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门户网站--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
西南石油大学门户网站,petroleum。university,southwest。
学界技术界 | 罗平亚 | 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工程58级 |
周守为 | “亚洲深海石油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海油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党组成员、中海油总裁 | |
高德利 | 中国科学院院士、机械系84届研究生 | |
刘清友 | 长江学者、中共中央组织部全国首批96名“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之一 | |
张烈辉 | 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央直接联系的高级专家 | |
周莹 | 德国“洪堡学者”,西南石油大学材料院研究员 | |
钟广法 | 德国洪堡学者,同济大学地球物理系博士生导师 | |
邹才能 | 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科学中国人(2012)年度人物、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 |
张宁生 | 原西安石油大学校长 博士生导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 |
屈展 | 现任西安石油大学校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 |
江同文 |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工 | |
罗放 | 世界500强企业斯伦贝谢总工程师 | |
刚文哲 | 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勘探系毕业 | |
石 勇 | 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中科院“百人计划”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奖获得者,“康托学术奖”,复旦大学“复旦管理学学术贡献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科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 |
赵玉建 | 油气管道输送安全国家工程实验室理事长、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局长 | |
孙宁 | 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局副局长兼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孙越崎基金会副秘书长 | |
杨华 |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长庆油田常务副总经理(正厅局级) | |
姜伟 | 现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工程技术部总经理 | |
政界(含国务院管理的央企高管) | 王岚 | 中国十大杰出检察官、全国十佳渎检处(局)长、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模范检察官、党的十七大代表、四川省南充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南充市反贪局局长、计算机软件85级 |
周新建 | 现任中共广西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 |
汪鉴定 | 新疆自治区阿勒泰地区行署副专员 | |
余德辉 | 现任中电投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副省级),原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党组成员 | |
罗强 | 现任中共四川省绵阳市委书记,地质与勘探87级 | |
唐健 | 中共新疆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委书记 | |
刘宏斌 | 现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兼大庆油田总经理 | |
张永一 | 原国资委监事会主席国家石油部副部长、西南石油大学前校长 | |
马载 | 原国家轻工业部顾问(正省级)、原西南石油大学校长 | |
张东泉 | 世界石油大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军委振戎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 |
罗英俊 | 中石油原副总裁 | |
朱明才 | 中海油副总裁 | |
朱世宏 | 四川省教育厅厅长、西南石油大学前党委书记 | |
焦方正 | 中石化副总裁兼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主任兼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董事 | |
冉新权 | 原中国石油副总裁兼长庆油田总经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把长庆油田基本完成“西部大庆”的整体布局、西南石油大学油气田开发工程博士 | |
李华林 | 原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西南石油大学物探83级 | |
王道富 | 原中石油总地质师、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西南石油大学地质77级 | |
陈壁 | 现任中海油执行副总裁、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英国爱丁堡Heriot-Watt大学工程荣誉博士学位、西南石油大学采油81级 | |
工商界 | 吴扬 | 中国富豪排行榜排名第152名的民营企业家,西南石油大学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 |
陈次昌 | 全国工商联常委、四川省工商联主席,四川省政协副主席,西南石油大学副校长。 | |
冯跃平 | 四川奇美铝业集团董事长、在学校捐资设立西油科创学子基金 | |
李鹭光 | 西南油气田总经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第十届四川十大财经风云人物”、十八大代表 | |
周新源 | 塔里木油田总经理 | |
王忠仁 | 长城钻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 |
黄泽俊 | 现任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总经理 | |
葛群 | 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国内旅游公司总经理、西南石油大学采油系毕业 | |
王亚钧 | 中原石油勘探局党委书记 | |
沈定成 | 中油国际党委书记,中联油党委书记 | |
宗贻平 | 青海油田总经理 | |
胥永杰 | 川庆钻探工程公司总经理(正厅局级)、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 |
苏俊 | 吉林油田总经理 | |
陈开彬 | 中航油集团股份公司副总裁 | |
李联五 | 河南油田总经理、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
孙晓岗 | 青海油田党委书记 | |
