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

西安理工大学

介绍:

西安理工大学

首页www.xaut.edu.cn

欢迎访问西安理工大学,教工,学生。

欢迎访问西安理工大学。

现任领导/西安理工大学

党委书记 周孝德

主持学校党委全面工作,分管党委办公室、党委统战部、机关党委。

周孝德,男,汉族,1960年8月出生,江西省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7月在江西工学院土木系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82年9月至1989年9月在陕西机械学院水利系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获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博士学位。1990年12月任副教授,1993年3月任教授,曾在美国密执根大学、日本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进修,从事水污染控制和环境水力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3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厅局级奖5项。曾获机械工业部青年科学家、陕西省“三五”人才、陕西省优秀科技青年、水利部优秀科技青年等荣誉称号。1996年6月任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部副主任,1998年1月任水利水电学院院长,1999年9月任副校长,2002年10月起任西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兼任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水利学会理事、陕西省水利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等。

校长 刘 丁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
主持学校行政全面工作,负责学科建设、人事管理、监察审计、校友工作;分管人事处、监察处、审计处、校友工作处。

刘丁,男,1957年出生,山东省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安理工大学校长。

1982年和1987年毕业于陕西机械学院(现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分别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91年10月至1992年12月在日本福井大学从事人工智能与智能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1997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1987年至今,在西安理工大学历任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系副主任(副院长)、院长、副校长;1993年晋升为副教授,1996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7年获得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

1995年获国家机械工业青年科技专家称号,1997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999年被评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西安市劳动模范。兼任*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

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教学成果奖五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收录50余篇。

科学研究/西安理工大学

科研建设

学校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区域经济,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学校综合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学术水平明显提高,科技、产业工作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形成了与制造业、水利水电行业和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应用型科研特色。
现有在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4,224人。学校是我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现有水利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建有水利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水利工程一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其它各学院的10个学科为陕西省重点学科。

依托学校建设了省部级科研基地15个,其中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技术推广中心1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4个、陕西省工程研究中心3个、陕西省城市战略研究所1个、陕西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陕西省军民两用技术研究中心3个。

“九五”以来,学校累计承担纵横向科研项目5096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重大专项等*重点(重大)项目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3项;获得科研经费5.9亿元,其中纵向经费9471万元,2004年实现了学校科研总经费以及校办产业销售额双过亿;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254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11项,2005年,我校作为*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出版著作468部,发表学术论文10291篇,被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219篇(光盘版668篇);申请专利131项,授权专利45项,其中发明专利21项。2001年学校实现了全国优秀博士论文零的突破。
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大会奖等*奖16项、省部级奖249项。2006年6月学校被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陕西省科学技术厅等五部门命名为“‘十五’期间陕西省产学研联合开发先进集体”。

教学信息

 学校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教学质量为生命线,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了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满足社会需求、具有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一批优秀教学成果和学生创新成果。教育部2007年5月23日发文(教高评函【2007】1号)《关于公布*人民大学等133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论的通知》,西安理工大学荣获优秀。
学校教学管理实行学分制,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和授课教师。学校扩建了大学生科技活动创新基地,学生参加科技活动蔚然成风,在“挑战杯”等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中,学校多次获国家一、二等奖。学校开展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各类大学生社团在全国和陕西省的大学生艺术活动中屡获嘉奖。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一名2005年毕业生获“2007北京创意·设计年度青年人物”提名奖,她主持、设计并出版的图书被评为2006年度“*最美的书”和“世界最美的书”,接连获得北京市、国家、*大奖。学校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等荣誉称号。
科学教学工作的同时,加强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工作,1999年以来,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和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各1篇,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15篇。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事部联合发出《在全国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中开展博士质量调查工作的通知》,相关部门组织了对西安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质量调查,得出的结论为:博士研究生总体质量较高,理论基础扎实宽广,创新成果突出,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服务国家目标明确,严谨诚实。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逐年增长,取得的科研成果对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所培养的毕业博士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强,在教育、科研和管理工作中有热情,能够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大多已经成为所在单位的中坚力量,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概述/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前身是北京机械学院和陕西工业大学于1972年合并组建的陕西机械学院,隶属机械工业部。1994年1月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更名为西安理工大学,1998年划转为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高校。北京机械学院和陕西工业大学的历史可分别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和19世纪末期,由于历史变迁频繁,学校将人民政府接管北京机械学院前身之一“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的时间——1949年5月1日定为建校日。58年来,学校伴随着共和国一起成长,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较强办学实力和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校现有金花、曲江、莲湖3个校区和大学科技园,占地总面积1,311,602平方米(约1,967.3亩),建筑面积679,322平方米。2005年学校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校园”称号。学校现设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印刷包装工程学院、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高等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2个学院和体育、德育2个教学部。设有24个实验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3个陕西省工程研究中心,2个陕西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技术推广中心和1个陕西省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中心。陕西城市战略研究所也设在校内。现设本科招生专业51个,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印刷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8个专业为陕西省名牌专业。现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5,339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224人,普通专科生等其他类型学生5,368人。

