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第五人民医院,组织架构,医院概况。班子成员,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
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陕西省第五人民医院。
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系省卫生厅直属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创建于1958年,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太乙宫境内,距市中心25公里,占地170余亩,编制床位400张。现有职工288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70%以上,医疗队伍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是省、市医疗保险定点专科医院。
该院是省内规模较大的结核病专科医院,以结核内科、胸外科为主,兼设内、外、妇、儿、中医等医疗业务科室,并设有药剂、检验、放射、功能等医技科室。诊疗范围为各型结核病及内、外、妇、儿等常见疾病,手术以胸外科为主,同时可开展普外和骨科手术。在结核病诊治方面,开展结核菌快速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核菌DNA定量检测,以及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空洞性肺结核,取得较好的效果。对难治性、耐多药结核的治疗尤为擅长。
医院拥有螺旋CT、500mA带影像系统X光机、床旁X光机、BACTEC960结核菌快速培养仪、荧光定量PCR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培养仪、血球计数仪、血气分析仪、菲利普彩超、电子支气管镜、肺功能检查仪、麻醉机、电动手术床、母婴监护系统、心电监护系统、呼吸机等一大批国外进口先进医疗设备。2003年4月—6月,在全省防治非典型肺炎期间,按照烈性传染病管理要求,对全部病房楼进行了改造,改建成为陕西的“小汤山”,做为SARS病的储备病房。现病房设施一流,每个病房都设有卫生间,配置中心供氧、床旁监护系统、病床呼叫、电视、空调、洗浴等设施。建造了污水处理系统和医用垃圾焚烧炉。
医院环境优雅、空气清新,绿树掩映,花草如茵,是患者治病、休养的绝佳之处。
2007年6月12日上午,省卫生厅刘少明厅长在厅办公室主任葛云峰、人事处处长张宝安、规资处处长刘兴军和院所领导郭刘家、贾培义、牛国强、张天华等的陪同下在院所调研。刘厅长一行亲切地慰问了一线工作的医护人员,并看望患者。
刘厅长一行在结防所短暂停留后,来到院里,立即进入病房,查看病房设施、检查住院病历,慰问一线工作的医护人员,并看望患者,还视察了医院环境。
座谈会上,院所长郭刘家首先就院所工作从院所管理体制、人事管理、分配方案、经营状况、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思路等方面做了汇报。
妇产科
妇产科是针对医院周围社区村民而开办的住院病区。
配备中级技术人员6人,初级技术人员6人,设置病床12张。妇科开展的业务有子宫全切术、卵巢囊肿切除术、宫外孕、子宫脱垂阴式子宫切除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先天性无阴道成型术、处女膜修补术、卵巢癌及宫颈癌根治术、宫颈糜烂治疗(利用星光治疗仪治疗,治愈率达99%)等;产科开展无痛分娩及剖宫产(美容切口),并能及时处理各种难产。免费提供妇科、产科及新生儿的健康咨询。免费接送社区病人。
结核内科
结核内科是医院的重点专科。现设病床216张,有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15人,初级职称35人;诊治各类肺结核病和肺外结核病。尤其是在肺结核病与肺部其它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难治性结核病的诊断、治疗,胸腔积液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结核病合并其它疾病的诊断治疗等业务上有独到之处。
结核内科分为六个临床科室:
内一科、内二科、内三科、内四科、内五科、内六科。
外一科
包括胸外、普外、骨外科等业务,其中胸外科为医院重点专科之一。胸外包括肺叶、肺段、全肺切除术以及脓胸纤维板剥脱术,胸膜内、胸膜外胸改术,支气管胸膜瘘修补术,胸壁结核病灶清除术,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等;普外可行食道癌中下段切除术、乳腺癌根治术、胆囊切除术、肠梗阻根治术、阑尾切除术等;骨外可行骨结核病灶清除术、各种骨折修复术、骨置换术等。综合内科
