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

深圳地铁

介绍:

深圳地铁

http://www.szmc.net

地方导航,广东导航。

人力资源,深圳地铁,深铁运营。

列车型号/深圳地铁

1号线:庞巴迪列车MOVIA系列(101,于德国组装)、长客庞巴迪(102-122,北车组装庞巴迪列车MOVIA系列)、北车长春客车(123-126,国产列车)、南车株机列车(127-152已上线,使用西门子制动;153-185将在2015-16年陆续上线,并使用南车时代制动)

2号线:北车长春客车(201-235国产,除212,213)。

3号线:中国北车长春客车B型车、南车铺镇客车B车(正在调试)。

4号线:南车浦镇列车(401-428)。

5号线:南车株机列车、北车长春客车(由2号线支援2列,归属于5号线的北车532/536已于近期上线)

全面安检/深圳地铁

提醒市民,乘坐地铁应提前5-10分钟进站,以免耽误乘车。

据深圳市地铁运营管理办公室方面透露,自3月7日以来深圳地铁已实行“部分站常检,部分站轮检,客流高峰期抽检”的安检模式,利用安检设备对乘客携带的大小行李安检。

2014年,深圳乘坐地铁的市民日均达到300多万。为了维护地铁区域公共安全,防止易燃易爆等违禁品进入地铁,展开常态化安检工作非常紧要而迫切。因此决定从8月15日开始,地铁车站“局部”安检转变为“全面”安检模式。

此次常态化安检包括“逢包必检、逢液必检、逢疑必检”的方式,防止违禁品进入地铁。安检不分客流高、低、平峰时段,在地铁运营期间所有地铁站内实施。

运营情况/深圳地铁


线路 高峰间隔 平时间隔
一号线 2分钟 4分钟
二号线 3分30秒 5分钟
三号线 3分钟 5分钟
四号线 2分钟 5分钟
五号线 3分30秒 5分钟
七号线 5分钟 7分钟
九号线 5分钟 7分钟
十一号线 5分钟 8分30秒
区间车指南为了缩短发车间隔,深圳地铁在早晚高峰时段在1号线、3号线及4号线开行区间列车,区间车和普通列车交替开行,在区间车进站时会有广播提示,如:“本次进站的列车开往西乡方向,请注意。“列车车厢内每隔几个站就会在正常的报站广播后增加:“本次列车开往西乡”。
1号线:
区间车由罗湖到西乡
普通列车由罗湖站到机场东站
3号线:
区间车从华新到塘坑
普通列车从益田到双龙
4号线:
注意,4号线的区间列车在早晚高峰时段开行的区间不同
早高峰区间车由福田口岸站到深圳北站
晚高峰区间车由福田口岸站到红山站
普通列车由福田口岸到清湖站
运营时间深圳地铁首/末班车分别于6:30/23:00由各线始发站开出(只有地铁5号线前海湾站前往黄贝岭站末班车为23:03)。其余各站点首末班车时间,请参阅深圳地铁集团官方网站首页“站点查询”栏目。
国家法定假日期间,地铁运营时间或有调整。届时,乘客可留意相关公告。如2017年五一劳动节期间,深圳地铁4月28日(周五)和5月1日两天,全网分别执行工作日延长图和节假日运行图,延长运营时间1小时,运营时间为6:30~24:00。4月29日~30日,深圳地铁各线将执行周末运行图,运营时间为6:30~23:00(11号线运营时间为6:30~24:00)(23:00-24:00,11号线共只发三趟列车!)。

车辆设施
深圳地铁1号线
类型:A型列车
生产厂家:南车株机
数量:156辆
车辆编号:0127-0152
制造年份:2007-2010年
投运时间:2008年
运营路线:罗宝线
运营较高速度:80Km/h
产量:26组
编组定员:1690人


深圳地铁2号线
类型:A型列车
生产厂家:北车长客
数量:210辆
车辆编号:0201-0235
制造年份:2010
投运时间:2010.12.28
运营路线:蛇口线
运营较高速度:80Km/h
产量:35组
编组定员:1690人


深圳地铁3号线
类型:B型列车
生产厂家:北车长客
数量:258辆
车辆编号:0301-0343
制造年份:2009年
投运时间:2010年
运营路线:龙岗线
运营较高速度:85Km/h
产量:43组
编组定员:1690人


深圳地铁4号线
类型:A型列车
生产厂家:南车浦镇
数量:168辆
车辆编号:0401-0428
制造年份:2010-2012
投运时间:2011.6.10
运营路线:龙华线
运营较高速度:80Km/h
产量:28组
编组定员:1860人


深圳地铁5号线
类型:A型列车
生产厂家:南车株机
数量:180辆
车辆编号:0501-530
制造年份:2010
运营路线:环中线
投运时间:2011.6.22
运营较高速度:80Km/h
产量:30组
编组定员:1860人
参考资料

报站语言
深圳地铁的车厢广播选用了普通话、粤语和英语。广播选用了粤语,而没有选择客家话、莞宝片粤语等深圳原住民语言,这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亦被部分深圳市民批评。相较之下台北捷运的车厢广播使选四种语言,依序为国语、闽南语、客家话、英语。
对于深圳地铁播放粤语而放弃了客家话等,批评者认为这是盲目遵从邻近的香港,而忽视了深圳市内其他常用的方言。不过,支持者则认为粤语是原深圳特区内除普通话外最通用的语言,而客家话、莞宝片粤语作为通用语言一般只常用于龙岗区、宝安区,所以使用粤语更为合适。
列车始发:
(以罗宝线开往罗湖站的列车为例):
(普通话)(粤语)各位乘客,欢迎乘坐深圳地铁,本次列车开往罗湖方向。
(英语)Dear passengers,welcome to Shenzhen metro,the train bound for the Luohu direction。
广播:列车内(以罗宝线前往罗湖方向的列车为例,目前仅在罗宝线、蛇口线、环中线有此语音):
提示语:(普通话)为了安全,车门关闭时,请不要进出车厢或妨碍车门关闭,多谢合作!/请抓紧扶手,不要扶、靠车门,谨防夹伤。/出站时,持单程票的乘客,请将车票投入出站闸机的回收口。持储值票的乘客,请将票对准感应区扣值后出闸。
列车内(各线均相同):
(普通话)(粤语) 下一站会展中心,乘客可转乘龙华线,左侧的车门将会打开,请小心列车与站台之间的空隙。
(英语)(The next station is Convention&Exhibition Center, Passengers can transfer for Longhua line,doors open on the left, Please mind the gap between the train and platform )
列车进站(以罗宝线开往罗湖站的列车为例):
(普通话)(粤语)开往罗湖方向的列车即将进站,请勿靠近屏蔽门,请排队候车,并小心列车与站台之间的空隙。
(英语)The train for Luohu is approching, please keep clear of the area door, please line up and mind the gap between the train and platform.
列车关门
(普通话)车门即将关闭,谨防夹伤。(关门提示无粤语和英语)
通讯设施深圳地铁民用通信业务涵盖了地铁隧道、车站、商业区以及地铁物业区域。主要业务包括:车站公用电话;为地铁内商业机构提供有线电话和数据业务等;移动通信信号覆盖;为地铁拥有的住宅、办公楼、商业楼、酒店等提供有线电话和数据业务等。
地铁乘客可在既有线路的地铁站内及列车上使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移动运营商的2G、3G、4G移动通信业务,同时包括地铁站厅内的IC公用电话。
站厅商业设施
乘客们可从地铁功能区、通道中的可用商业空间、地铁站厅、站台和通向地面的通道内等区域,找到需求较多的便利店、食品店、自助银行、自助服务设施等商业设施,还有包括自然派、全家、7-11、中国银行等。乘客能从这些商业设施中,获得更多便捷的商业服务。
无障碍设施
1、盲人导向带
车站出入口通道、站厅层、站台层均设有盲人导向带,为视力障碍乘客提供行走和辩别方向。
2、专用垂直电梯
车站基本均设置了从地面通向站厅、站厅通向站台的专用垂直电梯,为残疾乘客及有需要的乘客提供服务。
3、残疾人洗手间
各设有洗手间的车站均另设有残疾人洗手间。
4、轮椅候车标识
车站站台上与列车轮椅位置对应的屏蔽门处均贴有轮椅候车标识。