学校是我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现有水利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覆盖全部本科专业。建有水利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水文学及水资源等5个学科为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10个学科为陕西省重点学科。1999年,学校研究生部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授予“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2001年学校实现了全国优秀博士论文零的突破。 学校现有教职工2,326人,专任教师1,343人,其中教授162人,副教授371人;247人具有博士学位,650人具有硕士学位。5人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3人分别被授予国家、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16人分别获得省部级“劳动模范”、“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等称号;1人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9人为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学校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教学质量为生命线,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建立起符合教育规律和社会需求、具有学校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一批优秀教学成果和学生创新成果。“十五”以来,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陕西省教学成果奖17项,已建成19门省级精品课程。1999年学校教务处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务处”荣誉称号。 学校的科研工作以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为重点,始终面向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建设主战场,形成了与制造业、水利水电行业和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应用型科研特色。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大会奖等*奖16项、省部级奖249项。2001年学校科技处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普通高校科技管理先进集体”;2006年3月被教育部科技司命名为“‘十五’全国高等学校科技管理先进团队”;2006年6月学校被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陕西省科学技术厅等五部门命名为“‘十五’期间陕西省产学研联合开发先进集体”。2004年以来,学校科研经费和科技产业年收入双双突破亿元大关。

学校一贯重视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德国、日本、美国、意大利、新加坡、韩国、乌克兰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22所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自1999年起,与德国斯图加特媒介大学联合培养中德双重学历印刷工程专业本科生。近五年来选派教师出国进修、交流并邀请国(境)外专家学者来校任教、讲学、访问共570余人次。 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市、区)招生,考生报考十分踊跃,近三年,学校在全国*志愿录取率平均为93.8%。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位居陕西高校前列。学校多次被评为陕西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建校58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近10万名各类专门人才,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特别是为国家制造业、水利水电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中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有高校及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等。他们的工作业绩充分显示了我校学子的精神风貌和育人特色,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并且有学生社团自主管理理工大在线(ligongda)论坛促进师生交流。在长期的建设与发展历程中,广大西理工人凝炼了“育人为本、知行统一”的办学理念,传承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践行了“祖国、荣誉、责任”的校训。这些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构成了西理工之魂,培养了一代代西理工优秀学子,促进了学校快速发展。当前,学校正在认真实施《西安理工大学“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校园文化/西安理工大学

校训

祖国、荣誉、责任

祖国 :牢记自己是炎黄子孙,是*人,有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奋发向上,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奉献一切。

荣誉 :强烈的荣辱观、是非观,有为国家增光,为集体扬名,为个人争先的荣誉感。

责任 :对国家、社会和家庭的高度责任感,以艰苦奋斗、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对人、对事极端负责的态度,努力学习,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祖国、荣誉、责任”是完善人格的三个基本支撑点,学校要以培养学生具有执着的爱国精神、强烈的荣辱观和高度的责任感为育人的基本准则,严格要求每个学生。

校风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团结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勤奋 :刻苦学习,奋发进取,具有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的献身精神。

求实 :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严谨治学、治教。

创新 :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追求新知。

优良校风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条件,也是学校上质量、上水平,办出特色的有力保证。

校歌

为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师生员工和校友的荣誉感和凝聚力,树立学校奋发向上、朝气蓬勃的社会形象,在校庆 50 周年( 1999 年)前夕,经广泛征集和评选,确定了这首《春华秋实》作为校歌。词作者系校党委副书记廉永杰,曲作者为校音乐教师屈斌和西安音乐学院副教授陈大明。

