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教工,学生。
湖北高校。教育网站,高校大学。
“十五”期间,在自然科学领域,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三大奖 14 项, SCI 论文数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均位列全国高校前列;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校在*、二、三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获奖数居全国高校第三位,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教育部社科课题均居全国高校前列,并有多项成果荣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图书奖。学校连续六次荣获深圳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奖(成交奖)和优秀组织奖。
优良的学术传统、浓郁的文化底蕴、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充满活力的创新机制,推动武汉大学取得一大批具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社会效益显著,学术影响日益深远。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到处都留下了武大学人的身影和印记。学校先后参与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在南北极科学考察、抗SARS多肽药物等科技攻关中不断取得新的突破;马协型杂交稻、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应用型科技成果不仅具有重大的科学理论价值,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人文社会科学的专家学者充分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积极探索关系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为有关部门提供科学决策的理论依据和实施方案,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大型汉语工具书《故训汇纂》、跨学科的 SARS 对策研究等成为学校人文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标志性成果。
两院院士
查全性 电化学家,*科学院化学部院士(1980年当选)
杨弘远 著名生物学家、植物学家,*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
卓仁禧 高分子化学家,*科学院化学部院士(1997年当选)
李德仁 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科学院地学部院士(1991年当选)、*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 部院士(1994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99年当选)
邓子新 微生物学家,*科学院院士(2005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6年当选)
张俐娜 高分子化学家,*科学院化学学部院士(2011年当选)
龚健雅 遥感测绘学家,*科学院地质学部院士(2011年当选)
舒红兵 细胞生物学家,*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2011年当选)
张蔚榛 农田水利工程专家,*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1997年当选)
宁津生 大地测量专家,*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1995年当选)
刘经南 大地测量学专家,*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1999年当选)
张祖勋 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2003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95年当选)
茆智 农田水利学专家,*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2003年当选)
朱英国 植物遗传育种专家,*工程院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院士院士(2005年当选)
李晓红 *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2011年当选)
李建成 测绘学家,*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 (2011年当选)
教育家
杨小凯 经济学家,1982年被武汉大学聘为助教、讲师,两次提名诺贝尔经济学奖(2002年和2003年)
黄进 著名国际法学家,*政法大学现任校长
袁浚 *体育教育家,1934和1946年武大聘为教授,体育、卫生主任
胡庶华 教育家,曾任武汉大学总务长兼教授
姓名 | 备注 |
---|---|
辜胜阻 |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 |
刘亚洲 | 国防大学政委,上将 |
万鄂湘 |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较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
李锐 | 中央组织部原副部长 |
孙志军 |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
杨胜群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生常务副主任 |
鲍绍坤 | 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 |
卡里姆·马西莫夫 | 前哈萨克斯坦总理(2007--2012)(2014-- ) |
卢雍政 |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 |
汪鸿雁 |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 |
周本顺 | 河北省委书记 |
肖志恒 | 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
唐军 | 辽宁省委常委、大连市委书记 |
甘霖 |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
李春明 | 湖北省委常委、秘书长 |
王艳玲 | 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
熊选国 | 新疆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
李金早 | 广西自治区党委常委、政府常务副主席 |
阮成发 | 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 |
李军 | 贵州省委副书记 |
杨光洪 | 黑龙江省委原副书记 |
薛晓峰 | 中山市委书记 |
余远辉 | 南宁市市委书记、常委 |
谢志刚 | 广西编办主任、原河池市长 |
朱胜运 | 莱芜市委副书记 |
鹿心社 | 江西省政府省长 |
许前飞 |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
孙志刚 |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 |
刘宁 | 水利部副部长 |
周建 | 环保部副部长 |
胡保林 | 环保部副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 |
宁远 |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原副主任 |
张野 |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副主任 |
陈小江 | 黄河水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
郭生练 | 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
赵斌 | 湖北省政府副省长 |
洪峰 | 北京新机场项目牵头领导,原北京市副市长 |
雷元亮 |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局长 |
刘西尧 | 教育部原部长 |
陈俊勇 | 国家测绘局原局长 |
杨纯 | 卫生部原副部长 |
李建明 | 荆州市市长 |
李庆雄 | 潮州市代市长 |
周霁 | 十堰市市长 |
金学峰 | 西安市副市长 |
王玉庆 |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 |
周天鸿 | 广东政协副主席 |
陶凯元 | 广东省政协副主席 |
徐志纯 | 浙江人大原副主任 |
周宜开 | 湖北省政协副主席 |
陈春林 | 湖北省政协副主席 |
仇小乐 | 湖北省政协副主席 |
吴秀凤 | 湖北省政协副主席 |
王振有 | 湖北省政协副主席 |
胡振鹏 | 江西人大原副主任 |
孙用和 | 江西人大副主任 |
庞道沐 | 湖北省人大原副主任 |
谢晓尧 | 贵州省政协副主席 |
林栖凤 | 海南省政协副主席 |
林炎志 | 吉林省政协常委副主席 |
姓名 | 备注 |
---|---|
韩德培 | 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法学家 |