站名争议/深圳地铁

对于深圳地铁站名的命名,有许多不同的意见。原因就是站名不够大众化,不通俗。

大剧院站

深圳大剧院在经过巨资重建之后,仍然是一副死气沉沉的样子。不少人认为,相比起深圳大剧院,附近更加著名建筑有信兴广场、华润万象城、地王大厦、深圳书城、深圳证券交易所、邓小平画像广场、荔枝公园等,取“大剧院”为站名不合适。另外,该地段名叫“蔡屋围”,更应取站名为“蔡屋围”。

科学馆站

深圳科学馆位于深南大道,临近上步路,但是知道科学馆位置的市民少之又少。附近的深圳市委二办、中信广场相对于科学馆来说,更为人所知。与地铁站附近的公交站取同名“兴华宾馆”或“上步南”更合适。

福田口岸站(原皇岗站)

本地人或外地游客以为皇岗站的位置是在皇岗口岸,但事实上皇岗站在福田口岸,站名与地方不符。2008年8月14日,深圳地铁公司将皇岗站更名为“福田口岸”。

高新园站

高新园站叫大冲更合适。

深大

深大站离深圳大学是相去甚远,尽管深圳大学已开放一个距离深大站较近的校门,但是附近居民仍认为叫“科技园”更接近一点。

莲花北站

莲花北站距彩田村更近,而距离莲花北则较远,若叫彩田村,则更加适合该站。

湾厦

而湾厦距离湾厦村甚远,接近工业口,若为工业区,更加美妙。

其他资料/深圳地铁

注意事项

深圳地铁靠右行驶,在多数站采取左侧开门。但由于罗宝线国贸站和老街站、蛇口线湖贝站左右线轨道上下重叠,因此开门方向也有变化;龙华线会展中心站、少年宫站、市民中心站、龙岗线福田站、蛇口线景田站、世界之窗站等多个站台采用侧式站台,开门方向为右侧开门。

由于深圳地铁由三家公司分别运营,不同线路的提示、标语有不同。列车在站台开关门时,屏蔽门上方的指示灯会闪烁指示。

竹子林站、西乡站、塘坑站、百鸽笼站、坂田站、长岭陂站、华新站等多个站台是双岛式站台设计,有三股轨道,下到站台前应看清列车目前行驶方向及站台指示。

换乘提示

宝安中心、世界之窗、福田、深圳北等为上下两层(同线路同层)换乘,黄贝岭与老街为同台换乘(同一层相对为不同线路),同线路为位于上下两层,注意线路以及行驶方向。

车票介绍

深圳地铁的车票分为单程票和“深圳通”两种。单程票是绿色或黄色的圆形射频识别(RFID)塑料硬币,而“深圳通”为非接触式智能卡。使用单程票的乘客在进站的时候刷票进站,出站时将单程票投入出站闸机回收口;使用“深圳通”的乘客的进站的时候刷“深圳通”进站,出站时刷“深圳通”出站。

单程票在自动售票机出售。机器对纸币的平整程度有很高的要求;若机器不能识别,则可以找车站客服中心的工作人员兑换纸币或硬币购票,工作人员只在华强路、老街等客流大站在周末或节假日等大客流时间段在临时售票处直接售单程票。单程票一人一次最多只能购买8个,若需8个以上需要重复操作。售票机采取触摸屏操作,乘客以手在屏幕上点击目的地,机器自动显示票价,乘客可根据需要投币,并选择票的数目。

“深圳通”的储值可以通过自动增值机完成。机器只接受50元和100元的纸币,故每次较低增值额为50元。也可在车站客服中心通过人工增值或者在中国邮政银行网点、深圳发展银行网点、深圳农村商业银行网点、连锁便利店进行充值(目前可以在一些中国银行的自助查询机上进行充值),增值金额为50元的整数倍(较低50元)。若使用“深圳通”在深圳地铁与公交在90分钟内换乘,在票价上可享受0.4元/人次的换乘优惠。

注意:使用手机深圳通的乘客充值的时候是去中国移动“沟通100”营业厅充值或者通过网银自己用手机充的。

地铁日票:深圳2012年7月份推出“一日票”,乘客可以在一天运营时间内不限次数和里程乘坐地铁。地铁“一日票”全线网通用,主要定位是服务于周末及节假日居住在原特区外到市内观光购物的本地乘客及来深旅游观光的外地游客。持票人在深圳地铁全线网任意一站闸机刷卡使用时,票卡自动激活并开始计时,在其后的24小时内,可不限次数进、出闸乘坐深圳地铁已经开通的各条线路。车票使用只能一票一人,计时到达24小时后票卡作废,不可使用。日票一经售出不退票,不回收。

双倍票:2012年7月深港地铁圈高峰论坛上透露,在未来的11号线上将增加特色服务,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乘客的不同需求,如特设行李架的车厢和买双倍票可有座位坐的VIP车厢等。这种坐票的服务有望在地铁3期上实行,将加挂2节车厢以实施花钱可买座位的服务。

深圳地铁票价:起步价前4公里2元;以后4公里至12公里部分,每1元可乘坐4公里;12公里至24公里部分,每1元可乘坐6公里;超过24公里,每1元可乘坐8公里。现时较高收费11元,另外设“深圳通”学生卡5折和老年人免费乘车优惠。

票价与可乘坐较大里程对比表(单位:KM)

费用2元3元4元5元6元7元8元9元
里程48121824324048
配备设施

地铁站厅层设有自动售票机多部和自动增值机多部(售票机和增值机的使用见上文),同时设有一个或多个客服中心提供咨询、售卖储值票、储值票增值和兑换纸币、硬币业务。

闸机是连接站厅与站台的必经通道。乘车时,需用单程票或深圳通在闸机的电子感应器上扫过,闸口会自动打开,进入闸口后乘客就可以下到乘车站台上。出站时,使用单程票的乘客需要将单程票投入闸机,而深圳通乘客则需将深圳通再次从电子感应器上扫过,此时会自动扣掉票款。

每个闸机通道上方都设有一个小显示器,显示的图案是下列三种之一:

绿色的箭头,表示可以通过;红色的圆圈加横杠,表示不能通过,一般是另一方向的通道;绿色的轮椅标志,表示轮椅可以通过。

站厅层内铺设了盲道,从各个入口通向残疾人闸机。

深圳地铁采取屏蔽门封闭站台。一个站的屏蔽门(月台幕门)长为136米。在列车尚未到站之前,轨道靠站台的边缘都用电子玻璃屏蔽门关闭,防止有人意外或其他原因掉下轨道。待列车进站,屏蔽门与列车车门同时打开,乘客才可上下。因此,列车必须定点停靠以准确对应屏蔽门和列车门。