歌词共10句,言简意赅地反映了学校的地理位置、人文背景(黄河滔滔,秦岭莽莽,赫赫始祖恩泽,五千年文明育养)和校训(祖国、荣誉、责任)、校风(团结、勤奋、求实、创新)、学校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以及莘莘学子的志向(为我中华腾飞创造辉煌)。曲调既不失传统风格,又具有时代特色。全曲分为 A 、B 两段,A段旋律庄重自豪,意在烘托学校的育人环境;B段音域升高,生机勃勃,其连续的切分节奏使歌曲更具时代风格,体现了师生员工乐观自信的精神风貌和坚定信念。作品气势宏伟、刚柔并重,是优美颂歌和明快进行曲的完美结合,因而得到了广大师生的首肯。

校歌《春华秋实》已在校园中传唱,更是重大集会活动时的集体歌唱曲目,并曾在陕西科技教育广播电台与该校合办的节目中对社会播放,其乐曲已被用作该校广播台的播音开始曲。此校歌将在学生中届届传唱,永远鼓舞我们为振兴中华努力奋斗,再创辉煌。

校徽
校徽

内涵及寓意:

一、图形由西安理工大学校名的英译 XI 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字头“ XUT ” 3 个字母变形构成,蕴涵西安理工大学。

二、标志的外形为一颗星环绕轨道运行,寓意西安理工大学将成为传承人类科技、文化和振兴中华民族的一颗科教新星。

三、标志的内形为春芽托珠,光耀夺目,形成阳光、雨露、生命的永恒主题。象征着莘莘学子在知识的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

该图形标志简洁明快,线条流畅,富于动感和现代气息,具有外在的形式美感和内在的深刻寓意。

师资队伍/西安理工大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学校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业务精湛、品格高尚、勤于育人”的高素质教师和管理队伍,为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保证。

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按照“以人为本、优化结构、重视培养、广纳贤才、培育团队、成就名师”的队伍建设思路,相继开展了一系列重要工作并取得了成效,已逐步构建起了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青年学术骨干、青年骨干教师的四级梯队格局。通过校务会议确定29人为学科带头人,154人为学术带头人,91人为青年学术骨干,117人为青年骨干教师。

学校现有教职工2,326人,专任教师1,343人,其中教授162人,副教授371人;266人具有博士学位,650人具有硕士学位。5人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3人分别被授予国家、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16人分别获得省部级“劳动模范”、“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等称号;1人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9人为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关键。学校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始终将构筑人才高地作为学校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数量显著增长、质量明显提高、结构日趋合理。同时,学校打破教授终身制,将教师职务终身制改为聘约管理。

通过实施"双百"人才工程和学术带头人建设工程,积极培养、引进、凝聚高层次人才;大力支持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进修、学习、合作研究或参加培训;重视青年教师培养,严把岗前培训和新教师上课关;开展观摩教学活动和教学名师评比等活动,在校内形成了互相观摩学习和交流评比的良好风尚。教师承担教学研究与改革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教学成果奖实现了零的突破,省级教学成果奖成绩突出,精品课程和名牌专业数量逐年增加,为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奠定了坚强的基础。

历史沿革/西安理工大学

北平高专时期

1.北京机器制造学校
1946年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创建
1950年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更名为北京重工业学校
1953年北京重工业学校更名为北京机器制造学校
2.北京工业管理学校
1937年北京市高级商业职业学校创建(西安理工大学最早建校日)
1950年北京市高级商业职业学校更名为北京市财经学校
1955年北京市财经学校更名为北京工业管理学校
3.北京工业干部学校
1952年沈阳工业干部学校创建
1954年沈阳工业干部学校更名为北京工业干部学校
北京业余机械学院创建(合署)

北京机械学院时期

1958年,北京机器制造学校、北京工业管理学校、北京工业干部学校合并升格为北京机械学院,隶属于*机械工业部。
文革开始后不久,受国内外形势影响,中央决定将北京十三所重点高校外迁。1969年,根据林彪“*号通令”,北京机械学院等13所“京校外迁”高校被迫迁出北京。北京机械学院迁至陕西。

