爪、客家猪肚包鸡、客家鱼丸、客家牛肉丸、五华长乐烧酒、梅县区麦芽糖、平远慈橙、青榄、梅干菜、米粄、黄粄、鸡颈板、珍珠红酒、菊花糕、三及第汤、客家盐卤鸭掌、大田果合柿饼、棉洋桃驳李、大埔豆腐干、百侯芒果、大田果合柿饼,等等。
文物古迹据考古发现和近几年的文物普查统计,梅州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和遗物点398处。
行政区划/梅州市
至2014年梅州市辖2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县别 | 面积(2005) | 人口(2008) | 邮政编码 | 政府驻地 | 居委会 | 居民小组 | 村委会 | 村民小组 | 自然村数 |
梅江区 | 570.9 | 42 | 514000 | 金山街道 | 39 | 237 | 54 | 767 | 55 |
梅县区 | 2482.86 | 61 | 514733 | 程江镇 | 36 | 199 | 382 | 4233 | 2373 |
兴宁市 | 2105 | 118.36(2013) | 514500 | 兴田街道 | 35 | 623 | 455 | 11353 | 2813 |
平远县 | 1381 | 27 | 514600 | 大柘镇 | 7 | 41 | 136 | 1448 | 1890 |
蕉岭县 | 960 | 23 | 514100 | 蕉城镇 | 10 | 96 | 97 | 1502 | 147 |
大埔县 | 2470 | 59 | 514200 | 湖寮镇 | 10 | 105 | 244 | 4038 | 1686 |
丰顺县 | 2710 | 68 | 514300 | 汤坑镇 | 18 | 107 | 261 | 3317 | 2191 |
五华县 | 3226 | 133.5 | 514400 | 水寨镇 | 34 | 535 | 411 | 7384 | 2000 |
合计 | | | / | / | 189 | 1943 | 2040 | 34442 | 13155 |
注:1999年11月15日经市政府同意,程江镇、扶大镇各割出一部分成立新城街道办事处,未经省政府批准。 |
著名人物/梅州市
宋末至清末抗元英雄蔡蒙吉,岭南*才子宋湘,明代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衔盛端明,明东宫侍读李士淳,清朝山西巡抚兼提督蓝钦奎、清朝乾隆年间福建水师提督颜鸣汉、清朝嘉庆年间广东提督魏大斌、清朝嘉庆年间福建水师提督李南馨、武状元李威光、探花罗孟郊、榜眼曾琼琲,近代中国走向世界*人黄遵宪、近代洋务运动先驱福建巡抚兼台湾提督丁日昌、中日邦交开创者中国首任驻日公使何如璋、中国现代言情小说开山祖师张资平。
民国海外人物粤军总部参谋长邓仲元,汕头南生公司创始人李柏恒,潮汕铁路兴建者张鸿南兄弟,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抗日保台丘逢甲、抗日名将谢晋元少将、民国广东省政府主席军事测量之父黄慕松上将、维他奶创办人罗桂祥,民国湖南省政府主席抗日名将吴奇伟、民国热河省政府主席,东北“剿总”副总司令范汉杰、民国安东省政府主席抗日名将赵公武、中国葡萄酒之父和张裕葡萄酒创始人张弼士、辛亥革命北伐军总司令姚雨平、中国抗日远征军司令罗卓英上将、中国抗日远征军副司令黄琪翔上将、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邹鲁、亚洲球王李惠堂、中国现代军医之父徐华清、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奠基人林风眠、中国*象征主义诗人雕塑泰斗李金发、量子化学泰斗潘毓刚。
国外元首亚洲*共和国—兰芳共和国创始人罗芳伯、戴燕国王吴元盛、泰国前总理他信、泰国现任总理英拉、新加坡国父李光耀、新加坡第三任总理李显龙、圭亚那国父钟亚瑟、*前总统吴奈温、*前总理钦纽。
影视明星张国荣,祖籍梅州市梅县区
黎明,祖籍梅州市梅县区
曾志伟,祖籍五华县
罗大佑,祖籍梅州市梅县区
刘惜君,祖籍梅州市梅江区
张活游,出生于梅州市梅县区
楚原,祖籍梅州市梅县区
侯孝贤,出生于梅州市梅县区
杨思琦,祖籍蕉岭县,香港*
谢宁,(1963-)祖籍梅州市梅县区,生于广州,香港*冠军(1985)
杨德昌,祖籍梅州市梅县区
彭佳慧,祖籍梅州市梅县区
曾宝仪,祖籍五华县
曾咏仪,祖籍五华县
曾国祥,祖籍五华县
邹文怀,祖籍大埔县,香港嘉禾电影创始人
林好,出生于梅州市梅江区
彭于晏,祖籍梅州市梅县区
李丽珍,祖籍梅州市梅县区
邓美美,出生于梅州市梅县区