站台层的墙壁或电梯侧壁上,有用毛笔书写的大号字站名,方便车内乘客查看。

地铁站台上均安装有闭路电视,主要播放深圳地铁乘坐注意事项和深圳地铁的广告,同时显示时间和等候时间等信息。

每个站台至少设置两名保安员执勤,以解决乘客的问题。

此外,站内还设置垂直升降电梯,方便有需要的人士使用。

在深圳地铁车站的500米范围内,均有引导标志引导前往地铁站的方向。

深圳证实地铁将设头等车厢 可能2年后推出,深圳市轨道办证实,深圳地铁列车将设两节头等车厢,主要方便远程或行李多(或大)的旅客出行。目前,正着手研究论证,将按票价制定程序确定,可能会在2014年后适时推出。

列车型号

罗宝线(原一号线):庞巴迪列车MOVIA系列、长客庞巴迪(北车组装庞巴迪列车MOVIA系列)、北车长春客车(国产列车)、南车株机列车

蛇口线(原二号线):北车长春客车(国产)。

龙岗线(原三号线):中国北车B型车。

龙华线(原四号线):南车浦镇列车。

环中线(原五号线):南车株机列车。

开门方向

深圳地铁靠右行驶,在多数站采取左侧开门。但由于罗宝线国贸、老街、湖贝段左右线轨道上下重叠,因此开门方向也有变化;龙华线会展中心、少年宫、市民中心站、龙岗线福田站、蛇口线景田、世界之窗站等多个站台采用侧式站台,开门方向为右侧开门。

禁止吸烟

禁止乘客在站厅和车厢,全面禁止吸烟。

禁止饮食

禁止乘客在站厅和车厢内饮食。

禁止携带宠物进站

禁止乘客携带宠物进站乘车。

车站开放时间

深圳地铁所有车站,是在该站*列车到达10分钟前开站,较后一列车开出10分钟后关站。

气象服务/深圳地铁

深圳市气象局首次向市民推出地铁沿线气象信息服务,免费向市民提供深圳地铁1-5号线路沿线以及沿线设置的118个所有地铁站中各站点处的天气实况以及未来3小时的逐时天气预报,同时提供各站点的天气温馨提示,为公众出行提供参考。

历史沿革

1992年12月,地铁1号线勘察设计总承包公开招标,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中标。同月地铁工程预可行性研究开始进行。
1993年,深圳市城市铁路客运系统(地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
1996年,深圳地铁开展“深港罗湖、皇岗/落马洲口岸旅客过境轨道接驳工程”项目建议书工作,并于1997年5月向国家计委上报该项目建议书。
1997年12月,国家计委确定深圳市为地铁国产化依托城市。
1998年5月,深圳市地铁工程建设办公室成立,由市直机关有关部门和有关区政府的工作人员组成,在市重大项目协调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协调处理地铁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1998年5月,国家计委批准“深港罗湖、皇岗/落马洲口岸旅客过境轨道接驳工程”项目建议书,工程获得立项,并更名为“深圳地铁一期工程”。
1998年7月,经市政府批准,深圳市地铁经工商注册正式成立,同时撤消“深圳市城市铁路客运系统(地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
1998年10月,深圳地铁与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签订深圳地铁一期工程设计总承包合同。
1998年10月,深圳地铁与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签订深圳地铁一期工程施工监理合同。
1999年4月,国家批准《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时批准深圳地铁开工建设,一期工程包括一号线的罗湖至香蜜湖段和四号线皇岗至少年宫段,全长14.825千米,总投资79.85亿元人民币。
2000年9月,深圳市政府决定成立“深圳市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工程重大事项的组织协调工作。
2002年4月,深圳地铁召开了延长段初步设计审查会。深圳地铁一期工程1号线延长段初步设计通过了评审。延长段工程正线总长度2.468千米,设两座车站(华侨城站、世界之窗站),新增投资9.676亿元,采用一期工程的设计标准。
2003年11月30日,地铁一期工程实现全线电通。
2004年4月28日,深圳地铁首列车抵达仪式,在竹子林车辆段举行。
2004年12月28日,深圳地铁一期工程通车试运营。
2005年1月1日,元旦当日运营客流达26.5万人,元旦期间累计发送客运量1400154人次,日均客运量为216432人次,高峰小时断面客运量为2.36万人次。全线平均满载率为50%,累计列车开行列车为1516列次。
2005年3月7日,国家发改委批复深圳市发展改革局呈报的《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批复中原则同意深圳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2005-2010年)建设目标及建设内容。同意深圳市近期建设4条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并将1号线西延段(世界之窗站-深圳机场)列为*建设时序。
2005年4月28日,深圳地铁调整列车运行图,加大行车密度,缩短发车间隔,一号线发车间隔从开通初期的15分钟缩至12分钟,四号线发车间隔从开通初期的20分钟缩至17分钟。
2006年1月1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实施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工程。续建工程从世界之窗站起,至深圳机场。工程全长20.415千米,设车站15座,工程总投资额为110.69亿元。
2006年2月9日,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局正式批复地铁一期工程的试运行(含试运营)期限,定为从2004年12月28日至2006年6月30日,自2006年7月1日起全线正式运营。
2006年12月23日,深圳地铁2号线试验段工程开工典礼在世界之窗站工地举行。
2007年6月28日,皇岗站开通运营,地铁4号线行车间隔从15分钟压缩至10分钟。
2007年8月7日,地铁一期工程正式通过专项竣工验收,为地铁一期工程申报国家竣工验收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2007年8月22日,2号线土建6标举行开工典礼,标志着2号线首期段全段开工。
2007年12月19日,2号线东延段2221标举行开工仪式,标志着东延段正式开工。
2007年12月21日,在地铁宝华路站,深圳地铁5号线正式开工建设。
2008年5月8日,在奥运圣火深圳传递当日,地铁运营客运量达63.4万人次,创下日客流量较高纪录。
2008年10月,《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5-2011年)》调整方案获国家批准,2号线东延段(世界之窗至黄贝岭)提前建设,全长19.13千米,设站16座,投资估算103.5亿元。
2009年2月23日,市发改局正式批复深圳地铁组织开展地铁7、9号线工程前期研究。根据初步规划,7号线由太安至西丽动物园,连接布心、田贝、笋岗、华强北、福田南、车公庙、龙珠、西丽等片区,全长约28.9千米,设站23座,其中换乘站11座,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工程总投资约171亿元。
2009年9月28日,深圳地铁1号线(罗宝线)续建工程首通段三站三区间通车典礼,在深大站地面广场举行。
2010年2月28日,地铁5号线较后一个区间-翻灵盾构区间胜利贯通。至此,全长40.001千米的地铁5号线全面实现了“2.28”全线隧道贯通的目标。
2010年6月17日,罗宝线续建工程土建20标左线盾构机,进入固戍站接收井,这意味着罗宝线续建工程洞通目标提前完成。
2010年7月1日,根据深圳市政府与港铁公司签署的特许经营协议,龙华线一期工程移交给港铁(深圳)公司运营。
2010年7月31日,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南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在塘朗车辆段举行了“深圳地铁5号线(环中线)全线轨通仪式”。
2010年12月8日,深圳地铁集团与报业集团隆重举行战略合作及联合创办《地铁早8点》报签约仪式。
2010年12月28日,深圳地铁蛇口线初期工程开通试运营仪式举行,这是深圳轨道交通二期工程中*条全线建成试运营的线路。
2010年12月29日,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工程(西乡至深大段)开通试运行仪式举行。

报站语言/深圳地铁

深圳地铁的车厢广播选用了普通话、粤语和英语。广播选用了粤语,而没有选择客家话、莞宝片粤语等深圳原住民语言,这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亦被部分深圳市民批评。相较之下台北捷运的车厢广播使选四种语言,依序为国语、闽南语、客家话、英语。