陕西工业大学时期

1937年,西北联合大学工学院水利系成立。(西安理工大学最早建校日)
1938年,西北联合大学工学院水利系成为西北工学院水利系。
1956年,西北工学院电机系、水利系,北京动力学院,山东大学土木系、青岛工学院水利系、西北农学院水利系、苏南工业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西安动力学院。
1957年,西安动力学院、西北工学院采矿纺织系并入交通大学(西安)。
1958年,西北工学院化工系部分改建西安化工学院。
1960年,西安交通大学水利系、纺织系,西安化工学院部分合并升格为陕西工业大学。
1961年,陕西科技大学(1960年创建)并入陕西工业大学。
1962年,西安机械专科学校(1958年创建)并入陕西工业大学。

陕西机械学院时期

1972年,北京机械学院、陕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陕西机械学院,隶属机械工业部。还有一部分以印刷专业为主在北京黄庄成立了北京印刷学院。
1970年,陕西工业大学纺织系参与合并组建西北轻工业学院(今西安工程大学)。
1972年,陕西工业大学化工系并入西北大学。
1972年,陕西工业大学(水利系)并入西北农学院(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981年,西北农学院(水利系)又返回并入陕西机械学院。
1981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北京机械学院(北京遗留部分)定名为陕西机械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1986年陕西机械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和北京机械工业管理专科学校合并成立的北京机械工业管理学院,隶属于机械工业部。1990年北京机械工业管理学院更名为北京机械工业学院。1998年划转北京市管理,后于2003年参与组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时期

1994年,陕西机械学院更名为西安理工大学。
1998年,划转为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高校。
2002年,西安仪表工业学校并入(合署)西安理工大学。
2006年,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独立本科院校)获教育部批准成立。
2012年,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获教育部批准成立。

荣誉/西安理工大学

在2008年*大学排行榜中,西安理工大学跻身自然科学、工学、管理学前100名;其中自然科学位列96,等级为B;工学位列63,等级为B;管理学位列92,等级为B。

该校在《2007*大学评价》编制的2007年*大学自然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九十六。

水利工程为一级国家重点学科,水利水电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为国家特色专业;给水排水专业全国13名,水利水电学院在全国同等学院中排名第四。西安理工大学的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专业被确定为2007年陕西普通高等学校*类特色专业。教育部、财政部发文(教高函【2007】25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批准2007年度*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通知》,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工程被批准为2007年度*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财政部发文(教高函【2007】31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批准2007年度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通知》,西安理工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2个专业被批准为2007年度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自1999年陕西省学位办开展重点学科建设工作以来,该校10个受陕西省重点学科建设经费资助的学科结合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拓宽学科领域,加大学科交叉与融合,充分发挥优势学科的作用,在加强自身建设与发展的同时,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形成了以重点学科为龙头、相关学科为支撑的“学科群”,发挥了重点学科示范和带动作用。经过近10年的建设,这10个学科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1999年以来,10个省级重点学科累计承担科研项目 2377项,其中主持国家、省自然、社科基金项目 293 项,部委、省级及国防重大项目159项,国际合作项目28项,获得科研经费 3.4 亿元;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省部级科技奖 111 项;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和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各1篇,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15篇。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大会奖等*奖16项、省部级奖249项。2001年学校科技处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普通高校科技管理先进集体”;2006年3月被教育部科技司命名为“‘十五’全国高等学校科技管理先进团队”;2006年6月学校被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陕西省科学技术厅等五部门命名为“‘十五’期间陕西省产学研联合开发先进集体”。2004年以来,学校科研经费和科技产业年收入双双突破亿元大关。

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1月9日揭晓,该校范志康教授主持完成的“立式烧结熔渗技术及制备自力型CuW/CrCu整体电触头的研究与应用”和蒋百灵教授主持完成的“铝、镁合金微弧氧化系列设备及工艺技术的研究开发”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范志康教授和蒋百灵教授应邀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

教育部2007年5月23日发文(教高评函【2007】1号)《关于公布*人民大学等133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论的通知》,西安理工大学荣获优秀。