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叶剑英、杰出富商爱国慈善家领带大王曾宪梓、数学家丘成桐、中国肿瘤学奠基人吴桓兴、中国现代地震科学事业的开创者李善邦、世界著名桥梁专家李国豪,化工大王田家炳、钢铁大王何侨生、原中国公安部部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刘复之、原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原国家邮电部部长杨泰芳、原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何访拔、东江红军创始人原广东省政府副主席古大存、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曾国华中将、原国防科委副主任中将肖向荣、原全国政协常务副主席、广东省省长叶选平,原广东省省长、现任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华华、广东省政协主席黄龙云、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广东省副省长刘志庚、天津市委副书记何立峰、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谢锦汉。
梅州孕育出545位将军、29位两院院士、228位梅州籍大学校长。
交通/梅州市
航空梅州市境内有可起降波音737飞机的梅州机场,正在进行扩建。扩建后将开通至国内40多个城市的航班,包括梅州-高雄的直航包机
公路梅揭、梅河、天汕高速城东-广福段、环城高速城东-城北-扶大-江南段、兴畲高速公路等全线相继建成通车,使梅州融入珠三角的经济快车道,由梅州至广州、深圳只需3-3.5个小时。同时,梅龙(梅州-龙岩)高速(梅大高速及其东延线·)已开工建设;梅漳(梅州-福建漳州)高速公路已获国家立项即将开工建设。五华县华阳-梅县区畲江,环城高速三角-城东段,梅平(梅州-平远)正在争取获得广东省的立项。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居全省山区市前列。全市基本实现市到县1小时交通圈、县到镇通三级以上水泥路、行政村村址基本实现通水泥路、300人以上自然村的交通状况得到改善。
航运航道建设和管理维护、港口码头建设也得到重视和加强,梅江、汀江航道整治工程全面推进,韩江干流三河坝以下航道整治工作立项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
铁路广梅汕铁路(广州-梅州-汕头)和梅坎铁路(梅州-福建坎市)建成通车并开通了货运和客运后,鹰梅(鹰潭-梅州)铁路进入了预可行性研究阶段,这有助于推动梅州加快连接珠三角、长三角两大经济圈。
社会/梅州市
科技创新2013年末县及县以上科研机构15个。年末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自然和社会科学专业技术人员90026人。全市获市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44项。2013年,全市专利申请量1686件,比上年增长47.6%。其中发明122件,比上年下降2.4%。专利授权量1257件,比上年增长38.3%。其中发明41件,比上年下降25.5%。
体育运动据史料记载,1873年德国传教士毕安、边得志在五华县长布镇源坑教会设立书院,是当地的*所中学,当时两人在书院中的操场两端用木料搭成球门,教学生们踢足球,现代足球作为体育项目*次在中国内地出现,源坑成为中国内地现代足球的发源地。
梅州“足球之乡”的美誉来自于1956年,当年国家体委根据梅县区足球运动的悠久历史和发展现状授予梅县(今梅州市梅县区)“足球之乡”称号,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周恩来总理在一次对外工作会议上说:梅州是足球之乡,请外国友人去那里参观。1964年,国家体委确定梅县区为全国开展足球运动10个重点区(市/县)之一,1979年国务院批准在全国设立16个足球重点地区,梅州地区榜上有名。1988年设立梅州市之后,足球之乡指的就是梅州。从1951年至2003年53年间,梅县区足球队参加国内各种比赛239次,其中获得冠军123次、亚军62次、季军32次。
梅州足球从来没有少过著名的足球人。从球王李惠堂到前中国国家队主教练曾雪麟,这是梅州足球发展过程中两位泰斗级的足球人物。1989年高丰文带领的出征世界杯预选赛的中国国家队球员名单中,谢育新、伍文兵、郭亿军和张小文均来自梅州市管辖的兴宁。池明华、王惠良、李玉展等人也是梅州足球的佼佼者,他们都先后入选过国家队。此外,李健华、刘彬彬是在中超踢球的梅州人,原深圳队守门员肖建佳也来自梅州。
梅州市和梅县区各有一支具有相当实力的专业青年足球队和女子足球队。至2004年梅州市有足球传统项目学校11间,大小足球场170多个,业余足球队2000多支。
2013年全市运动员在参加省级以上比赛中,共获奖牌34块,其中:金牌14块,银牌9块,铜牌11块。全市各级组织举办县级及以上各种运动竞赛会39次,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20686人次。