雷国伟 | 中国黄金集团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 | |
陈建军 | 玉门油田常务副总经理(正厅局级) | |
罗林 | 现任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 |
杜鹤立 | 现任深圳百勤石油技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 |
罗世应 | 世界500强企业美国哈里伯顿公司高级主管 | |
传媒艺术设计 | 秦鹏程 | 现任腾讯公司即时通信产品部产品总监 |
钟标科 | 德国红点奖(工业设计界的奥斯卡大奖)获得者、华为服务器首席设计师 | |
舒建 | 现任盛大游戏副总裁 |
截至2014年3月西南石油大学先后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863”、科技攻关(支撑)计划、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四川省杰出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995项;获得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发明二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奖励500多项。“十一五”以来,发表论文11341篇,出版专著204部;获准授权专利 649项,其中发明专利 259项。
序号 | 成果名称 | 授奖单位 | 获奖类别 | 等级 | 时间 |
1 |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延长组下组合找油突破的勘探理论与关键技术 | 国务院 | 科技进步奖 | 二 | 2013 |
2 | 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转向酸压技术 | 国务院 | 技术发明奖 | 二 | 2013 |
3 | 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及工业化应用 | 国务院 | 科技进步奖 | 特等 | 2012 |
4 | 超高温钻井流体技术及工业化应用 | 国务院 | 科技进步奖 | 二 | 2012 |
5 | 化学固壁与保护油气储层的钻井液技术及工业化应用 | 国务院 | 科技进步奖 | 二 | 2009 |
6 | 基于深井钻柱动力学的高速牙轮钻头与振动筛研制及应用 | 国务院 | 科技进步奖 | 二 | 2009 |
西南石油大学学术期刊分为《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CD核心库期刊)、《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文核心期刊)和高水平英文学术期刊《Petroleum》3种。
中文核心期刊《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60年,为中文核心期刊,罗平亚院士担任主编。2004年获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2008年获“中国高校优秀期刊”称号,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CSCD核心库期刊《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CSCD核心库期刊,由原《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变更事项而来(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已于2002年并入西南石油大学),主编由朱世宏担任,国际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4-5094;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51-1719/C(C为社会科学总论)。
英文学术期刊《Petroleum》:《Petroleum》杂志凸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该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与科技实力,并将在国际科研学术交流中发挥重要传播作用。【54】 这将填补我国石油与天然气学科在英文学术出版领域的空白。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现已被国外著名数据库Elsevier、Scopus、美国石油文摘(PA)、美国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等收录。
学校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能源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协作)1个,国际培训中心1个,教育部石油天然气装备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天然气开发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油田化学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基地、研究中心、研究室)32个。
类别 | 名称 | 建设年份 | 性质 | 备注 |
---|---|---|---|---|
国家重点实验室 |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油气工业上游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 | 1989 | 作为*建设单位与成都理工大学共建 | 实验室主任由西南石油大学教师担任,西南石油大学为*建设单位 |
联合国援建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中国石油天然气油井完井技术中心 | 1988 | 联合国援建中华人民共和国 | |
加拿大政府援建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中加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培训中心 | 1986 | 加拿大政府援建中华人民共和国 | |
国家能源研发中心 | 国家能源高含硫气藏开采研发中心(中国*以高含硫气藏开采为重点的*研发中心) | 2013 | 西南石油大学、西南油气田、川庆钻探共建 | |
国家工程实验室 | 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 2008 | 参与 | 理事会成员 |
国家工程实验室 | 油气钻井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 2008 | 参与 | 理事会成员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与四川省共建) | 石油天然气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天然气装备领域*重点实验室) | 2009 | 四川省与教育部共建的重点实验室 |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天然气开发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2006 |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油田化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2007 | ||
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四川省天然气开发与开采研究实验基地 | 2006 | ||