综合内科是针对医院周围社区村民而开办的综合性内科病的住院病区。配备高级技术人员1人,中级技术人员3人,初级技术人员8人,设置病床40张。主要诊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对流行性出血热、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有独到之处。免费接送社区病人。
检验科
配备中级技术人员5人,初级技术人员5人。拥有多台先进的检验设备。尤其是对结核病诊断检查的设备在西北地区属一流。开展的业务除血液及各种体液的常规检查外,还开展有血液及各种体液的酶和蛋白检查、血气分析、各种分泌物的检查、骨髓检验、电介质测定、各种细胞计数、肝肾功能测定、血脂及载脂蛋白测定、各种肝炎病毒测定、梅毒和HIV测定、肺炎支原体IgG和IgM测定、结核抗体IgG和IgM测定、甲胎蛋白测定、结核菌浓缩集菌及直涂、结核菌快速培养及药敏检测、血液培养、一般需氧菌的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乙肝病毒DNA测定、结核杆菌DNA定量测定(是结核病最准确、最灵敏、特异性较高的检测方法)等。
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医科学校,是陕西省结核病院附设的医科学校,本校是陕西科技卫生中专学校教学点之一。前身是1988年创办的陕西卫生学校*护士分校(经省卫生厅批准与省卫校联办的*护士分校)。1993年7月经省教委陕教职(93)7号文件批准属中等职业学校。2003年与陕西科技卫生中专学校签定协议至今。建校十六年来,虽几经变更,但学校的办学方向始终是: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工作方针,为*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实用型中等护理人才。
学校位于长安区太乙宫省结核病防治院内,南依名胜翠华山,北望古都西安城。交通十分便利,校园风景秀丽,清新宁静,是有志青年读书成才的好地方。现开设中等护理和助产士两个专业,学校虽设在医院内,但是有相对独立的教学设施、教学设备,院内的高中级卫生技术人员奠定了稳定的师资队伍。医院临床、医技科室承担教学过程中的见习和实验。具有专门的教学用房、教室、宿舍、实验室,以及学生餐饮、生活、活动设施、场地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兰州军区323医院、西安市中心医院、陕西省妇幼保健院为本校临床教学实习基地。
学生学习期满,成绩合格,发给省教委验印的陕西省科技卫生中专学校的毕业证书,学生毕业,学校择优向用人单位推荐。建校十六年来,该校为社会培养大批实用型的卫生人才,他(她)们分别安置在西安各大医院,成为各医院的护理骨干。如西京医院、解放军35院、西安医科大学一、二附院、省医院、省肿瘤医院、市中医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省结核病防治医院,还有部分去广州、昆明等地就业。她们为各级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张成基,男结核内科主任医师。
出生于1936年7月,毕业于西安第二医学院。内科擅长结核病及相关疾病的诊治及危重病人的抢救处理。从事结核、呼吸疾病39年。任陕西省防痨协会常务理事,自1965年西安第二医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结核科及内科临床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基础理论扎实,熟悉本专业理论及新的技术发展。长于结核病、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与本专科向关的危重疾病处理、抢救。撰写论文十余篇,在*杂志上发表了两篇。
王书抗,男内科副主任医师。
出生于1949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内一科自1976年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至今,对结核病的诊治,特别是疑似肺结核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有独特见解。现任职务为内一科主任。从事结核内科28年。任*结核病控制项目省级督导员,陕西防痨协会会员,曾在*及省级有关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被《*误诊学》杂志聘为特约编辑。
王稳才,男内科副主任医师。
出生于1959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内五科擅长各型结核病的诊治,尤其是对难治性结核病、结核性胸膜炎、结核病合并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独到之处。现任职务为内五科主任。从事内科及结核内科20年。任陕西防痨协会理事。陕西防痨协会会员,发表论文十余篇。