2007年,该校共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3项,获得资助项目13项,总资助经费374万元,其中,获自由申请项目10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科学部主任基金1项。同时,该校获得200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资助经费8.5万元。获得资助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李占斌的“坡沟系统侵蚀产沙过程与调控机理试验研究”(自由申请),资助金额37万元;段建东的“反映暂态分量的输电线路超高速保护的系统研究”(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金额19万元;畅建霞的“流域水资源复合系统多维调控模式研究”(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金额21万元;赵高扬的“高温超导薄膜微细图形研究”(自由申请),资助金额32万元;焦明星的“可调谐双频Nd:YAG激光拍波*距离干涉测量技术研究”(自由申请),资助金额32万元;胡再强的“黄土二元介质模型及其对剪切带形成的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自由申请),资助金额32万元;杨杰的“大坝安全监控的不确定性理论与分析方法研究”(自由申请),资助金额34万元;沈冰的“旱区水文动力系统自记忆特性及其应用研究”(自由申请),资助金额28万元;黄强的“基于电力市场的梯级水电站优化调度研究”(自由申请),资助金额32万元;邵生俊的“非饱和黄土等效固结变形特性及固结理论研究”(自由申请),资助金额29万元;张建丰的“结构性黄土污染物优先迁移特性实验研究”(自由申请),资助金额34万元;彭文季的“水轮机振动故障的智能诊断研究”(自由申请),资助金额36万元;张显斌的“基于GaP晶体中耦合场量子受激散射过程的可调谐太赫兹波辐射研究”(学部主任基金),资助金额8万元。获得资助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为李随成的“供应商参与产品开发对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及对策研究”,资助金额8.5万元。

2007*国际工业博览会于2007年11月6 - 10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西安理工大学荣获银奖。作为*四大展会之一,此博览会是*当前较高层次的工业博览会。西安理工大学科技处精选了铝、镁合金微弧氧化系列设备及工艺技术、立式烧结熔渗技术及制备自力型CuW/CrCu整体电触头、TDR-150型单晶炉等12项高新技术及产品(实物样品)参加了本届博览会,参展项目及展品受到了企业代表、观众的关注与青睐。本届博览会上,*高校展团共摘取大会14个奖项(金奖一项、银奖四项、铜奖三项、创新奖六项),占整个博览会全部奖项的40%。附:获奖项目所属高校名单金奖 上海交通大学 银奖 西安交通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清华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铜奖 北京化工大学 复旦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创新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海事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第十届“挑战杯”飞利浦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2007年11月15日至19日在南开大学举行,西安理工大学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以总分190分的好成绩位居陕西高校第2名,在全国高校排名并列第17名,并荣获“高校优秀组织奖”。

陕西省教育厅日前发文《关于公布2007年度陕西高校科学技术奖励项目的通知》(陕教研【2007】9号),西安理工大学独立和合作完成的获奖项目共10项,其中,一等奖2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2个。

由西安理工大学施卫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AF联合基金项目“非线性光电导开关设计技术研究”,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工程物理研究院联合评审委员会评定,被授予“NSAF联合基金特优奖”,并再次获得联合基金资助经费10万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代省长袁纯清的陪同下,于06年6月19日视察了西安理工大学产、学、研基地,着重考察了学校自主研发的8"硅单晶炉装配生产线,以及国家863项目——12"单晶炉研制情况。上午10点20分,曾培炎副总理来到西安理工大学产、学、研基地。一进大门,曾副总理便走向大门左侧的学校宣传展板前驻足观看,西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周孝德和校长刘丁即向副总理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重点汇报了学校产、学、研基地的研发情况。学校自1964年研制成功我国*台单晶炉以来,已定型生产12大系列、近百种型号的电子专用设备,涉及半导体、光学及激光、化合物、氧化物、氟化物等晶体材料,以及多晶硅、合金材料、稀土金属材料、人工宝石等高科技领域。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 70% 以上,2005年度实现产值1.8亿元,实现利税2400万元。基地先后承担 4 项国家 863 项目,目前正在完成的12″ 大直径硅单晶炉即属其中一个重要项目。在12″单晶炉样机前,刘丁校长向曾副总理汇报说,目前承担的国家“863”项目“TDL—150型单晶炉(12″MCZ综合系统)已进入较后的设备调试阶段,即将进入产品中试及产业化阶段。该产品涉及光、机电、材料、计算机等多个学科领域,将为国家“十一五”期间发展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ISI)配套材料12″抛光片,提供关键的晶体生长设备。曾副总理仔细询问了生产设备的技术性能,以及后续的设想,对12″大直径硅单晶炉寄予厚望,要求早日通过国家验收,形成产业规模。曾副总理来到正在进行拉晶试验的8"硅单晶炉前,并饶有兴致地登上工作台,从观察窗察看了晶体生长过程,并就有关拉晶的工艺流程和技术问题,诸如旋转速度、晶格结构、拉伸速度、材料的物理性能等进行了细致的询问,刘丁校长一一作了回答。与此同时,学校党委书记周孝德向省委书记李建国、代省长袁纯清汇报了学校产、学、研基地的发展前景。在位于西安高新区的西安理工大学科技产业园内,已建成1.6万平方米的生产厂房和研发大楼,形成了年产300台大型单晶炉的生产能力。“十一五”期间的主要发展目标是:形成国内较大、国际有重要影响的晶体生长设备研发、生产基地,并且在相关产业中起到关键作用,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在已拉制好的单晶棒成品前,校领导介绍了生产的主要产品型号,这些产品可用于半导体、太阳能电池衬底,曾副总理听了非常高兴。曾副总理在结束考察时对校领导说,你们的产、学、研工作做得不错,作为一个学校,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非常不容易。