谭崇台 | 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经济学家 |
马克昌 | 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刑法学家 |
彭斐章 | 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图书馆学家 |
陶德麟 | 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
徐显明 | 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法学会副会长 |
黄进 | 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政法大学校长 |
李龙 | 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法学家 |
冯天瑜 | 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历史文化学家 |
刘纲纪 | 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哲学家、美学家 |
宗福邦 | 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汉语言文字学教授 |
易中天 |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
姓名 | 备注 |
---|---|
张振高 | *保利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
程念高 | *华电党组成员、总经理 |
郭涛 | *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 |
那希志 | *华能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
舒印彪 | 国家电网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
王炳华 |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
于崇德 | *国电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
王振有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 |
雷军 | 小米科技创始人,金山软件董事长 |
陈东升 | 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
武汉大学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路16号,占地面积5167亩,建筑面积252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之一”,是*校园环境最美丽的大学。
历经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批国立大学。1946年,学校已形成文、法、理、工、农、医 6大学院并驾齐驱的办学格局。新*成立后,武汉大学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58年,毛泽东主席亲临武大视察。
1993年,武汉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祝贺。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整体实力明显上升。1999年,世界权威期刊《Science》杂志将武汉大学列为 “ *最杰出的大学之一 ”。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崭新一页。回眸过去,筚路蓝缕,励精图治,玉汝于成。珞珈山上风云际会,周恩来、董必武、陈潭秋、罗荣桓曾在这里指点江山;辜鸿铭、竺可桢、李四光、闻一多、郁达夫、叶圣陶、李达等曾在这里激扬文字。一百多年来,武汉大学汇集了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众多的精彩华章,形成了优良的革命传统,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培育了 “ 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的大学精神。
校园濒临东湖,环抱珞珈,满园苍翠,桃红樱白,鸟语花香。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堪称“近现代*大学校园建筑的佳作与典范”,一批早期建筑被国务院列为“*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近年来,武大学人又进一步精心治理校园,法学大楼、经管大楼、计算机大楼、外语大楼等标志性建筑群拔地而起,气势雄伟,新老建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珞珈校园更加多姿多彩。
宽容自由。武大悠久的历史成就了她深厚的人文底蕴,百年沉淀下来的是武大人心中坚守的宽容与自由。三四十年代,这里既有闻一多这样的斗士学者,也有陈源这样的绅士教授,有黄绰这样的国学大师,又有周鲠生这样的法学至尊。曾任武大教务长的美学家朱光潜把教育的本质归结为“宽大自由”,他说过:“‘宽大自由教育’必以‘博学’为基,以‘守义’为的。”武大的老师崇尚学术民主,崇尚学术自由,所以他们的观点永远百花齐放,见解往往标新立异;武大学子则塑造了校园里自由的学习氛围,在情人坡晨读、在樟树林自习,学无定处,学无定时,学无止尽。
二种美丽秀丽的自然风光和古朴凝重的建筑。东湖之滨、珞珈山下的武大校园,满园苍翠,桃红樱白,鸟语花香;建筑群历史古朴典雅,巍峨壮观;现代化的高楼拔地而起,气势雄伟。正因为她如画的风景,武汉大学被誉为“世界最美丽的大学之一”。不少武大学者在他们的学术论文后面都爱写下“于珞珈山”的字样,意思好像是说于好山好水之间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会染上几分山水自然的灵秀之气。30年代,曾在武大文学院任教多年的大学手苏雪林就说过,她的那些关于《红楼梦》的骇世惊俗的高论,都得益于己于珞珈山:没有山风呼啸,何来清逸高论?不过,相对于秀丽的自然风光,武大人更愿意提及它古朴凝重的建筑,厚厚的墙体与灵巧景致的飞檐,使整个校园弥漫着一股浓郁的古典之美。再加之每个建筑背后的必蕴藏着一段特殊的历史,走入其中心中会不自觉地增添几分厚重与责任。
三月樱花在许多人的眼中,樱花似乎已经成为武大的校花,路过买张明信片也必须要买有樱花的。那些烂漫成串的樱花将三月的武大映成粉色,十多天的花期,使她们的绚烂更显得弥足珍贵,只有亲自在樱花城堡下走过的人才能真正了解那种浪漫。年复一年的,无数的学子为她慕名而来,同样被樱花和老斋舍吸引着的还有上万的武汉市民,在樱花节期间的武大倒更像是一个公园,拥挤的人群不断地涌入花树与街道之中,然而武大以她广博的胸怀包容了这一切,无尽的人流,还有远去的历史。
武汉大学的樱花已经有着很长的历史,更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关于武大樱花多数人并不很清楚,只是停留在日本军人栽种的那种认识状态上。因此美丽的樱花虽然渲染春色,给了人们美的享受,但也带了一些“烦恼”。有人认为樱花是国耻的象征,有人说不要把樱花复杂化;有人说武大因樱花而美丽;也有人说樱花因武大才迷人。
来源
1939年日军当年在武大种下的小日樱花不超过30株,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樱花大道上。抗战胜利后,武大于1946年10月复归珞珈山;1947年3月,武大生物系师生观察发现,校园里共有28株樱花树开花,它们均匀地分布在老斋舍三个拱门之间及其两侧的四个门栋前(每个门栋前各有7株)。(至今那些日军栽种的樱花树都早已老死。)
现在的樱花树是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向周恩来总理赠送了1000株大山樱,周恩来总理将其中50株转赠给武汉大学。1982年,为纪念中日友好10周年,日本友协和日本西阵织株式会社又赠送了100株垂枝樱苗。1992年,在纪念中日友好20周年之际,日本广岛*株式会社内*湖北朋友会砂田寿夫先生赠送樱花树苗200株。现今武大校园各处的樱花树苗,除园林工人自行培育的之外,大多都来自于此。
1989年春,武大园林科从东湖磨山植物园引进云南樱花16株栽植在校医院前公路北侧。1991-1993年,这些樱树共生樱苗近600株。
1995年,武大校友、湖北省农科院研究员张朝臣研究出试管樱花,大大缩短了樱花的生长、开花时间,很快受到园林部门的青睐。
现状
本来樱花只在老斋舍前有栽种,80年代,武汉大学绿化委员会成立后,对校园内的樱花树进行了全面、合理的布局,扩大了樱花的栽植地段,使樱花树从樱花大道及其道下的广阔地带,逐步扩展至鲲鹏广场、第四教学楼、人文科学馆以及行政大楼等处。
武大还经常将自己繁殖培育的各种樱花品种赠送给其他兄弟院校和社会单位,如1988年就转让16株名贵品种垂枝樱花给当时的中南财经大学(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义校区),在财大的思园落户生根,1991年又转让200多株3个种、近10个品种的樱花树苗给北京玉渊潭公园的樱花园。现在,武大园林部门正在继续努力采取有力技术措施,保护樱花,并不断繁殖和培育新的樱花品种,以求更进一步地美化珞珈山校园。
时至今日,武大校园内已有樱树1000多株,内含日本樱花(即江户樱花)、山樱花、垂枝大叶早樱和红花高盆樱桃(经常被误称为云南樱花)共四个植物学种和十多个栽培品种或变种。
分布
在武大校园里,除樱园外,第四教学楼、鲲鹏广场、人文科学馆、行政大楼、校医院一带以及工学部主教学楼、信息学部星湖、医学部等处皆有樱可赏。而较佳的赏樱地点,还是莫过于“樱园”,这片直接以“樱”命名的园区了。樱园一带以小日樱花为主,收集了早樱、晚樱和垂枝樱等共6种10余个佳品的樱花,花色丰富,绚丽多彩,枝、干多异且花期不同。每当寒冬过后,梅花凋谢之时,早樱开放,继而小日樱花、垂枝樱花、晚樱等开放。盛开时节,樱园酷似花的海洋,成千上万游客慕名而至,留连观赏,如醉如痴,大有“三月赏樱,唯有武大”的意趣。
现在武汉大学行政楼旁的樱花也是很值得一看的景点。
美誉
武汉大学是有着百年历史的名校,武大不仅有浓厚的学术氛围,而且美丽的武大校园更是名声在外,被誉为全国最美的大学校园。而武大樱花就是其中较为美丽的一景!