医院接诊各地来陕就诊的结核病患者和复诊患者,并随诊登记、规范管理、追踪治疗。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狠抓医疗质量和内部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医疗服务价格标准,实行“住院患者费用一日清单”制度,开展创建“百姓放心药房”活动,坚持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认真开展“纠风”和“创佳评差”工作,为病人提供满意的医疗、生活和心理服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增长。1986年—1988年连续三年被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单位”,被省卫生厅表彰为“白求恩精神奖”、“创佳评差”先进单位、行业文明示范单位等。2002年2月省卫生厅授予“2001年西安地区医院行风建设”先进单位。2003年6月,省直机关工委授予抗非典先进基层党组织,8月,省委省政府授予“抗击非典先进集体”称号。
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及治疗结脑的治疗必须掌握三个原则,即早期、合理和彻底治疗。早期治疗与早期诊断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这是决定结脑治愈率与预后的两个关键。凡诊断未能确定,又不能排除结脑者,应及早抗结核试验治疗、以免延误。合理治疗就是治疗用药与方法要符合生物学机理,从结核菌、药物、病人机体与病情来考虑安排的治疗,就是合理治疗。合理治疗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合并症与后遗症、改善预后。彻底治疗。公认结脑必须是长短化疗,结脑的疗程应是1.5-2年,复发率为零。短于这个疗程而过早结束治疗,复发率增高。
一、基础治疗
结脑属重症结核病,都应收住院治疗。应尽早卧床休息,卧床时间直至脑膜刺激症状消失,CSF明显好转后,可以起床适当活动。昏迷患者可鼻伺补充营养,因呕吐、使用激素、脱水疗法、应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二、抗结核药物治疗
结脑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应遵守两个原则:一是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的结核病化疗原则;二是运用具有杀菌作用与通过血脑屏障良好的原则。
INH分子量少,渗透力强,能通过各种生物膜,能自由通过正常和炎性的血脑屏障、为全杀菌药。INH的杀菌作用和防止耐药性的作用最强,且是治疗结脑的*药和必选药。经研究证明,结脑时INH的较佳剂量为15mg/kg/日,因15mg/kg的INH在脑脊液中的高峰浓度可达5.8ug/ml,维持浓度在1.0ug/ml以上可达14小时,这完全超过了敏感菌株MIC(0.05-0.20ug/ml)。INH口服吸收良好,一般结脑口服,呕吐或昏迷患者可静点。剂量超过300mg/日时应并用维生素B6,以预防末梢神经炎的发生。
SM只能部分通过炎性血脑屏障,结脑时CSF中的SM浓度仅为血浓度的20%,为半杀菌药,作用快,对急性结脑效果较好。因此,SM仍是治疗结脑必不可少的药物。日量0.75-1.0g,总量120-150克。
RFP为全杀菌药,杀菌力仅次于INH,灭菌力最强,不易通过正常血脑屏障,只能部分通过炎性血脑屏障。CSF中RFP的浓度为血浓度的10-20%,超过了敏感菌株0.005-0.20ug/ml的抑菌浓度,当脑膜炎症好转或消失时,通过血脑屏障的比例可能缩小,但对于一定耐药程度,倾向于使用RFP。
PZA为半杀菌药,能自由通过正常或炎性的血脑屏障,结脑CSF中PZA的浓度与血中浓度相似。一般主张结脑早期同时使用SM与PZA,这样等于一个全杀菌药,能提高杀菌作用,疗效更佳。
EMB为抑菌药,15mg/kg为抑菌作用,25mg/kg有杀菌作用,能部分通过炎性血脑屏障。结脑时,CSF中EMB的浓度约为血浓度的10-50%。在结脑化疗方案中,四联以上的方案采用EMB,若SM有毒副反应或耐药时,可用EMB替代SM,在巩固期方案中也可使用EMB。
1314TH、1321TH、CS均为抑菌药,都能自由通过正常与炎性血脑屏障,CSF中药物浓度约等于血中药物浓度。在INH、SM、RFP、PZA耐药或有毒副反应时,可以使用上述抑菌药物。
PAS不易通过血脑屏障,也为抑菌药,抑菌药作用相当于EMB,能延缓其它抗结核药物的耐受,可减少INH的乙酰化,提高H的有效浓度,对治疗结脑只起配合作用,往往由EMB所取代。
其它药物如RFD、RFT、RBT、OFX、CFX等。用于治疗结脑的文献报告较少,不便评估。