环境保护2013年末,全市共有环境监测站9个,共有生活污水处理厂8座,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7.0万吨/日,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9.43%,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全市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良好,梅州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100%。主要江河水质达到功能区水质要求,水质达标率为100%。区域噪声、道路交通噪声保持稳定,城市声环境质量较好,声环境监测等效声级平均值达标率为100%。全市设立县级以上自然保护区48个,面积164428公顷。
社会保障2013年末,全市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含企业离退休人员)有91.79万人,比上年末增长6.6%;参加工伤保险的有24.77万人,增长9.2%;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有38.93万人,增长1.1%;参加职工失业保险的有23.5万人,增长2.5%;参加生育保险的有24.71万人,增长14.5%。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有166.69万人,增长1.6%;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有437.47万人,增长4.0%;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100%。全市(职工)五大险种社会保险费(征缴)收入29.62亿元,比上年增收2.7亿元,增长11.3%。
全市各类社会福利单位收养人数4251人,其中111间敬老院入院人数2605人,社会福利院床位4211个。全年城乡各种社会救济对象得到各级政府救济人数259722人次。全市享受低保救济的困难群众210309人,其中城镇13711人,农村196598人。社会服务设施1966个。目前,全市各镇(街道)已建立了农村社会保障网络。
友好城市·维多利亚(塞舌尔)
·鸠比市(毛里求斯)
政区设置/梅州市
隶属古代属海阳县,南齐永明元年(483年)析海阳县设程乡县,隋唐属潮阳郡。
五代十国南汉乾和三年(945),亦即后晋开运二年,程乡升为敬州,领程乡县。这是梅州州治设立的起始。”宋开宝四年(971),因避宋太祖祖父赵敬之讳,改“敬州”为“梅州”,“梅州”的名称即始于此。
宋熙宁六年(1073),废梅州,以程乡县隶潮州;元丰五年(1082),梅州复置,仍理程乡县,属广南东路;绍兴六年(1136),废梅州复设程乡县隶潮州;绍兴十四年又复置梅州,仍理程乡县,属广南路。
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梅州为“梅州路”,置总管府;至元二十三年,复为梅州,属江西行中书省广东道宣慰使司;元贞元年(1295),隶属潮州路;延佑五年(1318),改直隶广东道宣慰使司,均只领一程乡县。
明洪武二年(1369),废州为程乡县,隶潮州。
清雍正十一年(1733),程乡升为“嘉应州”,隶属广东省。辖地包括程乡、平远、镇平及以前为惠州所统的兴宁、长乐五县,称为“嘉应五属”。嘉庆十二年(1807),升嘉应州为嘉应府。嘉庆十七年,复为嘉应州,仍领兴宁、长乐、平远、镇平四县。宣统三年(1911),嘉应州复名梅州。
民国3年(1914),废州府制,梅州改名梅县。
1949年10月设置兴梅专区;1950年1月26日,设置兴梅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梅县、兴宁、五华、大埔、丰顺、蕉岭、平远7县;1952年底,撤销兴梅专区,兴梅7县改隶粤东行政区;1956年2月,粤东行政区划分为惠阳、汕头专区,兴梅7县属汕头专区;1965年7月,设立梅县专区,原兴梅7县从汕头专区分出,归属梅县专区,后改为梅县地区;1979年3月,原梅县所辖之梅州镇由区级升格为县级称梅州市,梅县地区辖7县1市;1983年6月,梅州市与梅县合并改为梅县市,梅县地区由所辖7县1市改为6县1市;1988年1月,广东实行市管县体制,梅县地区改为梅州市,辖原兴梅7县及新划县级区梅江区,共7县1区;1994年6月,兴宁县撤县设市(县级),梅州市辖今梅江区、梅县区、平远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代管兴宁市(县级)。