天然气地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2011 | |||
油气田应用化学四川省重点实验 | 2013 | |||
油气田污染防治与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 | 2013 | |||
四川省天然气开发与开采研究实验基地 | 2006 | |||
四川石油天然气发展研究中心 | 2006 | |||
油田消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2013 | |||
2011协同创新中心 | 四川省“页岩气勘探开发”2011协同创新中心 | 2013 | ||
2011协同创新中心 | 石油天然气装备技术四川2011协同创新中心 | 2014 | ||
2011协同创新中心 |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四川2011协同创新中心 | 2014 | ||
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油气田化学工作液实验研究中心 | 1995 | ||
岩石破碎学与钻头研究实验室 | 1999 | |||
天然气开采重点实验室 | 1999 | |||
测控技术与自动化研究实验室 | 2001 | |||
天然气地质重点实验室 | 2004 | 升格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
油气田化学品合成及应用开重点发实验室 | 2004 | |||
石油工程测井重点实验室 | 2004 | |||
石油天然气装备重点实验室 | 2004 | 升格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石油工程计算机模拟技术重点实验室 | 2006 | |||
石油天然气加工重点实验室 | 2006 | |||
油气田材料重点实验室 | 2010 | |||
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 | 2010 | |||
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 | 沉积盆地与油气资源重点实验室 | 2014 | 参与 | |
中海油重点实验室(升格为国家重点实验室) | 提高采收率重点实验室 | 2004 | 共建 | 主体升格为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中石油(原石油部)重点实验室(主体升格为国家工程实验室) | 钻井工程重点实验室钻井液重点研究室 | 2001 | 主体升格为国家工程实验室 | |
钻井工程重点实验室欠平衡钻井重点研究室 | 2005 | 主体升格为国家工程实验室 | ||
石油管力学和环境行为重点研究室 | 2000 | 主体升格为国家工程实验室 | ||
中石油(原石油部)重点实验室(升格为*研发中心) | 高含硫气藏开采先导试验基地 | 2010 | 升格为*研发中心 | |
中石油(原石油部)重点实验室 | 天然气成藏与开发特殊气藏开发重点实验室 | 2000 | ||
油气藏改造重点实验室压裂酸化数值模拟研究室 | 2010 | |||
油气储运重点实验室复杂天然气集输研究室 | 2010 | |||
HSE重点研究室 | 2010 | |||
碳酸盐岩重点实验室沉积与成藏分室 | 2013 |
油气田数字化研究与工程中心、复杂地质与地震勘探、石油井下工具产学研合作、特达·西南石油大学钻采设备研究所、西南石油大学·四川凯茨阀门研究所钻采设备研究所、川庆钻采科技·西南石油大学石油钻头联合研究中心、西南石油大学—保瑞特钻头技术产学研联合研究所、川克·西南石油大学金刚石钻头技术联合研究所、腐蚀与防护研究中心、油气工程安全环保技术研究所、化学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研究所、西南石油大学-成都恩承油气新技术研究、压裂酸化工作液研究中心、螺杆钻具技术联合研究所、宏华友信·西南石油大学钻采设备研究所、奥瑞拓·西南石油大学石油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学术独立为了破除中国高校实际运行中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影响,西南石油大学决定进一步强化学院教授委员会的职责,让教授们对学术事务充分行使学术权力。学院教授委员会的核心职能是教授治学,委员会和委员的主要职责分别有三条:审议审定学院发展方向和目标;审议审定学院学科、专业、实验室平台、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发展规划;审议审定学院教学、科研以及学术事务的重大事项。学院教授委员会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成,具有教授职称的院长、党委书记可以当选为委员,但不担任主任,没有当选为委员的院长由教授委员会决定是否邀请列席教授委员会会议。如果教授委员会认为应该做或同意做的学术事务,党政班子必须做;教授委员会认为不应该做或不同意做的,党政班子一般不做。如果教授委员会认为不应该做或不同意做的,而党政班子认为应该做的,两者发生矛盾时,双方就要把各自意见一并上报学校,由学校进行裁定。
学术交流中国智能系统工程学术大会
2008年9月28日,主题为“智能系统工程的新发展”的中国智能系统工程学术大会在学校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朱中梁等专家学者交流总结了近年来智能系统工程领域的*成果。
中国石油天然气能源发展与安全高峰论坛
2008年10月31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能源发展与安全高峰论坛在学校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召开,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国家发改委能源所所长韩文科、四川省发改委常务副主任李亚平、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总裁周守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忠明、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鲍云樵、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平亚、韩大匡、童晓光、康玉柱、舒兴田、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尚平、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兼西南石油大学副校长陈次昌出席开幕式。
SPE(国际石油工程师学会)全球杰出演讲
2014年4月7日,SPE(国际石油工程师学会)全球杰出演讲(Distinguished Lecture)活动在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SPE全球杰出演讲题目为“Optimized Shale Resource Development Proper Placement of Wells and Hydraulic Fracture Stages”。
SPE全球杰出演讲始于1961年。到今天,该协会每年在全球范围推选30名油气行业专家学者进行巡回演讲,与世界同行分享其专业经历与知识。
西南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认定的国家大学科技园,截至2014年,西南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入园企业已达102家,主要业务涉及油气技术、石油机械、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发展用地(含预留)达数千亩。西南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发起成立中国第四个区域性大学科技园联盟四川省大学科技园联盟的5所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另外四所大学是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大学精神: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