结脑化疗方案的组成,应以HRSZ为基础药物。根据病情,一般结脑可用4HRSZ/14HRZ方案;重症结脑、结脑合并脑外结核,尤其是全身血行结核者可用6HRSZE/18HRZ方案。强化期可延长为4-6个月,强化期应住院治疗,直至脑膜刺激症状基本消失,CSF基本恢复正常,方可出院行巩固期治疗。良好的治疗反应一般在两周出现。公认的疗程为1.5-2.0年,复发率为零。据文献报导,出院后巩固期治疗坚持完成18个月者,不足50%。导致恶化率与复发率较高。故应特别强调对结核病人的宣教,严格执行定期随访、复查与督导化疗。
三、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抗结核药物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并用已成为治疗结脑的常规方法。
激素能降低毛细血管壁和细胞膜的通透性,减少渗出及炎性反应,从而可改善结脑病人的脑膜刺激征,降低颅内压。由于激素的抗纤维组织增生作用,可减少颅底和椎管的粘连和阻塞,对防止颅神经与脊神经损害有一定作用。此外,亦可减少脑动脉内膜炎的产生。因此合理使用抗结核药物配合适当的激素治疗,不仅能提高结脑的疗效,对结脑后遗症的发生也有一定程度的预防作用。
关于激素使用剂量,看法不尽一致,有人主张应用较大剂量。医院从多年临床实践体会到若用量大、时间长、则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可能性也愈大,停药就会愈困难,因此较好不使用大剂量激素。医院主张一般结脑病人以泼尼松日量30mg左右为宜,昏迷或呕吐病人可用相应剂量的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静脉滴注。目前主张采用日量上午8时一次顿服,待脑膜刺激症状消失,脑脊液检查提示明显好转后,开始递减用量,每隔一周左右减2.5-5.0mg。在停止激素过程尽量避免“反跳”现象。对此,医院的体会是激素治疗时间不宜过长,用量不宜过大,减激素过程中须仔细观察病情变化,要认识激素的“反跳”现象。所谓反跳现象是指激素减到一定量时,在病情原已好转的基础上再度恶化,如体温升高、头痛加剧、脑脊液所见相应恶化等。此时如不了解激素“反跳”现象,适当加大激素剂量,常常延误了治疗,导致不良后果。
在激素应用过程中,须密切注意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发生,应及时处理。
四、颅内压增高的治疗
1、一般措施:床头抬高15-30度使头高位,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从而减轻脑充血及水肿。必要时吸氧、对脑组织循环阻力增高而导致的脑组织缺氧有利。
2、降颅压药物使用原则:了解各种脱水药的特性、显效性、持续时间及副作用,做到有效控制,合理使用;保证各种脱水药按时进入体内,如甘露醇250ml需在30分钟内由静脉注入;限制液体入量;在高度脱水或严重休克未纠正前不宜采用脱水疗法;心、肝、肾功能障碍者,应慎用;用药期间注意电解质平衡。
3.脱水药的应用:
渗透性脱水药
其作用原理为静脉注入高渗性药物,使血液渗透压增高,利用血液与脑细胞间的渗透压差,使肿胀细胞内水分迅速转移到循环血液中,由肾排出,从而使脑组织脱水。同时由于血液渗透压增高及通过血管反射机制,可抑制脉络丛的分泌及虑过,使脑脊液容量减少,脑组织水肿减轻,颅内压减低。
①30%尿素:一般30g为一次剂量,静滴或静注,最少应间隔8小时方可重复使用,药液须新鲜配置,勿漏出血管,以免发生组织坏死。本药作用最快最强,一般用于急性颅内压增高及脑疝。
②20%甘露醇:一般250ml为一次量,静滴或静注,6-8小时一次。本药作用较快较强,注入20分钟即起作用,2-3小时达高峰,了维持4-6小时。两次甘露醇之间必要时可静推50%葡萄糖以辅助其降颅压作用。本药作用缓和,安全,迅速,效果好,副作用少,“反跳”现象少,为治疗颅内压增高的首先药物。
③25%山梨醇:剂量及用法同甘露醇,但作用较弱,慢。优点为副作用少,价廉。
④50%葡萄糖:疗效差,持续时间短,常在两次甘露醇之间使用。
⑤50%甘油盐水:口服首次剂量1.5g/kg,以后0.5g/kg,每4-6小时一次。本药作用慢、弱、维持时间短。口服常有恶心、腹胀、食欲减退等症状。优点为无毒性,给药途径简便。
利尿性脱水药
其作用原理为通过利尿使机体脱水,降低颅内压。常用的有利尿酸钠、速尿、双氢氯噻嗪、氨苯喋啶、醋氮酰胺等。多用于渗透性脱水剂停用后及慢性颅内压增高者。醋氮酰胺有抑制脑脊液生成的作用,常用量为250mg每日4次,间断服用,停药时应逐渐减量。
五其它:
1、降温和止痉:高热和抽搐会消耗大量的氧,使脑组织缺氧更加严重,从而加剧脑水肿,增高颅内压。应此,有效地降温和止痉(如人工冬眠),对降颅内压也很重要。硫酸镁能镇静、降压,用10%硫酸镁10ml静脉缓注或25%10ml肌内注射,或30%100ml灌肠均可。
2、呼吸停止的病人应迅速用人工呼吸机。
3、慢性颅内压增高可多次缓慢放脑脊液减压,每次10-15ml,每周1-2次。
4、急性颅内压增高用上述脱水疗法仍不能奏效,并有脑疝先兆时,作用抢救手段可慎重考虑采用侧脑室穿刺。
温馨提醒:文章观点来源网络,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本文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