第十一届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优选资助课题)和青年教师奖(自然科学)2008年5月评选完毕。 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师任海鹏从事的“直接延迟反馈控制非线性系统中混沌产生机理和应用研究”课题批准为资助项目,资助金额1.96万美金。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师畅建霞获得(自然科学)青年教师奖三等奖,奖金1000美元。

教育部日前发文《关于公布邵氏基金赠款第十七批大学项目评审结果的通知》(教港澳台办【2008】0017号),邵氏基金赠款第17批大学项目的评审工作,经我办委派专家小组赴各项目学校实地考察评估,现已圆满结束。经研究,确定一等奖项目3个,二等奖项目8个,三等奖项目8个。西安理工大学逸夫科技信息馆项目获得三等奖。

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批,该校工商管理学院党兴华教授申报的200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地区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对策研究”,获准立项,批准号06BJL59,资助金额8万元。这是该校工商管理学院连续获得的第四项国家社科规划项目。该课题研究以*西部地区城市群协调发展为研究对象,将从理论上揭示西部地区城市群内部各类城市的相互作用机理,分析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内在机制,对于正确认识我国城市化与城市群发展规律,加快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有指导意义。在实际应用价值方面,将结合西部地区城市群的发展特点,提出促进西部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为促进西部地区城镇化与经济健康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借鉴。

经陕西省科学技术厅、陕西省财政厅批准,该校黄玉美教授主持的“六轴联动数控精整加工机床”项目,获得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5ZKC01-01),资助经费50万元。这是该校连续第二次获得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计划的支持。该项目将以六轴联动数控精整加工机床的可重构方案创新设计开发技术研究为主线,在现有的试验样机上研究复杂轮廓表面数控精整加工的加工技术,进行高柔性多方位摆动主轴头的可重构方案创新设计,实现六轴联动数控精整加工机床的创新产品设计与虚拟样机仿真、数控系统开发和新产品制造。六轴联动数控精整加工机床的完成,将为我国增加一种高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六轴联动用于精整加工的专用性数控机床。新产品经市场拓开后,利润可达到50%以上。

2008-3-27 西安市国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发文,对2006和2007年度开展国家安全工作中的30个先进集体和40名先进个人进行了通报表彰。西安理工大学国家安全小组作为先进集体受到表彰。

第三届“用友杯”全国大学生ERP沙盘对抗赛总决赛7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用友软件园举行。西安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黄志文、王子初、刘海波、黄丽、白晋成、(指导教师:段刚龙、王建仁)以陕西省冠军的身份代表陕西省高校参加全国总决赛,并获得一等奖。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慧鱼组竞赛暨第四届慧鱼工程技术创新设计大赛于2007年11月22日至26日在北京化工大学举行。西安理工大学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的参赛作品“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慧鱼模型”获得三等奖。此次是该校首次参加此类大赛,也是陕西*参赛院校。

2007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日前结束,该校水利水电学院学生齐吉、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学生张小茜分别获得特等奖,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薛静获得一等奖。全国决赛陕西赛区共有30多所高校的近200名选手参赛,西安理工大学获奖人数及名次位居前列,共获奖项28个,其中:特等奖2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17个,这是该校参加此项赛事以来取得的较好成绩。

