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Shanghai Shipping Exchange。
航运交易平台。招投标,船舶交易,航运指数,航交所动态。
自1996年11月28日成立以来,在交通部、上海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会员单位的关心支持下,上海航运交易所一路寻觅、一路探索,年年都有进步,岁岁均有收获。沉淀八年来的积累,上海航运交易所主要取得了以下八大主要成果:
(一) 形成了九大板块信息产品
通过不断发掘信息源、构建信息网络、优化信息处理、创新信息传播,上海航运交易所已初步建成九大板块信息渠道和分时段即时信息情报系列,具体包括:一书,*航运发展报告(航运白皮书(中文版和英文版));两刊,航运交易公报,航运动态月报;两报告,季度航运热点分析报告和年中(终)水运形势分析报告;两网站,中华航运网和中华航运物流人才网;两指数,*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和*沿海(散货)运价指数。其中,中华航运网包含18个栏目、九大指数,每日更新80条中文信息和20条英文信息;航运交易公报和指数每周发行与发布;航运动态月报每月一期,包括近40张图表和40余条*航讯;水运形势分析报告分季度和半年度编发,而*航运发展报告则为每年发行一次的政府年报。从而构成了日、周、月、季、半年度和全年度全时段信息系列。
(二) 开发了航运及辅助业资质信誉评估指标体系
为配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维护航运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根据《上海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框架》的总体思路,上海航运交易所在上海资信有限公司的协助下,自2002年开始启动了上海口岸航运及其辅助业资质信誉评估工作,制定了《国际海运及其辅助企业资信评估指标体系》,编制了评估软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三年来,共有49家班轮运输企业和10家船舶代理企业被评为资信良好的航运企业,在航运界引起了较大反响。目前上海航运交易所的信用管理服务与评估工作已涵盖上海国际航运业领域80%的大型国有企业和20%的中小企业,评估工作得到了交通部、市港口局、海关、国检、海事、工商、税务等部门的认可,公证性毋庸置疑。
(三) 完成了国内首次海运特许经营权的公开招标
2004年上海航运交易所经交通部授权开展了“设立五家中外合资船舶运输公司,从事我国国内港口之间的化工品运输(CDT)”的招标。这是上海航运交易所自开市以来,首次开展招标业务。此次CDT招标项目,上海航运交易所是在交通部全过程的指导下,严格按照招标程序与规范组织实施的,招标项目涉及的各项工作均圆满完成,得到了投标人和有关方面的充分肯定。此次招标共有24家中外企业组成的10 家投标联合体参与投标。参与竞争的投标联合体中集聚了多家中外著名的化工品运输船公司,有:世界排名*、第二的思多而特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奥德费尔有限公司;亚洲化工品运力规模*万邦航运和东京MARINE;以及*知名的液体化工品运输公司的大连远洋运输公司、南京扬洋等公司。此次CDT项目招标开创了*水路运输特许经营权招标的先河,体现了我国政府职能管理部门政务公开和管理规范的良好形象,为满足我国化工行业发展对水路运输的需求、改善我国化工品运输船舶的技术结构、提升我国国内水路化工品运输质量和服务水平、确保水路运输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同时,此次招标的圆满成功,也是上海航运交易所发挥规范市场重要职能的具体体现和实践“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的具体行动,在理论研究和业务操作两个层面为上海航运交易所进一步拓展招标业务打下了基础。
(四) 建立了船舶交易全过程服务机制
船舶买卖交易鉴证及服务一直是上海航运交易所致力于拓展的一项核心业务。2004年,上海航运交易所共收集发布船舶买卖信息2000多条,完成船舶交易鉴证125艘次,其中新增的业务涉及其他地区的船舶交易鉴证达50艘次;船舶中介服务成交5艘次,完成船舶评估6艘次。同时,上海航运交易所正努力建立船舶交易产业链,提供船舶买卖合同范本、船舶中介、验船、评估及交易监理、代收代付船款等服务,通过规范、安全、合理的操作实践,不断提高工作经验和服务水平,最终将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展成为全国的、规范的、权威的船舶产权交易市场。
(五) 打响了业内会展服务及高级培训的品牌
目前上海航运交易所以会展服务为抓手,积极探索进一步发挥上海航运交易所沟通市场、促进交流的有效方式,进一步扩大上海航运交易所在业界的影响。仅2004年一年,上海航运交易所先后以协办单位或支持单位的名义,参与了“*航运2004国际研讨会”等6个国际会议,“航运中心建设与北外滩发展论坛”等5个国内会议。同时上海航运交易所把握业界*发展态势,召开了“中美海运协定与我国国际航运发展”等4次大型培训活动。此外,上海航运交易所还组织了会员单位境外考察等6次沙龙活动。这一系列的活动得到了业界人士的充分认可,在业内引起了良好反响。
(六) 聚集了一支高素质、有能力的人才队伍
上海航运交易所积极推进人才集聚战略,抓紧高层次人才和优秀年轻创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自身的人才高地;通过完善人才流动政策,努力营造优秀人才集聚和脱颖而出的环境。一支高素质、有能力的人才队伍为上海航运交易所开展航运相关政策研究和咨询提供了坚实地保障。