2013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同意梅州市撤销梅县,设立梅州市梅县区。
境域梅州市位于广东省粤东北部地区,东部与福建省武平县、上杭县、永定县、平和县交界,南部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和饶平县、揭阳市揭东区和揭西县、汕尾市陆河县毗邻,西部与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和紫金县接壤,北部与江西省寻乌县相连。介于东经115°18′至116°56′,北纬23°23′至24°56′之间。市中心为于东经116度6分,北纬24度33分。全市行政面积1.5925万平方公里。
政治/梅州市
五套班子中共梅州市委领导
职务 | 姓名 |
---|
书记 | 谭君铁 |
副书记 | 方利旭、彭耀新 |
市委常委 | 张丽霞、杜敏琪、李远青、张文广、余其豹、黄建固、陈志宁 |
梅州市人大常委领导
职务 | 姓名 |
---|
主任 | 谭君铁 |
副主任 | 叶胜坤、黎健平、曾小华、张映平、蓝伟东 |
秘书长 | 潘小韬 |
梅州市人民政府领导
职务 | 姓名 |
---|
市长 | 方利旭 |
副市长 | 李远青、陈俊钦、曾尚忠、张晨、温向芳、吴泽桐 |
政协梅州市委员会职务 | 姓名 |
---|
主席 | 陈建青 |
副主席 | 叶解春、李忠良、韩小林、周秋明、曾祥海、马志元、陈元星 |
秘书长 | 张阳 |
中共梅州市纪委
职务 | 姓名 |
---|
书记 | 黄建固 |
副书记 | 谢志云、张硕、刘锐清 |
市政府机构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梅州市发展和改革局
| 梅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 梅州教育局
| 梅州市科学技术局
|
梅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 梅州市公安局
| 梅州市监察局 | 梅州市民政局
| 梅州市司法局 |
梅州市财政局
| 梅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 梅州市国土资源局
| 梅州市环境保护局
| 梅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梅州市交通运输局
| 梅州市水务局
| 梅州市农业局
| 梅州市商务局
| 梅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
梅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 梅州市审计局 | 梅州市外事侨务局
| 梅州市体育局
| 梅州市统计局
|
梅州市林业局
| 梅州市旅游局
| 梅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 梅州市法制局
| 梅州市城乡规划局
|
梅州市城市综合管理局
| 梅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梅州市档案局
| 梅州市中小企业局 | 梅州市供销合作社
|
梅州市招商和经济合作局
| 梅州市蕉华管理区 | 梅州市公路局
| 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管理委员会
| 梅州市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
|
梅州市畜牧兽医局
| 梅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局
| 梅州市扶贫开发局
| 梅州市人民防空办公室
| 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管理委员会 |
梅州市地税局 | 梅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 梅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 梅州市气象局
| 梅州航道局 |
人口/梅州市
梅州是全世界最有代表性的客家民系发源地与聚居地,被称为客家人的大本营。作为客家大本营的梅州,更是著名的华侨之乡,同时也是全国重点侨乡之一。梅州海外侨胞人数多、分布广、实力强,对故乡贡献极大,旅外华侨近400万人,港澳台同胞也达200多万人,分布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4240139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80200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438130人,增长11.52%。年平均增长为1.10%。其中男性人口为2124282人,占50.1%;女性人口为2115857人,占49.9%。全市人口分布如下:梅江区380774人,梅县区554745人,兴宁市962883人,平远县229863人,蕉岭县205862人,大埔县374731人,丰顺县479025人,五华县1052256人。