武大樱花开于三月中旬,至下旬较为鼎盛,花期较短,仅13-20天左右。每年樱花盛开之时,来自全国各地的游人旅客如织如潮,有百万以上的游客慕名而来。樱花大道旁摩肩擦踵,樱花纷飞,好不美丽!武大校园内的樱花最早由侵华战争时期占领武汉大学的日本军人所种植,武汉三镇光复后,武大的师生们又引进了更多的樱花品种,经过多年来的培育已经形成很大的规模。每当三月,校园就成为了樱花的海洋,各地的游人们纷纷前来观看,而学校也会在下旬举办樱花节,组织学生们为游客服务,樱花盛开时节,樱园酷似花的海洋,成千上万游客慕名而至,留连观赏,如醉如痴,大有“三月赏樱唯有武大”的意趣。
樱花与爱国
每年因观赏樱花期间都会发生一些能引起大讨论的事件。2009年的“和服母女”就是一个代表性事件。
樱花只是樱花,可人们会不自觉的把它和历史、民族、爱国等捆绑在一起,让樱花有了许多不能承受之重。
“樱花美景”与“民族情绪”、“感性”与“理智”每年都会在樱花盛开的时候发生激烈的“碰撞”。
电视、门户网站(论坛)等各种媒体,通过转载、专题、讨论、视频总是把“樱花与爱国”变成社会的聚焦点。因此引发了无数次的“口水战”
武大樱花的历史
20世纪30年代,初创的国立武汉大学在珞珈山大兴土木,辟山建校,逐渐将这片原本乱石丛生、坟冢遍地的荒山野岭,变成了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校园。经过9年的植树造林,珞珈山林木葱茏,花丛掩映,成为华中较好的植物园,被郭沫若盛赞为武汉三镇的“物外桃源”。然而,正当武大的发展势头蒸蒸日上之时,日寇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军队节节败退,半壁河山很快沦于敌手。至1938年初,武汉形势吃紧,武汉大学亦是岌岌可危。这时,郭沫若来到武汉开展抗日宣传工作,并于4月底住进了珞珈山。而在此时,为了躲避战火,武大正在举校西迁到他的家乡-四川乐山。10月底,武汉三镇沦陷,武大珞珈山校园亦遭日军侵占。
后来,郭沫若在其回忆录《洪波曲》中写道:
“在这大学区域还有较好的防空设备,有因山凿成的防空洞,既深且大,也有高射炮阵地环列在四周。但却不曾遭受过一次轰炸。敌人是应该知道这儿是做着军官训练团的,有高级的人员集中着,但它却从不曾投过一次弹,尽管对于武昌城是炸得那样频繁,而每次敌机的航路又都要经过这大学区的上空。”
“我们在当时是作着这样的揣测:无疑敌人是爱惜这个地方,想完整地保留下来让自己来享福。
“这揣测,后来是猜中了。敌人占领了武汉之后,把大学区作为了它的司令部。”
而事实也正是如此,1938年10月24日,在日军攻占武汉前夜,九江的日寇华中派遣军前方指挥所畑俊六(甲级战犯,战后被判处死刑)向所属部队下达了进占武汉及入城后的注意事项,其中第11项规定:“须保护汉口、汉阳、武昌的建筑物、庙宇、大学、图书馆、博物馆(见附表所列)。”在这张附表中,“武汉大学”的名字赫然入列。第12项又指出:“武汉有各国租界及使馆,本军一举一动世界瞩目,因此正是以实际行动宣扬皇威,使其理解皇军真姿的绝好时机,所以每人对此务须慎戒,且鉴于过去之教训,防止因日久而松懈。再,武汉为本军今后长驻和作战之基地,一切建筑、设施,严禁破坏。”由此可见,慑于由诸如南京大屠杀等“过去之教训”所激起的国际舆论的巨大压力,日军在侵占武汉之后,没有进行过类似的大规模屠杀行为;而出于自行享用之目的,日军果然将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辟为其中原司令部。
早在1938年7月,当武大校长王星拱和迁校委员会委员长杨端六率领较后一批师生离开珞珈山前夕,曾委托以汤子炳(又名汤商皓)先生为首的五位教职工留守护校。汤商皓193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后东渡日本留学深造;1937年抗战爆发后,携其日本夫人铃木光子回国,并返校任教;抗战胜利后去台湾参加接收工作,后又辗转任教于台北各大专院校;1979年赴美国定居,1997年去世。1985年5月,汤老回到阔别多年的珞珈山母校参观访问,其间负责接待的校友总会刘以刚老师,曾委托当时一道陪同的、汤老当年的同窗学友张培刚先生问及武大校园内樱花树的来历,并请求汤先生将此事写成文章。汤先生回美国数月后,寄来一篇《1985年回国重游珞珈母校武大忆往感怀记》,详细叙述了这段历史,以当事人对自己亲身经历的珍贵回忆材料,弥补了抗战期间珞珈山这段史实的不足。
据汤先生回忆,在武大西迁前夕,“王校长及端六师以予颇谙日语,命予与总务处三人、秘书处一人,共予凡五位同仁留在武汉守校。予再三坚持不准,乃严令留守,并谓国难如此,能保全一部分艰难缔造之校舍便是替国家保留一部分莫大之元气。情辞恳切,予乃临危受命”。武汉沦陷前夕,汤商皓等人避入汉口法租界,后来被捕,“终由铃木以日妇身份出面营救”;一个月后,经铃木接洽,他们五人得以“前往珞珈山一视校园”。汤到校后发现,“校区内驻一日军联队,联队部设于文学院”,在见到联队长忆酋荒原大佐(相当于*的上校团长)之后,“由予介绍各人身份及来此目的(不时由铃木代为补充说明),其要义为日军此次进入中华乃为谋同文同种之中日两国亲善提携,共存共荣(照抄日寇宣传口气),非以中华人民及文物为敌(日军一再标榜此点)。
国立武汉大学为华中较高学府,*文化及学术发扬兹长之所系,此乃与日本国立各帝国大学之报国宗旨相若,将来在学术界大可彼此提携,以发挥东洋文化领导全世界。现武大师生虽已他迁,而在此湖山胜地留下之壮丽建筑物及一部分教学设施,皆属*之精华与人民血汗之结晶。为保全此优美之湖山与优良中华之文物,务请一本亲善之旨,善为维护,以发扬贵‘皇军’之武德。至现驻此之贵联队官兵不过千余人,城内现成之营房(如左旗右旗)尚多,可否调整陆续迁让若干校舍,以资保全原貌云云”。
“荒原闻之点首者再,昂言战胜国对战败国之物品,得视为战利品,可自由处理,不过建筑物可另作别论。贵校之图书仪器均早迁走无余,已无一长物可供君等留念者。但为同情君等,可考虑将自天地元黄至辰宿列张之15栋学生宿舍之大部分官兵先行调迁城内,宿舍可空出大半。至于文、理、工学院已均由华中派遣军大批文职人员使用,教授宿舍皆由高级官员居住,自能小心维护。至于饭厅楼上楼下,现为野战医院,不便他迁。总之,‘皇军’对于无抵抗性之非军事设施决无意破坏。尤其对于此山明秀水之高级学府校园的一草一木,当善加爱护,君等可大放心。缓请实地看看何如?惟部队调动频繁,本人驻房时可留言,接防者照样注意,届时君等可再来探访云”。
汤商皓随即驱车巡视校园,在山后教授宿舍,“只见各门前均有一、二士兵进出”,“继至附中,见军车云集,已为车辆调度场。至原邮局附近,则已为一片马厩。饭厅楼下之原室内运动房已成为一军官俱乐部。大好湖山,不久以前弦歌传道授业之地,忽一变而为柳营黩武之场,感喟曷已!”