对于深圳地铁播放粤语而放弃了客家话等,批评者认为这是盲目遵从邻近的香港,而忽视了深圳市内其他常用的方言。不过,支持者则认为粤语是原深圳特区内除普通话外最通用的语言,而客家话、莞宝片粤语作为通用语言一般只常用于龙岗区、宝安区,所以使用粤语更为合适。

列车始发:

(以罗宝线开往罗湖站的列车为例):

(普通话)(粤语)各位乘客,欢迎乘坐深圳地铁,本次列车开往罗湖方向。

(英语)Dear passengers,welcome to Shenzhen metro,the train bound for the Luohu direction。

广播:列车内(以罗宝线前往罗湖方向的列车为例,目前仅在罗宝线、蛇口线、环中线有此语音):

提示语:(普通话)为了安全,车门关闭时,请不要进出车厢或妨碍车门关闭,多谢合作!/请抓紧扶手,不要扶、靠车门,谨防夹伤。/出站时,持单程票的乘客,请将车票投入出站闸机的回收口。持储值票的乘客,请将票对准感应区扣值后出闸。

列车内(各线均相同):

(普通话)(粤语) 下一站会展中心,乘客可转乘龙华线,左侧的车门将会打开,请小心列车与站台之间的空隙。

(英语)(The next station is Convention&Exhibition Center, Passengers can transfer for Longhua line,doors open on the left, Please mind the gap between the train and platform )

列车进站(以罗宝线开往罗湖站的列车为例):

(普通话)(粤语)开往罗湖方向的列车即将进站,请勿靠近屏蔽门,请排队候车,并小心列车与站台之间的空隙。

(英语)The train for Luohu is approching, please keep clear of the area door, please line up and mind the gap between the train and platform.

列车关门

(普通话)车门即将关闭,谨防夹伤。(关门提示无粤语和英语)

创举成就/深圳地铁

罗湖站以总建筑面积53000平方米的规模居中国国内地铁车站之首。

1号线国贸站-老街站区间的百货广场大厦桩基托换,较大单轴承载力达1890吨,创造了世界纪录。

在不中断运营的前提下,对繁忙的广深铁路桥桩基进行托换施工。

1号线国贸站-大剧院站区段,是复杂条件下浅埋矿山法施工的世界规模较大的地铁重叠隧道,全长1055米。

在科学馆站和华强路站,实现中国国内首次在城市交通干道下,采用大跨度简支钢桁梁临时路面系统盖挖。

1号线与4号线换乘站会展中心站是中国国内首座整体建成的十字形换乘地铁车站。

1号线下穿高尔夫俱乐部别墅区地段,采用橡胶支撑式浮置板道床,为中国国内首创。

4号线部分区间段采用连续现浇金属弹簧隔震器式浮置板道床,其结构形式与施工方法为中国国内首创。

隧道内焊轨采用移动式无缝线路钢轨接触焊施工方法,为中国国内首创。

是中国国内首次对站台每条地铁轨道的两侧都建造屏蔽门的地铁。

在中国国内首次采用ATC(自动列车控制装置)系统,保证列车不发生追尾事故。

售检票系统是中国国内*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售检票系统。

在国内首次自己研发、施工地铁。

大记事/深圳地铁

1、2004年12月28日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通车试运营(罗宝线东段线罗湖站-世界之窗站,龙华线南段福田口岸站-少年宫站),线路全长21.8公里,共设20个车站;

2、2009年9月28日 深圳地铁罗宝线续建工程首通段三站正式通车运营(白石洲站-深大站);

3、2010年12年28日 深圳地铁蛇口线初期工程开通试运营(赤湾站-世界之窗站)和龙岗线高架段开通运营(草埔站-双龙站);

4、2011年6月15日 深圳地铁罗宝线续建工程全线开通试运营(机场东站至桃园站);

5、2011年6月16日 深圳地铁龙华线续建工程全线开通试运营(少年宫站至清湖站);

6、2011年6月22日 深圳地铁环中线工程开通试运营(前海湾站-黄贝岭站);

7、2011年6月28日 深圳地铁蛇口线东延段工程开通试运营(世界之窗站-新秀站)和龙岗线地下段开通试运营(益田站-草埔站);