2011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519万人,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低于省下达梅州市人口控制指标1.27‰、1.26‰,自2000年以来连续10年完成省下达的人口计划控制指标,实现了“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和“省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全覆盖。
2012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3.47‰,死亡率为7.17‰,自然增长率为6.30‰。全市年末户籍人口为521.35万人,其中非农人口134.44万人。
2013年末常住人口430.7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8.12万人,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46.00%。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2.24‰,死亡率为5.47‰,自然增长率为6.77‰。全市年末户籍人口为524.96万人,其中非农人口137.39万人。
教育/梅州市
客家人是汉族的一个分支民系,一般认为这个民系始于宋朝。据载:至南宋时候,寄居在福建汀、漳、宁化一带的客人,大量徙入梅州,到宋神宗时主户为5820户,客户为6548户,由此客家民系开始形成,并逐步发展壮大。客家民系是与周边汉族南迁汉族与畲瑶民族形成的一个共同体。
梅州的“文化”代表了客家文化的*境界,包括精神、思想、居住、建筑、服饰、饮食、语言、文艺、教育、信仰、习俗等方面,其中最被推崇的当属教育:一是倡办教育;二是送子上学堂;三是英才辈出。
据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载:“方渐知梅州,尝谓:梅人无植产,特以为生者,读书一事耳。”方渐是福建莆田县人,进士出身,于宋高宗绍兴年间来梅任州官。可见早在宋代,梅州人就喜欢读书,且因“无植产”,靠读书而谋生,这种风气一直流传下来。《乾隆嘉应州志》亦有记载:“士喜读书,多舌耕,虽穷困至老,不肯辍业。”俗称不识字为“瞎眼”,故激励人们都想读书。梅州科举最末一科进士杨沅著的《梅谚汇笺》里有一首极为流行的儿歌:“蟾蜍罗,咯咯咯,唔读书,冇老婆。”人们认为不读书是没有出息的。连贫家寡妇,也千辛万苦,积资供儿女读书。
倡办教育历史悠久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地方教育组织。由最初的民办学馆,逐步变为由朝廷赐敕额、书籍,并委派教官、调拨田亩和经费等半民半官性质。宋代以来,广东梅州书院林立、文风鼎盛,东山书院、蓝田书院、桂岭书院、兴宁墨池书院等均见证着梅州“文化之乡”的历史地位。
梅城最早的教育当追溯到900年前。梅州书院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北宋年间。据南宋地理学家王象之的《舆地纪胜》记载,北宋梅州知州滕元发创立州学,开培育人才风气之先。《宋史》记载:刘安世谪居梅州,在州城中创建了*所书院(后世称之为元城书院),招徒讲学,开建了梅州书院之先河。自清顺治至光绪五年(1879)止,梅城境内共有书院9间,分别为先贤书院、立诚书院、周溪书院、培风书院、义学书院、东山书院、培南书院、梅东书院、崇实书院,其中以东山书院最为称著。光绪年间,梅城*所新式小学于道前街创办;黄遵宪等人设立嘉应新学会议所,大力倡办新学;梁春在附城“耕耘小筑”创办女校;女诗人叶璧华创办懿德女校。据不完全统计,至清末废科举前,梅州有书院24所、义学14所、社学20所、官学4所,私塾遍及城乡。
此外,梅州地区其它各区县均在较早时期广泛办学兴学,书院、学宫、学校等教育机构遍地开花。较著名的学宫有:梅州学宫,兴宁学宫,长乐学宫,镇平学宫,大埔学宫等。
据史志记载,梅州地区南宋时即塾学遍布,明清时科甲兴盛,蜚声海内外。据1945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报告全国教育普查情况,梅县区学校总数、学生人数名列全国两千多个县(区/市)中的第二位。改革开放以来,高考升学率稳居全省前列。