伴随着祖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前进的步伐,西南石油大学也于2008年走过了50华诞。在西南石油大学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优良的传统、文化、理念和价值导向,这些是构成“西南石大精神”的基础和元素。“西南石大精神”的生成经历了孕育期、发展期、形成期三个阶段,现将之提炼为“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这是对若乾元素概括、总结和升华的结晶,是从西南石大厚重的人文积淀中提炼出来的最宝贵的精神品质。
微言大义,独特表达
立足于学校在石油、天然气方面的办学特色,尤其是在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所独具的鲜明特色,有别于其他高校,也同样有别于石油兄弟院校,巧妙地将其与学校核心价值理念、独特精神气质融合,匠心独具,凝炼和展示了意境深远的思想文化精神,体现出博大的胸襟、宽广的视野和远大的志向,彰显了学校一以贯之的办学特色和育人理念,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内涵丰富,厚重博大
作为价值理念的集合,“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 既包涵了学校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还体现了广大西南石大学子“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豪迈气概。它以无形的控制力、感召力、凝聚力,激励师生传承“为祖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为国家繁荣昌盛而刻苦学习的远大志向,自觉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紧密相连,始终保持不断进取、敢于争先的良好精神状态,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绩,不断为国家、为民族做出新贡献。
与时俱进,时代感强
“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内涵。在建校初期,“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就是为早日摘掉国家“贫油帽子”做贡献;在上个世纪,“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就是为祖国石油工业的健康发展做贡献;在划转地方后,“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就是为国家能源战略和国家能源安全做贡献,就是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作贡献;随着学校向多科性研究教学型大学建设目标的迈进,“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还包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贡献。
西南石油大学现任领导 | 党委书记 | 孙一平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赵金洲 |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张文卫 | |
党委副书记 | 赵正文 | |
副校长 | 周茂、王玲、刘清友 |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张烈辉 |
序号 | 院系名称 |
---|---|
1. |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
2. |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
3. | 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
4. | 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5. | 西南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6. | 西南石油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
7. | 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
8. | 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
9. | 西南石油大学理学院 |
10. | 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含MBA教育中心) |
11. | 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 |
12. |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13. | 西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 |
14. | 西南石油大学体育学院 |
15. | 西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 |
16 | 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院 |
级别 |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 | 批准时间 | 二级学科代码及名称 | 批准时间(建设单位) | ||
* | 820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2007.08 | 82001 | 油气井工程 | 2002(石工院) |
* | 82002 | 油气田开发工程(中国首批国家重点学科) | 2002/原1988 | |||
(联合石油机械工程) | ||||||
(石工院) | ||||||
* | 82003 | 油气储运工程 | 2007.08(石工院) |
序号 | 级别 | 专业名称 |
1 | * | 石油工程 |
2 | * | 应用化学 |
3 |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4 |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5 | *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
6 | * | 资源勘查工程 |
7 | * | 勘查技术与工程 |
8 | * | 油气储运工程 |
序号 | 级别 | 名称 |
---|---|---|
1 | * | *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2 | * | *油气开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院士
姓名 | 学术荣誉称号 |
---|---|
罗平亚(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周守为(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 | 中国工程院院士“亚洲深海石油之父” |