数月后,汤商皓闻知珞珈山驻军换防,于是“与原班人员重往探访,接见者乃一文职武官高桥少将,因驻军减少,校园已成为办理后勤之地区,其态度较为和善。畅言对此一较日本日光、箱根之风景优美的文化地区,当尽力加以保护。惟值此春光明媚,尚欠花木点缀,可自日本运来樱花栽植于此,以增情调。继引予等至文学院前,遥指将栽植樱树之处所”。汤商皓对此心有不满,但又不能公开反对,于是针锋相对地提出:“可同时栽植梅花,因*人甚爱梅也(予意,樱为彼之国花,梅乃我国国花)。”但是高桥却回答:“樱苗易得,梅种难求,明年今日君等可来此赏樱。”这就在实际上否定了汤的意见。
从汤先生的以上回忆中,我们可以推算出,日军从本国引来樱花树苗在武大校园栽植的时间,最早应是在1939年。一般认为,日军在此种植樱花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缓解住在这里休养的大批日本伤兵的思乡之情,同时亦有炫耀武功和长期占领之意。因此,珞珈山的这*批樱花,可以说是日本侵华的罪证,国耻的象征;同时也是今日武大樱花的缘起。
据当时留守校园的武大老一代园林工人回忆,日军当年在武大种下的日本樱花不超过30株,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樱花大道上。抗战胜利后,武大于1946年10月复归珞珈山;1947年9月,武大生物系师生观察发现,校园里共有28株樱花树开花,它们均匀地分布在老斋舍三个拱门之间及其两侧的四个门栋前(每个门栋前各有7株)。到了1949年初,有人建议将樱花树砍掉,而当时驻守武汉的国军将领张轸师长***地下党策反,于3月份投诚后表示,武汉大学是座宝库,里面的一草一木都要保留,于是樱花树得以保存。
1957年,武汉大学主管部门对这些樱树进行了更新。1973年,武大农场又从上海引进了一批山樱花,同时再次更新了已老化的樱树。由于樱花树的生命周期很短,一般只有二三十年,1939年由日本人种下的*批日本樱花,50年代更新时已基本死绝,因此,我们今天在武大樱花大道上所看到的日本樱花,已远非当年日军所留下的花种了,而多为原种的第二、第三代。近20年来,武大园林工人还不断对其进行补栽。
日本国的樱花再次来到武大珞珈山,已经是30多年以后的事情了。但这次已非国耻的印记,而是和平与友谊的象征。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向周恩来总理赠送了1000株大山樱,其中800多株留在了北京,种植在玉渊潭、植物园及陶然亭等京城几大公园里(虽然呵护有加,但绝大部分樱花还是死去了),100株植于周恩来曾居住过的南京梅园新村;由于周恩来也曾在武汉大学居住过,于是中央有关部门便将其中50株转赠给武汉大学,由园林部门栽植于半山庐前,1976年开花。
1983年1月15日,为纪念中日友好10周年,日本京都府日本友协和日本西阵织株式会社的迁先生向当时在京都大学学习的武汉大学生物系教师王明全赠送了100株垂枝樱苗,经王明全转赠给学校后,栽植于枫园三舍南侧公路边和樱园附近,1986年全部开花。1992年,在纪念中日友好20周年之际,日本广岛*株式会社内*湖北朋友会砂田寿夫先生率团访问武汉大学,赠送樱花树苗200株,后栽植于八区苗圃,现今武大校园各处的樱花树苗,除武大园林工人自行培育的之外,大多都来自于此。
80年代,武汉大学绿化委员会成立后,对校园内的樱花树进行了全面、合理的布局,扩大了樱花的栽植地段,使樱花树从樱花大道及其道下的广阔地带,逐步扩展至鲲鹏广场、第四教学楼、人文科学馆以及行政大楼等处。1989年春,武大园林科从东湖磨山植物园引进云南樱花16株,栽植在校医院前公路北侧。1991-1993年,这些樱树共生樱苗近600株。1995年,武大校友、湖北省农科院研究员张朝臣研究出试管樱花,大大缩短了樱花的生长、开花时间,很快受到园林部门的青睐。时至今日,武大校园内已有樱树1000多株,内含日本樱花、山樱花、垂枝樱花和云南樱花共四个植物学种和十多个栽培品种或变种。
总之,自1939年樱花在珞珈山落户,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多年来,武大几代园林工人对其精心培育,并为此耗费了大量心血。樱花的栽培管理、育种已成为武大园林工作者传统研究方向,并在人为“延长”樱花花期的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另外,武大还经常将自己繁殖培育的各种樱花品种赠送给其他兄弟院校和社会单位,如1988年就转让16株名贵品种垂枝樱花给当时的中南财经大学(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义校区),在财大的思园落户生根,1991年又转让200多株3个种、近10个品种的樱花树苗给北京玉渊潭公园的樱花园。现在,武大园林部门正在继续努力采取有力技术措施,保护樱花,并不断繁殖和培育新的樱花品种,以求更进一步地美化珞珈山校园。
有人说,武大樱花,是一种“耻辱”,日侵华的“罪证”,其实樱花只是让我们联想起了屈辱的历史,樱花本身是无罪的,我们不能在樱花上面泄恨已表心中的爱国(日军栽种的樱花树早已死去,现在的樱花其实是中日友好的象征)。对于历史,我们要永远牢记;对于未来,我们要用开阔的胸怀去迎接,而不是“仇恨”,因为,世界需要和平!