西学东渐风薰染、新学遍布梅水间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1866年,瑞士巴色传教会在长乐长布源坑开办梅州*间西式小学,此后兴办新学渐成风气。黄遵宪、丘逢甲、温仲和等名流皆热衷于家乡教育事业。黄遵宪辟人境庐为课堂,亲自讲授新学功课。他创立嘉应兴学会议所,发表《敬告同乡诸君子》书。各县有识之士纷纷响应,肖惠堂、罗师扬等人创办兴民学堂,丘逢甲创办镇平县立中学堂。梅城务本、五华长乐、大埔乐群中学也相继开办。
辛亥革命后,梅州形成了官方、民间和教会三家办学局面。1913年爆发了反对将梅州中学收归省办的“一。三”学潮,原校长叶则愚、学生叶剑英等创办私立东山中学。1923年美国人汲平如和地方人士黄慕罗等,创办了梅州历史上*所高等院校嘉应大学。1933年,陶行知派潘一尘到大埔百侯中学任校长,建立了“生活教育”园地。张伟烈于1936年创办了百侯幼儿园,是我国最早的两所乡村幼儿园之一。抗日战争后期,随着省政府东迁平远,国立中山大学、省立文理学院、私立广州大学、中华文化学院等大专院校先后迁来,梅州一时高校云集。
民国初在梅州传经20余年的法国天主教神父赖理查斯在《客法词典》中惊叹:“全境有六七百个村落,也就有六七百个学校,这真是一个骇人听闻的事实,按人口比例来说,不但全国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和它相比较,就是较之欧美各国也毫不逊色。”1935年,广东省教育厅考查全省国民教育,梅县区列居*。1945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报告全国普及教育情况,江苏武进名列*,梅县区位居第二。
文风鼎盛、英才辈出《梅州院试》载:“自宋以来,代产伟人”,如“五科五解”、“一腹三翰院”、“三代四翰林”,更是有父子同进士、岭南*才子宋湘、长乐武运开、八旬翰林、学霸韩山等的翘楚佳话。以梅州(含梅江区、梅县区)为例,早在宋代就出了不少进士,有些还是一家子的。如古成之与古宗悦为父子,古宗悦与古革为公孙,古革与古堇、古巩为弟兄,是同科进士,可谓四代五进士。蔡若霖与蔡定夫为父子,与蔡蒙吉为公孙。蒙吉为定夫之子,是为公孙三进士。由此可知当时梅州文风之一斑。明代饶相、饶舆龄父子进士,张文宝、张纲父子进士;清代李象元与子李端、孙李逢亨,不仅公孙三进士,且为公孙三翰院,大埔杨之徐与杨缵绪、杨演时、杨黼时是父子进士,且三子俱为翰林;其他父子、兄弟进士无法在此一一备述。自宋至清末,仅梅县区一区就有举人681人(仅清代有623人),举人中名列全省*解元就有李士淳、叶著、陈鹗荐、杨时行、梁念祖、宋湘、叶钧、李汝谦、李载熙等17人,考取的进士有112人,其中翰林有李士淳、李象元、陈鹗荐、邱玖华、宋湘、王利亨、李仲昭、李黼平、黄仲容、李载熙、温仲和等19人。清乾隆,嘉庆年间,可说是梅州文风最盛之时,乾隆十七年(1752年)壬申恩科会试,广东全省中进士者仅11名,而梅县区却占了5名;嘉庆3年(1798年)戌午科广东乡试,全省中举者88名,梅县区占17名,其中李汝谦且为名列榜首的解元。清状元吴鸿督学广东,盛赞梅州“人文为岭南冠”。其中梅县区是清代全国114个科举发达县(区/市)之一,广东五个科举发达县(区/市)之一。
隶属潮州府的大埔县(今属梅州市),文风之盛在潮州九属中首屈一指。康熙二十七年(1688)戊辰科进士杨之徐,其三子杨缵绪、杨黼时、杨演时,分别在康熙六十年(1721)辛丑科、乾隆元年(1736)丙辰科、乾隆十年(1745)乙丑科中进士并选为翰林,与杨演时同科中进士的还有杨成梧、杨文振、陈可奇,杨缵烈则中明通榜进士。乾隆二十六年(1763)广东学政据府试情况,将潮州府学25名额分拨各县,并作定例,结果大埔“统阅九县文卷,佳构之多,大埔称最”,将11名额拨给大埔,后来又按“人文最盛”的标准,学额增加15名,全县就有26名生员录取名额了。大埔“一腹三翰院”与“同科五进士”两大盛事,与嘉应五属相提并论,并驾齐驱。
梅州市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辑出版了《梅州进士录》一书,以详实的史料展现唐宋至明清千年间梅州市涌现的进士,描绘他们的生平、事功,为人们了解客家人崇文重教之风提供一个窗口。《进士录》通过搜集提供了这样的数据:各类进士283名,其中会试殿试产生的正榜进士247名(含寄籍进士8名),钦赐进士15名,明通进士21名。选翰林院学士33人,举人1645人,解元17人,廪生、贡生、秀才16479人。清乾隆年间,嘉应州(今梅州)官王之正在署前树立“人文秀区”牌坊,以志本地人文之盛。清中叶以来,造就了叶剑英、宋湘、丁日昌、丘逢甲、黄遵宪、张弼士等一大批名人贤士;辛亥革命以来,梅州孕育了29名两院院士、1名元帅、545名将军、228名大学校长(书记)。伟大文学家郭沫若,1965年来梅州时,亦赋诗称赞梅州“人物由来*流”。