8、2016年6月28日深圳地铁机场快线开通试运营(福田站-碧头站)。

运营线路 /深圳地铁

1号线(罗宝线)(运营中)
负责公司: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车站:罗湖站-国贸站-老街站-大剧院站-科学馆站-华强路站-岗厦站-会展中心站-购物公园站-香蜜湖站-车公庙站-竹子林站-侨城东站-华侨城站-世界之窗站-白石洲站-高新园站-深大站-桃园站-大新站-鲤鱼门站-前海湾站-新安站-宝安中心站-宝体站-坪洲站-西乡站-固戍站-后瑞站-机场东站
深圳地铁1号线是深圳地铁的*条地铁线路,线路由罗湖站至机场东站。首段线路(罗湖至世界之窗)于2004年12月28日开通,线路长17.1公里。世界之窗至深大段于2009年09月28日开通。深大至机场东段为优先发展线路,长23.37公里,投资约89.18亿元,于2011年06月15日开通。
深圳地铁1号线在路线图中以绿色代表。在开通初期,也曾以红色表示,例如列车两侧彩条的颜色。
2号线(蛇口线)(运营中)
负责公司: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车站:赤湾站-蛇口港站-海上世界站-水湾站-东角头站-湾厦站-海月站-登良站-后海站-科苑站-红树湾站-世界之窗站-侨城北站-深康站-安托山站-侨香站-香蜜站-香梅北站-景田站-莲花西站-福田站-市民中心站-岗厦北站-华强北站-燕南站-大剧院站-湖贝站-黄贝岭站-新秀站
未开通站点:莲塘口岸站-仙湖路站-莲塘站—梧桐山南站—沙头角站—海山站—盐田港西站—深外高中站—盐田路站。
规划站点:北山道站-海鲜街站-盐田港东站-大梅沙站-小梅沙站。
深圳地铁2号线是深圳地铁网络中全线在地底行走暨全线位于原深圳经济特区一线关范围内的地铁线路。由赤湾至新秀,呈东西走向,连接了深圳市中心与蛇口港、后海发展区、世界之窗、华侨城北、景田地带,以及东部的黄贝岭、新秀等地。全长35.748km,共开通有29个车站,全部车站均设在地底。其中,赤湾站至世界之窗站于2010年12月28日先期启用;而世界之窗站至新秀站的二期则于2011年06月28日建成通车。
2号线三期
深圳地铁2号线三期工程自新秀至莲塘站,线路长3.9公里,设站3座,投资32亿元,规划建设期为2015~2019年。全线正线均为地下敷设。深圳地铁二号线盐田段以八号线一期名义建设,设六个站点。
深圳地铁2号线在线路图中以橙色为代表。
建设期:2015年-2019年。
3号线(龙岗线)(运营中)
负责公司: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车站:益田站-石厦站-购物公园站-福田站-少年宫站-莲花村站-华新站-通新岭站-红岭站-老街站-晒布站-翠竹站-田贝站-水贝站-草埔站-布吉站-木棉湾站-大芬站-丹竹头站-六约站-塘坑站-横岗站-永湖站-荷坳站-大运站-爱联站-吉祥站-龙城广场站-南联站-双龙站。
深圳地铁3号线是连接龙岗片区与原特区内片区的一条市域快线,从福田中心区的益田站至龙岗龙岗大道的双龙站,长32.70公里,投资约118.29亿元。二期已于2011年06月28日开通运营。
3号线南延
3号线三期工程(南延)工程自益田至福保站,线路长1.5公里,设站1座。
建设期:2015年-2020年。
3号线东延
3号线东延路由既有3号线双龙站引出,沿深惠路、坪西路、吉祥路、振兴路敷设,到达六联站。全长约9.23公里,设站7座,地下敷设。
建设期:2017年-2020年6月28日。
龙岗线在路线图中以天蓝色为代表。
4号线(龙华线)(运营中)
负责公司:港铁轨道交通(深圳)有限公司
车站:福田口岸站-福民站-会展中心站-市民中心站-少年宫站-莲花北站-上梅林站-民乐站-白石龙站-深圳北站-红山站-上塘站-龙胜站-龙华站-清湖站。
深圳地铁4号线全长20.5公里,共15个车站,并在龙华专设车厂1座,长约16公里,包括约5公里地下段和约11公里地面段及高架段。为深圳最短的地铁线路。设有10个车站,包括2个地下车站(莲花北、上梅林)、3个隧道区间,1个地面车站(民乐)和7个高架车站(白石龙站、深圳北站站、红山站、上塘站、龙胜站、龙华站、清湖站),2011年06月16日一期、二期全线开通。
4号线是国内迄今*一条采用建设—运营—移交的BOT方式由港铁投资、建设、运营的轨道交通项目,是CEPA正式实施以来深港两地合作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亦是落实CEPA协议,探索深港合作建设项目新模式的开创性尝试。
龙华线在线路图中以红色为代表。
4号线北延
站点:清湖-清湖北-竹村-茜坑-江围-观澜-松元厦-观澜湖-牛湖
4号线北延线由既有龙华线清湖站引出,沿观澜大道敷设,到达牛湖站。全长10.770公里,其中高架线1.759公里,地下线8.825公里,过渡段0.186公里,全线设车站8座。
建设期:2016年-2020年。
5号线(环中线)(运营中)
负责公司: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1期车站:黄贝岭站-怡景站-太安站-布心站-百鸽笼站-布吉站-长龙站-下水径站-上水径站-杨美站-坂田站-五和站-民治站-深圳北站-长岭陂站-塘朗站-大学城站-西丽站-留仙洞站-兴东站-洪浪北站-灵芝站-翻身站-宝安中心站-宝华站-临海站-前海湾站。
深圳地铁5号线是深圳地铁运营中的线路之一,贯穿城市*、二圈层,连接城市西、中、东三条发展轴,是构成深圳市线网的骨干线路,是联系沿线各组团和三大交通枢纽的快速走廊。对缓解道路系统交通压力、提高轨道交通网络效率,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支持2011年在深圳举行的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具有重要意义。环中线于2007年开工,2011年06月22日全线通车。
5号线二期
2期车站:前海湾站-桂湾站-航海路站-前海公园站-梦海站-怡海站-大南山站-赤湾站
5号线二期工程自前海湾至赤湾站,线路长7.6公里,设站7座。
建设期:2016年-2019年。
五号线西沿线
西沿线车站:黄贝岭-湖贝-大剧院
五号线西沿线自黄贝岭到大剧院,全长3公里,设站2座
建设期:不明【前期探测中】
环中线在线路图中以紫色为代表。
6号线(光明线)(已开工)
负责公司:港铁轨道交通(深圳)有限公司
1期车站:松岗站-溪头站-山门站-薯田埔站-合水口站-公明广场站-楼村站-光明北站-荔林站-光明中心站-观光站-长圳站-上屋北站-石岩站-大浪站-元芬站-上塘北站-红山站-深圳北站。
深圳地铁6号线一期起点站为深圳北站枢纽,终点在松岗站,全线长37.7公里,设车站20座,是轨道三期的一部分。该线路
沿深圳市中部发展轴布设,串联龙华、宝安和光明,覆盖龙华、石岩、光明、松岗等片区。2016年,光明线一期已陆续开始动工。为实现与地铁1号线、3号线、4号线、7号线、9号线换乘,使6号线成为沟通市内与光明新区的市域快线,2016年4月29日,光明线首片预制U梁成功浇筑。U梁具有降噪、造价低等特点,这也是深圳首次采用U型梁结构。
建设期:2015年-2020年
6号线二期(建设期:2015年-2020年)
2期车站:深圳北站-梅林关站-翰林站-银湖站-八卦岭站-通新岭站-科学馆站。
6号线二期南延至科学馆站,二期线路全长11.7公里。
光明线在线路图中暂时以淡绿色为代表。
7号线(西丽线)(运营中)
负责公司: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车站:
主线:西丽湖站-西丽站-茶光站-珠光站-龙井站-桃源村站-深云站-安托山站-农林站-车公庙站-上沙站-沙尾站-石厦站-皇岗村站-福民站-皇岗口岸站-福邻站-赤尾站-华强南站-华强北站-华新站-黄木岗站-八卦岭站-红岭北站-笋岗站-洪湖站-田贝站-太安站。
支线:深云站-文体公园站(未开通)
深圳地铁7号线是连接深圳特区内南半环主要居住区与就业区的局域线。工程起自南山区丽水路的西丽湖站,终至罗湖区太安路的太安站,线路长度约31.375km,设29座车站,28座为地下站,1座为地面站,其中11座为换乘站。新建深云车l辆段及安托山停车场。设西丽、侨城东、体育北三座主变电所。西丽为既有主变电所,其它两座为新建。