大学必有大师,进入武大以后,你就会发现这里的大师比传说中的要更多。“名嘴”是民间的法,四个也只是泛指,但被普遍认可的是“唐诗宋词大师”李敬一、“西方哲学王子”赵林、“社会剖析师”尚重生和“德国史专家”李工真。他们的公共选修课都会用上文理学部较大的教室,有时其余教室的板凳也会被借来一大半,通常来听他们讲座的还有不少校外人士。
五大校区合并以后的武大由五大校区组成,它们分别是文理学部、信息学部、工学部、医学部,和国际软件学院和艺术系迁入原湖北经济学院所在地。前四个校区指的是2000年合并前的四个学校的旧址,文理学部也称本部。四个校区相互独立也相互联系,各校区的路名和园名至今还未统一,文理学部和工学部紧挨在一起,而医学部较远,步行至文理学部需15分钟。
武汉大学的之前的名字是“国立武汉大学”,旧时汉语的书写顺序是从右向左,所以按如今的从左至右的习惯,“国立武汉大学”就成了“学大汉,武立国”,读来慷慨大气,意味深长,甚是巧妙。
关于“学大汉武立国”的理解一般有两种(实际上意思基本一样)。“学大汉,武立国”即像汉朝那样以武立国,很是豪迈。另一种就是把“大汉武”连起来就成了“像汉武帝那样立国”,汉武帝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自不必说。这样理解也同样豪情万丈。
一个大学的名字倒过来读,也一样意味深长,磅礴大气的情形,在古今中外都是*、*。这也是武大学子一直引以为豪的地方之一。
“学大汉,武立国”这一绝妙的巧合是武大教授、兼副校长吴于廑于1950年首先提出的。1950年,他在全校抗美援朝参军参干动员大会上,以《学大汉武立国》(把“国立武汉大学”牌楼按由左至右顺序来读)为题,作精彩讲演,使师生员工深受鼓舞。“学大汉,武立国”从此名满天下。
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等 11 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六大学部 36 个学院(系)。有 108 个本科专业。5 个一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共覆盖了 29 个二级学科,另有17 个二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6 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28 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200 个二级学科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281 个学科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有 29 个博士后流动站。设有三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
武汉大学科研实力雄厚,成就卓著。学校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0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还拥有7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0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7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院系设置截至2012年11月,武汉大学有11个学科门类,2000年经合校组建后,校园增加到四个校区分别为:文理学部(即原武汉大学校区)、工学部(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信息学部(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医学部(原湖北医科大学)。
部门 | 下属院系 |
人文科学学部 | 文学院、历史学院、哲学学院、国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艺术学系 |
社会科学学部 | 信息管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WTO学院、社会学系 |
理学部 | 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
信息科学学部 | 计算机学院、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国际软件学院、测绘学院、印刷与包装系 |
医学部 | 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HOPE护理学院、药学院、*临床学院 |
博士点
学科门类 | 一 级 学 科 | 序号 | 二 级 学 科 | 批准文件(时间) | |
43个 | 1 | 244个(含2个专业学位、42个自设专业) | |||
01 哲学 | 0101 哲学▲ | 2 |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 | ||
3 | 010102 *哲学 | ||||
4 | 010103 外国哲学 | ||||
5 | 010104 逻辑学 | ||||
6 | 010105 伦理学 | ||||
7 | 010106 美学 | ||||
8 | 010107 宗教学 | ||||
9 | 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 ||||
10 | 010121 国学◇B | 2007年 | |||
02 经济学 | 0201 理论经济学▲ | 11 | 020101 政治经济学 | ||
12 | 020102 经济思想史 | ||||
13 | 020103 经济史 | ||||
14 | 020104 西方经济学 | ||||
15 | 020105 世界经济 | ||||
16 | 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 ||||
0202 应用经济学▲ | 17 | 020201 国民经济学 | |||
18 | 020202 区域经济学 | ||||
19 | 020203 财政学 | ||||
20 | 020204 金融学 | ||||
21 | 020205 产业经济学 | ||||
22 | 020206 国际贸易学 | ||||
23 | 020207 劳动经济学 | 学位【2006】3号 | |||
24 | 020209 数量经济学 | ||||
25 | 020210 国防经济 | 学位【2006】3号 | |||
26 | 020220 金融工程◇B | 2006年 | |||
27 | 020221 保险学◇B | 2006年 | |||
03 法学 | 0301 法学▲ | 28 | 030101 法学理论 | ||
29 | 030102 法律史 | ||||
30 | 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
31 | 030104 刑法学 | ||||
32 | 030105 民商法学 | ||||
33 | 030106 诉讼法学 | ||||
34 | 030107 经济法学 | ||||
35 | 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 ||||
36 | 030109 国际法学 | ||||
37 | 030110 军事法学 | 2003年 | |||
38 | 030120 体育法学◇B | 2007年 | |||
0302 政治学▲ | 39 | 030201 政治学理论 | |||
40 | 030202 中外政治制度 | ||||
41 | 030203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
42 | 030204 中共党史 | ||||
43 | 030206 国际政治 | 2003年 | |||
44 | 030207 国际关系 | ||||
45 | 030208 外交学 | 2003年 | |||
0303 社会学 | 46 | 030301 社会学 | |||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 47 | 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学位【2006】3号 | ||
48 | 03050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学位【2006】3号 | |||
49 | 030503 马克思主义*化研究 | 学位【2006】3号 | |||
50 | 030504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 学位【2006】3号 | |||
51 |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 学位【2006】3号 | |||
52 | 030506 *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 学位【2008】15号 | |||
05 文学 | 0501 *语言文学▲ | 53 | 050101 文艺学 | ||
54 | 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
55 | 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 | ||||
56 | 050104 *古典文献学 | ||||
57 | 050105 *古代文学 | ||||
58 | 050106 *现当代文学 | ||||
59 | 050107 *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 2003年 | |||
60 | 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
61 | 050120 *文学批评史◇B | 2005年 | |||
62 | 050121 戏剧影视文学◇B | 2005年 | |||
0502 外国语言文学▲* | 63 | 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 | |||
64 | 050202 俄语语言文学 | ||||
65 | 050203 法语语言文学 | ||||
66 | 050204 德语语言文学 | ||||
67 | 050205 日语语言文学 | ||||
68 | 050206 印度语言文学 | ||||
69 | 050207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 | ||||
70 | 050208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 | ||||
71 | 050209 欧洲语言文学 | ||||
72 | 050210 亚非语言文学 | ||||
73 | 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
0503 新闻传播学▲ | 74 | 050301 新闻学 | |||
75 | 050302 传播学 | ||||
76 | 050320 媒介经营与管理◇B | 2003年 | |||
77 | 050321 广告学◇B | 2003年 | |||
78 | 050322 跨文化传播学◇B | 2003年 | |||
79 | 050323 数字媒介◇B | 2008年 | |||
06 历史学 | 0601 历史学▲(该一级学科调整为学科门类,暂保留自设学位点) | 80 | 060120 *文化史◇B | 2003年 | |