嘉应学院嘉应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的公办全日制本科大学,是经广东省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梅州市区。因梅州在清朝时称为嘉应州,并于1924~1927年期间兴办了广东*所地方大学---嘉应大学,学校故名嘉应学院。学校设江北校区、江南校区、梅州师范分院校区和医学院校区。
地理环境/梅州市
地质梅州市地质构造比较复杂,主要由花岗岩、喷出岩、变质岩、砂页岩、红色岩和灰岩六大岩石构成台地、丘陵、山地、阶地和平原五大类地貌类型。全市山地面积占24.3%;丘陵及台地、阶地面积占56.6%;平原面积占13.7%;河流和水库等水面积占5.4%。
矿藏资源梅州市矿藏点多面广,开发前景广阔。已探明的有煤、铁、铜、锰、铅、锌、银、锑、稀土、石灰石、花岗岩、大理石等48种,530多处矿床。其中煤储量2.7亿吨,占全省第二位;锰、铁储量分别占全省的20%和30%。五华县的稀土、梅县区的铜、蕉岭县的石灰石、大埔县的瓷土、兴宁市的煤、平远县的铁,以其储量丰富、品位高而颇负盛名。但由于2005年8月7日,在兴宁市黄槐镇一煤矿发生"8.7矿难",造成至少123名矿工遇难,广东的全部煤矿已经被封闭。也给当地经济造成一定损失,特别是兴宁市。
地貌山脉梅州市境地处五岭山脉以南,地势北高南低,山系主要由武夷山脉、莲花山脉、凤凰山脉等三列山脉组成。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峰有140多座,其中位于丰顺县的铜鼓嶂海拔1560米,是梅州*高峰。
盆地梅州境内主要盆地有兴宁盆地,面积约400平方公里;梅江盆地,面积110平方公里;蕉岭盆地,面积100平方公里;汤坑盆地,面积100平方公里。
气候梅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气候区的过渡地带。以大埔县茶阳经梅县区松口、蕉岭县蕉城、平远县石正、兴宁市岗背为分界线,平远、蕉岭、梅县区北部为中亚热带气候区,五华、兴宁、大埔和平远、蕉岭、梅县区南部为南亚热带区。
2009年梅州市各县(市、区)年平均气温在21.2~22.3℃之间,全市平均为21.7℃,比历年平均(指1971-2000年平均值,下同)偏高0.7℃,较上年上升0.7℃。年内2、5、8、9、10月平均气温比历史同期偏高,1、11月偏低,其余各月属正常。其中2月气温特高,比历史同期偏高6.5℃,刷新了历史同期*纪录。9月各县(市、区)的气温也明显偏高,兴宁、大埔等站的月平均气温也打破了历史同期*纪录。2009年全市的极端*气温为:-2.4℃(1月11日平远测得);极端*气温为:39.6℃(8月2日大埔测得).年总日照时数在1789.0~2043.9毫米之间,全市平均为1946.1毫米,与多年平均持平。2009年,梅州市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雨量相对集中,旱涝交替出现。3月、6月、8月、11月、12月降水偏多,其余月份降水偏少,其中2月、10月降水稀少,特别是10月,一半站滴雨未下,全市大部分县(市、区)有中度气象干旱出现。年降雨量在1016.3~1712.5毫米之间,全市平均为1289.3毫米,比多年平均偏少21%。
梅州地处低纬,近临南海,受太平洋和山地的特定地形影响,夏日长,冬日短,全年气温高、冷热悬殊、光照充足、气流闭塞、雨水丰盈且集中,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水文梅州市境内主要河流有韩江,全长470公里(梅州境内长343平方公里),流域面积30112平方公里(梅州境内14691平方公里);梅江,全长307公里(梅州境内长271公里),流域面积14061平方公里(梅州境内10888平方公里);汀江,全长323公里(梅州境内55公里),流域面积11802平方公里(梅州境内1333平方公里);同时还有琴江、五华河、宁江、程江、石窟河、梅潭河、松源河、丰良河等。此外,东江亦沿市境西北的兴宁市边境流过,在梅州境内河段长24.8公里,流域面积260平方公里。
梅州市水资源丰富,境内多年平均降雨总量251.6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28.7亿立方米,过境客水量127亿立方米。全市人均拥有本地水资源量2579立方米。境内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31.37万千瓦。地下热水资源丰富、水温高、水质好、流量大。如丰顺汤坑邓屋温泉,水温高82-91℃,流量为4459公升/秒。
生物至2009年,梅州市动植物种类繁多,经济价值较大的主要兽类和鸟类有200多种,两栖、爬行类动物有100多种。
至2009年,梅州市境内有2000多种高等植物,经考察采集和记载的有1084种,隶属于182个科、598属。其中蕨类植物19科、29属、41种;果子植物7科、11属、14种;双子叶植物134科、471属、908种;单子叶植物22科、87属、121种。按树种分类有:材用植物,药用植物,油脂植物,芳香植物,纤维植物,淀粉植物,果类植物,蜜源植物,鞣料植物,还有属于花卉、观赏和庭园绿化类的野生植物。