王德民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截至2014年3月,学校有教职2262人,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17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518人。专任教师1511人,其中有专职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四川省“塔尖”人才培养工程人选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5人,国家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4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人,博士生导师105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56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1人,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获得者1人,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1人,省杰出创新人才奖获得者1人,省教学名师9人,省优秀教师8人,省师德标兵1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省“十佳”青年教师1人,省“百千人计划”入选者7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获得者7人次,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奖获得者18人。
合作交流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美、俄、英、德、日、法、加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和相关学术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美国德州农机大学
1987年4月石油工业部批准美国德州农机大学与学校签订合作协议书。协议规定:合办研究生班,互派访问学者和专家讲学,美方向学校定期提供教学资料等。
加拿大里贾纳大学
2013年11月25日,西南石油大学与里贾纳大学联合培养*批研究生开始上课,2014年9月这8名研究生去里贾纳大学再修5门课程,全部合格即可获得里贾纳大学硕士学位。
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大学
2014年6月学校与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大学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双方表示期待能共同开展联合培养项目及相关学术研究活动,鼓励教师、学术同行、本科及以上层次的学生赴科罗拉多矿业大学进行研究学习。
国际班(全英语教学)
为培养国际化石油科技人才,学校在“石油工程”和“资源勘查工程”两个专业分别开设了“国际班”,这两个班的同学从基础课程到专业课程全部都是实行英语教学。
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
截至2011年,学校学生可根据所就读专业自行选择并申请到以下十七所美方大学学习
美国特洛伊大学(Troy University)
美国鲍尔州立大学(Ball State University)
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Northern Arizona University)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彭布罗克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Pembroke)
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卡尼尔分校(University of Nebraska at Kearney)
美国东华盛顿大学(Eastern Washington University)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圣贝纳迪诺分校(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San Bernardino)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欧克莱尔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Eau Claire)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曼斯菲尔德大学(Mansfield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美国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Georgia Southwestern State University)
美国塞勒姆州立大学(Salem State University)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弗雷斯诺分校(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Fresno)
美国夏威夷希罗州立大学(University of Hawaii at Hilo)
美国卡罗来纳海岸大学(Coastal Carolina University)
美国恩波利亚州立大学(Emporia State University)
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
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普韦布洛分校(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Pueblo)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学校具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推荐资格。该项目是以服务人才强国战略,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增强其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的能力为宗旨,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中选拔一流的学生,到国外一流的院校、科研机构或学科专业,师从一流的导师的要求,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拔尖创新人才。
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
该项目选拔本科二年级(含)以上优秀学生赴国外一流高校或机构的优势学科专业学习交流,主要通过国内院校与国外大学、机构的合作渠道派出。
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及访问学者项目
学校石油工程学院游利军、资源与环境学院潘树林两名教师取得国家留学基金委2013年国家公派高级研究学者及访问学者(含博士后)项目录取通知书,并将在2014年12月31日前以国家留学基金全额资助方式派出留学。
此外,在2013年7月中旬进行的2013年国家留学基金委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简称西部项目)联合评审中,学校有12名教师通过初试(含西部项目各子项目),进入到联合评审环节。学校人数位居四川省高校前列。
温馨提醒:文章观点来源网络,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本文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