81 | 060121 *经济史◇B | 2003年 | |||
82 | 060122 国际关系与中外关系史◇B | 2003年 | |||
83 | 060123 地区国别史◇B | 2003年 | |||
0601 考古学▲* | 84 | 060100 考古学 | 学位【2011】51号 | ||
0602 *史▲* | 85 | 060100 *史 | 学位【2011】51号 | ||
0603 世界史▲* | 86 | 060300 世界史 | 学位【2011】51号 | ||
07 理学 | 0701 数学▲ | 87 | 070101 基础数学 | ||
88 | 070102 计算数学 | ||||
89 | 0701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
90 | 070104 应用数学 | ||||
91 | 070105 运筹学与控制论 | ||||
0702 物理学▲ | 92 | 070201 理论物理 | |||
93 | 070202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 ||||
94 | 070203 原子与分子物理 | ||||
95 | 070204 等离子体物理 | ||||
96 | 070205 凝聚态物理 | ||||
97 | 070206 声学 | ||||
98 | 070207 光学 | ||||
99 | 070208 无线电物理 | ||||
100 | 070220 计算物理学◇B | 2004年 | |||
101 | 070222 纳米科学与技术◇B | 2008年 | |||
0703 化学▲ | 102 | 070301 无机化学 | |||
103 | 070302 分析化学 | ||||
104 | 070303 有机化学 | ||||
105 | 070304 物理化学 | ||||
106 | 07030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
107 | 070320 化学生物学◇B | 2003年 | |||
108 | 070321 应用化学◇B | 2003年 | |||
0705 地理学▲ | 109 | 070501 自然地理学 | 2003年 | ||
110 | 070502 人文地理学 | 2003年 | |||
111 | 07050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
0708 地球物理学▲ | 112 | 070801 固体地球物理学 | |||
113 | 070802 空间物理学 | ||||
114 | 070820 空间探测与信息处理技术◇B | 2008年 | |||
0710 生物学▲ | 115 | 071001 植物学 | |||
116 | 071002 动物学 | ||||
117 | 071003 生理学 | ||||
118 | 071004 水生生物学 | ||||
119 | 071005 微生物学 | ||||
120 | 071006 神经生物学 | ||||
121 | 071007 遗传学 | ||||
122 | 071008 发育生物学 | ||||
123 | 071009 细胞生物学 | ||||
124 |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
125 | 071011 生物物理学 | ||||
126 | 071020 生物医药工程◇B | 2005年 | |||
0713 生态学▲* | 127 | 071300 生态学 | 学位【2011】51号 | ||
0714 统计学▲* | 128 | 071400 统计学 | 学位【2011】51号 | ||
08 工学 | 0801 力学▲* | 129 | 080101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 ||
130 | 080102 固体力学 | ||||
131 | 080103 流体力学 | ||||
132 | 080104 工程力学 | ||||
0802 机械工程▲* | 133 | 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
134 | 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 | 2003年 | |||
135 | 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 | ||||
136 | 080204 车辆工程 | ||||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 137 | 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 |||
138 | 080502 材料学 | ||||
139 | 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 | ||||
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140 | 080701 工程热物理 | |||
141 | 080702 热能工程 | ||||
142 | 080703 动力机械及工程 | 2003年 | |||
143 | 080704 流体机械及工程 | ||||
144 | 080705 制冷及低温工程 | ||||
145 | 080706 化工过程机械 | ||||
0808 电气工程▲ | 146 | 080801 电机与电器 | 2003年 | ||
147 | 08080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 ||||
148 | 080803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 ||||
149 | 080804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
150 | 080805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 ||||
151 | 080820 脉冲功率与等离子技术◇B | 2003年 | |||
152 | 080821 汽车电子工程◇B | 2004年 | |||
153 | 080822 电力建设与运营◇B | 2005年 | |||
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 | 154 | 080901 物理电子学 | |||
155 | 080902 电路与系统 | ||||
156 | 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 ||||
157 | 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 ||||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58 |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 |||
159 |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 ||||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60 | 081103 系统工程 | |||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61 | 081201 计算机系统结构 | |||
162 | 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
163 | 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 ||||
164 | 081220 信息安全◇B | 2003年 | |||
165 | 081224 图像传播工程◇B | 2005年 | |||
166 | 081225 安防应急信息技术◇B | 2008年 | |||
0813 建筑学▲* | 167 | 081300 建筑学 | 学位【2011】51号 | ||
0814 土木工程▲ | 168 | 081401 岩土工程 | |||
169 | 081402 结构工程 | ||||
170 | 081403 市政工程 | 2003年 | |||
171 |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学位【2006】3号 | |||
172 | 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 ||||
173 | 081406 桥梁与隧道工程 | 学位【2006】3号 | |||
0815 水利工程▲ | 174 | 081501 水文学及水资源 | |||
175 | 081502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176 | 081503 水工结构工程 | ||||
177 | 081504 水利水电工程 | ||||
178 | 081505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 ||||
179 | 081520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与管理◇B | 2003年 | |||
180 | 081521 水信息学◇B | 2003年 | |||
181 | 081522 水务工程及管理◇B | 2003年 | |||
0816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82 | 081601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 |||
183 | 081602 摄影测量与遥感 | ||||
184 | 081603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 ||||
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 | 185 | 083001 环境科学 | |||
186 | 083002 环境工程 | ||||
0833 城乡规划学▲* | 187 | 083300 城乡规划学 | 学位【2011】51号 | ||
0834 风景园林学▲* | 188 | 083400 风景园林学 | 学位【2011】51号 | ||
0835 软件工程▲* | 189 | 083500 软件工程 | 学位【2011】51号 | ||
10 医学 | 1001 基础医学▲ | 190 | 100101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 ||
191 | 100102 免疫学 | ||||
192 | 100103 病原生物学 | ||||
193 | 100104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 ||||
194 | 100105 法医学 | 学位【2006】3号 | |||
195 | 100106 放射医学 | 学位【2006】3号 | |||
196 | 100107 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 学位【2006】3号 | |||
1002 临床医学▲* | 197 | 100201 内科学 | |||
198 | 100202 儿科学 | ||||
199 | 100203 老年医学 | 2003年 | |||