2004年,上海航运交易所承接了“2004年海运计划”、“内贸和外贸集装箱同船运输实施方案”等4项交通部研究课题,承接了“2010年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的阶段性目标、主要瓶颈问题以及推进思路研究”和“进一步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促进长江流域联动发展”等上海市研究项目,同时还开展了多项自主研究项目。
此外,在航运资信评估、招标项目运作等方面,上海航运交易所现代航运服务人才优势更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七) 树立了自觉服务政府、市场、会员的意识
随着*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职能转变、改变管理模式,需要以信息掌握行业动态、以法规管理市场行为、以政策引导企业发展;企业转变观念,增强竞争意识,呼唤有规范的航运市场、有透明的市场环境、有畅通的航运信息。上海航运交易所应运而生、顺势而为。在政府相关政策研究阶段,上海航运交易所作为企业的喉舌,反映行业呼声;并主动开展专项调研,为政府制订政策提供决策参考。在政策实施阶段,上海航运交易所积极做好有关法律法规的宣贯工作,并组织专家、学者举办各类讲座。上海航运交易所作为各国政府与航运企业了解*航运市场的重要渠道,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引入国外的航运经验与管理模式,引导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并不断沟通政府与企业间的航运信息,使之对内成为沟通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对外成为向世界展示*航运市场的窗口。
上海航运交易所客观上在为政府、为市场服务的同时,始终贯彻“竭诚为港、航、货、代单位服务”的宗旨,主观上全心致力于为会员提供多功能、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政策研究,倾听会员呼声;信息采集,与会员共享;搭建平台,为会员开放;资信评估,为会员号脉;咨询培训,提高会员能力;交易鉴证,保障会员权益。
(八) 搭建了全天候“一门式”口岸服务平台
1998年8月,在交通部和上海市的领导下,上海航运交易所积极配合口岸“大通关”改革试点,组建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将涉及航运有关的港、航、货、代企业及海关、国检、边防、金融保险、法律咨询等单位引入上海航运交易所集中办公,为广大会员企业提供了“集中、便利、经济、高效”的“一门式”、“一条龙”服务。2003年10月1日起,上海口岸试行“5+2天”工作制在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正式启动。目前,服务中心受理的出口报关量占上海口岸出口报关总量的70%,进口与报检也分别占到30%,外省市在上海的报检量100%在服务中心受理。自试行“5+2天”工作制以来,周六、周日两天受理的业务量达到了总量的20%。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通过对航运市场服务功能进行有效组合,提高了通关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吸引了上海周边地区大批货源来上海中转,在改善口岸软环境的同时,也树立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形象。
站在新起点,开拓新思路,落实新措施,实现新跨越。展望未来,以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航运市场健康发展为己任的上海航运交易所,将按照“融入大业、积极贡献;拓展业务、提升服务;博采信息、深化研究;抓住要素、做实交易;集聚人才、优化环境”的总体工作思路,争取在拓展现代航运服务领域,促进上海航运软环境的不断完善,提升上海航运文化底蕴,深化航运资信评估,搭建航运相关业务公开招标平台,形成舱单数据平台,强化船舶交易鉴证,建立船舶交易产业链,推进我国船员劳务市场交易平台的建设,以及探索航运电子商务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航运市场的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并不懈奋斗。
上海航运交易所是经国务院批准、由交通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组建的我国*一家*航运交易所, 是我国政府为了培育和发展*航运市场,配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所采取的重大举措。
上海航运交易所是一家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总裁负责制。下设六部一室,分别是信息部、市场部、交易部、发展部、技术部、结算部和总裁办公室。
上海航运交易所的基本功能是“规范航运市场行为,调节航运市场价格,沟通航运市场信息”。在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前提下,上海航运交易所从事着:航运信息加工与发布;航运公约的宣传与推广;航运政策的研究与建议;航运业务的沟通与交流;航运交易的经纪与鉴证;航运实务的咨询与代理;航运文本的制定与示范;航运市场的规范与服务。
温馨提醒:文章观点来源网络,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本文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