城市荣誉/梅州市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双拥模范城、中国十大休闲城市、中国十大*安全感城市、中国十佳绿色环保标志城市、中国十佳优质生活城市、中国*幸福感城市、中国金融生态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联合国人居环境项目优秀范例奖(梅城一江两岸)、广东省文明城市、广东省卫生城市、广东省宜居城乡示范城市、广东省双拥模范城、中国自驾游*目的地。
经济/梅州市
梅州市拥有3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广东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东莞石碣(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东莞塘厦(平远)产业转移工业园。据初步核算,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为800.01亿元,增长11.1%。其中*产业增加值164.71亿元,增长5.6%,拉动GDP增长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89.57亿元,增长13.0%,拉动GDP增长5.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241.24亿元,增长14.0%,拉动GDP增长5.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45.73亿元,增长11.5%,拉动GDP增长4.5个百分点。2013年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为20.6∶36.2∶43.2。民营经济增加值474.55亿元,增长10.5%。人均生产总值18603元,增长10.6%。
*产业特色主导产业基地:水果、茶叶、油茶等,梅州被确立为“广东省韩江上游油茶、茶叶产业带”,兴宁市被评为“中国油茶之乡”,平远县被列为“油茶丰产林国家标准化示范区”。
农业龙头企业:新大地、西岩集团等。
第二产业第二产业结构:水泥、陶瓷等,丰顺县电声产业成为梅州市*“省产业集群示范区”,超华科技上市。
六大支柱产业:烟草、电力、建材、电子信息、机电制造、矿业加工。
第三产业旅游业
梅州市拥有*“客家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实施国民旅游休闲计划,举办重走客家迁徙古道、广东自驾游日暨梅州精彩客都自驾旅游周等系列活动,梅州被评为广东“最受车友欢迎目的地”、“*休闲城市”,雁南飞通过国家5A级评估,兴宁神光山、丰顺龙鲸河漂流、蕉岭长潭等5家旅游景区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市共有4A级旅游景点4个。
梅州市境内有不少名山古寺,文物古迹,名人故居,温泉瀑布,秀丽湖山。境内主要旅游区(点)有:千年古刹阴那山灵光寺,叶剑英纪念园(国家4A级景区),客家公园(包括客都文化广场、中国客家博物馆、黄遵宪纪念馆、客家风情游览活动场、客家民俗文化展览等30多个景点),清末爱国诗人、政治家黄遵宪故居人境庐,千佛塔,泮坑瀑布,客天下旅游产业园(国家4A级景区),归读公园,梅县区雁南飞茶田旅游度假村(国家5A级景区)、雁鸣湖旅游度假村(国家4A级景区)、梅州阴那山天文科普园省级风景区(国家4A级景区)、联芳楼、洞天湖旅游度假区,松源王寿山,兴宁合水湖山、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石马镇民国开国元老何子渊故居——光裕庐,五华益塘水库、五华县的汤湖热矿泥山庄(国家3A级景区),平远的世界*天然卧佛——南台山天然卧佛(石正镇),五指石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3A级景区),明、清时期粤赣闽著名“盐道”要冲,龙文——黄田省级自然保护区,蕉岭县的长潭旅游度假区(4A),丘逢甲故居、释迦文化中心,大埔丰溪自然保护区,丰顺汤坑温泉、龙归寨瀑布、龙鲸河漂流等。大埔县的客家土围楼-花萼楼,大埔三河镇旅游景区等。其中,大埔三河镇在2008年9月被确认为广东省*批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温馨提醒:文章观点来源网络,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本文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