200 | 100204 神经病学 | ||||
201 | 100205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 ||||
202 | 100206 皮肤病与性病学 | ||||
203 | 100207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
204 | 100208 临床检验诊断学 | ||||
205 | 100210 外科学 | ||||
206 | 100211 妇产科学 | ||||
207 | 100212 眼科学 | ||||
208 | 100213 耳鼻咽喉科学 | ||||
209 | 100214 肿瘤学 | ||||
210 | 100215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 2003年 | |||
211 | 100216 运动医学 | ||||
212 | 100217 麻醉学 | ||||
213 | 100218 急诊医学 | 2003年 | |||
1003 口腔医学▲ | 214 | 100301 口腔基础医学 | |||
215 | 100302 口腔临床医学 | ||||
216 | 100320 牙体牙髓病学◇B | 2003年 | |||
217 | 100321 牙周病学◇B | 2003年 | |||
218 | 100322 口腔粘膜病学◇B | 2003年 | |||
219 | 100323 口腔颌面外科学◇B | 2003年 | |||
220 | 100324 口腔修复学◇B | 2004年 | |||
1004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221 | 100402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 |||
12 管理学 |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 222 |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 ||
223 | 120120 电子商务◇B | 2005年 | |||
224 | 120121 城市系统工程◇B | 2005年 | |||
225 | 120122 服务科学◇B | 2006年 | |||
1202 工商管理▲ | 226 | 120201 会计学 | |||
227 | 120202 企业管理 | ||||
228 | 120203 旅游管理 | ||||
229 | 120204 技术经济及管理 | ||||
230 | 120220 市场营销管理◇B | 2003年 | |||
1204 公共管理▲ | 231 | 120401 行政管理 | |||
232 | 12040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 ||||
233 | 120403 教育经济与管理 | ||||
234 | 120404 社会保障 | ||||
235 | 120405 土地资源管理 | ||||
236 | 120420 公共经济管理◇B | 2003年 | |||
1205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 237 | 120501 图书馆学 | |||
238 | 120502 情报学 | ||||
239 | 120503 档案学 | ||||
240 | 120520 出版发行学◇B | 2003年 | |||
241 | 120521 信息资源管理◇B | 2003年 | |||
242 | 120522 古籍整理与保护◇B | 2008年 | |||
专业学位 | 1 | 4501 临床医学博士 | |||
2 | 5001 口腔医学博士 | 【24】 |
注:1、表中▲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B为自设博士学位授权点,*为当年新增。
硕士点
学科门类 | 一 级 学 科 |
57个 | |
01 哲学 | 0101 哲学▲ |
02 经济学 | 0201 理论经济学▲ |
0202 应用经济学▲ | |
03 法学 | 0301 法学▲ |
0302 政治学▲ | |
0303 社会学▼* | |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 |
04 教育学 | 0401 教育学▼* |
0402 心理学▼* | |
05 文学 | 0501 *语言文学▲ |
0502 外国语言文学▲* | |
0503 新闻传播学▲ | |
0504 艺术学▼* | |
06 历史学 | 0601 历史学▲(一级学科调整为学科门类,暂时保留自设学位点) |
0601 考古学▲* | |
0602 *史▲* | |
0603 世界史▲* | |
07 理学 | 0701 数学▲ |
0702 物理学▲ | |
0703 化学▲ | |
0705 地理学▲ | |
0708 地球物理学▲ | |
0710 生物学▲ | |
0712 科学技术史 | |
0713 生态学▲* | |
0714 统计学▲* | |
08 工学 | 0801 力学▲* |
0802 机械工程▲* | |
0803 光学工程▼* | |
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 | |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 |
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
0808 电气工程▲ | |
0809 电子科学与技术▲* | |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 |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 |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0813 建筑学▲* | |
0814 土木工程▲ | |
0815 水利工程▲ | |
0816 测绘科学与技术▲ | |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 |
0822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0823 交通运输工程▼* | |
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 | |
0831 生物医学工程▼* | |
0833 城乡规划学▲* | |
0834 风景园林学▲* | |
0835 软件工程▲* | |
10 医学 | 1001 基础医学▲ |
1002 临床医学▲* | |
1003 口腔医学▲ | |
1004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
1006 中西医结合 | |
1007 药学▼* | |
1008 中药学▼* | |
1011 护理学▼* | |
12 管理学 |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
1202 工商管理▲ | |
1204 公共管理▲ | |
1205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 |
13 艺术学 | 1301 艺术学理论▼* |
注:表中▲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为当年新增。
国家重点学科一览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 | ||||
---|---|---|---|---|
理论经济学 | 生物学 | 水利工程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7个) | ||||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哲学 | 金融学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 国际法学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现当代文学 | *古代史 | 世界史 | 基础数学 |
凝聚态物理 | 无线电物理 | 分析化学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口腔基础医学 | 社会保障 |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 | ||||
---|---|---|---|---|
宪法与行政法学 | 思想政治教育 | *古代文学 | 法语语言文学 | 空间物理学 |
内科学(心血管病) |
博士后流动站
武汉大学是国家1985年首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高校之一。现有*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史、世界史、考古学、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公共管理、工商管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3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精品课程
序号 | 名称 | 获奖级别 | 获奖年度 | 创建教师 |
---|---|---|---|---|
1 | 数学物理方法 | */省级 | 2004/2004 | 姚端正 |
2 | *哲学史 | * | 2005 | 李维武 |
3 | 毛泽东思想... | * | 2005 | 丁俊萍 |
4 | 海商法 | */省级 | 2007/2007 | 张湘兰 |
5 | 新闻采访学 | * | 2007 | 罗以澄 |
6 | 微机系统与... | */省级 | 2010/2008 | 吴产乐 |
7 | 行政学原理 | * | 2008 | 丁煌 |
8 | 西方文化概论 | * | 2008 | 赵林 |
9 | 宗教学概论 | */省级 | 2008/2007 | 段德智 |
10 | 信息检索国... | * | 2010 | 黄如花 |
11 | 目录学概论 | */省级 | 2004/2004 | 彭斐章 |
12 | 国际公法 | * | 2010 | 余敏友 |
13 | 金融工程 | * | 2007 | 叶永刚 |
14 | 工程水文学 | */省级 | 2008/2003 | 宋星原 |
15 | 国际私法 | */省级 | 2006/2003 | 黄进 |
16 | 世界近代史 | */省级 | 2010/2010 | 向荣 |
17 | 物理大地测量学 | * | 2007 | 李建成 |
18 | 地理信息系统 | */省级 | 2005/2003 | 胡鹏 |
19 | *古代史 | */省级 | 2009/2009 | 杨果 |
20 | GPS原理... | */省级 | 2006/2006 | 李征航 |
21 | 摄影测量学 | * | 2005 | 袁修孝 |
22 | 化学工程基础 | */省级 | 2009/2008 | 罗运柏 |
23 | 编译原理 | */省级 | 2005/2004 | 何炎祥 |
24 | 公共管理学 | */省级 | 2008/2007 | 黎民 |
25 | 水力学 | */省级 | 2006/2005 | 李大美 |
26 | 法理学 | * | 2005 | 汪习根 |
27 | 动物生物学 | */省级 | 2004/2004 | 黄诗笺 |
28 | 遥感原理与应用 | */省级 | 2006/2005 | 孙家抦 |