7号线全线区间共有28个,车厂、停车场出入线各1个,其中在西丽-茶光区间设置与5号线联络线,深云-安托山区间设置与2号线联络线,西丽湖-西丽、深云-安托山、安托山-农林区间设置区间风井。区间优先采用盾构法施工。除西丽-茶光、龙井-桃源、深云-安托山、安托山-农林(部分)、农林-车公庙(部分)、沙尾-石厦(部分)、皇岗村-福民、田贝-太安、车厂出入线、停车场出入线、联络线、部分岔线区段采用矿山法施工外,其余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
地铁7号线采用A型车,初、近、远期由6节A型车编组,初期、近期、远期分别配属40抽、58抽、72抽。机车取流方式采用直流1500V接触网受流方式,隧道内采用刚性架空接触网,地面线及车场线暂采用柔性架空接触网。地下车站设置全封闭屏蔽门。工程造价总额(不含远期换乘节点、交通疏解、管线迁改;房屋拆迁及物业开发、市政配套工程费用)为241.06亿元。
7号线在2016年10月28日正式通车。
西丽线在线路图中以深蓝色为代表。
8号线(盐田线)(已开工)
负责公司: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1期车站:莲塘站-梧桐山南站-沙头角站-海山站-盐田港西站-深外高中站-盐田路站。本段线路开通后与2号线贯通运营。
建设期:2015年-2019年
一期规划延长站点:大梅沙站-东部华侨城站-小梅沙站
建设期: 2017年-2020年。
深圳地铁8号线一期工程,由蛇口线东延线莲塘站站后接出,终点设于小梅沙站,线路长约20.941km,共设站8座,全线采用地下敷设,在望基湖附近设置一座停车场。
9号线(梅林线)(运营中)
负责公司: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1期车站:红树湾南站-深湾站-深圳湾公园站-下沙站-车公庙站-香梅站-景田站-梅景站-下梅林站-梅村站-上梅林站-孖岭站-银湖站-泥岗站-红岭北站-园岭站-红岭站-红岭南站-鹿丹村站-人民南站-向西村站-文锦站。
深圳地铁9号线一期西起红树湾南站,东至文锦站,经过南山区、福田区和罗湖区。全线长约25.38公里。共设22座车站,其中10座换乘,全线均为地下线路。在竹子林设置一座车辆段。在笔架山设置一座地下停车场。
9号线西延
9号线二期自一期终点站的红树湾南站至航海路站,线路长10.7公里,设站10座。
建设期:2015年-2019年。
9号线西延南海大道支线
9号线西延南海大道支线即未来12号线南油站至海上世界站段。
9号线支线设南油站(含南油北盾构始发段)、四海站、工业六路站、海上世界站,共设4座车站,其中换乘车站3座,全部为地下线路。线路位于南山区,线路沿南海大道敷设,全长约4km。
9号线在2016年10月28日正式通车。
梅林线在线路图中以深灰色为代表。
10号线(坂田线)(已开工)
负责公司: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车站:福田口岸站-福民站-岗厦站-岗厦北站-莲花村站-有线电视台站-梅林东站-创新园站-雅宝站-雅园站-五和站-吉华站-贝尔路站-华为站-雪象站-雪象北站-甘坑站-凉帽山站-李朗站-木古站-华南城站-平湖西站-平湖枢纽站-平湖中心站。
深圳地铁10号线起自福田口岸,终点为平湖中心,途经平湖、坂田坂雪岗、华南城、华为新城、梅林关覆盖了深圳整个中部发展轴,经梅林关后4站即达福田中心区,线路长度29.54公里。共设车站24个(龙岗境内16个),其中换乘站8座,车辆段选址于凉帽山,停车场选址于益田、彩田(预留),全线采用地下敷设方式。总投资267.6亿元,其中工程建设费249亿元。
10号线不仅结束了平湖、坂雪岗、华为新城、梅林关以东片区不通地铁的状况,同时也能改善梅林关拥堵问题,分担4号线运营压力。对龙华、坂田、平湖三大区域的交通改善、区域发展都是非常大的利好。
2016年4月20日,地处深圳北大门的坂田线平湖中心站全面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长的地铁单体车站。预计在2020年全线通车。
建设期:2016年-2020年。
10号线东延(规划中)
平湖中心-龙岗中心城,线路长10.5公里,投资匡算89亿元。
坂田线在线路图中暂时以淡粉色为代表。
10号线南延(规划中)
福田口岸-福田保税区,线路长2.4km,设站2座。
该线路在保税区相关政策允许下适时建设。
11号线(机场快线)(运营中)
负责公司: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车站:福田站-车公庙站-红树湾南站-后海站-南山站-前海湾站-宝安站-碧海湾站-机场站-机场北站-福永站-桥头站-塘尾站-马安山站-沙井站-后亭站-松岗站-碧头站。
深圳地铁11号线由南至北穿过深圳市福田区、南山区和宝安区,连接福田中心区、南山中心、前海中心、宝安中心、机场、福永、沙井和松岗等地,处于城市西部发展轴上,是城市中心区与西部滨海地区联系的轨道快线,同时兼有机场快线功能。线路正线全长51.7km,其中地下线长39.4km,占线路总长的76.3%;高架线长11.0km,占线路总长的21.2%。
沿线共设置有18座车站,其中地下站14座,高架站4座,换乘站3座;全线平均站间距为3.2km,机场站以南平均站间距为3.9km,以北平均站间距为2.4km。较大站间距位于碧海湾站-机场站(7.2km),最小站间距位于福永站-桥头站(1.7km)。
车辆基地按1段1场布置,松岗车厂位于线路北端终点碧头站西侧,机场北停车场位于线路中部深圳机场用地范围内。控制中心使用深云车辆段NOCC控制中心。
全线共设置4座主变电所(利用侨城东主所与7号线、9号线共享,利用西乡主所与1号线共享,利用6号线松岗主所,新建机场北主所)。
采用8节A型车编组(带两节头等车厢)运营组织方案,车辆头等车厢采用锁闭1、3、5号门,保留2、4号门的纵横向混合座椅布置形式,普通车采用5车门标准地铁A型车,较高运行速度为120km/h,是普通地铁速度的两倍多,同时也是中国运行速度最快的地铁列车。
11号线东延(四期二期规划建设线路)
福田-岗厦北-华强路,全长3.1km。目前福田-岗厦北站已经开工。
11号线在线路图中以深紫色为代表。
12号线(南宝线)(已开工)
负责公司: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车站:左炮台-海洋文化港-智慧中心-太子湾-海上世界-工业六路-四海-南油-创业路-南山-桃园-南头古城-中山公园-宝安中学-灵芝-上川-流塘-宝安客运中心-臣田南-臣田北-桃源居-凯成二路-黄田-机场东-翠港工业区-怀德-福永-同富路-和平-国际会展中心南-国际会展中心北-科技馆-海上田园东
深圳地铁12号线是目前*一条南北穿越宝安老城区的线路,市民对该线路高度关注并充满期待,宝安区建议加快12号线建设,在国家发改委批复四期建设规划之前完成该线路各项前期工作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2号线工程线路起自左炮台站,终至海上田园东站,线路经过南山和宝安两个行政区,线路全长40km,全线采用地下敷设方式,设站33座,其中18座位换乘站,平均站距1.39km。
12号线采用6节A型车,较高运行时速80km/h。全线设一段一场,机场东车辆段位于机场道与107国道交叉口东南角,赤湾停车场位于赤湾山西南角。本工程需新建12-1和12-2两所主变电所。
13号线石岩线(建设期 2017年-2022年)
负责公司: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13号线工程线路南起深圳湾口岸,一期主要沿科苑大道-同发路-沙河西路-宝石路-田心大道-观光路-松白路-长春路走行至上屋北,二期终点位于深莞边界,预留延伸至东莞松山湖换乘东莞地铁。两期完工后线路全长约45.4km,全为地下线,设车站22座,其中换乘车站14座。设置公明车辆段和羊台山停车场。设置3座主变电所(利用在建6号线1座,新建2座)。控制中心设置于深圳线网控制中心NOCC内。本项目总投资约420亿元。
将于今年底开工。
14号线(建设期 2017年-2022年)
负责公司: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深圳地铁14号线是联系福田中心区、清水河、大运新城、龙岗中心区、坪山新城中心区的轨道快线建成后深圳惠州首条跨市地铁。连通福田和坪山及惠州惠阳,终点设在新桥站。