由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科协、陕西省学生联合会、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共同主办的第六届西安高新“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于07年6月5-6日在西北大学举行。该校19件作品参赛中有16件作品获奖,其中:特等奖4件、一等奖6件、二等奖3件、三等奖3件;以团体总分980分位居第二名,并荣获本次比赛的“优胜杯”。

陕西省教育厅日前发文(陕教高【2007】67号)《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0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陕西赛区(惠普杯)获奖名单的通知》,西安理工大学获国家二等奖1个(获奖者:陈海霸 何杰 李鹏涛);陕西省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9个;并获得陕西赛区“优秀组织单位奖”。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颁奖典礼于2007年11月17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西安理工大学获得了三等奖1件、优秀奖3件。

由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07北京创意·设计年度青年人物”颁奖礼日前举行,共颁发金奖10名,提名奖20名,专业类别涉及规划、平面、动漫、多媒体、建筑等设计创意领域共11大类。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毕业生刘艳霞荣获提名奖。刘艳霞2005年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任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创意工作室设计师,她主持、设计并出版的《曹雪芹风筝艺术》被评为2006年度“*最美的书”和“世界最美的书”,该书接连获得北京市、国家、*大奖,对*美术工艺走向世界发挥了促进作用。“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活动由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等单位在德国莱比锡主办,有着严格的评审程序和评审要求,每届在全球范围评选出14种获奖图书。评选注重书籍设计整体艺术氛围与承载文化理念的交融,要求整体装帧设计和图书内容契合无间,即在封面设计、版式设计、选用纸张、印刷水平、装订技术等诸方面与图书内容形成美学上的高度统一、实现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曹雪芹风筝艺术》从来自世界34个国家的636种本国“最美的图书”中遴选,与另外13种来自其他国家的图书共同获得了2006年度“世界最美的书”称号。

由中科红旗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主办、IBM、Intel公司协办、北京交通大学承办的首届“红旗杯”全国大学生开源软件技能竞赛总决赛2007年12月1日在北京交通大学科学会堂举行并圆满闭幕。西安理工大学代表队凭扎实的基本功,获得团队一等奖。队员赵欣发挥出色,荣获个人金奖(指导教师孙钦东)。陕西共有3所高校进入复决赛,另获二等奖、三等奖各一个。

陕西省第29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于2007年5月24-27日在西安体育学院举行。共有59所高校83个代表队参加了本届运动会。经过四天激烈的拼搏,西安理工大学夺得女子100米栏、女子400米栏、男子跳高、男子400米共4枚金牌,2人破陕西省大学生纪录;取得了女子团体第四名,男子团体第五名,男女团体总分第五名的优异成绩,谱写了该校田径运动史的新篇章。

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协办、清华大学承办的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暨*届“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邀请赛于06年8月19-21日在清华大学举行。由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师赵跃指导,学生苏鑫、王林和胡文华组成的Xpeed队经过初赛、决赛的激烈角逐,获得三等奖,总排名第十一位。Xpeed队的优异表现也给参赛选手和评委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次竞赛邀请了具有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授予点高校以及包含港澳在内的全国70余所高校的112支队伍参加。

院系设置/西安理工大学

二级学院系别
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材料物理与化学系
西安理工大学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系、机械设计系、精密仪器工程系、工程图学系
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包装工程学院印刷工程系、包装工程系、信息科学系
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系、电子工程系、电气工程系
西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网络工程系、软件工程系
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利水电工程系、水资源与农业工程系、市政工程系、水利水电自动化工程系、动力工程系
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财会与金融系、工商管理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经济与贸易系、公共管理系
西安理工大学理学院应用数学系、应用物理系、应用化学系
西安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法律系、经济系、公共管理系、社会科学系、汉语言文学系、英语系
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工程管理系、土木工程系、建筑与城市规划系、
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工业设计系、环艺设计系、摄影系、动画设计系
西安理工大学高等技术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系、机械与电子工程系、计算机系、人文与管理系
国防生教育学院(海军)
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继续教育学院
体育教学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


温馨提醒:文章观点来源网络,随时光飞逝,岁月变迁,准确性、可靠性、难免有所变动,因此本文内容仅供参考!

随机官网
Copyright © 2013-2014 首页网 ALL Rights Reserved