29 | 印刷概论 | */省级 | 2008/2008 | 万晓霞 |
30 | 大地测量学基础 | */省级 | 2009/2008 | 郭际明 |
31 | 物理化学 | */省级 | 2005/2005 | 汪存信 |
32 | 微生物学 | * | 2003/2003 | 沈萍 |
33 | 口腔生物学 | */省级 | 2006/2005 | 边专 |
34 | 管理学 | */省级 | 2007/2005 | 谭力文 |
35 | *现当代... | */省级 | 2008/2005 | 陈国恩 |
36 | 信息服务与用户 | */省级 | 2007/2007 | 胡昌平 |
37 | 水利工程施工 | * | 2005 | 胡志根 |
38 | 人力资源管理 | */省级 | 2010/2010 | 李燕萍 |
39 | 测绘学概论 | * | 2007 | 宁津生 |
40 | 广告经营学 | */省级 | 2009/2008 | 张金海 |
国家重点实验室 | ||
---|---|---|
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 |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声光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生物医学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植物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地理信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水力机械过渡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空天信息安全与可信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口腔生物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教育部工程中心 | ||
有机硅化合物及材料教育部工程中心 | 建筑物检测与加固教育部工程中心 | 植物生物技术与遗传资源利用教育部工程中心 |
雷电防护与接地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
环境法研究所 | *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国际法研究所 |
信息资源研究中心 | 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 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
媒体发展研究中心 | --- | |
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 ||
哲学 | 经济学 | 历史学 |
数学 | 物理 | 化学 |
地理 | 生物学 | 生物科学与技术 |
人文科学实验班 | ||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 ||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协同创新中心 | 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 |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
“两型社会”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 生物医用材料2011协同创新中心 | 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 |
农业高效用水协同创新中心 | *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 电动汽车与分布式能源协同创新中心 |
百多年来,武汉大学汇集了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众多的精彩华章,孕育了光荣的革命传统,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形成“和而不同”的独特办学风格,培育了“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优良校风。珞珈山上风云际会,响遏行云;巨星闪耀,光照寰宇。周恩来、董必武、陈潭秋、罗荣桓曾在这里指点江山;辜鸿铭、竺可桢、李四光、闻一多、郁达夫、叶圣陶、李达等曾在这里激扬文字。新*成立后,武汉大学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58年,毛泽东主席亲临武大视察。1993年武汉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祝贺。2003年武汉大学110年校庆之际,丁肇中等来自世界各地的400多名人登陆珞珈讲坛,武汉大学再次向世人展示了学术殿堂的魅力。
鼓励与鞭策1937年12月,周恩来作为中共代表来到武汉,次年5月移居珞珈山,并接见美国友好人士埃德加·斯诺。在武汉大学期间,他三次给武汉大学学生作演讲。
1954年2月28日,罗荣桓元帅回母校视察。
1955年4月15日和1962年3月14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班禅大师两次访问武汉大学。
1958年9月12日,毛泽东主席亲临武汉大学视察,下午7时20分,毛泽东主席来到武汉大学校办工厂,并和在工厂实习的学生亲切握手,7时50分,毛泽东主席接见武汉大学等学校的师生员工共13,000余人,这是武汉大学校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1963年11月5日,*科学院院长郭沫若访问武汉大学,并在其抗战时的旧居前留影。
1964年11月4日,国家副主席董必武陪同阿富汗国王查希尔及王后访问武汉大学。
1980年11月6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丕显视察武汉大学。
1983年11月15日,老校友伍修权将军回武汉大学祝贺校庆。
1988年11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乔石视察武汉大学。
1990年11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来武汉大学检查工作。
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时接见我校博士生游景玉。
1993年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题词祝贺武汉大学建校100周年。江泽民同志的题词是:发扬优良传统,培养优秀人才。李鹏同志的题词是:大胆改革,开拓前进。
2003年武汉大学 110 年校庆之际,丁肇中等来自世界各地的400多名人登陆珞珈讲坛,武汉大学再次向世人展示了学术殿堂的魅力。
2006年法国总统希拉克参观武汉大学,称树立中法教育合作典范。
清朝
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昌创办自强学堂,开设方言(即外国语言)、算学、格致、商务四门,专门培养外语和商务人才。武汉大学校园地图
1896年,矿务、化学学堂并入自强学堂。
1902年,自强学堂迁至武昌东厂口,改名为方言学堂。
1911年,方言学堂被迫停办。
民国
1913年,以原方言学堂的校舍、图书、师资为基础,改建成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设英语、博物、数学物理、历史地理等四部。
1922年,改四部为8系,即教育哲学系、国文系、英语系、数学系、理化系、历史社会学系、生物系、地质系。
1923年,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改名为国立武昌师范大学。
1924年,国立武昌师范大学改名为国立武昌大学。
1926年,国立武昌大学、国立商科大学、省立医科大学、省立法科大学、省立文科大学以及私立文华大学等合并,建立国立武昌中山大学。设有大学部和文、理、法、经、医、预6科、17个系2个部。
1928年,改组国立武昌中山大学,组建国立武汉大学。下设文、理、工、法四个学院。
1932年,由武昌东厂口迁入珞珈山新校舍。
1936年,成立农学院,成为有文、法、理、工、农5个学院15个系以及2个研究所的综合性大学。
1938年,学校西迁四川乐山,农学院并入中央大学。
1946年,恢复农学院,设立医学院,武汉大学迁回武昌珞珈山。设有文、法、理、工、农、医6个学院21个系8个研究所。
新*
1950年,湖南大学水利系划归武汉大学,与土木系水利组合并,成立水利系。武汉大学医学院从武汉大学分出,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合并成中南同济医学院(现同济医科大学)。
1952年,河南大学等校的水利系划归武汉大学,与武汉大学水利系合并成水利学院。武汉大学农学院从武汉大学分出,与湖北农学院合并成华中农学院(现华中农业大学)。哲学系并入北京大学,矿冶系调入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
1953年,工学院从武汉大学分出,成立华中工学院(后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
1954年,水利学院从武汉大学分出,成立武汉水利学院(后更名为武汉水利电力大学,2000年并入新武汉大学)。
1956年,恢复哲学系。
1958年,恢复外文系。
文革时期
1966年,在鄂西北襄阳隆中建立襄阳分校。
1970年,在湖北荆州地区建立沙洋分校。
新时期
1977年,襄阳分校、沙洋分校停办。
1978年,从理科中分出三个新系,即计算机科学系、空间物理学系、病毒学及分子生物学系。
1984年,成为国首批成立研究生院的院校之一成立经济与管理学院、图书情报学院。
1986年,经济与管理学院分为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成立法学院。
1988年,成立成人教育学院、建筑学系。
1990年,成立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1992年,成立政治与行政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1993年,百年校庆盛典。
1994年,空间物理学系与无线电信息工程学系合并,成立电子信息学学院。
1995年,成立新闻学院。
1996年,成立旅游学院、律师进修学院、哲学学院。
1997年,成立文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理学院、化学学院。
1998年,成立历史文化学院、留学生教育学院。
1999年,院系重组,由16个学院、3个直属系改组为9大学院,即:人文科学学院、法学院、商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大众传播与知识信息管理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2000年8月2日,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成组建新的武汉大学。分称为文理学部(1区)、工学部(2区)、信息学部(3区)和医学部(4区)。
温馨提醒:文章观点来源网络,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本文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