主线路起于福田中心区,沿深南大道、泥岗路、清水河一路、龙岗大道、红棉路等道路敷设,支线部分由21号线代替。惠州段将沿深汕公路、白云路、爱民路等道路敷设至深惠边界后进入惠州境内,终点新桥站;
惠州段线路起于新桥,沿爱民路、白云路、深汕公路敷设至深惠边界,线路全长8.1公里,全部采用地下敷设,设车站4座。这也是深圳和惠州两市之间*条跨市地铁,有助于推进深惠一体化协调发展。
14号线已纳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2017年-2022年)》。
将于今年底开工。
15号线(已纳入轨道四期二期规划)已纳入轨道四期二期规划,预计2022开工建设
负责公司: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深圳地铁15号线真可谓在“在前海画一个圈”,该线路主要包围了前海,后海,南山,宝安,新安大部分地区。与前海湾相依相偎的前南线,顾名思义就是围绕着前海片区。身为“环线”,意味着其终点和起点“合为一体”。
根据公示的地形图分析,前南线最西北端已抵达宝安西乡大道,最南至南山区工业八路,朝东抵达科技园北区的沙河东路附近,最特殊的,是还有一段是横跨前海湾。
15号线与其余19条地铁线路中的多条有着交集,其中包括市民们熟知的1号线、2号线、5号线、9号线,以及尚未建成的12号线、13号线等。此外,作为珠三角交通枢纽的所在地,前南线还与起点均为前海妈湾站的穗莞深城际线、深珠城际线有交集,对于来往深圳珠海以及东莞的市民,将更为便利。
16号线(建设期 2017年-2022年)深圳地铁16号线由大运至坪山田心,全长约29.5公里。
16号线设站23座,其中换乘站9座。全部采用地下建设。 地铁16号线联系连接龙岗大运新城、龙岗中心城、坪山中心区(东部新城)等片区【3】,线路经过的大运新城片区、坪山新城中心区均为城市重点开发地区。并衔接厦深铁路深圳坪山站和14号线,是龙岗区内各片区间联系的局域线,且多站将与坪山云轨换乘
将于今年底开工。
17号线(已纳入轨道四期二期规划)深圳地铁17号线其中全程地下敷设,起于罗湖站,沿公园路、清水河一路向北到达平湖金融城。已纳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四期建设规划(2017年-2025年)》中。预计2022年开工建设。
18号线(已纳入轨道四期二期规划)深圳地铁18号线为东西向市域快线,线路起于太空港,终止于盐田路,线路长61.6公里,途经沙井、光明、观澜、平湖、横岗、盐田等地,定位为快速服务线路,属我市近期规划线路,已纳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20年-2025年)》中。
19号线(已纳入轨道四期二期规划)深圳地铁19号线从坪山碧岭出发,朝着东北方向延伸,终点抵达坑梓东。与市区内多条线路重叠的便利相比,该线路将同规划中的龙坪线一起填补坪山地铁交通的空白。还将把坪山和坑梓串联在一起,可更好地方便两地居民出行。值得一提的是,该线路深圳坪山站(属厦深铁路)相距较近,将有力支撑这一深圳东部交通枢纽。
20号线(已开工一期工程)负责公司: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车站:机场北站-重庆路站-国际会展中心南站-国际会展中心北站-国际会议中心站(先行段,预留南延和北延衔接东莞地铁2号线条件)建设时间2016年-2018年。【远期链接半岛北到会展中心】
预计2018年12月28日开通
21号线(已纳入轨道四期二期规划)前海到坪地,为快速服务线路,全长62.5公里
22号线(已纳入轨道四期二期规划)已纳入轨道四期二期规划,预计2022-2025开工建设
根据目前规划,深圳地铁22号线(又称中轴线)整体走向为南北走向。
起于地铁10号线南延段金琥道站,北上穿越塘朗山后大致沿梅观高速往北铺设至龙华观澜。线路全长34.7KM
该线路自南向北依次与深圳地铁10号线南延段、7号线、2号线、9号线、24号线、4号线、21号线、5号线、25号线、27号线、18号线、4号线(二次交汇换乘)交汇并可实现换乘。
也就是说,深圳地铁22号线与11条地铁交汇(4号线两次),共有11个换乘站(与9号线、24号线为三线换乘站点)。
金琥道站-观澜,为快速服务线路,全长34.7公里
23号线(2024年-2030年规划线路)坪山枢纽到葵涌,为普速服务线路,全长14.6公里
24号线(已纳入轨道四期二期规划)妈湾到罗湖,为普速服务线路,全长32.8公里
25号线(2024年-2030年规划线路)大浪北到布吉,为普速服务线路,全长21.7公里
26号线(2024年-2030年规划线路)机场东到松岗,为普速服务线路,全长17.8公里
27号线(2024年-2030年规划线路)深圳湾公园到坂田,为普速服务线路,全长25.6公里
28号线(2024年-2030年规划线路)蛇口到西乡,为普速服务线路,全长23.8公里
29号线(2024年-2030年规划线路)红树湾到公明,为普速服务线路,全长30.6公里
30号线(2024年-2030年规划线路)福永到太空港,为普速服务线路,全长10.1公里
31号线(2024年-2030年规划线路)深圳地铁31号线,是连接坪山碧岭至龙岗龙城的普速地铁线,线路全长14.9千米,属于远期弹性规划线路。
该线路大致呈南北走向,从坪山碧岭小学附近引出,往北穿过碧岭社区、炳坑水库旁、南联,然后沿龙城大道,较后终于龙城街道五联协力路、创建路交叉口。
31号线自东南向西北将与3条地铁实现换乘,分别是深圳地铁19号线、14号线、21号线。
32号线(2024年-2030年规划线路)小梅沙到大鹏新大集散中心,为普速服务线路,全长29.4公里
33号线(2024-2030年规划线路)已由轨道办公示,暂无有用消息
34号线(2024-2030年规划线路)已由轨道办公示,暂无有用消息
深中地铁(最快2025年开通试运营)已由轨道办公示,暂无有用消息
深圳市大鹏新区跨座式单轨旅游交通示范线旅游交通示范线工程主线全长约17.95km,起自大鹏集散中心,终到杨梅坑,设车站14座。
支线全长约1.2km,由新大集散中心引出至新大临时集散中心,设车站1座,全线全部为高架线,15座车站全部为高架站,工程采取跨座式单轨,全部位于大鹏新区内。
站点:振兴路站-鹏新东路站-鹏城水厂站-大鹏所城站-较尾场站-龙岐湾站-沙湾站-水头站-仙人石站(预留)、新大集散中心站(预留)-新大站-东山站-七星湾站-桔钓沙站-杨梅坑站。
计划于明年年底前开建。
坪山新区云轨示范线(二期2018年开通)2016年10月13,比亚迪(01211)版空中巴士“云轨”在深圳坪山新区正式通车,开放总里程4.4公里,时速可达每小时80公里。
后期规划线路
T1 高铁坪山站-马峦山 (全长8公里)
坪山高铁站-行政一路-行政八路-坪山管委会(换乘地铁14号即东部快线)-燕子岭(换乘T2线)-黄果沥(换乘T2线)-江岭(换乘16号线)-比亚迪-马峦山
T1支线 比亚迪-田心 (全长6公里)
T2水湖-聚龙山 (全长18公里)
T3碧岭-大梅沙 (全长8公里)
T4坑梓-葵涌 (全长15公里)
龙华新区有轨电车负责公司: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龙华新区有轨电车是深圳市建设中的一条位于龙华区的有轨电车线路,工程于2015年7月30日正式开工建设,于2016年底完工。已于2017年6月底正式运营。
龙华新区共规划3条线路,线网总规模约51公里。(试验线为一号线为二号线部分)
一号线
龙华1号线由观澜富士康至地铁4号线白石龙站,长约22公里,设20站,平均站距0.77公里。部分工程将于2015年开工。
二号线
2号线由樟阁至松元厦公园,长约14多公里,设19站,平均站距0.8公里。部分工程将于2015年开工。
三号线
3号线由大浪时尚创意城至坂雪岗,并设置至大浪站的支线,长约15.8km【3】,设19站,平均站距0.78公里。
试验线
试验线为1号线中段、2号线中段。规划线路起自地铁4号线清湖站,终点为4号线观澜中心,拟开行3路有轨电车,运营总里程约23.3公里。1路为清湖站——新澜站、2路:观澜中心站——下围站、3路:下围站——清湖站。将分为长约9公里的主线与长约3公里的支线,主线设站16个,沿和平路、清龙路、梅龙路、大和路、人民路、平安路6条道路布设,平均站间距565m;支线设站6个,沿环观南路布设,平均站间距550m。清湖站将采用无缝接驳换乘方式,通过人行天桥与地铁实现直接换乘。

相关事件/深圳地铁

事故情况

2005年1月,地铁在隧道中停车。

2005年5月,一场大雨导致了大剧院站C3出口的地砖出现塌陷,不少市民认为这是偷工减料所导致的后果,而深圳地铁公司则解释说地砖的损毁只是一个小问题,一星期内便能修复。然而,到了2005年末,该处的地砖依然没有完全修复。

2010年12月14号上午9点左右,深圳地铁国贸站*层站台通往站厅之间的一部OTIS扶手电梯(此电梯2011年期间一直是全国关注的问题电梯),在上行时突然逆行,电梯上的乘客没站稳,纷纷滚下电梯摔到地上,事故导致25人送医院救治。

根据深圳市地铁集团的现场初步勘验,故障扶梯的主机固定螺栓松脱,其中一个被切断,使主机支座移位,造成驱动链条脱离链轮,上行的扶梯在乘客重量的作用下下滑,导致乘客多人受伤。地铁集团于14日当晚连夜安排扶梯维保商对地铁同类扶梯逐一进行了针对性的检查,防止同类事件再次发生。

2012年9月5日,深圳地铁发生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停运事故。受供电网络中断影响,深圳地铁四号线(龙华线)民乐至福田口岸段于当日下午1时37分瘫痪,至当晚7时45分恢复运行时,停摆超过6小时。在民乐站,港铁公司安排了十几辆“地铁应急”公交车接驳乘客返回市区。深圳地铁龙华线深圳北站至上梅林上行区段5日13时37分发生接触网故障跳闸。事故造成该线路停运6个半小时,至20时04分恢复通行。 事故发生后,14时01分,负责运营的港铁公司向轨道交通应急指挥协调中心(TCC)申请启动公交接驳,沿线各站相继封闭,避免乘客涌入。 深圳市及时通过各种渠道发布相关信息,深圳电视台1至7套(深圳卫视除外)、广播106.2及94.2、深圳新闻网滚动播报;地铁1、2、3、5号各站通过地铁广播、视频等实时发布;深圳市相关网站政务微博发布。由于信息发布广泛及时,方便乘客转乘其他交通工具,有效避免了旅客滞留。 14时24分,深圳启动公交接驳,抽调170台应急公交接驳车在4号线及1、2、3号线与4号线换乘站间疏散乘客。 20时04分,故障处理完毕,全线恢复通车。

2015年6月25日16点10分左右,深圳地铁7号线7304-1标福皇盾构机施工区间发生坍塌,事故共造成1人死亡,4人受伤。据现场指挥部和深圳消防的较新消息称,坑洞直径约10米,深约3米。事发时正在进行换刀作业,舱内作业人员共计5人。截至当日23时35分,较后一名被困人员被安全救出,并送往医院,无生命危险。据悉,深圳消防接警后,调两个消防中队出动救援。当时,现场有5人被困,消防员很快救出4人,其中3人受伤,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还有1人被坍塌物卡住脚,生命体征平稳。消防员用扩张和切割设备在狭小空间破拆,几个小时后,此被困人员也被救出。

头等车厢

继推出日票后,深圳今后将设地铁VIP头等车厢,设坐票制。2012年7月5日,《南都METRO》创刊仪式暨2012年深港地铁圈高峰论坛上透露,在未来的11号线上将增加特色服务,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乘客的不同需求,如特设行李架的车厢和买双倍票可有座位坐的VIP车厢等。

其中包括一些档次稍微高一些的服务。“我们要让公共交通也能满足档次稍高一些的服务”。比如,尝试有座位的地铁票服务。他说,这种坐票的服务有望在地铁3期上实行,将加挂2节车厢以实施花钱可买座位的服务。

“我们希望轨道交通和家里开的车一样,分很多种。”赵鹏林说,比如有些地铁是“观光线”,不仅沿途的风光非常好,还能凭一张票无数次上下,如同旅游时提供的“通票服务”。再比如,设立可以放大件行李的车厢,今后通过设专门可放大件行李的座位,避免像现在放行李不太方便的现象。“未来地铁初步不仅在干线上铺设,还会在支线、城际线上去建设。”

有关港铁

深圳地铁的营建期间,不少工程及顾问合约皆批出予当时香港的地铁公司(现称港铁公司),*批员工亦多于港铁接受培训,因此深圳地铁从外观、设施、至系统细节等,很多地方皆与现港铁极为相似,车站内部设计更加仿如其翻版。有指深圳地铁的标志亦是参考港铁而成的。

一些相似点:

公司标志

拼音站名每字分写

毛笔字大号站名

竹子林站、华新站等的两条列车轨道及一条应急列车轨道(与港铁的观塘线彩虹站相似)

一站一景

在深圳地铁二期工程的新线路中,车站景观不同于一期工程车站的一站一景,而是一线一景。例如,蛇口线相比罗宝线一站一景点的设计风格,其装修风格的设计出发点为全线一景,更强调设计的整体性。

手机信号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移动通系统引入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家公司共5个频道的信号(包括3G WCDMA、TD-SCDMA、CDMA2000),是目前中国国内地铁建设首条线路就达到与地铁同步开通的通信系统,引入的频段数量和复盖范围均为中国国内之最。在地铁上可以看电视,图像清晰稳定。每节车厢均配备有数台液晶电视,播放地铁指南以及深圳电视台移动电视频道。

运营机构

深圳地铁通车至今都由深圳市地铁有限公司的属下的运营分公司负责运营。

而在未来,深圳地铁系统将会由多间公司运营。

龙岗线将由深圳市龙岗地铁有限公司运营。(该公司于2011年4月10日和深圳地铁集团合并)

龙华线已于2010年7月起,交由港铁轨道交通(深圳)有限公司运营。

机构地点

深圳地铁办公地点位于深圳市福田区红树林路地铁车辆段运营综合楼,乘罗宝线到竹子林站可到达。

深圳地铁大厦位于深圳市福田区福中一路与金田路口,乘龙华线或蛇口线到少年宫站可到达。

深圳地铁三号线投资公司办公地点(即龙岗线横岗车辆段)位于深惠路横岗镇,可乘坐龙岗线至六约站。

发展情况

深圳市在1993年便成立了“深圳市城市铁路客运系统(地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以规划深圳市交通的进一步发展。1998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现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深港罗湖、福田/落马洲口岸旅客过境轨道接驳工程”项目建议书,工程获得立项,并更名为“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同年7月,深圳市地铁有限公司经工商注册正式成立,同时撤消“深圳市城市铁路客运系统(地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8月,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专家评审。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的实验站点市民中心在1998年12月28日初步开工建 深圳地铁部分站点在翌年12月开始建造,而其他站点则到2001年3月方动工兴建。其土木、轨道工程在2003年夏建成,并在翌年进行调试及试运营。而正式开通则推延至2004年12月28日17:00,比当初预期开通的时间推迟了大约半年。而试运营期则于2006年6月30日结束,次日开始转入正式商业运营。

一期工程开通的线路包括罗宝线(深大-罗湖)和龙华线(少年宫-福田口岸)。但由于涉及与香港接驳方面的的问题,皇岗站在一期工程完成时并未启用。 福田口岸站(原皇岗站)的启用 龙华线由福民站至皇岗站一段于2007年6月28日展开试运行,以准备7月1日皇岗站的启用。该站已于2007年7月1日启用,并连接福田口岸。自8月15日福田口岸开通后,地铁乘客便可通过口岸检查,在香港境内的港铁落马洲站转乘东铁线或其它交通工具前往香港各区。

随机官网
Copyright © 2013-2014 首页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